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6864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地构造学讲解.docx

大地构造学讲解

 

吉林大学

读书报告

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理论及关系

 

2016年6月

 

大地构造学(Tectonics或Geotectonics)是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一般说来,大地构造学应该是一门研究整个地球的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学科,但是受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局限,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经过很漫长的道路,目前正在努力之中。

目前,大地构造学是以地质学方法为主来进行研究的,因此还不能真正研究整个岩石圈,更不用说整个地球,实际上重点研究的是大陆地壳表层几千米之内区域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历史演化。

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的引入,大地构造学正在逐渐扩展其研究的深度、广度与时间尺度。

研究地壳形成演化基本动力的大地构造学分支统称为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由于地球动力学是各种学说的立论基础,因而成为当今地质学中最热门的话题。

地球动力总的来讲可归结为五大系统:

重力、膨胀收缩与脉动、地幔分异与对流、地球自转与星际作用等,它们又可细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学派或假说,而且新的学说仍在不断涌现。

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同学者观察分析手段的不同,分析问题方法的不同,先后提出了以不同地球动力作为自己立论基础的大地构造假说,如地槽地台学、地质力学、板块构造学、地幔柱构造学等,其中在地学领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槽地台假说(槽台说)和板块构造假说。

槽台说是在长期的大陆地质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假说,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地学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被称为经典大地构造理论,深刻影响了地质学的各个领域;板块构造学是在海洋地质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假说,它把地幔对流作为动力来源,主要研究板块间的分裂、漂移、俯冲、碰撞等过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大地构造学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地幔柱构造学是针对板块构造说在大陆构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创导者认为地幔柱构造学是不同于板块构造学的一种新的全球构造学说,它既能解决大陆构造的问题也能解决大洋构造的问题。

就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体系而言,国内外常见的有四种类型,分别以区域大地构造学、构造模式、构造解析方法和构造演化历史为主线(万天丰,2004):

⑴以区域大地构造学为主线,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大地构造学的基础,大地构造学的确也是在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早年的大地构造学几乎都附属在区域大地构造学之中,例如,北京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教研室(1963)出版的《中国区域地质》和杨森楠、杨巍然(1985)编写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科书实际上都是以区域大地构造学为基础来讨论大地构造学的;程裕淇院士(1994)主编的《中国区域地质概论》更是在系统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资料的基础上,阐明对于中国大地构造的认识;最近,车自成等(2002)编著的《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也是以地块的区划研究作为主线的。

以区域大地构造为主线的体系,对于了解各地区的特征比较有利,但是对于中国大陆宏观的总体特征,就可能稍嫌薄弱。

⑵以构造模式为主线,李四光先生创导的地质力学,在讨论中国大地构造时,就是以构造模式为主线,他称之为“构造体系”,即按构造线的组合特征和地质体所受作用力的类型不同,来建立构造模式,如山字型、多字型、旋卷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入字型构造等。

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1926、1947、1962)就提出了上述构造体系,是世界上第一批从构造变形的组合规律来研究大地构造学的学者,他的这种思路至今还得到构造地质学界的赞赏。

近些年来,国外大地构造学的多数专著和教学体系基本上都是以构造模式为主线的,例如Condie(1982、1997)的专著《PlateTectonicsandCrustalEvolution》、VanderPluijm&Marshak(1997)的教科书《EarthStructure—AnIntroductiontoStructuralGeologyandTectonics》。

Davis教授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地质大学授课,在阐述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之后,就分汇聚构造(俯冲带、碰撞带、嵌入构造及逆掩断层带)、伸展构造(洋脊、裂谷、拆离构造和变质核杂岩)、平移构造(转换带、走滑断层)和反转构造等进行讲述。

这种以构造模式为主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构造模式的特征与形成机制,易于阐述,有利于发展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就目前很多地区尚缺乏地质资料的现状来说,正好可以回避矛盾;主要缺点在于无法获得对一个地区、以至于全国或全球完整的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

