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9028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docx

整理如何作出合格的结构设计

四、电算问题

1、总信息取值

前提条件、很重要,否则计算无意义。

虽然各种电算程序对总信息的取值都有详细的说明或规定,但不少设计人员并未充分了解其含义,取值不妥屡有发生。

1)混凝土容重宜取27~30:

梁、柱、剪力墙等考虑粉刷或装饰面层后的容重应大于25kN/m3,如考虑粉面20厚砂浆:

柱400×400:

γ=(4402-4002)×20/4002+25=4.2+25=29.2,柱600×600:

γ=(6402-6002)×20/6002+25=2.7555+25=27.8,

柱1000×1000:

γ=(10402-10002)×20/10002+25=1.632+25=26.632,

梁250×500(板厚按100mm计):

γ=(290×420-250×400)×20/(250×500)+25=3.488+25=28.5,

梁300×800(板厚按100mm计):

γ=(340×720-300×700)×20/(300×800)+25=2.9+25=27.9,

剪力墙厚200:

γ=40×20/200+25=4+25=29,

剪力墙厚300:

γ=40×20/300+25=2.67+25=27.67,

可见,梁、柱、剪力墙截面尺寸越小容重越大,如贴面砖、花岗石,容重还要加大,设计人应综合考虑本工程梁、柱、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大小及面层材料,确定一个较合适的混凝土容重值。

2)周期折减系数Tc:

必须折减,否则使地震作用偏小,应根据本工程填充墙的多少来确定周期折减系数值,填充墙多取小值,填充墙少取大值,《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3.16条规定“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是强制性条文,一般框架结构取0.6~0.9,剪力墙结构取0.9~0.99,框剪结构取0.7~0.9,高规3.3.17条规定剪力墙0.9~1是不妥的,应0.9~0.99,1就是不折减了,算不算违反强制性条文?

但如是全剪力墙(即无非承重墙体的)结构,周期折减系数取1是应可以的。

3)计算结构的周期、位移、层刚度比时,应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如楼板开有大洞或楼板不连续,应再按弹性楼板计算结构内力。

4)振型数:

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平动≤计算层数,耦联≤计算层数×3。

笔者见到一个计算层数为10层的框架结构,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不考虑耦联分析,振型数填12,输出的第11、12振型周期竟达146.5、56.6秒,说明第11、12振型周期本来是不存在的,计算机只得随机抓取数据填充,这样的计算分析结果自然是不能采用的。

当按弹性楼板计算时,振型数可超过上述限值。

5)梁刚度增大系数:

中梁2、边梁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2.2条规定1.3~2.0),否则使地震作用偏小。

6)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0.8~0.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2.2条),一般可填0.85。

有些设计人员(包括大型甲级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规定梁端弯矩不调幅,是不大恰当的,因为更容易引起梁端负弯矩钢筋过大、根数过多,影响混凝土浇筑,且配筋率更容易超过2.5%(强制性条文)及梁下部钢筋与梁端负弯矩钢筋的比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强制性条文),再者,梁端负弯矩一般均比梁跨中下部弯矩大得较多,试举一例:

梁端负弯矩800kN.m,梁跨中弯矩400kN.m,如取梁端弯矩调幅系数0.85,则梁跨中弯矩应为400+800×0.15=400+420=520kN.m,如不考虑梁端弯矩调幅,梁跨中弯矩增大1.2倍,则梁跨中弯矩为400×1.2=480<520kN.m,使梁下部钢筋偏小,不妥。

7)梁端弯矩考虑柱宽影响标志:

当已填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则不宜再考虑柱宽作为刚域对梁端负弯矩的折减。

8)梁跨中弯矩增大系数:

1~1.4,一般可填1,配筋时再酌情加大1.2~1.4倍。

如程序设定为“梁弯矩增大系数”,即正、负弯矩都增大,则应填1,程序设定考虑负弯矩调辐后又将负弯矩增大是没有道理的。

9)梁扭矩折减系数:

0.4,填扭矩刚度折减对梁扭矩的折减效果较小。

1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0.5~0.5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2.13条2款、《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2.1条都规定不宜小于0.5)。

11)0.2Q0力调整:

框剪结构对框架柱必须调整。

12)小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SATWE、TAT:

平动时3~5振型:

≤3,6~9振型时:

≤1.5,耦联时9~11振型:

