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0657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docx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

俄罗斯经济形势和战略新构想

许新

 

  2004年是普京连任总统后决心实现“翻一番”战略和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第一年。

这一年俄罗斯喜逢天时,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超常地上涨,为普京实现自己的诺言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政府经济计划的执行好于预测的目标。

最近出台的《俄罗斯政府至2008年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俄罗斯经济必须实现突破,不仅要实现“翻一番”的战略目标,而且要实现从地租经济向发展经济的转变。

  2004年经济形势的特点和增长因素分析

  

(一)2004年经济形势的特点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增长率下降。

  2004年1—10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全年估计增长6.8%—6.9%(而2003年为7.3%),GDP总额将达到5700亿美元。

工业生产头10个月增长6.2%(预计全年增长6.4%),农业生产下降0.1%(预计全年增长0.5%),粮食收获量截至11月1日为8240万吨,增产13.6%,但奶、蛋产量和家畜屠宰量继续下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

货运周转额增长6.5%。

零售商品流转额增长11.6%,居民付费服务增长7.1%[1]。

值得注意的是,GDP的增长速度在经历9月份的明显下降(为4.3%)之后,从10月份起又开始回升,原因是工业和建筑业重新加快增长,这除了外需和内需保持高速增长之外,主要是由于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

投资增速加快的原因则是企业在金融市新2.财政货币状况良好,但银行危机造成消极影响。

由于经济增长和外贸行情有利,1~10月联邦预算收入达到GDP的20.2%,预算盈余为GDP的4.8%(2003年同期为2.6%),这已是连续第五年盈余。

通胀率下降,全年预计为10%,而2003年为12%。

银行危机导致货币总量增速减慢,头10个月增加19.0%,而2003年同期增加29.4%。

卢布对美元的汇率,2004年12月4日为27.93:

1,头10个月实际升值6.9%。

银行系统成功地渡过了夏天的危机,虽然居民储蓄一度减少,但银行资产头9个月仍增加15.2%;给企业的贷款在5月份短暂停滞之后又开始增长,头9个月增长25.8%。

  3.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但亏损面依然较大。

2004年1~9月大中型企业的利润减去亏损后的余额为1.566万亿卢布,同比增长52.2%,其中工业增长73.7%,建筑业增长73.5%,运输业增长40.2%。

但亏损企业的比重仍达到37.5%。

9月底,企业逾期债务比重为12.3%,银行给企业贷款的呆坏账比重降为2.0%。

  4.居民实际收入大幅度提高,但贫困人口仍然较多。

2004年头10个月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增长9.0%,职工实际工资增长12.6%,工资的增长普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10月份,全国平均工资为7126卢布,相当于250美元;平均退休金为2022卢布,相当于68美元。

  同时,拖欠工资仍然是严重问题。

失业人数从年初的660万减少到10月底的560万,失业率降为7.5%。

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比重在下降,第场的融资显著增加,私人部门的资本从净流出转为净流人,银行给企业和居民的贷款增长。

  三季度为18.7%(而2003年同期为21.8%)。

贫富居民收入的差距为15.6倍。

受银行危机的影响,7月份发生居民挤兑之后,从8月份起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和对不动产的投入又重新增长。

  5.对外贸易增长强劲,但出口结构依然为原料性质。

2004年头10个月俄外贸总额增长29.4%,其中出口增长32.4%,进口增长23.8%,顺差月均70亿美元,全年将达到850亿美元。

商品出口结构继续保持原料性质。

据俄海关资料,在2004年1~9月对远邦国家的出口中,燃料动力占60.1%,金属及其制品占17.8%,化工产品占5.9%,而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只占5.2%。

由于顺差大,黄金外汇储备增长迅速,2004年11月1日达到1073亿美元,比年初±曾长39.5%。

  2004年1~9月,引进外资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6亿美元,增长19.8%。

外资主要投入工业、商业和饮食业,比重达到81.8%。

截至2004年9月底,累计引进外资734亿美元,同比增长37.0%,其中直接投资占40.5%,证券投资占2.0%,贷款占57.5%。

  

(二)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虽然2004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过政府的预测,但是经济增长的结构却没有实现政府的愿望。

政府计划在2004年GDP的增长上,内需与外需的贡献率至少保持2003年的格局,即内需的贡献率为2/3,外需的贡献率为1/3,或者更积极一些。

而实际执行结果,头9个月经济增长的一半是由出口的超前增长决定的,到年底能否调整过来还是个问题。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俄经济结构又恶化了呢?