⑶以构造解析方法为主线,以构造解析方法为主来阐述,重点在于使初学者掌握研究大地构造学的方法。

⑷以构造演化历史为主线,通常把以构造演化历史为主线的研究方向称之为历史大地构造学。

正如王鸿祯院士多次强调过的一样,地质学从本质上来讲,具有历史科学的特征。

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岩石圈到底依次发生过什么变化,这是一个必须回答且又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黄汲清及其研究集体(1960、1964、1965、1977、1984、1987;Huang,1945),李春昱(1982、1984),王鸿祯(1982、1985、1990、1994),任纪舜(1980、1990、2000)等的许多论著都是以构造演化历史为主线的。

尽管所有研究者都赞成应该把建造(即各类地质体生成时期的特征、背景和演化)研究和改造(即各类地质体生成以后的构造变形特征变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结合起来,但由于各人所熟悉的资料、研究的侧重点、经验和兴趣的不同,结果还是明显不同。

历史大地构造学者,对于“建造”比较重视;而构造模式的研究者则注重“改造”。

20世纪50-60年代,把建造和改造研究相结合方面,我国大地构造学者以张文佑为首的研究集体做得比较好(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9、1983);万天丰(2004)的教材《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受张文佑先生学术思想的影响十分明显。

不过,受地质资料的局限,尤其是缺乏在野外进行大面积地质体变形、变位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构造年代学的测试资料还不很充足,因而要真正解决建造和改造的问题很困难。

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可以说是地质学的概括和总结,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可粗略地归纳为四个方面:

⑴变形研究

当前大地构造学的首要任务是对大陆动力学进行研究,以寻求地壳或岩石圈运动的力源问题。

研究运动,追寻古地壳运动原因,当然首先是研究这些运动留下的形迹,通过成因研究探讨其形成的力学过程。

褶皱、断裂、面理、线理、变质结构与变质矿物等构造形迹的研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

造山带和盆地则是地壳运动留下的更大尺度的构造形迹,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综合表现,对它们的成因研究自然也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地球物理方法也是研究地球动力的重要手段,古地磁方法是研究古板块运动的重要途径,地震、重力、磁法、电法和地热等手段,不仅是现代地壳运动定量的最有效方法,而且也能为古地壳运动提供许多重要数据。

⑵地质体成因研究

地壳由各类地质体组成,有地层地质体、变质地质体、岩浆岩地质体和火山岩地质体等,这些地质体的形成演化及构造就位过程,几乎包含了地质学的全部内容。

近几十年来,特殊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特殊岩浆岩体、火山岩体的研究成果是近代大地构造学的基本依据。

最明显的如蛇绿岩的研究是板块构造学的支柱之一;浊流沉积的发现否定了长期流行的地壳振荡运动之说;人们对下地壳、地幔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些地质体的研究逐步提高的。

随着地质体成因研究的深入,一些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新的理论从中诞生。

显然,岩石学、地球化学与生物地层学等手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⑶壳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

目前能作为我们立论基础的地球动力主要是重力均衡与壳幔分异对流,这就要求我们对壳幔组成和结构作深入研究,方能了解其动力学机理和运动学规律。

这方面要求地球物理与地质学、地球化学密切配合,前者是查明其空间分布及性状的惟一途径,后者是了解地球组成及温压状态的主要手段。

例如深俯冲可证明表壳岩石能进入地幔深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成果表明,俯冲带和克拉通之下的深地幔中存在高密度地质体,两者都为壳幔对流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证据,在对地球动力学的认识上迈进了一大步。

⑷地球演化史研究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如何演化到今天的,将朝什么方向演化等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早期的地球演化史建立在地层古生物的基础之上,现代的同位素年代学也已成为其重要支柱之一,未来地球演化史研究仍主要依赖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天体科学可能会愈来愈多地为我们提供对比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通过与月壳的对比,人们才对地壳的年龄与形成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对火星表面的研究,人们对原始大气圈等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预测,随着宇宙灾变事件和生物大爆发研究的进展,将带来地球演化史研究的重大变革。

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地球资源,各种资源都赋存在一定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例如可燃性有机矿产,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都赋存在稳定下沉的盆地中,这就必定要从盆地基底性质以及它与造山旋回的耦合关系中去寻找规律。

我国已发现的含油气盆地,绝大多数都以克拉通地块为基底,显然这是保证其稳定下沉的先决条件;我国盆地的生油生气高峰几乎都毫无例外地从晚三叠世开始,原因可能就是中国大陆上区域性的普遍而强烈的造山作用大都结束于中三叠世末(晚印支运动),此后,多以块断活动为主,且集中于有限的范围内,显然紧接着造山作用之后的构造环境有利于油气的转化与保存。

