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第10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9484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动态第10期.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教动态第10期.docx

高教动态第10期

2013年10期

总第82期

目录

国外高教资讯…………………………………………………….1

一、“慕课”搅动中国大学课堂

二、如何提高课评参与度

三、一年拿硕士,回国找好工作缺优势

四、印度的高等教育质优价廉作用

五、数据显示:

亚洲顶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领先

六、报告显示:

英国传统大学课程无法跟上用人需求

国内高教资讯…………………………………………………….16

一、创造更多“人才红利”

二、教育教学是保障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

三、“四位一体”因材施教——福州大学导师制多元化模式探索

四、让学院教学工作不走秀

——山东理工大学推进学院教学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国内高教评论…………………………………………………….28

一、教育投入要往“低处”倾斜

二、教育投入增加如何切实用好

三、英语四六级从“应试”回归“应用”

省内高教资讯…………………………………………………….37

一、吉大校长李元元:

发挥高校优势,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吉林大学入选首批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三、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

四、长春工业大学召开落实“建设高教强省”暨实施“强校工程”动员大会

五、北华大学举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报告会

六、通化师范学院召开“建设高教强省”专题会议

简讯……………………………………………………………….44

一、北京多措施“引航”在京20万大学新生

二、教育部:

严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对违规录取决不姑息

三、教育部:

建立健全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四、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章程核准工作启动,6高校征意见

五、扬州大学党委书记:

高教改革核心在扩大自主权

六、“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内地5大学入前二百

七、国家级项目“学术不端”不能退钱了事

 

国外高教资讯

一、“慕课”搅动中国大学课堂

来源:

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5日

原始网址:

数百年历史的高等教育,如今在互联网的语境中面临自我重塑。

人数无上限、时间无限制、地点无要求,嫁接互联网后的在线教育课程,正在全球范围牵引着百万量级的学习军团。

中国的一流高校,也敞开大门,融入变局。

  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管形式如何更迭,改革的宗旨始终如一。

当西风吹临本土,中国如何孕育出适合国人修习的在线教育2.0版?

东西交汇的一刻,我们如何取长补短、借力施力,让中国教育自强的同时更添自信?

这一场变局,期待“中国的一课”。

  ——编者

  慕课(MOOCs)来了。

  在线教育发展(MOOCs)国际论坛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幕。

此前一天,同在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两校率先与慕课旗下Coursera在线课程签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和耶鲁、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网络课程系统。

  就在两个月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edX,成为其新入伙的6所亚洲名校之一。

  “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

”论坛上,上海交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对慕课的评价甚高。

  知名高校的热力加盟,足以表明他们对“慕课重塑教育”的认同。

需要讨论的似乎只是,它将如何、多快地实现这场颠覆?

  何为“慕课”

  源于网络远程教育却更具交互性,知名平台一年集聚数百万学生

  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最多一门人数达16万;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指的是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7×24小时全天开放,使用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而且还能利用开放网络互动;“C”则代表Course(课程)。

  慕课起源于发展多年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

至2011年,10年间,仅麻省理工学院就发布了约2000门课程,超过1亿人次访问。

而2009年,哈佛大学推出高质高清课程《公正》等,引来新一轮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热潮。

  “视频公开课只是网络课程的1.0版,慕课是全新的2.0版,真正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

”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这样解释。

  名校视频公开课只提供课程资源,而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程参与。

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的全过程。

  据介绍,慕课出现于2008年,真正的井喷却始于2011年秋。

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并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不久后,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便突破100万,一年不到突破了234万,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第一门课《电子和电路》即有12万名学生注册;2012年秋,第一批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突破37万,已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请加入。

  2012年由此被纽约时报命名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在近期进入中国。

  倒逼改革

  部分课程变身“正规军”获大学认可,挑战灌输模式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已进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

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

  得益于20多年的网络教育实践,慕课很快形成较为稳定实用的基本教学模式。

比如视频教学录像通常为片断,约8—12分钟,其间穿插小测试,适应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还会通过论坛投票对问题排序,让教师只重点回答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鼓励同学互教互学,通过互助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

  在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看来,慕课模式的可贵价值在于,“使得大规模并且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使全球各国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

  “在线课程不可能取代传统课堂,但会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否则,我们的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

”黄震这样警告。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表示,学校加入Coursera有两个目的:

一是与世界共享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二是研究如何利用这一平台辅导学生,提高本校教学质量。

据悉,复旦将率先选择在计算机、英语等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中借鉴慕课模式,即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上网“听课”,在课堂内侧重探讨和解决问题。

这种“翻转课堂”可以加快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的转变,让学校教育更多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育。

