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6470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中药炮制学期末复习资料

课件复习思考题总结

第一章炮制绪论

⑴何谓中药炮制及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

今多用“炮制”和“炮炙”。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⑵简述中药炮制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⑶我国古代炮制专著有几部?

写出其成书年代及作者。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

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制药(炮制)专著。

明·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清·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⑷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哪些?

《国家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范》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需遵循的法规。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如何理解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1.组方用药的要素依据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治的原则。

综合考虑病情的性质、个体以及气候环境的差异。

中药一药多效的药性作用特点。

2、炮制对中药性能影响的内容有哪些?

举例。

1)根据病情需要,通过炮制对中药性能和作用进行调整,以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

(1)益智仁生品辛温燥烈,温脾止泻、摄涎唾(益智散)。

(2)盐炙后则主入肾经,温肾涩精、缩尿(缩泉丸)。

(3)生黄柏:

苦寒,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

(4)酒黄柏—:

引药上行,清上焦燥湿(上清丸)。

(5)盐黄柏—:

引药下行,泻肾火,清下焦湿热,退虚热(大补阴丸)。

2)通过炮制来调整中药的性能以适应气候、环境及个体的差异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利水(冬季)

(2)炙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3)麻黄绒---作用较麻黄缓和,用于老人,虚人外感风寒(夏、秋季)

(4)炙麻黄绒---作用更缓和,用于表解,体虚喘咳的病人

3)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1)半夏

生品毒性大,多外。

制后(净制除外)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3、简述传统制药原则的内容。

举例。

1.相反为制:

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酒制黄连缓和其苦寒性。

2.相资为制:

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来增强药效。

如米炒党参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3.相畏(或相杀)为制:

指用辅料或药物来制约毒副作用。

如生姜、白矾制天南星降毒。

4.相恶为制:

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应用。

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

如米泔水制苍术缓和其燥烈性。

第三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⑴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

举例说明。

一、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马钱子——砂炒、油炸,降毒。

二、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第一种

由寒转温生地黄地黄

由温转凉天南星制南星

第二种

缓和药性

麻黄蜜麻黄

三、增强药物疗效。

1、羊脂炙淫羊藿——增强补肾壮阳

2、醋制延胡索——增强活血止痛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

五、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

1、醋制入肝:

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

2、盐制入肾:

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1、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

2、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

3、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等

七、净洁药物,利于贮藏。

杀酶保苷、保存药效—黄芩、苦杏仁、芥子

八、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酒蒸——紫河车

清炒——鸡内金

九、制成中药饮片,提高商品价值。

药材经炮制后,全面提高了药材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在其中加入了工人的劳动和辅料的价值,从而提高了商品价值。

⑵中药炮制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药物理化性质?

其具体内容有哪些?

举例。

Ø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苷、挥发油、鞣质、有机酸、脂肪油、树脂、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色素及无机盐。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药物的影响

生物碱

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常与酸结合成盐后易溶于水。

一般不耐高热及长时间煎煮。

v水处理的影响

长期水浸漂,对某些水溶性较高的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或季铵型生物碱如小檗碱等,引起流失,降低药效。

长期水浸漂,对毒性生物碱如乌头碱,减少部分,减低毒性。

v火处理的影响

高温处理能使毒性生物碱分解破坏或结构改变而降毒。

如乌头碱、士的宁、马钱子碱。

加热会使某些药物的生物碱活性降低,影响疗效。

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

v加辅料的影响

酒制可提高生物碱的煎出率,提高疗效醋制可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提高疗效。

如延胡索。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苷类

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而苷元则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v水处理的影响:

长期水浸漂,易使苷类流失或水解而降低药效。

v加热处理的影响

适当加热处理可破坏酶活性,保存苷类。

如黄芩苷、芥子苷、芦丁等。

高温会使苷类分解破坏。

v加辅料的影响

酒制可提高苷类的溶出率,提高疗效。

酸性辅料如醋,能使其水解或分解,增加成分的复杂性,甚至降低药效。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药物的影响

挥发油

大多数芳香气味,相对密度比水轻,不溶或难溶于水,可溶于高浓度乙醇。

v加热处理的影响:

加热能减少挥发油的含量影响疗效荆芥、薄荷或缓和药性如苍术;高温能使挥发油变性,作用改变。

如肉豆蔻。

v水处理的影响

多数含挥发油类的药物不宜久泡、久浸,宜“抢水洗”。

否则变性酸败。

某些含结合型挥发油的药物如厚朴、鸢尾等,宜堆积发酵,提高药效。

v含挥发油类的药物不宜日晒、久晒、久露于空气中及长时间贮存。

四、炮制对含鞣质药物的影响

鞣质

具收敛性。

临床用于止血、止泻、抑制创伤分泌。

防止发炎和治疗烧伤。

具涩味。

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可溶于水和乙醇,特别易溶于热水,形成胶体溶液。

具还原性,在空气中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极易被氧化,发生聚合作用,不再溶于水,并有颜色改变。

能耐高温。

v水处理的影响:

水浸易引起鞣质流失。

故不宜久泡,更不能温水浸。

v加热处理的影响:

一般能耐高温。

但某些鞣质高温处理过长回使其破坏降低疗效。

如地榆。

v其他

遇铁会生成黑绿色或蓝黑色鞣酸铁沉淀。

故避免与铁接触。

长期暴露空气中或光照易被氧化变色,影响质量。

如白芍。

五、炮制对含有机酸药物的影响

有机酸

低级脂肪酸多易溶于水和乙醇,芳香族有机酸仅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且易升华,也能随水蒸气蒸馏。

v水浸易引起其流失,降低药效。

v加热炮制可使其破坏。

如山楂。

v酒制能增加有机酸的浸出率。

v含有机酸的药物与含生物碱的药物共制,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药效。

如吴茱萸制黄连。

v有机酸可与锌、铁等作用产生有毒物质,应注意。

六、炮制对含脂肪油药物的影响

脂肪油

具润肠致泻作用。

不溶于水,在冷乙醇中难溶。

无挥发性。

加热至290~300℃时分解产生丙烯醛的特意刺激性气体。

♪加热、压榨去油制霜可缓和药性或消除毒副作用。

如巴豆、千金子。

加热处理可使某些毒性脂肪蛋白凝固变性而降低毒性。

如蓖麻子。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树脂类

有防腐、消炎、镇静、镇痛、解痉、活血、止血、利尿作用。

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可溶而呈胶体溶液。

亦能溶于乙醇。

树脂不耐热,温度过高可使其变性,降低疗效。

v热炮制可破坏部分树脂,适应用药需要。

如炒牵牛子。

v酒、醋制可提高树脂的溶解度。

如五味子、乳香。

八、炮制对含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药物的影响

氨基酸易溶于水及稀乙醇。

多肽一般可溶于水,在热水种不凝固。

蛋白质大多能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

三者均不耐热。

v水处理的影响:

水浸会引起蛋白质、氨基酸流失。

应注意。

v加热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高温处理还会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新的物质。

如蛋黄、黑豆干馏产生的蛋黄油、黑豆馏油。

v蛋白质能与鞣质、重金属盐产生沉淀。

应注意。

九、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

v水浸易使单糖、小分子寡糖溶解流失

v某些含糖甙类成分的药物长时间加热处理可分解出大量糖,使药效改变。

如生地熟地。

十、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v加热处理的影响

高温可使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失去结晶水而改变药效。

如白矾、石膏。

高温处理可使矿物类、贝壳类药的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v高温处理可使某些药物的化学成分改变。

如炉甘石

ZnCO3ZnO+CO2

生炉甘石煅炉甘石

(无效)(有效)

v加热炮制更有利于某些微量元素的溶出。

v水处理时间过长,会使水溶性无机盐类成分流失,影响药效。

如夏枯草。

第四章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1、试述各种炮制分类方法的内容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出于明缪希雍《炮炙大法》,内容:

1.炮—火灰加热至焦黑。

现炒微黑或砂炒。

2.爁—焚烧\烘烤

3.煿—火烧至干燥爆裂。

”爆”义.用于硬壳果实。

4.炙—近火烤黄;炒;涂辅料炒;现为与液体辅料拌炒。

5.煨—热火灰中缓慢加热。

6、炒—药物至加热容器内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

7、煅—火上煅烧。

用于矿物、贝壳、化石类药。

8、炼—长时间加热。

9、制—制约药物偏性

10、度—度量大小、长短、厚薄等。

11、飞—研飞、水飞

12、伏—伏火,药物按程序于火中处理

13、镑—切制方法之一,用多刃的刀具(镑刀)切制

14、摋—打击、切割使之粉碎

15、日煞--即晒

16、曝—强阳光下暴晒

17、露—暴露。

“十七法”零散,反映历史变革。

二、明·陈嘉谟三类分类法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的: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特点:

基本反映炮制工艺特色,但不够完整。

三、中药行业五类分类法

▪五类分类法:

修治特点:

对炮制方法有较全面的概括。

但未能体现各工艺技术特点。

火制

水制

水火共制

其他制法

四、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

▪现今各<炮制规范>用此法分类,便于查阅。

内容为:

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花叶类、全草类、藤木类、皮类、动物类、矿物类等。

▪特点:

方便查阅,未反映炮制工艺的系统性

五、工艺与辅料结合分类法

1.辅料为纲工艺为目的分类法

酒制—酒炙、酒炖、酒蒸

醋制—醋炙、醋煮、醋蒸

盐制—盐炙、盐蒸

2.工艺为纲辅料为目的分类方法

净制、切制、炒、炙、煅、蒸、煮、复制、发酵、发芽、制霜、提净、水飞等.

3.特点:

反映本学科技术特点,较好体现炮制工艺的系统性、完整性、条理性、指导性

附:

《药典》炮制通则分类

▪定义: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内容

1.净制----挑拣、筛选、水洗、风选、剪切等

2.切制----浸泡、润、切、粉碎等

3.炮炙----炒、烫、煅、蒸、煮、炖、酒制、醋制、蜜炙、姜汁炙、盐制、制炭、水飞、燀、制霜等。

2、常用炮制辅料有哪些?

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常用炮制辅料

(一)液体辅料:

酒、醋、蜂蜜、食盐水等

(二)固体辅料:

麦麸、土、河沙、蛤粉等

液体辅料:

(一)酒炮制作用:

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

(二)醋炮制作用:

引药入肝、增强疗效、助容、解毒、矫味矫臭。

(三)蜂蜜炮制作用:

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

(四)食盐水炮制作用:

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等。

(五)生姜汁炮制作用:

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等。

(六)甘草汁炮制作用:

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七)黑豆汁性味功效:

甘平,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活血,利水解毒。

用其炮制可达增效,解毒作用。

(八)米泔水性味功效:

甘凉。

清热凉血,利尿和中,吸附油脂等

(九)胆汁炮制作用:

降低毒性,缓和燥性,增强疗效等。

(十)食用油脂炮制作用:

酥脆体质、降低毒性作用,用于制备油沙,提高润滑性。

固体辅料:

(一)稻米炮制作用:

增效、降毒、吸附。

炮制进程的附加指征

(二)麦麸炮制作用:

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

(三)白矾(又称明矾)炮制作用:

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等。

(四)豆腐炮制作用:

降毒、吸附、去除污垢。

(五)土炮制作用:

增效、降低刺激性、吸附、中间传热体等。

(六)蛤粉炮制作用:

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等

(七)滑石粉性味功效:

甘寒,清热利尿、解暑。

炮制作用:

同蛤粉项

(八)河沙炮制作用:

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

(九)朱砂性味功效:

镇惊、安神、解毒。

炮制作用:

增效

第五章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

⑴试述炮制品质量要求的具体内容。

一、净度:

指炮制品的纯净度,亦即其杂质和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各种药物含杂质的限量(<饮片标准>)

类别

药屑、杂质

果实、种子、全草、树脂、炒炭、土炒、煨制品等类

不超过3%

根、根茎、叶类、花类、藤木类、矿物类、菌类、动物类、炒焦品、麸炒品、煅制品、药汁煮、豆腐煮等

不超过2%

炒黄品、米炒品、炙制品、发芽品、发酵品等

不超过1%

二、片型及破碎度

v1、片型:

为外观形状,要求均匀整齐色泽鲜明。

应符合《药典》或《规范》的规定。

›<饮片标准>:

异性片≤10%;极薄片≤标准0.5mm;薄片\厚片\丝\块≤标准1mm;段≤标准2mm.

v2、破碎度:

不宜切制的或用药需要的药物可粉碎成颗粒或粉末,要求粉粒均匀、无杂质。

v三、色泽(含光泽):

指某种炮制品应有其独

特的色泽,是炮制品内在质量标志之一。

各种炮制品色泽要求(<饮片标准>)

类别

标准

炒黄、麸炒、炙制、烫制、土炒、煨制品

生片、糊片≤2%

炒焦品

生片、糊片≤3%

炒炭

生片、未炭化≤5%

蒸制品

未透者≤3%

煮制品

未透者≤3%

煅制品

未透及灰化者≤3%

煨制品

未透及糊片≤5%

v四、气味:

指炮制品原有的气味,与内在质量密切关联。

v五、水分:

一般炮制品绝对含水量在7%-13%间。

<饮片标准>:

各炮制品含水量

炮制品

水分

酒炙、醋炙、盐炙、姜汁炙、米泔水炙

蒸制、煮制、发芽、发酵等制品

≤13%

蜜炙品

≤15%

烫制后醋淬制品

≤10%

v六、灰分:

干净、无杂质的炮制品高温灰化所得之灰分称“生理灰分”,同一品种生理灰分在一定范围内,测定灰分可评价炮制品质量和净度。

v七、浸出物:

测定炮制品浸出物含量是其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有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

v八、有效成分:

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评价炮制品质量的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

某些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的含量限量

药物

有效成分

含量(%)

山楂\炒山楂\焦山楂

有机酸(以枸橼酸计)

>4.0

防已片

粉防已碱和防已诺林碱的总量

>1.4

金樱子肉

金樱子多糖以葡萄糖计

>25.0

炙黄芪

黄芪甲苷

>.030

大蓟

柳穿鱼叶苷

>0.20

巴豆霜\千金子霜

脂肪油

18.0~20.0

制首乌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0.70

黄芩片\酒黄芩

黄芩苷

>8.0

生地黄

梓醇

>0.20

九、有毒成分

v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0.15%;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v马钱子----含士的宁为1.20%~2.20%。

v马钱子粉----含士的宁为0.78%~0.82%。

v巴豆霜----含脂肪油应为18.0%~20.0%

v十、有毒物质:

建立有毒成分的限量是保证用药的安全。

包括:

重金属含量、砷盐、农药残留量等。

v十一、卫生学检查:

细菌数、霉菌数、活螨、大肠杆菌等。

v十二、包装物的检查

⑵中药常见的变异现象有哪些?

举例。

v一、常见的变异现象有:

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

(一)虫蛀:

中药及其炮制品被害虫蛀蚀的现象。

(二)发霉:

药物表面或内部寄生或繁殖了霉菌。

(三)泛油:

系指含挥发油、油脂、糖类成分的药物,因受热或受潮后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返软、发粘、色泽变深、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四)变色:

指药物固有的色泽发生了变化。

(五)气味散失:

指药物原有气味变淡或消失。

(六)风化:

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在干燥环境,结晶水慢慢散失,变成粉末状态。

(七)潮解溶化:

某些矿物药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表面湿润甚至溶化成液体。

(八)粘连:

指某些药物受热变软,相互粘结的现象。

(九)挥发:

指某些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因受温度和空气的影响或贮存不当,使失去油润,重量减少或失尽、或干枯破裂等现象。

(十)腐烂:

指鲜活药物出现腐败霉烂现象。

⑶简述气调贮藏保管方法的含义及原理。

气调养护法:

是通过对环境的空气组成调整管理,在密闭条件下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二氧化碳状态,使害虫或霉菌窒息或死亡,达到防治目的。

原理:

降氧充氮,或降氧充二氧化碳。

第七章劲选加工

⒈试述净选加工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

药物在切制、炮炙、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灰屑等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之净制加工。

目的:

⑴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⑵除去非药用部分

⑶清除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等⑷将药物大小分档

⒉麻黄、紫苏、莲子、茯苓用什么方法分离何种药用部位?

各部位功效有何不同?

麻黄:

麻黄根能止汗,茎能发汗解表制作:

一般采用剪切、搓揉、风选、挑选等。

紫苏制作:

风选

莲子:

莲子心能清心热,除烦,莲子肉能补脾涩精制作:

去心

茯苓

⒊中药净制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是什么?

Ø操作要求:

(1)清除杂质

(2)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3)除去非药用部分(4)大小分档

Ø主要方法:

挑选、洗漂、筛选、风选、刷净、刮除、剪切、火燎、压碾、燀、摘、揉、擦、挖、砻、剥、水飞等。

´思考:

酶解法和发酵法去除残肉筋膜的利弊。

酶解法:

优点是产品色泽好,无残肉,易裂开,胰脏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时间短,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发酵法:

其优点是酵母菌净制法比原来传统净制法时间可缩短5-6倍,设备简单,去腐干净,对有效成分(动物胶)无损失,出胶率比传统净制品还高,适应大量生产。

第八章饮片切制

⑴何谓饮片?

饮片切制的目的是什么?

狭义:

为制备汤剂二切制成的片状药物。

广义:

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饮片切制:

将净制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炮制工艺。

饮片切制的目的

Ø1、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2、提高煎药质量;

Ø3、利于进一步炮炙;4、利于处方调配和贮存;

Ø5、便于药材鉴别;6、便于制剂。

⑵药材软化的方法有哪些?