地壳或地幔深处的金属矿源,由内向外的运移必然与强烈造山作用相伴随,产出位置必定在那些与深部相沟通的地区,或为构造活动强烈的造山带或为克拉通内的深大断裂带。

金属物质是从深源岩浆或流体中分异出来的,也需要适当的储集条件和封盖条件,这又要求较为稳定的构造环境,所以紧接着强烈造山作用之后的晚造山作用期也是金属矿产形成的有利时期。

上述这些都要求以全球及大陆动力学作为指导思想。

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的同时必须精心地保护它。

以能源为例,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地下能源;但从地球演化角度看,有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能要尽早停步。

例如CO2在大气中含量曾经一度超过10%,但经数十亿年的演化,绝大部分已以矿物的形式埋入地下,形成今天不超过0.1%含量的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若无止境地开采这些资源,使CO2气体再次回归大气圈,污染后的大气要想恢复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人类必须尽早地停止对这类资源的开发。

而直至今日,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以65mW/(m2s)[毫瓦/(米2·秒)]的平均速度向外释放热能,利用或不利用都是如此,可惜这项巨大的不违背地球演化规律的能源尚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

火山、地震、陷落、崩塌等对人类威胁极大的自然灾害,是地壳运动无法避免的表现形式,只有在掌握其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预防预报,这也是大陆动力学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之一。

直到18世纪后期,大地构造学才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在此之前,大地构造学思想仅仅限于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感悟。

就其发展阶段而言,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车自成等,2002):

⑴感知时期

早在公元前人们就有了海陆变迁的感悟,但直至中世纪及其以前的数千年期间,学者们对地质现象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感性阶段,例如我国《诗经》上中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记载,古埃及和古希腊学者(公元前500年前后)从贝壳化石得到的海陆变迁的认识,我国唐、宋时期颜真卿(709~784)、沈括(1031~1095)、朱熹(1130~1200)等“沧海桑田”的思想等。

⑵萌芽时期

从17世纪中期开始,人们从对孤立地质现象的感悟迈进到对地球及山脉形成的探讨。

但由于资料不足,又受到理论水平的限制,因此大多具有猜测的性质,不过却为近代大地构造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笛卡儿(Descarts,1644)在其名著《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组成地球的粒子按密度大小聚集,从而形成层状结构的地球。

莱布尼兹(Leibniz)则提出,地球是由发光的熔融体冷却收缩而成,并认为当海水漏入地下孔穴时,引起水位下降,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

德国学者帕拉斯(Pallas)对乌拉尔等地的考察后提出了早期的“隆起说”,认为山脉是由于地下扰动引起轴部隆起而成,因而轴部地层陡倾、侧方地层缓倾。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的“水”、“火”之争,以魏纳(Vgener)为代表的水成论者主张山脉是水中结晶物质长期积累而成,以郝顿(Hutton)为代表的火成学派则认为山脉是由于地下岩浆上涌形成的。

⑶历史大地构造学时期

19世纪后半期,霍尔(Hall,1859)和丹纳(Dana,1873)通过对沉积岩岩相、厚度的分析提出子地槽理论,徐士(Suess,1885)提出了“地台”的概念。

槽台理论的建立才使大地构造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创以地层分析的方法研究地球构造发展史的崭新途径。

后来,地槽理论又得到舒克特(Schuchert,1923)、施蒂勒(Stille,1941)、黄汲清(1945,1962,1977)、凯伊(Kay,1955)、别洛乌索夫(БeЛoycoв,1954,1978)和哈茵(Xaин,1954,1972)等人的发展。

虽然这一时期魏格纳(Wegener,1912)的“大陆漂移说”影响很大,地质力学在我国也有一定影响,但占统治地位的是槽台学说。

关于地球动力问题,虽曾提出收缩、膨胀、变速自转、放射性迁移等假说,但大都侧重对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史研究,地球动力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地重视。