笔者认为,不能得出这一结论。

因为:

1.外需贡献率的增大,主要是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而不是出口商品实物量的增加。

  据俄罗斯银行资料,2004年1~9月出口的价值量增长18.8%,而出口的实物量只增长7.2%。

同期,石油出口的价值量增长40.0%,而出口的实物量只增长15。

4%。

为什么说这不是问题呢?

因为价格引起的外需贡献率增大,并不是经济结构问题,只要价格一降下来自动就会得到调整。

  2.内需的增长速度较高。

同出口比较,快于出口实物量的增长速度;同2003年比较,快于该年内需的增长速度。

具体指标是,2004年头9个月内需增长10.5%,出口实物量增长7.2%,而2003年同期内需增长8.3%。

  3.在满足内需上,本国生产的贡献率增大,进口的贡献率下降。

由于投资大幅度增长,设备更新加快,俄罗斯生产者在国内市场已经具有了对外国商品的竞争力。

本国生产在满足内需上所占的份额从2002年的16.3%上升到2004年头9个月的46.7%,进口所占的份额相应从83.7%降至53.3%。

应该指出的是,本国生产的贡献率增大是在卢布升值的条件下实现的,这更显出国内生产者竞争力的增强。

  4.在本国生产中,加工工业部门的贡献率增大。

2004年头9个月在GDP的生产构成中,服务性生产的贡献率为57.7%,商品性生产的贡献率为42.3%。

在服务性生产中增长最快的是邮电部门,增长23.2%;在商品性生产中增长最快的是建筑业,增长11.7%。

  在工业生产的增长上,贡献最大的是最终产品生产部门,2004年头10个月增长7.9%(其中机器制造业增长12.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4%(2003年同期的贡献率为38.6%);原材料部门增长5.0%,贡献率为26.1%(2003年同期为26.4%);燃料动力综合体增长5.8%,贡献率为28.8%(2003年同期为34.2%)。

?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由于石油价格的超常上涨,外需的贡献率增大,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经济结构依然在优化。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构想

   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开始制定和实施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由于金融危机后的国内外条件,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走的是外向型、资源型发展道路。

在经济取得一定恢复和成长之后,普京在2003年国情咨文中提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战略目标,2004年国情咨文又提出俄罗斯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俄罗斯政府至2008年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有关中期纲要提出了实施新战略目标的政策和措施,强调俄罗斯经济要实现突破,要实现从地租经济向发展经济的转变。

  这一切意味着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构想已经形成。

  

(一)新的战略目标同原经济发展战略相比要变化是:

新战略目标的主1.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在到2010年的10年内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原战略目标是,年均增长率不低于5%,到2010年累计增长70%,届时GDP总量将达到1991年的水平,实现经济复苏。

新的战略目标把计划任务提高到使GDP"翻一番”,年均增长率提高到7.2%。

与此相应,《俄罗斯政府至2008年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2005~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不低于7%—8%[2]。

俄罗斯将比原经济战略的预期提前实现经济复苏,并进入经济高涨。

  2.提高居民实际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从与GDP同速增长调整为比其超前增长。

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制定的《2005~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下称《2005~2007年纲要》)提出,要通过实现“五个超前增长”,使居民实际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率2~3个百分点。

在到2010年的10年内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将增长1.5~1.6倍,比原目标高1倍。

同时,在3年内使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减少50%,降到占人口总数的10%。

  3.到2010年按汇申计算的GDP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俄罗斯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增长率不同,按汇率计算的以美元表示的GDP受卢布汇率和通胀率的双重影响。

由于计划期卢布的名义汇率基本稳定甚至升值,而通胀率虽然持续下降但计划期平均水平仍然较高,因此,卢布的实际汇率将持续大幅度升值,这使按汇率计算的以价格计算的增长率。

例如,2000年按汇率计算的GDP为2598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3067亿美元,增长18%;而按不变价格计算仅增长5%。

2002年GDP达到3456亿美元,两个增长率分别为12.7%和4.3%;2003年GDP达到4330亿美元,两个增长率分别为25.3%和7.3%;2004年GDP预计达到5700亿美元,两个增长率分别为31.6%和6.9%。

