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docx
《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
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
第一章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1、玻璃器具使用注意事项
1).玻璃器具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避免使用有裂痕的仪器。
特别用于减压、加压或加热操作的场合,更要认真进行检查。
2).烧杯、烧瓶及试管之类仪器,因其壁薄,机械强度很低,用于加热时,必须小心操作。
3).吸滤瓶及洗瓶之类厚壁容器,往往因急剧加热而破裂。
4).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
为此,操作时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碱液、甘油等作润滑剂。
然后,左手拿着塞子,右手拿着玻璃管,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此时,右手拇指与左手拇指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5厘米。
并且,最好用毛巾保护着手较为安全。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要比管径略小,然后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即行。
5).加工玻璃时可能发生的大事故,是加热内有可燃性气体的容器而引起爆炸事故。
为此,操作前,必须将容器中的可燃性气体清除干净。
同时,经过加热的玻璃,乍一看难以觉察,而一接触即往往被烧伤。
6).打开封闭管或紧密塞着的容器时,因其有内压,往往发生喷液或爆炸事故。
[事故例子]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或者把橡皮管套入玻璃管,以及于试管上塞橡皮塞时,强行操作而受伤的例子很多。
◆将三角烧瓶作吸滤瓶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破裂而受伤。
2、高温装置使用注意事项
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2).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3).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4).按照实验性质,配备最合适的灭火设备——如粉末、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5).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以防台面着火。
6).按照操作温度的不同,选用合适的容器材料和耐火材料。
但是,选定时亦要考虑到所要求的操作气氛及接触的物质之性质。
7).高温实验禁止接触水。
如果在高温物体中一混入水,水即急剧汽化,发生所谓水蒸汽爆炸。
高温物质落入水中时,也同样产生大量爆炸性的水蒸汽而四处飞溅。
人体的防护
1).使用高温装置时,常要预计到衣服有被烧着的可能。
因而,要选用能简便脱除的服装。
2).要使用干燥的手套。
如果手套潮湿,导热性即增大。
同时,手套中的水份汽化变成水蒸汽而有烫伤手的危险。
故最好用难于吸水的材料做手套。
3).需要长时间注视赤热物质或高温火焰时,要戴防护眼镜。
所用眼镜,使用视野清晰的绿色眼镜比用深色的好。
4).对发出很强紫外线的等离子流焰及乙炔焰的热源,除使用防护面具保护眼睛外,还要注意保护皮肤。
5).处理熔融金属或熔融盐等高温流体时,还要穿上皮靴之类防护鞋。
3、高压装置使用注意事项
高压装置是由下表所列的各种单元器械组合而成的聚合体。
高压装置一旦发生破裂,碎片即以高速度飞出,同时急剧地冲出气体而形成冲击波,使人身、实验装置及设备等受到重大损伤。
同时往往还会使所用的煤气或放置在其周围的药品,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严重的二次灾害。
因此,使用高压装置时,必须遵守《高压气体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使用高压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充分明确实验的目的,熟悉实验操作的条件。
要选用适合于实验目的及操作条件要求的装置、器械种类及设备材料。
2).购买或加工制作上述器械、设备时,要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并要标明使用的压力、温度及使用化学药品的性状等各种条件。
3).一定要安装安全器械,设置安全设施。