≤3,12~15振型时:

≤1.5;TBSA:

不放大。

13)基本风压:

取50年一遇,高≥60m及对风敏感的结构取10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见荷载规范。

注意:

新规范没有对基本风压进行修正(即对高层建筑取1.1倍基本风压)的说法了。

14)地面粗糙度:

D(4)类(密集高层市区)慎用,只有当本工程的四周均有高于本工程的建筑物时,才可填D(4)类。

15)风载体型分段数:

应分段,一般可每隔3层左右分1段,如多、高层建筑,只填1段,则风载偏大。

有些电算程序(如SATWE、TAT)规定最多只能分3段。

笔者见到1幢12层的房子,分1段,最高层数错填为8,上面4层无风载,属不安全。

16)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梁25(混凝土C20时30),柱30。

17)P-△效应:

高层建筑应考虑(《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4.1条、5.4.2条)。

多层建筑要考虑,应是可以的。

18)偶然偏心:

高层建筑计算单向地震时应考虑偶然偏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3.3条),按双向地震计算时就可不考虑偶然偏心了。

19)活载应考虑不利组合。

20)活载折减系数:

如SATWE、TAT等程序内定的折减系数系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4.1.2编制,千万注意只适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4.1.1中的1

(1)项房屋,即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对其它房屋一概不适用,否则(如对商业用房、多层厂房)就违反了强制性条文。

21)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SATWE等程序本意是对钢柱):

宜填“有侧移”,因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都是有侧移的,如填“无侧移”,似乎无道理。

22)平动与耦联:

一般取耦联,但有时平动也有可能比耦联不利。

23)柱配筋计算原则:

单偏压与双偏压,二者计算结果有时差别较大,应分别按单偏压、双偏压作两次计算,按大值配筋。

24)当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时,计算地震烈度不提高,但抗震措施应提高1度,如抗震等级应按提高1度查表,轴压比限制值也减小了,抗震构造措施也提高了,如砌体拉墙筋长度也增大了,等等。

25)地下室全连在一起,上面设缝分为几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可不按多塔结构计算。

一幢房子的屋面上有几个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更不是多塔结构。

2、形参:

即梁柱平面布置

1)应合理简化、应与建施图吻合,应与结施图一致(结构布置、截面大小),电梯机房错层应算2层。

2)基础梁可作为1层输入电算(宜填1层地下室,否则风荷载会偏大),也可另行单独计算。

3)地下室墙:

可输墙,也可输深梁(梁高等于层高)。

4)层高:

应取楼板面至楼板面(独立基础:

应算至基础顶面)。

5)混凝土结构上面有钢结构构架等,应参与整体分析,不能只输入重量,结果差别大(特别在地震区,边稍效应影响更大)。

3、荷载(是强制性条文)

1)静、活,面载、线载、集中力。

2)荷载要合理:

偏大无必要,偏小更不行。

楼面装修面层(除找平层、板底抹面外)1~1.5kN/㎡,消防楼梯3.5kN/㎡,不上人屋面0.5kN/㎡是否太小?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3.1条(强制性条文)注1:

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建议按施工荷载1.5~2kN/㎡取值;轻钢结构的刚架>60㎡才可用0.3kN/㎡,檩条仍是0.5kN/㎡(强制性条文),《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2.1条(强制性条文)注:

“对支承轻屋面的构件或结构(檩条、屋架、狂架等),当仅有一个可变荷载且受荷水平投影面积超过60㎡时,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取为0.3kN/㎡”,檩条的受荷水平投影面积怎么会超过60㎡?

笔者对此感到不可理解。

4、电算结果打印

1)总信息、周期、周期比、位移、剪重比、刚度比、超筋超限信息、底层轴力等。

2)形参平面图。

3)荷载输入平面图(不必打印荷载的中间结果)。

4)配筋结果平面图。

5)剪力V包络图(用于配置梁的附加横向钢筋),不必打印弯矩M及其他数据文件。

6)JCCAD计算结果:

不能所有的柱脚都打印,应选取与J1、J2、……对应的计算结果,且应考虑Nmax、Mmax、Vmax三种组合,如打印JCCAD计算的所有组合计算结果,简直是“天书”。

