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6537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docx

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A.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80年代

2、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4、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培根、洛克B.斯密、李嘉图C.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

5、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6、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李嘉图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D.马克思和恩格斯

7、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8.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9、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

10、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

1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

12、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13、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二、多选

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

2、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代表人物有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斯密和李嘉图C.培根和洛克D.圣西门和傅立叶

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有

A.李嘉图B.黑格尔C.费尔巴哈D.圣西门

5、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有()

A.辩证法学说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学说

6、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7、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有()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德意志意识形态》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9、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  )

 A.具有中国习俗的马克思主义 B.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C.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1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

A.彻底的批判精神B.完整的理论体系C.鲜明的政治立场D.严密的逻辑结构

1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13、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

A.相对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折衷主义

三、问答题

1、(P14-19)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浙2010.1/2011.10/浙2012.1)

答:

1)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几点说明:

(1)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继承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P1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2009.01/2009.10)

答: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并按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3、(P26-P28)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2011.0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012.10)】

答: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4、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2013.7) 

答:

 

(1)马克思、恩格斯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吸取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2010.7)

答:

(1)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直接理论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6、(P13)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012.7)

答: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所以,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7、(P2-4)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8、(P10)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答:

(1)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3)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P29)如何认识当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答:

(1)当今时代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既面临折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2)明确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4)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而艰巨的工作,不能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

(1)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或: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

4、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

6、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7、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9、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一元论

10、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物质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

11、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2、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

结果。

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B.持续性C.客观实在性D.可知性

14、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

1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

16、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 

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8、“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20、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

A.唯物辩证法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诡辩论D.主观唯心主义

2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

2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

A.持续性B.绝对性C.一维性D.伸张性

2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2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2)1、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江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B.核泄漏事故危及人类的生存

C.毁林导致生物物种的迅速减少D.彗星出现预示将要发生战争

2、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C.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D.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

5、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6、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1、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或: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A.普遍联系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具体分析法

1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B.普遍性C.特殊性D.斗争性

1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4、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16、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外部矛盾C.事物的主要矛盾D矛盾的主要方面

1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18、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0、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是很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原理B.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的原理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

21、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22、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

A.坚持实践的观点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辩证的否定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或: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4、“白马非马”这一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现象和本质的联系B.局部和整体的联系C.个别和一般的联系D.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2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2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8、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29、对外国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的原理B.辩证否定的原理C.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D.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30、“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

31、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

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32、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3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3)1、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

C.前者是通过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后者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D.前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是可以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的

3、“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

A 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 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 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5.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

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或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参加社会实践D.研究实际情况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8、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或: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10、“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D.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

二、多选

(1)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B.理在事先C.存在就是被感知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3、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有()

A.物是感觉的集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4、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A.机械性B.局部性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认真看书学习B.物质生产实践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科学实验活动

7、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