⑷地球动力学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古地磁学家布莱克特(Blackett)及后来的兰康(Runcorn)根据古地磁资料再次提出大陆漂移的可能性,1960年赫斯(Hess)提出海底扩张假说,1968年勒皮雄(Lepichon)等根据海底扩张、地幔对流的设想提出板块构造假说,开创了大地构造研究的新纪元。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摆脱了单纯构造发育史的分析,各个大地构造理论都以某种地球动力作为自己的立论基础。

例如,板块构造说以地幔对流为主要依据,地质力学以地球变速自转为前提,槽台理论也努力从深层分异与板块运动中去探讨地槽、地台的形成和演化。

它们都把某种地球动力制约下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研究方法上也普遍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研究与构造研究密切结合起来。

由于把地球动力学提高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从而大大促进了大地构造理论的发展。

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大地构造学的基础,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又是全球区域大地构造学的一个部分。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区域大地构造学可细分为许多学科,如按地壳构造分区开展研究的大洋地质、大陆边缘地质、岛弧地质、克拉通地质、造山带与盆地等分支学科;按地理或行政区划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东亚地质、非洲地质、北美地质及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等。

区域大地构造学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来研究区域地质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古生代以来的区域大地构造基本特征,揭示其岩石圈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类地质矿产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

这就规定了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具体内容是:

⑴阐述区域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括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几乎所有地质领域的研究。

因此在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要综合分析某一区域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以查明区域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⑵进行区域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分析。

在分析区域资料的基础上,从时间上把各种地质作用联系起来,形成区域构造演化序列,并利用古生物、同位素资料与大区域或全球构造演化阶段进行对比。

这是区域动态演化序列的基础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历史地分析区域岩石圈在地质历史中组成、结构及各种地质作用的演变与作用过程。

⑶对比分析,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

区域大地构造特征的不同是区域差异性的表现。

正是这些差异为地球岩石圈演化提供了基本动力。

同时岩石圈的差异也是成矿差异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岩石圈结构与演化将产生不同的矿产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⑷根据区域构造的具体特征,总结区域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区域大地构造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地球动力。

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认识区域大地构造的构造阶段和划分构造单元。

同时在丰富的地质资料基础上与全球构造演化规律进行对比,把它置于更高的高度来分析其形成演化规律和动力学来源。

这在理论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全球对比,区域岩石圈时空变化分析,对于成矿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

矿产形成过程仅是区域岩石圈演化的一部分,因此认清岩石圈的演化规律,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矿产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一构造分析法

在大地构造学领域里,各种理论和假说甚多。

尽管它们在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从岩石圈组成观点或结构观点上来研究大地构造的。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都是物质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岩石圈组成和结构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历史—构造分析法或称地质历史分析法。

概括起来,就是以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按地史发展的顺序,探讨不同阶段大地构造发展的特点,着重研究和比较地壳、地幔及各部分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差异性,阐明它们的运动规律。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岩石建造的成份、性质、类型分布及其在地壳、地幔运动中,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产状、形态的变化。

具体地说,主要包括沉积特征、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以及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等几个方面:

①沉积特征分析

分析沉积建造类型和建造系列,分析岩相一古地理、海侵海退、岩层间接触关系、厚度、古气候,生物地理区等,从而研究各地质时期沉积区和剥蚀区的分布,各地区之间的构造分异,以及历史上出现过的大规模大陆分裂和碰撞,大洋的扩张和消亡。

②岩浆活动分析

分析岩浆活动出现的时间,岩浆岩岩性、产状、活动方式、活动规模、岩石系列顺序等,以了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再造消失的海洋,确定不同性质的大陆边缘和大陆裂谷带。

③构造变动分析

根据地层之同的接触关系确定各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间,从构造形态组合特点分析构造运动的强度及当时的动力条件,从变形带分布、走向等方面分析大陆碰撞带的位置、碰撞时间。

④变质作用分析

根据变质岩的岩性、分布、时代确定变质岩类型、强度及其形成的构造意义,重塑大陆边缘性质、造山带分布以及地缝合线位置。

⑤成矿作用分析

结合矿产类型、空间分布和成矿时代,研究各种矿产成矿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指出成矿大地构造条件和找矿方向。

⑥地球物理分析

通过深部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磁力法了解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特征及其结构。

古地磁分析对重建大陆位置、了解古大陆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岩石同位素年龄测定对研究寒武纪以前地壳演化历史也是必不可少的。