各适应于哪些药物?

(一)淋法(喷淋法)

Ø适用:

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及有效成分易流失的药物。

如薄荷、陈皮、枇杷叶、麻黄等。

(二)淘洗法(抢水洗)

适用:

质地疏软,吸水性强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物。

如防风、五加皮、陈皮、黄柏、甘草等。

(三)泡法(浸泡法)

Ø适用:

质地坚硬、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乌药、三棱、莪术、泽泻等。

(四)漂法

Ø适用:

毒性药材、盐腌制品及腥臭异常的药物。

如川乌、草乌、半夏、肉苁蓉、昆布、紫河车、五谷虫

(五)润法

Ø优点:

有效成分损失少;饮片色泽鲜艳;吸水均匀。

药材软化应少泡多润。

Ø主要方法:

1、浸润:

药物用水或其他溶液浸润后,至内外软硬度一致,切片。

如郁金、枳实。

2、伏润(闷润):

经水洗、泡或以其他溶液处理后的药材,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之软化。

如郁金、川芎、白术、山药等。

3、露润(吸湿回润法):

将药材摊于湿润而垫有篾席上,使之自然吸潮软化。

如当归、牛膝、玄参、生地等。

´⑶试述饮片规格类型及其选择原则?

一、饮片类型及选择原则

片型

规格

举例

极薄片

片厚0.5mm以下。

羚羊角

薄片

片厚1-2mm

白芍

厚片

片厚2-4mm

山药

斜片

瓜子片

片厚2-4mm

斜度小

桂枝

马蹄片

斜度稍大而体粗

山药

柳叶片

斜度大而细

甘草、黄芪

直片(顺片)

片厚2-4mm

何首乌

细丝

宽2-3mm

黄柏

宽丝

宽5-10mm

荷叶

段(节、咀)

长10-15mm

牛膝、党参

8-12mm³

阿胶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Ø1、质地致密、坚实的宜切薄片。

当归、白芍、乌药、天麻等。

Ø2、质地松泡、粉性大的宜切厚片。

如山药、丹参、甘草、黄芪等。

Ø3、长条形、纤维性强的多切斜片。

如木香、甘草、桑枝等。

Ø4、全草类、形态细长的宜切段。

如薄荷、佩兰、石斛、荆芥、党参、威灵仙、龙胆、麻黄等。

Ø5、皮类药物宜切细丝如黄柏、桂皮、合欢皮、秦皮等。

宽大叶类宜宽丝。

如荷叶、枇杷叶、淫羊藿等。

Ø6、木质类、角类、骨骼类多切极薄片。

如鹿角。

Ø7、为突出鉴别特征、或外形美观、或便于切制可分别选直片、斜片、块等。

⑷饮片干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举例说明!

不同性质的药物干燥方法各异

类别

代表药材

方法

粘性类、含糖高的药物

天冬、玉竹等

明火焙干

芳香挥发性的药物

荆芥、薄荷、木香

阴干

粉质类的药物

山药、浙贝母、天花粉

快速晒干

油质类药物

当归、怀牛膝等

日晒

色泽白色的药物

桔梗、山药等

日晒

色泽黄色的药物

甘草、黄芪等。

微火烘干

色泽鲜艳的花类药物

 

阴干法

第九章炒法

⑴何谓炒法?

其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规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

放锅

热锅

投药

翻炒

出锅

平放或斜放

适宜

亮锅底均匀

迅速

⑵炒黄、炒焦、炒炭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炒黄: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或鼓起、爆裂并透出香气的方法,称为炒黄。

炒焦: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色加深(多为黄或深黄色),并有焦香气。

炒炭: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黄色或棕褐色。

⑶试比较各种加辅料炒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麸炒

麦麸

热锅

冒烟

药黄或深黄

麦麸焦黄色

取出,筛去麦麸,摊凉

中火或武火加

投药拌炒

注意事项

⑴控制好火力。

一般用中火。

⑵辅料用量应适当。

⑶出锅要迅速,以免太过。

⑷药物应大小分档。

并且要干燥。

二、米炒

操作方法

一、拌米炒

热锅

冒烟

药挂火色

米焦黄色

取出,筛去米,摊凉。

中火加热

投药中火拌炒

二、米上炒

湿米

热锅

冒烟

药挂火色

米焦黄色

取出,筛去米,摊凉。

平铺

中火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