依据计划相关指标推算,到2010年按汇率计算的GDP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按照国际标准,经济大国的概念是GDP总额达到1万亿美元;经济强国的概念是不仅GDP总额达到1万亿美元,而且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

普京想使俄罗斯到2010年成为经济大国,2015年成为经济强国。

  

(二)实现目标的途径俄总理弗拉德科夫2004年4月14日在俄罗斯联邦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俄罗斯经济必须实现突破,必须加快从地租经济向发展经济的转变。

这种经济应该建立在创新、人力资本、高技术和自由经营的基础上。

  那么,如何实现从地租经济向发展经济的转变呢?

《俄罗斯政府至2008年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如下基本政策:

一个摆脱:

摆脱经济发展长期依赖自然资源和主要依靠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的状况。

  二个投入:

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设备更新,实现生产现代化;加大对人的投入,增加居民收入和科教经费,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基础研究,发展人力资本。

  三个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经济增长从主要靠外需扩大转为主要靠内需增加,从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部门转为主要靠加工工业部门,从主要靠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转为主要靠实现生产设备现代化。

  四个增大:

优化经济结构,在GDP的增长上,内需的贡献率增大,外需的贡献率下降;在满足内需中,本国生产的贡献率增大,进口的贡献率下降;在本国生产中,加工工业部门的贡献率增大,原材料部门的贡献率下降;在加工工业美元表示的GDP的增长率将大大超过按不变

  部门中,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增大,传统产业的贡献率下降。

  三扩大投资规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为了加快经济增长,俄罗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从主要靠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转为主要靠实现生产设备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现有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绝大部分在2003~2005年进入退役期,实现技术设备更新更是迫在眉睫。

显然,这要求加速和大规模扩大投资。

  目前,俄罗斯的积累率和投资率偏低。

2003年积累占GDP的21.8%,投资占GDP的18。

0%。

《2005~2007年纲要》没有改变前纲要对投资率的规定,依然要求使积累率提高到GDP的32%~34%,投资率提高到GDP的30%。

但是,对投资的增长速度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纲要规定,为了保证GDP的年均增长率不低于5%,必须使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2005~2007年纲要》提出,2004—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应增长90%~110%,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0%—50%,年均增长10%。

  投资的第一个来源是企业自有资金,约占投资总额的45%。

企业自有资金基本来源于利润积累和基本折旧。

为了增加企业积累,扩大生产投资,政府将进一步降低税率。

到2007年企业自有资金将比2003年增长80%~90%,其中企业利润将增长100%~110%,基本折旧将增长30%;利润用于投资的比重将达到45%,基本折旧用于投资的比例将达到82%。

  投资的第二个来源是银行贷款,其潜力在于储蓄远远超过投资。

目前,居民储蓄余额为GDP的30%~35%,而用于投资的资金只为GDP的18%~22%,有相当于GDP的10%~12%的经济增长资源未被利用。

《银行部门至2008年发展战略》提出,2004~2008年银行部门的基本任务是,积累创造性的潜力,提高银行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改造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纲要方面的作用。

为此,将大大增加给居民和企业家的贷款及抵押贷款,到2008年年底提供的贷款将达到GDP的26%—28%[3]。

  投资的第三个来源是国家投资。

目前,约占投资总额的20%左右,其中来自联邦预算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5%。

尽管投资增长的基础是市场机制促使企业投资,但在俄罗斯当前的情况下国家直接投资具有关键的作用。

联邦财政每年盈余达到GDP的2%~3%,只要把这部分资金投入经济建设,就可使投资总额扩大10%—15%。

  投资的第四个来源是引进外资。

目前,外商对俄投资增长较快,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65亿美元,据《2004~2006年纲要》预测,2004年将增加到72亿~82亿美元,2005年达到79亿~90亿美元,2006年达到80亿—92亿美元。

俄罗斯将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重视经济特区建设,采取降低税率、允许购买工业用地、放开资源开发项目等措施,大力引进外资;将重视调整外资结构,增大直接投资比重,而在直接投资中增加对非能源部门的投资,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由于投资的高风险,直到目前投资的来源结构还是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

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企业自有资金占62%,而在机器制造业中企业自有资金占80%。

