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3467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重温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1.神经调节相关的正误判断

(1)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 )

(2)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 )

(3)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 )

(4)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 √ )

(5)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 √ )

(6)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 )

(7)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 )

2.激素调节相关的正误判断

(1)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 )

(2)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 )

(3)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 )

(4)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 )

(5)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

(6)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 )

(7)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 )

(8)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 )

一、“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

1.(2016·全国乙,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 B

解析 神经元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ATP,A正确;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

2.(2012·新课标全国,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 C

解析 人看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所以效应器是唾液腺。

人看到酸梅时,联想到酸梅的味道,从而引起唾液分泌,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是酸梅的色泽并不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该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参与,在相邻神经元的突触中将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3.(2012·新课标全国,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解析 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

人体屏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

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胞体型突触。

4.(2016·全国甲,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答案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解析 

(1)分析图示可知:

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

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

(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达到突触后膜。

(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A-C会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悟规律

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题型多样,内容灵活丰富,涉及反射类型与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神经调节动物生理实验等,题目难度相对较高。

1.兴奋产生过程中的要点归纳

(1)兴奋传导的方向:

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2)兴奋产生机制:

Na+内流→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兴奋产生。

(3)由于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外Na+浓度有关,所以如果膜外溶液中Na+浓度过低,就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峰值大小与膜外Na+浓度有关。

2.兴奋传递过程中的要点提醒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一般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兴奋传递引起的效应:

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所以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兴奋传递与细胞器之间的关系:

神经递质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运出突触前膜的方式是胞吐,并需要线粒体提供ATP(供能),其分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4)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

兴奋传递过程中,在整个突触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但仅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仅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题型一 反射类型判断及反射弧图解分析

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刺激Ⅱ处效应器也能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C.该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Ⅰ和Ⅱ处的传导是双向的

D.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

答案 A

解析 从神经中枢处突触的形状可以判断与伸肌相连的两条神经元中,Ⅰ所处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另一条神经元为传出神经,与屈肌相连的神经元也为传出神经,所以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A正确。

只有通过完整反射弧的活动才是反射,仅刺激Ⅱ处引起的反应不是反射,B错误。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和传导都是单向的,C错误。

图中的反射是由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所以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该反射,D错误。

2.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答案 C

解析 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有反应,但不是反射活动;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该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④→⑤;③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技法提炼

1.判断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传导方向的三大方法

(1)看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看脊髓灰质结构:

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看突触结构: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从突触前膜(

)传到突触后膜(

)。

2.判断某—活动是否属于反射的方法

凡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如肌肉收缩)不可称为“反射”。

刺激反射弧中间某个部位,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作出一定的反应,但不能称作反射。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判断

解答判断某一反射活动类型的题时,首先看该反射活动是不是“先天具有”的,若是,则为非条件反射;若不是,则为条件反射。

其次看该反射活动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若需要,则为条件反射;若不需要(如由脑干、脊髓等参与),则为非条件反射。

题型二 膜电位变化相关分析

3.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计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流计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答案 C

解析 未受刺激时,静息电位的检测需要将电极一侧放在膜外,另一侧放在膜内,A错误;神经纤维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即从a→b,B错误;在图乙中的t1时,兴奋传至a电极处,电流计指针偏向一侧,在t3时刻,兴奋传至b电极处,电流计指针偏向另一侧,C正确;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的结果,D错误。

4.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 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大量外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元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用药物处理后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时动作电位,可推知Na+内流减少,进一步推测该药物可能阻断了部分Na+通道,故选A。

技法提炼

1.理清膜电位变化曲线模型

(1)a点之前——静息电位:

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2)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

神经细胞受刺激后,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

(3)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

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2.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

1K+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

2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

题型三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分析

5.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

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

C.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

D.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

答案 B

解析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血钙过高会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引起肌无力;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乙酰胆碱无法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会导致肌肉舒张;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只会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量瞬间增加,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因此肌肉不会持续收缩。

6.下图表示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其中乙只能释放5-羟色胺(一种抑制性递质)。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突触的突触后膜上都含相同种类的神经递质受体

B.突触后膜结合5-羟色胺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改变

C.甲释放乙酰胆碱后,乙、丙两个神经元会先后产生兴奋

D.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后,甲的兴奋可传到丙

答案 B

解析 由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突触,其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结合5-羟色胺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改变,B正确;甲释放乙酰胆碱后,乙可兴奋,乙释放5-羟色胺后,丙被抑制,C错误;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后,乙无法释放神经递质,甲的兴奋不能传到丙,D错误。

7.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

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在e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D.在b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 D

解析 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都偏转2次,A错误;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错误;e点施加一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则a、b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d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在b点施加一适宜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正确。

技法提炼

“两看法”解决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1)一看电流计两极连接的位置。

①图甲:

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②图乙:

灵敏电流计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在箭头处给一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二看刺激能不能同时到达电流计两极。

能同时到达两极,指针不发生偏转;不能同时到达两极,就会产生电位差,指针发生偏转。

Ⅰ.电流计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Ⅱ.电流计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单向传递):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所以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二、“离我不行”的激素调节

1.(2016·全国甲,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 D

解析 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来影响激素的分泌,A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错误。

2.(2015·全国Ⅰ,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血压恢复。

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

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调节。

乙酰胆碱属于___________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答案 

(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神经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或均具有高效性、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或转移)

解析 

(1)能被特定的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本题中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因此心脏就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本题中心肌细胞可以看成效应器的组成成分。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3)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方可发挥作用,且均具有高效性,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或被转移,此为两类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

3.(2015·全国Ⅱ,30)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 

(1)下丘脑 垂体

(2)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高效

解析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别是由下丘脑、垂体分泌的。

(2)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此外还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细胞。

(3)激素的作用方式的特点主要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与靶细胞。

悟规律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一向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题型多样,内容丰富,尤其对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考查更多,近年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综合题及实验探究题考查频率上升,应强化针对性备考。

1.理清激素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2.理解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

激素的分泌调节一般要经过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三个等级。

(2)反馈调节:

相应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过程,目的是保持相应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3.牢记激素调节的3个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题型一 激素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

1.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答案 B

解析 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A正确;“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M→肾上腺皮质→皮质醇”的过程为体液调节,B错误;由图示可以看出,皮质醇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C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受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M,M再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皮质醇的含量升高;皮质醇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M减少,皮质醇的含量逐渐降低最终恢复,D正确。

2.如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上图中激素X的含量增加

C.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关系

答案 D

解析 A正确,下丘脑作为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以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再通过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B正确,激素X表示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C正确,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D错误,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二者之间没有拮抗关系。

3.下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寒冷刺激时,神经细胞A分泌的激素m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该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调节机制。

(2)手术创伤后,机体调节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从而降低能量消耗来促进术后恢复。

此过程中,血液中激素p浓度应________(上升、下降),神经细胞B分泌的激素n应能______(抑制、促进)垂体细胞的分泌。

(3)电刺激神经细胞C时,会引起C中______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使其激素分泌量增加,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反射。

若持续电刺激神经细胞C一定时间,图中激素________(填字母)浓度会降低。

(4)通过上图可知,人体对甲状腺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 分级 

(2)下降 抑制

(3)突触小泡 不属于 p、m (4)甲状腺细胞表面存在不同的受体

解析 

(1)由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是促甲状腺激素,神经细胞A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

(2)手术创伤后,机体调节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从而降低能量消耗来促进术后恢复,此过程中,血液中垂体分泌的激素p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应下降,神经细胞B分泌的激素n应能抑制垂体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