JCCAD计算结果未显示是否读取柱脚剪力V,如未考虑柱脚剪力V,则基础面积及基础配筋偏小。

如基础梁未作为1层输入电算,则不能用JCCAD计算基础,因为还要考虑基础梁传来的荷重(包括隔墙)。

7)钢结构、网架等电算结果不能都是数据文件,应有图形文件。

5、对电算结果要分析,不能不管对不对。

五、地基基础设计

1、正确使用地勘报告,基础选型由自己定,而不能地勘报告建议什么基础型式就用什么型式,总的来说,结构设计人员对地基基础设计比地勘人员内行。

2、冲击振动沉管灌注桩慎用:

缩颈现象较普遍。

3、人工挖孔桩:

在砂夹卵石层内施工(特别是扩孔)跨孔的可能性较大,施工有危险。

桩太短(如小于6m),不能按桩算,应按墩算。

4、地基处理:

换填、振冲、CFG桩(应算沉降,地基处理规范9.1.3条)。

5、地下室底板不按筏板设计,而采用所谓“抗水板”,其厚度不宜小于300,除地下水浮力,还有地基反力,应计算其配筋及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第4.1.6条2款)。

6、伸缩缝、抗震缝处可不必设沉降缝。

笔者见有一砌体结构6层住宅,设有100mm宽抗震缝兼沉降缝,因此抗震缝两边的条形基础为大偏心基础,极为不妥。

7、地下室底板下的垫层应采用C15混凝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4.1.5条)。

8、地下室墙竖筋及水平筋应注意最小配筋率ρmin。

9、地下室墙应有水平施工缝。

10、超长地下室只留后浇带不能解决使用期间的温度及混凝土收缩问题,应采取加强配筋、加防裂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等措施。

地下室外墙、底板、顶板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11、沉降观测点应布置并应有观测点大样,观测方法应有说明,不能只说按某规范。

12、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可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2.7条简化公式(应力扩散角θ),但Es1/Es2<3时查不到θ,也可用基底应力公式计算。

13、桩基(包括桩身质量、单桩承载力)检测,应有检测方法、检测数量等说明,不能只说按某规范。

14、无上部结构的纯地下室在地震区应不应该进行抗震设计?

这个问题本来规范已有明确说法,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6.1.3条3款规定“……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8.5条也规定“……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但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2004年12月出版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第5.2.1条4.2)款规定:

“无上部结构之地下建筑,如地下车库等,可按非抗震设计。

”对这条规定,笔者及我院不少资深结构设计人士都感到不可理解。

众所周知,地震发生时,地震作用(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由地面传播的,而不是由空气传播的,地表以下也都会出现破坏现象,如“滑坡、崩塌、液化(喷砂)、震陷”和地表撕裂等,说明地表以下仍然存在地震的破坏作用,所以基础工程也会受到破坏。

北京市的大部分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对无上部结构之地下建筑怎么可以按非抗震设计呢?

六、框架结构设计

1、柱、梁截面应合理:

由位移、轴压比、配筋率等控制,梁大跨取大截面,小跨取小截面,连续跨梁截面宽度宜相同。

柱截面应每隔3层左右收小一次,以节约投资,每次收小时应每侧不小于50mm,以方便支模,也不宜大于200mm,以免刚度突变,最上段(顶上几层)可用300mm×300mm(应满足计算要求)。

收小柱截面,也可相应增加使用面积。

2、混凝土强度等级:

宜≥C25(留有余地),柱梁宜同,变柱截面处不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免刚度突变。

板不宜高于C40(高规4.5.2条规定)、上海市《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2001年12月20日以沪建建(2001)第0907号文发布)一.7条规定“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也建议“楼板、屋面板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不宜大于C35”,其原因是为了控制水泥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也越多就越容易开裂。

3、柱设计:

1)混凝土设计规范10.3.1条1款:

纵筋配筋率不宜大于5﹪,10.3.2条4款:

纵筋配筋率大于3﹪时对箍筋直径、间距、弯钩有要求,也可焊成封闭环式(与89规范规定必须焊成封闭环式不同了),11.1.13条:

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高规6.4.4条3款:

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6.4.9条4款同混凝土规范10.3.2条4款,但未要求箍筋可焊成封闭环式。

2)纵筋净间距应≥50mm(混凝土设计规范10.3.1条3款),抗震设计时,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一个截面宜一种直径,宜对称配筋,方便施工,自己设计也简单;钢筋直径不宜上大下小。

有个2层的小工程,共16根柱子,KZ1~16,1、2层配筋还有不同,共有32种截面,何苦呢?