历史一构造分析法是目前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不过,还应该指出,在运用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及上述几方面具体的分析方法时,应把地层分析作为基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变质作用都要通过与地层的关系把各种地质作用从时间上联系起来,没有地层的分析就没有时间的发展,各种地质作用只能是彼此孤立的,这样也就不能反映出地质构造发展的过程和演化的规律。

在运用历史一构造分析法时,还应把构造运动作为主导作用,即从构造运动、构造活动性和构造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分析就失去灵魂,变成一团资料的堆积。

再有,在运用历史一构造分析法时,还应注意地质作用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在演化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是一个整体,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不可分割。

2将今论古方法

区域大地构造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现代所见的岩石圈的物质响应和结构都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

这些都是人类出现之前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

在推导过去的构造时,我们经常用现代地壳上所见的各种地质构造类型和各种地质作用,与地史上保存下来的各物质记录相比较,从而找出与这些物质记录相应的构造类型,并确定地质历史上这些地壳构造类型演变的规律,这种方法就是历史比较法或将今论古的方法。

把地质历史上出现的地槽确定为大陆边缘,把地史上出现的蛇绿岩套确定为洋壳残留体或消减带都是通过历史比较法加以推论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地球是不断演化的,地壳也是不断发展的,如地壳厚度总体加厚了,壳、幔物质分异更明显了,地壳构造类型更复杂更多样化了等等,因此,现代地壳上的各种构造类型不是地质时期出现过和各种地壳构造类型的简单重复,不能不加区别的比较。

一般来说,中生代以来的情况与现代大体相似,古生代与现代差别较大,比较时要慎重,而前寒武纪特别是前寒武纪早期的状况更加难以比较,那时的地壳和地幔刚开始分异,地球的热力、动力可能与现代完全不同。

3构造类比法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展历史的差别,划分出不同级别、不同性质构造单位。

严格地说,由于地壳发展不平衡,各种地质作用千差万别,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不能把所有地区都划成各不相同的构造单位,这样做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的任务是要把千差万别的各种地质的、地球物理的和地球化学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找出在某一尺度上相同的本质,划分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构造单位,这里就需要运用构造类比法。

例如,地壳是相对于地幔存在的,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都是地壳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大陆地壳属于硅铝质,大洋地壳属于硅镁质,就从物质组成的差别把它们划为地壳上最大一级的构造单位,但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之间的差别比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差别更小。

又比如台背斜和台向斜是地台上两种性质不同的构造单位,前者在长期发展中以隆起倾向占优势,后者在长期发展中以拗陷倾向为主,但是台背斜和台向斜都存在着基底岩系,这一地台结构的共同性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而区别于地槽。

在研究区域大地构造中,需要通过性质相同的构造单位之间和性质不同的构造单位之间两个方面的对比,找出其本质的差别和非本质的差别,从而找到划分构造单位的合理方案,并从中探索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近代的区域地质调查是19世纪中叶开始的,那时,世界各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帝国主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殖民活动,他们在中国调查地质,开办矿业,掠夺矿产资源,剥削压迫劳动人民。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西方的一些学者在我国的领土上进行了地质调查。

德国李希霍芬(Richthofen,1868—1882)建立了五台系和震旦系,维理士(Willis,1903~1904)建立了华北先震旦系剖面,李希霍芬(1882)、奥布鲁切夫(Обpyqчeв,1894)、洛川(Loczy,l893)、维理士(1907)等先后描述了北京西山、五台山、秦岭和祁连山的构造变形,葛利普(Grabau,1922,1924)建立了北方奥陶系剖面,并于1924年描述了亚洲的地槽迁移。

他们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所掌握的资料比较贫乏,所作的有些结论今天看来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我国的地质调查机构创建于1912年。

自此之后逐渐开始了我国自己的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研究工作。

至1949年全国解放以前的近四十年间,相继建立了一些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地质教育机构,开展了一些地区的地质调查研究,出版了自己的地质刊物。

我国学者丁文江(1914)、章鸿钊和翁文灏(1913~1916)开中国人野外填图之先河,并提出了“燕山运动’’的概念(翁文灏,1929);丁文江(指导赵亚曾)与黄汲清(1929)穿越秦岭,研究了那里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和燕山运动;孙运铸(1923)、李四光(1924)在地层研究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