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6787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docx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

  残联“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及“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市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契机,以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重点,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康复工作上了新台阶。

五年来,在抓好“七彩梦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中,我市共有60人次脑瘫儿童完成辅助器具适配,共为脑瘫儿童家庭节省开支8万元。

在抓好“彩票公益金辅助器具服务”项目中,我市共完成低视力助视器验配200人,安装假肢40例,助听器适配12台,共有592人次精神病患者得到了全年免费服药救助和免费住院三个月救助,此项活动共为残疾人家庭节省开支71万元。

在抓好“全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中,我市共有505例眼睛得到了免费复明手术,为残疾人家庭节省医药费共计达202万元。

在抓好“助行圆梦”活动中,我市共发放各类辅助器具3700余件,价值76万元。

  

  ——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共举办各类残疾人培训班10期,培训各类残疾人2292人,其中75%实现了劳动就业。

新增残疾人就业160余人,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36人,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4个,***级残疾人扶贫基地2个,县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5个,共投入扶持资金7.2万元。

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使用残疾人保障金给予资金扶持,帮助购买相应设备。

目前,通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给予资金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20人,扶持资金8.7万元。

创建盲人按摩机构11家。

为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参加社保提供社保补贴资金1万元。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共为新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申请助残奖学金25.3万元。

共申请贫困残疾人到户贷款贴息资金22.1万元。

全市走访慰问残疾人贫困户300多户,送慰问金和慰问品近十万元。

争取扶贫贷款368.1万元,扶持贫困残疾人225名。

建立省、市、县三级残疾人扶贫基地9个,安置残疾人50名,扶持带动残疾人90名。

通过“帮、包、带、扶”活动,有2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与23名贫困残疾人结成帮扶对象,使他们的衣、食、住、行有了保障。

争取448万元“阳光家园”救助资金,对853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居家安养服务。

有4661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790名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组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配齐了18个乡镇级残疾人专职委员,现已全部上岗工作。

助残志愿者队伍已达到了3101人,现已全部录入数据库。

已累计办理二代残疾人证12400件。

  

  ——维权工作有新突破。

建立一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

共为10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为多名残疾人讨回拖欠工资、药费等数万元。

共接待来信来访200余件,处理来信来访60余件,协调法律援助中心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授助10人,办理援助案件3例,减免诉讼代理费用上万元。

共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900人,合计49.4万元。

为12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共计投入配套资金3万元。

  

  ——宣文工作日趋活跃。

报送、刊播残疾人事业稿件100余件,围绕残疾人各大重要节日,开展特色宣传及有声有色的残疾人文艺活动。

刘晓平高考美术辅导班定为文化示范点输送残疾大学生2名,并为6名残疾学生免费提供美术辅导。

  

  建立2个省级、1个市级残疾人体育活动示范点,2个乡镇级残疾人文化大院。

  

  尽管我市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残疾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还比较大。

二是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事件还时有发生,社会扶残助残氛围还亟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

四是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形式、新要求、新挑战。

  

  二、“十三五”残疾人事业重点工作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1、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

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靠家庭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对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人,逐步改善供养条件。

对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的残疾人,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和封顶线。

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

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对于残疾人申请社会救助的,应当及时受理并提供相应便利条件。

  

  2、建立完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

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补贴标准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残疾人基本需求相适应,与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落实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用电、水、气、暖等费用优惠和补贴政策。

  

  3、帮助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落实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资助政策,要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帮助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加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

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

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做好重度残疾人就医费用结算服务。

  

  4、优先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住房。

将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时,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

按照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要求,采取制定实施分类补助标准等措施,对无力自筹资金的残疾人家庭等给予倾斜照顾。

到2020年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务。

  

  残疾人康复工作  

  1、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强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控制因遗传、疾病、意外伤害、环境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残疾发生和发展。

逐步建立残疾报告制度,推动卫生计生部门与残联信息共享。

  

  2、实施重点康复项目。

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推进康复服务进社区,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

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3、加强康复服务机制建设。

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

依托专业康复机构指导社区和家庭为残疾人实施康复训练,将残疾人社区医疗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内容。

加强康复培训,对康复人员进行专业培养。

完善辅助器具服务网络。

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辅助器具,对基本型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

  

  残疾人教育工作  

  1、加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及后续行动,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开展学前教育,对0—6岁残疾儿童普遍实施学前康复教育,对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

  

  2、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切实解决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问题,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水平,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推行全纳教育,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3、加大残疾学生就学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人免费教育;对符合学生资助政策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优先予以资助;建立完善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政策。

  

  4、制定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制度。

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推动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5、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承担残疾学生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普通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

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残疾人就业工作  

  1、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和稳定发展集中就业。

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

除创业3年内、在职职工总数不超过20人的小微企业外,对达不到比例要求的严格依法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奖励。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带头招录和安置残疾人就业。

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资格认定管理办法,搭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和服务展销平台,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产品和服务,培育扶持吸纳残疾人集中就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岗前培训补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

  

  2、大力支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增收。

建立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残疾人创办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优先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对其优惠提供孵化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安排经营场所、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残疾人。

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设施设备、无障碍改造等给予扶持,吸纳更多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辅助性就业。

  

  3、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监察。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免费向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残疾人自主参加的职业培训可以按规定予以补贴。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严肃查处强迫残疾人劳动、不依法与残疾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行为,依法纠正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歧视残疾人行为,切实维护残疾人劳动保障权益。

  

  残疾人扶贫工作  

  1、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

落实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

把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贫困监测体系。

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优先享受国家、省和市扶贫开发等惠农政策,特别是扶贫资金要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帮扶力度。