估计实验特别危险时,要采用遥测、遥控仪器进行操作。
同时,要经常的定期检查安全器械。
4).要预先采取措施,即使由于停电等原因而使器械失去功能,亦不致发生事故。
5)高压装置使用的压力,要在其试验压力的2/3以内的压力下使用(但试压时,则在其使用压力的1.5倍的压力下进行耐压试验)。
6).用厚的防护墙把实验室的三面围起来,而另一面则用通风的薄墙围起。
屋梁也要用轻质材料制作。
7).不消说要确认高压装置在超过其常用压力下使用也不漏气,而且,倘若漏气了,也要防止其滞留不散,要注意室内经常换气。
8).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要根据使用气体的不同性质,选用防爆型之类的合适设备。
9).实验室内仪器、装置的布局,要预先充分考虑到倘若发生事故,也要使其所造成的损害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10).在实验室的门外及其周围,要挂出标志,以便局外人也清楚地知道实验内容及使用的气体等情况。
11).由于高压实验危险性大,所以必须在熟悉各种装置、器械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然后才谨慎地进行操作。
如果有不明了的地方,可参阅有关专著或向专家请教。
3、关于触电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防止触电
1).不要接触或靠近电压高、电流大的带电或通电部位。
对这些部位,要用绝缘物把它遮盖起来。
并且,在其周围划定危险区域、设置栏栅等,以防进入安全距离以内。
2).电气设备要全部安装地线。
对电压高、电流大的设备,要使其接地电阻在几个欧姆以下。
3).直接接触带电或通电部位时,要穿上绝缘胶靴及戴橡皮手套等防护用具。
不过,通常除非妨碍操作,否则要切断电源,用验电工具或接地棒检查设备,证实确不带电后,才进行作业。
对电容器之类装置,虽然切断了电源,有时还会存留静电荷,因而要加以注意。
4).对使用高电压、大电流的实验,不要由一个人单独进行,至少要由2~3人以上进行操作。
并要明确操作场合的安全信号系统。
5).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漏电,要经常清除沾在设备上的脏物或油污,设备的周围也要保持清洁。
6).要经常整理实验室,以防即使因触电跌倒了,也能确保人身安全。
同时,在高空进行作业时,要配戴安全带之类用具。
发生触电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1).迅速切断电源。
如果不能切断电源时,要用干木条或戴上绝缘橡皮手套等东西,把触电者拉离电源。
2).把触电者迅速转移到附近适当的地方,解开衣服,使其全身舒展。
3).不管有无外伤或烧伤,都要立刻找医生处理。
4).如果触电者处于休克状态,并且心脏停跳或停止呼吸时,要毫不迟疑地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
即使乍一看认为不可能救活了,也要送往医疗部门至少继续抢救数小时,不要轻易作出不可救活的结论。
[事故例子]用干燥的手接触电压较低的通电设备没有什么感觉,而用湿手摸时,受到猛烈的电击(因湿皮肤与干燥皮肤的电阻不同之故)。
◆因设备发生故障,切断电源开关进行修理时,其它人不了解情况,合上开关致使触电。
4、有毒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因为有毒物质能以蒸气或微粒状态从呼吸道被吸入,或以水溶液状态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并且,当直接接触时,还可从皮肤或粘膜等部位被吸收。
因此,使用有毒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毒物、剧毒物要装入密封容器,贴好标签,放在专用的药品架上保管,并做好出纳登记。
万一被盗窃时,必须立刻报告导师。
3).在一般毒性物质中,也有毒性大的物质,要加以注意。
4).使用腐蚀性物质后,要严格实行漱口、洗脸等措施。
5).特别有害物质,通常多为积累毒性的物质,连续长时间使用时,必须十分注意。
防护方法
使用有毒物质时,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毒面具及橡皮手套,有时要穿防毒衣。
事故例子
使用氰化钾后,在拿茶碗喝茶时,不知不觉的把沾到手上的氰化钾吞食了。
约经过半分钟,眼睛眩晕发黑,叫做“氰酸钾”中毒症状,同时很快失去知觉。
附近的同事发现后,立刻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洗胃才得救。
5、分解爆炸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分解爆炸性物质的危险程度,分别用下列符号表示:
灵敏度大、威力大;灵敏度大、威力中等;灵敏度大、威力小;A'=灵敏度中等、威力大;B'=灵敏度中等、威力中等;C'=灵敏度中等、威力小。
注意事项
1).此类物质常因烟火、撞击或摩擦等作用而引起爆炸。