4)强柱弱梁,纵筋不要太小,除一、二层框架可用φ16、φ18外,最好用φ20以上。

5)箍筋肢距:

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及20d(d为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89规范三级300mm)及20d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何为“箍筋肢距”规范无定义,一般设计人员都认为是两根箍筋在水平方向之间的距离。

箍筋肢距也不要太小,如600×600柱用6肢箍、500×500柱用5肢箍、400×400柱用4肢箍太密,无必要,也影响混凝土浇注,可对主筋隔一拉一,节约钢筋。

6)配箍率:

新规范比89规范大,与柱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抗拉设计强度有关。

7)用平法表示,不要用列表法(03G101-1图集的列表法也不直观,审校不便)。

4、梁、板设计:

见本人发表于《PKPM新天地》2003年5期至2004年2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讨论》

(一)~(四)及《PKPM新天地》2001年6期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预防对策探讨》、《PKPM新天地》2002年1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探讨》等。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楼梯:

1)不可用砌体支承。

2)用“小框架”支承,梁柱宜符合三级抗震要求(箍筋≥φ6@150)。

6、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构造柱(GZ):

1)上端与梁板应弱连接,不连应是可以的,也可用1φ12连接,GZ上端应与梁板离开20~30mm,否则会改变上端梁板的受力状况。

2)GZ的箍筋可不加密,它不是抗震构件(有些标准图集有加密的)。

3)GZ必须先砌填充墙(留马牙槎)后浇,施工单位有先浇的,极为不妥。

7、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的拉墙筋长度:

不可套用砌体结构,应按抗震设计规范13.3.3条2款:

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8、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电梯机房楼板、水箱等不可用砌体支承,高规是强条。

七、剪力墙结构

1、对剪力墙结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都有一些规定,高规的内容要多一些,且有关于短肢剪力墙的规定(7.1.2条共8款)。

一般剪力墙为hw(墙肢截面高度,笔者认为此应称为“墙肢长度”,与高规表7.2.16注1及抗震设计规范6.4.9条与表6.4.7注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11.7.15注4统一)/bw(墙肢截面厚度)>8,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即所谓结构洞)(高规7.1.5条)。

短肢剪力墙hw/bw=5(笔者认为按老习惯取4较合理)~8,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

hw/bw<5(笔者认为按老习惯取4较合理),即为异形柱。

L形、十字形剪力墙等,只要其中的一肢达到一般剪力墙的要求,则不应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2、高规7.1.1条规定“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笔者最近审查的一个剪力墙结构住宅,26层,建筑总高度79.50m,采用全剪力墙结构,即除门窗洞外均为剪力墙,无一片后砌的填充墙,第一周期只有1.02秒,侧向刚度过大,使地震作用过大,不经济,不合理。

3、关于底层剪力墙的厚度:

高规7.1.2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当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其第2款规定“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SATWE程序在计算时,是将各个墙肢的高厚比进行单独计算,凡hw/bw=5~8,即归入短肢剪力墙,这样算得的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就可能容易大于50%。

而TAT程序在计算时,是将L形等剪力墙等只要其中的一肢达到一般剪力墙的要求,则不归入短肢剪力墙,在相同的结构中,这样算得的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就有可能不大于50%,笔者建议宜按TAT计算该项指标。

4、剪力墙的计算配筋应为墙肢一端的配筋量,某设计单位2000年在上海某工程设计中,一端的配筋量取计算配筋量的一半,工程施工后,遇上海市设计质量抽查,问题被暴露,整改很困难。

5、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多数设计人员将较短的墙段都画为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将计算需要的纵向钢筋均匀配置在整个墙段内,这是不妥的,因为配置在墙肢中和轴附近的钢筋并不能发挥作用,因此纵向钢筋应向墙肢端部集中,宜打印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计算结果复核。

抗震设计规范6.4.9条规定:

“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箍筋应沿全高加密”,SATWE等程序在计算时也是照此条规定办理。

如墙厚为200mm,墙肢长度600~800mm,虽然墙肢长度达到墙厚的3~4倍,笔者认为仍宜按柱配筋。

6、有些人在电算总信息中输入分布筋的配筋率为0.30%(规范要求一、二、三级剪力墙最小0.25%,四级剪力墙最小0.20%,为强制性条文),但实际配筋小于0.30%,这就不对了,因为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率会影响剪力墙的配筋计算结果(见高规7.2.8~7.2.12条)。