统筹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工作,依托社会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不同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  

  帮助扶贫对象家庭掌握更多实用技术,增强其掌握实用技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扶贫的支持力度,落实好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和扶贫对象家庭参与养殖、种植、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

组织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经营,保障残疾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合法收益。

  

  2、加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和扶贫基地的信贷支持。

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增加贷款规模和贷款贴息资金数量,提高贷款到位率和扶贫效益。

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工程”,开展产业化扶贫。

  

  3、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力度。

争取国家“阳光安居工程”项目资金,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加大对一户多残、重度残疾等极度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投入。

捆绑各类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优先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新建住房或改造危房。

城镇修建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残疾人。

  

  残疾人托养工作  

  1、制定托养服务发展规划。

组织开展以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为重点对象托养服务需求调查,摸清底数,制定托养服务发展计划。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通过社会募集等多种渠道筹措托养服务资金,逐步提高托养服务的补助标准,扩大受益面。

  

  2、推广形式多样的托养服务。

建立以市本级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和社区日间照料站为主体、居家托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办非营利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大力发展居家托养服务,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动员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家庭邻里等力量,依托社区各类服务机构,为更多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生活和职业能力培训、精神慰藉、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3、制定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

探索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居家托养服务组织的资助和监管制度。

按照专职与志愿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托养服务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残疾人文化和体育工作  

  1、拓展残疾人文体生活平台。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普遍向残疾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为残疾人参加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市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

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为残疾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专门场所并提供服务,举办全市性的文化竞赛活动。

  

  2、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

根据各类残疾人的特点,以社区残协为责任单位,组织残疾人开展自强康复健身活动。

提高残疾人体育工作水平。

抓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残疾人运动员培训,组织运动员参加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

  

  3、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

选拔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参加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全省残疾人文化活动周以及全省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表演。

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鼓励残疾人多出文化艺术作品、精品。

  

  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1、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程。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无障碍规范建设规定,将无障碍建设纳入市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

公共交通工具要配置无障碍设备,公共停车区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

普及无障碍知识,加强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与管理。

推进全国无障碍建设县创建工作。

  

  2、广泛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为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家居无障碍改造服务。

争取国家补助项目,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对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资金和工程服务。

基本完成社区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3、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相关规划。

推动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立语音提示、屏显字幕、视觉引导等系统。

推广国家通用手语、通用盲文,提高盲文、手语的信息化水平。

  

  残疾人法制建设和维权工作  

  1、积极开展执法检查。

配合人大、政协定期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和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代表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2、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

提高广大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对残疾人工作者、专门协会开展法制教育培训,培训一批残疾人维权工作人员,培养和提高残疾人法律工作者的维权能力和水平。

  

  3、完善残疾人维权服务网络。

为符合规定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中心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法律服务,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4、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

加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残疾人残疾预防工作  

  1、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健全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2、逐步建立健全产前筛查诊断网络。

做好孕产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广泛开展新生儿缺陷筛查,建立残疾儿童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度,有效控制孤独症、脑瘫、重度智力残疾等先天残疾的发生。

规范临床医疗药品使用管理,完善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和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减少药物致残。

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伤预防、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和事故致残。

重视精神残疾预防,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3、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组织好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爱耳日、爱眼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残疾预防法规政策建设,执行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国家标准,实施残疾报告制度。

加强信息收集,建立残疾预防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开展致残因素监控和残疾预防对策研究。

  

  残疾人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工作  

  1、加强残联领导班子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

完善市、乡镇残联组织机构,健全机制。

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的残疾人组织,乡镇、村普遍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并加强管理。

加强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

建立健全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并独立开展活动。

专门协会要发挥“代表、服务、维权”作用,密切联系残疾人,活跃基层残疾人生活。

形成完善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

加快残联中青年干部及残疾人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配备工作。

建立优秀残疾人人才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培训残疾人工作者,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和综合服务能力,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2、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建设规划。

社区建设协调领导机构要吸收同级残联为成员,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残疾人协会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开展残疾人康复、社保经办、就业服务、日间照料、文化体育、法律服务、无障碍建设等工作。

  

  3、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

将志愿助残工作纳入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对接、评价激励、权益维护等机制,促进志愿助残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长效化。

  

  4、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精神。

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作用。

开展好残疾人工作、残疾人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各类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残疾人政务网络平台包括残疾人口的残疾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残联业务综合应用系统,并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形成统一的数据链和服务平台,为残疾人享有社会保障和服务提供身份认证和基础信息,提高残疾人事业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加大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网络覆盖率和宽带接入率实现全覆盖,建立和完善残联系统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服务。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县、乡两级残联要配备专职信息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信息培训。

依照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情况,建立和完善全市残联系统综合业务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为残疾人事业有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

  

  3、加强专业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等专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和建设用地等方面优先安排。

继续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达到标准化要求。

积极争取国家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补助政策,并落实配套资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并符合标准的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为残疾人服务的条件与环境,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社会环境和残疾人慈善事业工作  

  1、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

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

将残疾人宣传工作全面融入全市新闻事业建设之中,建立残疾人新闻宣传工作机制。

鼓励各类媒体以不同的形式宣传报道残疾人、残疾人工作及残疾人事业,形成全社会重视、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2、发现、培养、选拔和表彰优秀残疾人特殊人才。

在广大残疾人中开展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四自”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鼓励残疾人在社会帮助下自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美好生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3、发挥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作用。

通过土地保障、信贷支持和政府采购等形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兴办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服务机构。

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通过资金、场地、人才等扶持措施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

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机制。

  

  4、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

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和“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积极资助残疾人慈善项目,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增强慈善意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