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其危险程度。
2).由于这些物质能作为各类反应的副产物生成,所以实验时,往往会发生意外的爆炸事故。
3).因为此类物质一接触酸、碱、金属及还原性物质等,往往会发生爆炸。
因此,不可随便将其混合。
防护方法根据需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或防毒面具。
灭火方法
可根据由此类物质爆炸而引起延续燃烧的可燃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事故例子
在蒸馏硝化反应物的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因在蒸馏残物中,有多硝基化合物存在,故不能将其过份蒸馏出来)。
◆用旧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质,放在烘箱里加热干燥时发生爆炸,烘箱的门被炸碎。
◆将四氢呋喃进行蒸馏回收时,用剩下残液的同一烧瓶蒸馏数次,即发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氢呋喃的过氧化物之故)。
◆当拔出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7、可燃性气体使用注意事项
[由C、H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
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环丙烷、丁二烯。
[由C、H、O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
一氧化碳、甲醚、环氧乙烷、氧化丙烯、乙醛、丙烯醛。
[由C、H、N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
氨、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氰化氢、丙烯腈。
[由C、H、X(卤素)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
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溴甲烷。
[由C、H、S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
硫化氢、二硫化碳。
注意事项
1).如果漏出可燃性气体并滞留不散,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会着火爆炸。
填充有此类气体的高压筒形钢瓶,要放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存时,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打开窗户,保持使用地点通风良好。
3).乙炔和环氧乙烷,由于会发生分解爆炸,因此,不可将其加热或对其进行撞击。
防护方法
根据需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或防毒面具。
灭火方法
当此类物质着火时,可采用通常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
泄漏气体量大时,如果情况允许,可关掉气源,扑灭火焰,并打开窗户,即离开现场(隐蔽起来);若情况紧急,则要立刻离开现场。
事故例子
搬运装有乙炔的钢瓶时,不慎跌落而发生爆炸。
8、一般易燃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高度易燃性物质(闪点在20℃以下)
它包括:
(第一类石油产品)石油醚、汽油、轻质汽油、挥发油、己烷、庚烷、辛烷、戊烯、邻二甲苯、醇类(甲基—~戊基—)、二甲醚、二氧杂环己烷、乙缩醛、丙酮、甲乙酮、三聚乙醛等。
甲酸酯类(甲基—~戊基—)、乙酸酯类(甲基—~戊基—)、乙腈(3)、吡啶、氯苯等。
中等易燃性物质(闪点在20~70℃之间)
它包括:
(第2类石油产品)煤油、轻油、松节油、樟脑油、二甲苯、苯乙烯、烯丙醇、环己醇、2—乙氧基乙醇、苯甲醛、甲酸、乙酸等。
(第3类石油产品)重油、杂酚油、锭子油、透平油、变压器油、1,2,3,4——四氢化萘、乙二醇、二甘醇、乙酰乙酸乙酯、乙醇胺、硝基苯、苯胺、邻甲苯胺等。
低易燃性物质(闪点在70℃以上)
它包括:
(第4类石油产品)齿轮油、马达油之类重质润滑油,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之类增塑剂。
(动植物油类产品)亚麻仁油、豆油、椰子油、沙丁鱼油、鲸鱼油、蚕蛹油等。
注意事项
1).高度易燃性物质虽不象特别易燃物质那样易燃,但它的易燃性仍很高。
由电开关及静电产生的火花、赤热物体及烟头残火等,都会引起着火燃烧。
因而,注意不要把它靠近火源,或用明火直接加热。
2).中等易燃性物质,加热时容易着火。