剪力墙的竖向、横向分布筋也不必太大,如墙厚为200或250mm,纵、横向分布筋都配φ12@200双排(配筋率达0.565~0.452%)似无必要,但钢筋间距宜≤200mm,对防止剪力墙开裂有好处。

八、框架—剪力墙结构

1、剪力墙应有边框:

边框梁(或暗梁)、边框柱(抗震设计规范6.5.1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7.17条,高规8.2.2条)。

不能只设几段剪力墙,就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了。

2、剪力墙承担的地震倾覆弯矩应≥50%,否则应按框架结构查抗震等级,其最大适用高度只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抗震设计规范6.1.3条1款)。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不应采用短肢剪力墙

九、多层砌体结构

1、砖最低MU10,砌块有MU7.5,石材5层以上MU30。

2、水泥砂浆强度折减。

不宜用M5水泥砂浆。

3、施工质量等级宜为B级。

当为C级时,折减系数0.8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3.2.1条、3.2.2条4款、4.1.4条)。

4、窗(门)间墙宽度、转角墙长度≥1000,转角墙长度达不到1000时宜设L形构造柱。

5、不应设独立混凝土柱承重。

6、构造柱(GZ):

(1)一、二层可不设;

(2)拉墙筋长1000mm;(3)箍筋在楼面上下500mm范围内@100mm。

7、挑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4.6条(原为强条,现在不是):

1/2负筋伸至尾端,其余伸入2L1/3。

8、最好用手算受压强度,抗震验算用电算。

十、底框结构

1、抗震设计规范7.1.8条(强条):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何谓:

“基本对齐”?

《工程抗震》杂志2002年第2期沙安解答:

“每单元有不超过2道砌体墙不落在下面的框架梁或抗震墙上,可认为是基本对齐”,这里是指建筑单元还是结构单元?

该2道砌体墙的长度有无限制?

普遍认为这个标准不好掌握,成都市《建筑抗震审查要点》说:

);6、7度≤5层可用砌体抗震墙(应符合7.5.6条的要求);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9规范为3),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如小于1.0,地震时第二层可能先于底层破坏,更危险);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2、抗震设计规范7.1.5条:

抗震墙的间距:

6、7、8度时分别不应大于21、18、15m。

3、抗震设计规范7.1.10条:

7度时底部框架及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89规范为三级)。

4、抗震设计规范7.5.3条(强条):

过渡层楼板≥120,洞口尺寸>800应设边梁。

5、抗震设计规范7.5.4条(强条):

KL梁宽≥300mm,梁高>L/10(一般取L/6~8),箍筋≥φ8,腰筋≥φ14@200,其第4款规定:

“梁的主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支梁的要求”,但抗震设计规范并没有框支梁的规定,可参照高规图10.2.9的要求。

6、抗震设计规范7.5.5条:

抗震墙应设边框:

边框梁(或暗梁)、边框柱。

7、抗震设计规范7.5.1条:

GZ≥240×240,4φ14,过渡层4φ16。

十一、关于结施图首页

(6)列出选定的评价方法,并作简单介绍。

1、如图纸不太多,图纸目录应与结构设计总说明一起编为结施1,图纸目录应排在左上角(不应在右上角或右下角),接着为选用图集目录,再接着排结构设计总说明(有人写“结构施工总说明”不妥),这是四川省建筑设计院的习惯(传统)排法,笔者认为符合逻辑关系,看一件东西,应先看“纲”,再看“目”,图纸目录应是“纲”,结构设计总说明是“目”。

图纸目录分为“专用图纸目录”或“现制图纸目录”及选用图集目录,二者应分开列表,有人把选用图集列为结构设计总说明的1条,不妥。

如图纸较多,图纸目录及选用图集目录可单列1页或若干页,图号应编为结施1,笔者见上海某甲级设计院,图纸目录均单列,但无图号,似不妥。

如全部图纸只有1张,则不需图纸目录,应在左上角写明“本套图纸仅此1张”并加框线。

2、结构设计总说明

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84号)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对结构设计总说明的内容均有规定。

但写得完全符合要求且无瑕疵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并不多见。

现有国家标准设计图集《民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