为了扩大投资和提高投资增长速度,必须改变投资来源结构。

《2005~2007年纲要》预测,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将从2003年的45.6%降为2007年的40.4%~41.6%,吸入资金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则相应从54.4%提高到58.4%—59。

6%。

而吸人资金主要来于银行贷款和外国投资。

   四 优化经济结构建立“发展型经济”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使经济增长从主要靠外需转为主要靠内需。

在2003年GDP的增长(7.3%)中,约2.3个百分点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和外贸拉动,4.5个百分点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增长,0.5个百分点是由于上年基数较低。

据《2005~2007年纲要》预测,2004年两种因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大体保持2003年的态势,在GDP的增长(6.6%)中,约2.2个百分点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和外贸拉动,4.4个百分点是由于国内因素(居民实际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2005年GDP增长率预测为5.9%,外需的贡献率将下降为1.5个百分点,内需的贡献率将保持为4.4个百分点。

以后几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在外需贡献率下降的范围内增加。

‘2.在满足内需上,增大本国生产的贡献率,缩小进口的贡献率。

俄罗斯将通过扩大投资、加速设备更新、加强公司治理、降低通胀率和控制卢布升值,增强本国生产者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使国产产品在满足内需上所占的份额从2002年的16.3%上升到2004年的50.4%和2007年的69.6%,进口商品所占的份额相应从83.7%降至49.6%和30.4%。

同时,在商品进口结构上,投资品的比重将从2002年的22.9%上升到2004年的23.5%和2007年的25.3%,消费品的比重从55.9%降至52.9%和51.9%。

目标是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3.在本国生产中,加快加工工业部门的发展,提高其贡献率,缩小原材料部门的贡献率。

  主要措施是强化税收的调节功能,相对增加采掘部门的税负,拉平原料部门和非原料部门的资本产出率,促使投资向加工工业部门转移。

  政府拟定通过税收等措施,使最终产品部门的投资比重从2003年的7.4%升至2007年的8.3%,原材料部门的投资比重从8.9%升至9.6%,而燃料动力综合体的投资比重相应从26.0%降至22.5%。

最终产品部门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7.1%升至2007年的9.0%,而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增长速度相应从6.8%降至2.2%,原材料部门的增长速度从6.1%降至4.6%。

在工业的增长中,最终产品部门的贡献率到2007年将升至62%,而燃料动力综合体部门将降至10.6%,原材料部门将降至23.6%[4]。

  与此同时,降低GDP的能源耗量和电力耗量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2005—2007年纲要》预测,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缩小能源耗量大的生产的比重,到2007年GDP的能源耗量将降低11%,到2010年将降低26%~28%(与2000年相比)。

  4.在加工工业部门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其贡献率,缩小传统产业的贡献率。

政府拟定通过增加国家直接投资、扩大开发银行贷款和发展风险投资等途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加快发展“新经济”部门。

  俄罗斯拥有强大的科研基础,拥有与发达国家比例相近的科技人才队伍,15%—20%的科研单位具有国际一流的科学思想和研究设备。

据专家评估,在公认的70种关键技术中,俄罗斯有17种技术不低于世界水平,还有22种技术可在5~?

年内赶上世界水平。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俄罗斯就有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技术变革,大大缩小在技术和工艺水平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目前,政府正在组织实施11个与世界科技发展潜力相适应的高水平的科技和工艺研制项目,2~3年将建立起大规模的、高技术的、高赢利的、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的生产。

《俄罗斯政府至2008年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将制定和实施长期(2010~2015年)的创新发展战略,保证使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的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1%提高到2010年的1.5%—2%,集中资源发展国防工业综合体、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化和远距离通讯、药学和生物工程学、软件生产,运用所有实现创新政策的工具(联邦专项纲要、科学发展纲要、创新项目招投标、技术园和技术孵化区),培育、发展高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增长源泉。

例如,联邦专项纲要《电子俄罗斯2002~2010年》的目标是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信息化。

  2004纲要拨款总额772亿卢布,其中51%由联邦预算提供,29%由联邦主体预算提供,20%由非预算来源提供。

预期到2005年互联网用户将增长7倍,本国生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每年增长15%~20%,其出口超过20亿美元;到2010年信息服务和软件市场扩大4~5倍,信息技术产值占GDP的2%。