用敞口容器将其加热时,必须注意防止其蒸气滞留不散。
3).低易燃性物质,高温加热时分解放出气体,容易引起着火。
并且,如果混入水之类杂物,即会产生爆沸,致使引起热溶液飞溅而着火。
4).通常,物质的蒸气比重大的,则其蒸气容易滞留。
因此,必须保持使用地点通风良好。
5).闪点高的物质,一旦着火,因其溶液温度很高,一般难于扑灭。
防护方法
加热或处理量很大时,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护面具及棉纱手套。
灭火方法
此类物质着火,当其燃烧范围较小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火势扩大时,最好用大量水灭火。
事故例子
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着火。
◆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焰而烧伤。
◆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
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将经过加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用二甲苯进行萃取,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时,喷出二甲苯而引起着火。
◆将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时,用气体火焰直接加热。
蒸完后,立刻打开减压旋塞,于烧瓶中放入空气时发生爆炸。
◆将油浴加热到高温的过程中,当熄灭气体火焰而关闭空气开关时,突然伸出很长的摇曳火焰而使油浴着火(熄灭气体火焰时,要先关闭其主要气源的旋塞)。
◆对着火的油浴覆盖四氯化碳进行灭火时,结果它在油中沸腾,致使着火的油飞溅反而使火势扩大。
9、特别易燃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此类物质有:
乙醚、二硫化碳、乙醛、戊烷、异戊烷、氧化丙烯、二乙烯醚、羰基镍、烷基铝等。
注意事项
1).由于着火温度及燃点极低而很易着火,所以使用时,必须熄灭附近的火源。
2).因为沸点低,爆炸浓度范围较宽,因此,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以免其蒸气滞留在使用场所。
3).此类物质一旦着火,爆炸范围很宽,由此引起的火灾很难扑灭。
4).容器中贮存的易燃物减少了时,往往容易着火爆炸,要加以注意。
防护方法
对有毒性的物质,要戴防毒面具和橡皮手套进行处理。
灭火方法
由这类物质引起火灾时,用二氧化碳或粉末灭火器灭火。
但对其周围的可燃物着火时,则用水灭火较好。
事故例子
乙醚从贮瓶中渗出,由远离两米以外的燃烧器的火焰引起着火。
◆正在洗涤剩有少量乙醚的烧瓶时,突然由热水器的火焰燃着而引起着火。
◆将盛有乙醚溶液的烧瓶放入冰箱保存时,漏出乙醚蒸气,由箱内电器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着火爆炸,箱门被炸飞(乙醚之类物质要放入有防爆装置的冰箱内保存)。
◆焚烧二硫化碳废液时,在点火的瞬间,产生爆炸性的火焰飞散而烧伤(焚烧这类物质时,应在开阔的地方,于远处投入燃着的木片进行点火)。
10、禁水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禁水性物质包括:
、K、2(碳化钙)、3P2(磷化钙)、(生石灰)、2(氨基钠)、4(氢化锂铝)等。
注意事项
1).金属钠或钾等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而引起着火、燃烧或爆炸。
因此,要把金属钠、钾切成小块,置于煤油中密封保存。
其碎屑也贮存于煤油中。
要分解金属钠时,可把它放入乙醇中使之反应,但要注意防止产生的氢气着火。
分解金属钾时,则在氮气保护下,按同样的操作进行处理。
2).金属钠或钾等物质与,往往会发生爆炸。
3).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乙炔,会引起着火、爆炸。
4).磷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磷化氢(3为剧毒气体),由于伴随着放出自燃性的P2H4而着火,从而导致燃烧爆炸。
5).金属氢化物之类物质,与水(或水蒸汽)作用也会着火。
若把它丢弃时,可将其分次少量投入乙酸乙酯中(不可进行相反的操作)。
6).生石灰与水作用虽不能着火,但能产生大量的热,往往使其它物质着火。
防护方法
使用这类物质时,要戴橡皮手套或用镊子操作,不可直接用手拿。
灭火方法
由这类物质引起火灾时,可用干燥的砂子、食盐或纯碱把它覆盖。
不可用水或潮湿的东西或者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事故例子
将经甲醇分解的金属钠丢入水中时,由于金属钠尚未分解完全而引起着火、燃烧(因为当用甲醇进行分解时,在金属钠的表面,生成粘稠的醇盐膜,使其难于分解)。