  竞争风险

  国外公开课程更受网友欢迎,中国对开课投入产出比缺乏关注

  事实上,国内许多大学都力避在这一轮在线教育建设中失语旁落。

XX“在线教育平台”中跳出的各种品牌,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其中,2010年上线的网易公开课,被称为国内最大的公益性公开课网站,每天最多达百万人次同时在线学习。

  更丰富的课程宝库,当属教育部主持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库。

它从2003年起建设至今,已积累了上万门课堂教学资料。

到今年6月底,有286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上网。

据介绍,“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是,要有高校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许多地区也在大力建设本地的课程共享平台。

比如,上海已成立了专门机构并积极推动30所成员高校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重庆大学发起成立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目前已有19所高校加入。

  值得思考的是,国内的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和开放课程积累,主要由政府投入和主导,大多还是各自为战,投入产出效益如何,技术模式是否互通,还缺少关注与研究。

  而慕课的快速成长,背后是大量风险基金和慈善基金的加入。

目前,一些国际风投公司均为此投入多笔资金,几个著名慕课提供商的融资都在数千万美元以上。

2012年6月,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为麻省理工学院提供100万美元捐赠,用于支持他们分析慕课课程学生网上学习的数据,以开发建立全新的计算机类课程在线学习模型。

  根据网易公开课的一份统计数据,在其所有视频课程中,“国际高校公开课”和“TED演讲”最受欢迎,两者相加占了观赏人群的86%,而看“国内高校公开课”者,仅占13%。

  一位网友收看国内某高校公开课后在微博中吐槽:

“普通话都说不清的老师,加上所有问题和答案都设计好的学生,恍然觉得回到我初中有人要来听课的时候。

  专家建议,对于网络在线课程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和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挑战,要加强研究,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旦建设得当,城乡和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差距可以大大缩小。

  而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笔”时代的中国教育,要走好这一步,看来并不容易。

(记者姜泓冰)

二、如何提高课评参与度

来源:

麦可思Mycos2013年07月24日

原始网址:

学生参与课评的方式从纸质问卷进化为网络答题,往往伴随着一个令人无奈的现象——答题率忽高忽低。

当缺少了一个可控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完成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时,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难以把握。

学校和老师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抓住“风筝”,保证课评答题率呢?

  一些教育研究者认为,失控的学生参与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参与课评所带来的重要价值。

就其本身而言,学校需要通过强调课程评价对学校、老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为教育教学与每名学生息息相关。

  为此,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教育顾问委员会(EducationAdvisoryBoard,以下简称EAB)早在2009年就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

他们随机抽查了美国的10所高校,研究在线课评系统在学校的应用,系统总结了学校和老师为提高学生答题率所采取的软硬兼施的种种对策。

  一次课评,一场营销

  为了在全校范围推广在线课评系统,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等高校会精心策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评“营销活动”,以期获得更高的学生反馈率。

EAB的报告列举了被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挂出写明课评系统开放日期的条幅

  在学校刊物中刊登广告

  在学生主要活动地点发放传单

  召集或发邮件通知所有学生组织的领导者

  引用教师们对课评的积极评价

  据统计,这些规模各异的“推广营销活动”能够使学生参与率提高5%到10%。

例如,马里兰大学设计了一套简约却不失活泼的海报——“说出来”“散布言论”“改变课程”“塑造你的大学”——呼吁学生积极投身于课程评价中。

  “免费午餐”,岂能错过

  相较于那些带有煽动性的宣传活动,直接的奖励似乎对学生更具诱惑力。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院系决定将比萨饼作为奖励,送给答题率最高的班级;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UniversityofTexasatSanAntonio)出手更大方,会从所有完成课评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各奖励一部全新的16GBiPad。

该校学术事务副校长约翰·弗雷德里克(JohnFrederick)进一步解释道,“那些有见解的学生反馈对学校课评进程至关重要,我们很高兴通过这样的奖励向学生表达对他们积极参与的感激。

  课评相关,成绩攸关

  尽管物质奖励看起来十分诱人,但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历史教授哈里特·蕊特芙(HarrietRitvo)所说,“如果不用小棍驱赶着学生们提交课程反馈,他们很可能还是不主动参加。

”因此,为了“驱赶”,甚至“强迫”学生参与课评,波士顿大学(BostonUniversity)、哈佛大学等高校都将课评与学生成绩直接联系在一起。

  从2005年开始使用在线课评系统的哈佛大学,允许那些完成教学反馈的学生提前几周查看成绩,作为积极配合教学评价的一项奖励。

这样的奖励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答题率从过去的65%上升到了96%。

而波士顿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在引入新的课评系统时,曾考虑要求学生只有在完成了课评后,才能够查看自己的成绩。

  课评结果,昭告“天下”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评中,学校还需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参与的结果。

如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专门建立了名为“蓝书”(Bluebook)的网站,允许学生按照院系、课程名称或教师姓名查询课程评价结果。

同时,这一网站也为学生选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一年拿硕士,回国找好工作缺优势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3年08月15日

原始网址:

留学一年拿硕士,有诱惑;回国想找好工作,缺优势——

一年期硕士,爱你不容易

  “我想去英国读一年期硕士,不知道回国后就业情况如何?