  

(二)发展农工综合体,走市场经济大农业的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振兴和农村的复兴,就难以有俄罗斯的复兴。

俄罗斯振兴农业的主要途径是:

1.进行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俄联邦《土地法典》和《农用土地流通法》的颁布,已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非农用土地可以私有和自由买卖,外国人也可以购买工业和建筑用地。

农用土地也可以私有和自由买卖,但外国人不能购买,只能租赁,租期最长为49年。

  2.寻找和采用适合俄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

苏联时期走的是计划经济大农业的道路,不成功;叶利钦时期曾试图走市场经济小农业(农户经济)的道路,也不成功;普京决定走市场经济大农业的道路,这可能是俄罗斯农业有希望的前景。

  3.把支持农业作为国家政策的重点。

国家将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减免农业企业债务,减轻农民税负,调节粮食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实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纲要,发展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

《2005~2007年纲要》预测,农业产值2005年比2003年将增长3.7%,到2007年将增长12%;增长最快的将是谷物,到2007年共增长31%~34%,肉类生产将增长12%~20%。

  (三)发展基础设施,实现道路交通现代化俄罗斯地域辽阔,一些地区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成本过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因此,发展基础设施的任务非常重要而艰巨。

根据2004年国情咨文,发展基础设施的构想和政策是:

1.将全国的经济中心连接起来,使企业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地区市场和国际市场。

  2.国家应长期控制运输基础设施的干线,而私人投资可以建设其支线。

  3.制定基础设施发展方案。

为了实现石油出口多元化,将扩大波罗的海石油管道的输油能力,开通从西西伯利亚到巴伦支海的石油管道,确定东西伯利亚油田的石油管道走向,建设绕开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石油管道,将友谊石油管道与阿德利亚石油管道接通。

天然气输送系统,应发展国内天然气管网,并建设用于出口的北方欧洲天然气管道,将俄罗斯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天然气管网与全欧天然气管网连接在一起。

  4.实现道路交通的现代化。

将主体路网接通全欧路网,并通过跨西伯利亚走廊与远东地区的路网连接起来,同时建设和改造南北走廊中的公路。

  5.在道路主干线实施收费,实行收费道路与免费道路并存。

这些项目可以全新地改造和保障本国地区间的运输,保障通往国际主要方向的过境运输,并使运输干线周边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五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人力资本

  

(一)实现“五个超前增长”,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扩大需求,既是人本主义的要求,也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总统国情咨文和政府经济纲要都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人力资本。

其政策是使体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五个重要指标的增长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实现“五个超前增长”:

1.超前增长职工实际工资。

《2005—2007年纲要》规定,2004年职工实际工资应增长13.0%;工资基金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从2003年的24.5%提高到2007年的29.1%。

  2.超前增长居民实际货币收入。

《2005—2007年纲要》规定,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在2004年应增长9.4%;2005~2007年将增加26%~30%,年均增长8%~9%。

纲要还预测,居民实际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将超过CDP增长率2~3个百分点。

  3.超前增长养老金。

根据《2004—2006年纲要》,2004年养老金的月均数额将达到1935卢布(合65美元),到2006年要增加到2523卢布(合84美元),年均增长14.2%。

目前,最低工资和最低养老金数额都低于最低生活费,政府的任务是使前两者分阶段地接近后者。

  4.超前增长居民最低生活费。

《2004~2006年纲要》规定,2004年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将达到2500卢布,比2003年提高16.3%;2006年预测将达到3300卢布,比2003年增长53.5%,年均增长15.4%。

  5.超前增长社会补助。

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俄罗斯的政策是实行有针对性的有差别的社会补助。

过去的社会补助缺乏针对性,致使国家财力分散。

1999年比重占40%的生活最无保障居民所获得的补助只占社会补助总额的36.2%,到2005年要提高到占85%。

  2003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约占人口总数的22.5%,按照《2004—2006年纲要》,政府计划通过社会补助的超前增长使其在2004年降为20.5%,2005年降为19%,2006年降为18%。

而新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在联邦会议上的讲话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3年内使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减少50%,降到人口总数的10%。

  必须指出,俄消费基金的超前增长并不是靠挤压积累基金,而是通过降低过高的净出口比重,使消费和积累占CDP的比重同时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