11、自燃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这类物质有:
有机金属化合物(烷基或烯丙基,M=、、K、、、B、、、、P、、、、、)及还原性金属催化剂(、、、—)等。
注意事项
1).这类物质一接触空气就会着火,因此,初次使用时,必须请有经验者进行指导。
2).将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溶剂中稀释而成的东西,若其溶剂一飞溅出来就会着火。
因此,要把其密封保管。
并且,不要将可燃性物质置于其附近。
防护方法
处理毒性大的自燃物质时,要戴防毒面具和橡皮手套。
灭火方法
由这类物质引起的火灾,通常用干燥砂子或粉末灭火器灭火。
但数量很少时,则可以大量喷水灭火。
事故例子
将盛有经溶剂稀释的三乙基铝的瓶子,放入纸箱搬运的过程中,瓶子破裂发生泄漏而引起着火。
◆在滤纸上洗涤还原性镍催化剂,其后把滤纸丢入垃圾箱中而引起着火。
◆在通风橱内,用4进行还原反应,于放有4的烧瓶中加入乙醚时发生着火。
12、低温着火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此类物质有:
P(黄磷、红磷)、P4S3、P2S5、P4S7(硫化磷)、S(硫黄)、金属粉(、等)、金属条()等。
注意事项
1).因为此类物质一受热就会着火,所以,要远离热源或火源。
要把它保存于阴凉的地方。
2).此类物质若与氧化性物质混合,即会着火。
3).黄磷在空气中会着火,故要把它放入值7~9的水中保存,并避免阳光照射。
4).硫黄粉末吸潮会发热而引起着火。
5).金属粉末若在空气中加热,即会剧烈燃烧。
并且,当与酸、碱物质作用时产生氢气而有着火的危险。
防护方法
处理量大时,要戴防护面具和手套。
灭火方法
由此类物质引起火灾时,一般用水灭火较好,也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但由大量金属粉末引起着火时,最好用砂子或粉末灭火器灭火。
事故例子
装有黄磷的瓶子,从药品架上跌落,洒出黄磷而着火。
◆铝粉着火时,用水灭火,火势反而更猛烈。
◆将熔融的黄磷倒入水中制成小颗粒时,烧杯倾歪了,洒出黄磷而引起着火,并烧着衣服,致使烧伤。
13、强酸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此类物质包括:
3(发烟硝酸、浓硝酸)、H24(无水硫酸、发烟硫酸、浓硫酸)、3(氯磺酸)、3(铬酐)等。
注意事项
1).强酸性物质若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等物质混合,往往会发热而着火。
注意不要用破裂的容器盛载。
要把它保存于阴凉的地方。
2).如果加热温度超过铬酐的熔点时,3即分解放出O2而着火。
3).洒出此类物质时,要用碳酸氢钠或纯碱将其覆盖,然后用大量水冲洗。
防护方法
加热处理此类物质时,要戴橡皮手套。
灭火方法
对由强酸性物质引起的火灾,可大量喷水进行灭火。
事故例子
热的浓硝酸沾到衣服而引起着火。
◆将渗透浓硫酸的破布与沾有废油的破布丢弃在一起而着火。
◆装有热的浓硫酸的熔点测定管发生破裂,浓硫酸沾到手上而烧伤。
14、气体钢瓶使用注意事项
气体钢瓶是储存压缩气体的特制的耐压钢瓶。
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气压表)有控制地放出气体。
由于钢瓶的内压很大(有的高达15),而且有些气体易燃或有毒,所以在使用钢瓶时要注意安全。
使用钢瓶的注意事项:
(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如阳光、暖气、炉火)处。
可燃性气体钢瓶必须与氧气钢瓶分开存放。
(2)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在气瓶上(特别是气门嘴和减压阀)。
也不得用棉、麻等物堵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3)使用钢瓶中的气体时,要用减压阀(气压表)。
各种气体的气压表不得混用,以防爆炸。
(4)不可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以上的残留压力(减压阀表压)。
可燃性气体如C2H2应剩余0.2~0.3。
(5)为了避免各种气瓶混淆而用错气体,通常在气瓶外面涂以特定的颜色以便区别,并在瓶上写明瓶内气体的名称。
15、易燃、具腐蚀性药品及毒品的使用规则
1)浓酸和浓碱等具有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要洒在皮肤或衣物上。
2)不允许在不了解化学药品性质时,将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例如氢气、强氧化剂(如氯酸钾)时,要首先了解它们的性质,使用中,应注意安全。
4)有机溶剂(如苯、丙酮、乙醚)易燃,使用时要远离火焰。
5)制备有刺激性的、恶臭的、有毒的气体(如H2S,2,,2等),加热或蒸发盐酸、硝酸、硫酸时,应该在通风橱内进行。