”近日,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前来咨询的北京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张艺杰。

打算留学镀金的他,正纠结于一年期硕士的性价比。

  近年来,海外一年期硕士对国内学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一年拿硕士,优势何在?

对那些回国发展的毕业生来说,又能有多大帮助?

  过半海归读一年期硕士

  张艺杰说,他身边打算留学的朋友中,有好几位有读一年期硕士的意向,已经出国的师兄师姐中读一年期硕士的也不少。

  一年期硕士有多火?

8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的一家留学中介机构,看到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坐满了咨询室。

工作人员程虹说:

“我每天要接待20多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每个人都要问到一年期硕士问题,而有强烈意向的能占到七八成。

  程虹说,大家之所以对海外一年期硕士感兴趣,经济考虑是重要因素。

“如果要攻读硕士学位,现在留学欧美、澳大利亚的费用每年全部花费大概在20多万元人民币。

这样一来,读一年拿到硕士学位的诱惑力就很大了。

  记者询问多位学生、家长,他们也都表示,费用是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对大多数国内家庭来说,一年20多万元的花费还是很可观的,需要掂量一下。

”家长孙女士说。

  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份2012年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

报告显示,2012年,在该中心办理户籍和就业证明的11045名留学人员中,一年期硕士超过50%,达到5155名。

“报告统计的留学回国人员虽然以在北京就业的人员为主,但基本可以反映留学回国人员的特征。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回国处处长齐默说,一年期硕士项目以英国的院校为主,多为国内的应届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出国就读。

  安排紧凑压力大,学习质量有变数

  学制短、费用低,这是英国一年期硕士项目的突出优势。

但是,教育质量又能否得到保障呢?

  据了解,与欧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的高等教育学制普遍较短,大部分学校3年可读完本科、1年可读完硕士。

学制虽然短,但英国数百年形成的高等教育制度,依然使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享誉全球。

  在伦敦城市大学读了一年硕士的李莹莹说,她就读的专业只需要修读5门课,每门课每周只上两三小时。

但是,教师都列出了十几本甚至几十本的参考书目,结课时还要交两万字的论文,这让李莹莹的相当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过来人也告诉张艺杰,英国一年制硕士课程安排紧凑,留学生学习压力相当大,很难蒙混过关,有可能延期毕业甚至拿不到学位。

  不过,李莹莹也表示,能否学到真东西,还是要看个人,“中国学生里把这一年当作放长假的也不少,每年都能听说有人没拿到学位”。

此外,很多中国学生都是本科毕业即来留学,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这也给学习增加了难度。

比如,国内来英学生选择管理学专业的较多,而这些专业的课程涉及大量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没有从业经验的应届本科生很难理解,往往花了钱和精力,学习质量却上不去。

  程虹也了解到,一些中国学生去英国后,由于跟不上教学,在学习小组的活动中无法发挥作用,受到当地学生排挤。

程虹建议:

“学生选择留学,一定要分析自身和学校的情况,否则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相比本土硕士就业无明显优势

  “近几年,来英国读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世界经济不景气,相当比例的学生还是选择回国工作。

”李莹莹说。

  今年年初,李洋从英国回到北京找工作。

学习金融专业的他很快发现,与国内顶尖金融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他并没有什么优势。

“和本土的学生一样,我也要笔试、面试,我没感觉到用人单位对我有超出常人的兴趣,大家完全在一个起跑线上。

  留学服务中心的统计显示,获得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人数最多的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只排第三。

齐默表示,用人单位给他们的反馈中,对一年期硕士评价“正反都有”。

通常,他们的英语水平比国内学生要高,更了解国际规范,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没有国内学生深入,而且很多人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

“用人单位还是会根据岗位需求招聘符合条件的人才,不会刻意强调对方是海归。

”齐默说。

  根据自己找工作的经历,现在北京某央企工作的李莹莹认为,从教育投资的角度讲,“国内读两年研究生也就几万元钱,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照样能找到好工作。

工薪家庭想把子女送出去,还是要慎重。

”(记者高毅哲)

《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15日第2版

四、印度的高等教育质优价廉作用

来源:

光明日报2013年09月07日

原始网址:

  根据资料显示,印度早在2001年人口总数就已超过10亿。

2010年,印度25岁以下年轻劳动人口超过中国,居世界第一位。

由于年轻人口数量的优势,印度被认为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经济体。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口年龄的优势能否真正转化为人口红利,关键在于教育。

而印度在独立以后的几十年里,始终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长期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尤其是印度的高等教育非常出色,在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高等教育功不可没。

同时,印度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也为保持印度社会稳定、培养高技术国际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价值理念的完美结合

  印度民族是一个非常崇尚知识、重视教育的民族,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尊师重教的传统。

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吠陀》中“吠陀”一词就是梵文“知识”的音译,意指卓越的知识、神圣的智慧。

印度教中备受崇拜的财富女神——拉克希米同时也是知识女神,负责掌管人类的学习,可见印度人从中古时期就认识到知识和财富之间的密切关系。

印度教中的最高种姓——婆罗门,作为僧侣阶层既不掌握武力,也不掌握财富,仅仅依靠对知识的垄断就可以控制整个社会,印度社会对知识的敬畏由此可见一斑。

在印度,人们对学识丰富的学者的景仰要远远超过对达官显贵的尊敬。

  印度的传统教育主要以宗教教育为主,十分讲究义理思辨和知识传承,强调对真理和道德孜孜不倦的追求。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印度教育在保持传统教育重视精神、道德的精髓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教育重视科学、实用的价值理念,并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形成具有印度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具体而言,印度的教育制度体现了印度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兼容并蓄了本土和外来群体文化的精华。

例如,外来的穆斯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印度的艺术、建筑、音乐和文化。

英、法、荷、葡、西等西方国家在印度建立了近代西方教育体系,使得西方教育中的理性主义、崇尚科学和探索精神等积极理念在印度的教育思想中生根发芽。

此外,印度本土先贤们的教育思想也对现代印度教育产生过积极深远的影响。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主张向自然界学习,并亲自创办了一所从事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这所学校现在已发展成为知名的国际大学。

印度国父甘地的教育哲学则是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

甘地认为,教育能够提高职业技能,使人获得自信和劳动的尊严。

  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属于较早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国家。

1857年,印度出现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高投入。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印度对教育的投资就超过GDP的3%,在本世纪初更是超过GDP的4%,预计在印度的“十一五”计划内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将超过GDP的6%。

由于印度一向奉行精英治国的理念,希望通过占总人口2%的精英人士带动其余98%的平民的发展,在教育投资上更多地向高等教育倾斜。

因此,印度独立以后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综合大学由25所发展到213所,独立学院及大学附属学院的总数超过5000所,估计有将近500万学生在读。

据印度教育部公布的数字,目前印度各大学本部共有教师64847人,其中8300名教授,16990名副教授,36963名讲师,2594名辅助教师。

印度大学教师的经济待遇较高,处于印度中产阶级的上游。

  优质高等教育为促进知识经济快速发展

  古老的印度文明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这和印度先哲们勤于思辨、善于抽象思维的特质是分不开的,印度民族的这一特点使得他们同样为人类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数字,印度人首先天才地创造了“零”的概念,其他很多数学定理如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π的概念等也都是印度人的发现。

时至今日,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在数学上的优势地位。

在英国的外国留学生中,每学期数学考试基本上都是印度学生独占鳌头。

从古印度到现代印度,数学一直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

古代印度人对宗教殚精竭虑地进行思考、论证、推演,现代印度人则在数学领域里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并在软件开发领域里大显身手。

印度学校对逻辑思考的培养也有一套独特的理念。

印度学校特别重视数学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印度学校里开设了大量的数学课,其课程数量之大,题目之难,远超以深奥难懂著称的前苏联数学教学体系。

  印度人的数学天才在现代信息产业技术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印度政府希望利用本国数学人才丰沛、英语沟通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信息科技产业来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于是把国家大部分教育资源优先分配给能够给国民经济带来效益的教育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产值平均每18个月就翻一番,近10年来,印度的软件出口增长了30多倍。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03家将其软件开发业务委托给印度。

有关资料显示,印度软件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达到了34万人,其软件科技人才还在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

印度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连比尔·盖茨都惊叹将来的软件超级大国非印度莫属。

印度信息产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功,应归功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人才储备支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教育的成功。

印度的计算机教育从小抓起,现在印度全国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全国每年都有25万人接受信息技术培训。

印度高校每年有61000名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之下,美国每年只有30000人完成相同学业。

  印度高等教育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人才

  著名的国际主义者、印度诗人泰戈尔早在几十年前就预见到二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