6)氰化物、砷盐、锑盐、可溶性汞盐、铬的化合物、镉的化合物等都有毒,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
第二章实验室应急处理方法
1、烧伤的应急处理
烧伤时,作为急救处理措施,将其进行冷却是最为重要的。
此一措施要在受伤现场立刻进行。
烧着衣服时,立即浇水灭火,然后用自来水洗去烧坏的衣服,并慢慢切除或脱去没有烧坏的部分,注意避免碰伤烧伤面。
至少连续冷却30分钟至2小时左右。
冷却水的温度在10~15℃为合适,最好不要低于这个温度。
为了防止发生疼痛和损伤细胞,受伤后采用迅速冷却的方法,在6小时内有较好的效果。
对不便洗涤冷却的脸及身躯等部位,可用经自来水润湿的2~3条毛巾包上冰片,把它敷于烧伤面上。
要十分注意经常移动毛巾,以防同一部位过冷。
若患者口腔疼痛时,可给其含冰块。
即使是小面积烧伤,如果只冷却5~10分钟,则效果甚微。
因此,烧伤时,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冷却。
但是,大面积烧伤时,要将其进行冷却在技术上较难处理。
同时,还应考虑到有发生休克的危险以及“尽快入医院”这一原则。
因此,严重烧伤时,应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盖上烧伤面,如果可能则一面冷却,一面立刻送医院治疗。
2、由冷冻剂等引起的冻伤的应急处理
轻度冻伤时,虽然皮肤发红并有不舒服感觉,但经数小时后即会恢复正常。
中等程度冻伤时,产生水疱;严重冻伤时,则会溃烂。
把冻伤部位放入40℃(不要超过此温度)的热水中浸20~30分钟。
即便恢复到正常温度后,仍需把冻伤部位抬高,在常温下,不包扎任何东西,也不要绷带,保持安静。
没有热水或者冻伤部位不便浸水,如耳朵等部位,可用体温(手、腋下)将其暖和。
要脱去湿衣服。
也可饮适量酒精饮料暖和身体。
但香烟会使血管收缩,故要严禁吸烟。
[注意]:
不可做运动或用雪、冰水等进行摩擦取暖。
3、呼吸道烧伤的判断
高大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常可看到呼吸道烧伤的情况。
在封闭的空间受伤,其后,吸入火焰及高温气体而使呼吸道被烧伤。
此时,由于氧气不能及时到达肺部,以致多数发生死亡。
如果患者受伤后1~2日内症状恶化,脸或头等部位受伤并烧去鼻孔毛时,可怀疑其呼吸道被烧伤。
若看到鼻腔和口腔粘膜红肿,声音嘶哑,发出“沙——沙——”的呼吸声,并诉说呼吸困难、痰多,特别痰中混有黑色煤灰时,则烧伤就涉及到呼吸道了。
4、休克症状
1).手、脚变冷;2).脸色苍白;3).出冷汗;4).想吐,呕吐;5).脉搏次数增加;6).情绪不安、心情烦燥。
i)一次性休克
在受伤后1~2小时内发生。
多数情况,由于得到安静,于受伤后约2小时即复原,很少死亡。
一般认为是由于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所致。
)二次性休克
在受伤后,早则于6~8小时内发生,通常经过2~3天才发生。
一般认为是由于从大面积烧伤部位失去大量液体所致。
此时,若不立刻施行适当的治疗,则往往发生死亡。
5、中度烧伤与严重烧伤
中度烧伤
Ⅱ度烧伤占15~30%,Ⅲ度烧伤在10%以下。
据以往的病例,全都有休克的危险性。
必须送入医院治疗。
严重烧伤
Ⅱ度烧伤占30%以上,Ⅲ度烧伤在10%以上。
或者,脸、手及脚均Ⅲ度烧伤,而呼吸道有烧伤的可疑。
常常伴有电击、严重药品伤害、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等症状。
必须在受伤后2~3小时之内,将患者送入医院治疗。
患者Ⅲ度烧伤在50%以上时,常常死亡。
6、烧伤程度的判断
为了确定处理方法,必须首先判断烧伤程度。
其判断方法,可根据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两项以及有无并发症等,综合的加以判断。
a).烧伤面积
烧伤面积,用其占人体全部表面积的百分数表示。
b).烧伤深度
从热的强度及被烧的时间来确定其烧伤深度,并从皮肤的症状及有无疼痛加以判断。
实际上,烧伤深度的判断相当困难。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烧伤程度往往逐渐加深。
7、二硫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吞食时,给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将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风良好。
8、甲醛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吞食时,立刻饮食大量牛奶,接着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然后服下泻药。
有可能的话,可服用1%的碳酸铵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