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9006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99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

订立盟约。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

绳索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

抑郁

D.函梁君臣之首函:

用木匣子装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风乎舞雩”两个加点词语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B.“举天下之豪杰”与“举以予人”两个加点词“举”都有“拿来”的意思。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是被动句式的标志,“惟兄嫂是依”中“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句式。

D.“及仇雠已灭”的“雠”与“仇”同义;“而母立于兹”的“而”通“尔”,解释为“你”。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

接着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

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

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

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

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

累迁内阁学士。

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

擢兵部侍郎。

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

逾年,起署刑部侍郎。

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

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

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①赴官”。

并言:

“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

”诏原之。

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

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

三十年,擢户部尚书。

子齐贤,乡试未中试。

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

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

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

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

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

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

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棨。

上面诘,敏中引罪,诏切责之曰:

“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

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

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

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

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

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

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

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

免其治罪,严加议处。

”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

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

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有删节)

【注】恝(jiá)然:

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山西乡试典:

主持,主管

B.丁本生父忧丁:

人口

C.下廷臣鞫治鞫:

审理

D.领以世职领:

领受,接受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B.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D.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C.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

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

(5分)

(2)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4分)

(A)课内诗歌阅读。

阅读下列诗段,回答第8题。

(3分)

李煜的《虞美人》结尾句“问君能有许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课外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11分)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五)

刘子翚①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②经营摇宋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注】①刘子翚(huī):

历经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的诗人,其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

②梁主:

梁太祖朱温。

朱温定都汴京后,大兴土木,苦心经营,使汴京日趋繁华。

9.第二句中的“休”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请简要分析。

(5分)

10.全诗是怎样表现汴河景象的?

诗人这样写用意何在?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___________,不尽长江衮衮来。

(杜甫《登高》)

(2)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3)《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既是诗眼又是主旨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荀子•劝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韩愈《师说》)

(5)《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是“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7),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8)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3分)

笛声化作民族魂

乔忠延

昆明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好在是座两层楼。

严格地讲,这不是聂家的祖业,是房东杨家的房产。

聂耳就出生于这里。

他童年在这里度过,直到十八岁振翅远飞。

进入院落,悠扬的音韵便萦绕在耳畔。

不过,那并不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而是竹笛吹出的稚嫩音韵。

对这笛音,小学课本中有篇文章曾有还原,“悠扬的笛声飘扬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

”确实,聂耳能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但是,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是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

先前并不是这样,他吹出的声音不悠扬,也不婉转,甚至有些刺耳。

教聂耳吹笛子的师傅姓邱,名字如同姓杨的房东一般,没人记得。

可是,若是没有他的启蒙教导,就不会有后来响亮于神州大地的聂耳。

而且,这位邱师傅还不是音乐教师,只是一位木工。

吹笛子是他做木工活儿歇息时的业余爱好。

勤奋好学,让聂耳叩开了通向音乐的门扉。

不止如此,勤奋好学也让他叩开了通向知识的门扉。

聂耳上学不久后,父亲便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连他的学费也没有着落。

母亲卖掉心爱的八音钟才凑够学费,可还缺书钱。

在学校里,聂耳长知识,长思想,随着个头的增高,眼界也更加开阔了。

他看到祖国积弱积贫,时刻梦想着国家能富裕强大。

他把满腔热情寄托于变革,为之呼吁奔走,并鼓动同学和自己一道呼吁奔走。

然而,时局能忍受弱贫保守,却容忍不下激进变革,聂耳被列入另册,难以在昆明再待下去,只有告别昆明。

离开昆明后,聂耳飘零到上海,靠在商号当伙计维持一日三餐。

还是音乐,改变了聂耳的境遇。

有一天,他看到《申报》刊出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招收学员的广告,身上沉睡的音乐细胞马上被激活了,便去报考。

担任主考的音乐家黎锦晖,一眼看出聂耳身上潜在的音乐天赋,因此录取了他。

成为歌剧社的一员后,聂耳如鱼得水,他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只要是歌剧社需要的事,他都主动干。

时不时还上场演出,要么扮演卖臭豆腐的小贩,要么扮演一身乌黑的煤矿工人。

他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大伙儿见他耳朵大,就亲切地叫他“耳朵先生”。

叫着叫着,脆就叫成了“聂耳”——事实上,聂耳的原名是聂守信,此后称聂耳才名副其实。

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了。

日寇侵犯,东北沦陷。

聂耳不再只想着歌唱,他要呐喊!

他结识了作家、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

《大路》《开路先锋》《码头工人之歌》《毕业歌》……聂耳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明快激昂的歌曲,他要用歌声惊醒沉睡的雄狮,用歌声点燃焚烧侵略者的烽火!

聂耳的激情在蕴积!

聂耳的怒火在燃烧!

1935年,一部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了。

这是一部电影,更是呼唤共同抗日的呐喊。

剧组在呐喊,聂耳也加入了呐喊——聂耳的呐喊声化作了这部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进!

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唱出了抗日救亡时代万众的心声,表现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来更成为国歌,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曾经,这浑厚昂扬的旋律,激愤着国人,奋起抗战、抗战,把侵略者赶出国门。

如今,这浑厚昂扬的旋律,又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建设,把华夏神州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站在昆明甬道街聂耳故居里,听那悠扬的稚嫩笛音。

那笛音,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怒吼出的,是民族魂,中华韵!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35年2月,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由他创作剧本的影片《风云儿女》开拍。

当时,聂耳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

聂耳看过歌词后,立即要求由他进行谱曲。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

不幸的是,1935年7月中下旬,《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聂耳巳溺亡于日本,年仅23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聂耳原名聂守信,因为耳朵大,从小就被人叫做“耳朵先生”,进入歌剧社后,大伙见他才华横溢,直接称他为“聂耳”。

B.文章两处划线的句子都写到了聂耳故居的悠扬音韵,前后呼应,以想象来写笛声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聂耳的景仰之情。

C.《义勇军进行曲》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歌曲,宣扬抗日救亡,激昂的歌词,激越的旋律,唱出了国人抗战的决心。

D.“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陷,聂耳毅然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为抗日救亡呐喊,并因此结识了田汉,一起为国歌唱。

E.聂耳幼年丧父,家庭困顿,学费都要东拼西凑才成,然而,聂耳人穷志大,渴盼国富民强,自小立志做音乐家,为国出力。

(2)聂耳能够迅速地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浑厚昂扬的旋律,除了他的个人才华外,还有哪些因素?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九一八”事变爆发前,19岁的聂耳在音乐上已学有所成,是哪些条件使得他年纪轻轻就获得成功?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在2010年“两会”上,有少数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终止现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以新歌替代之。

理由是《义勇军进行曲》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要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提法,早已不合时宜。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各国人民心心相印、携手同行,战胜共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展现________、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②领导干部掌握各种权力,如何运用权力管理好“众人之事”?

就是要做到________,做到“思无邪”、秉正义、走正道。

③即使是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时刻,还有人________地抛弃和平宪法,以求重掌发动战争之权杖。

A.同舟共济不偏不倚处心积虑B.风雨同舟中庸之道殚精竭虑

C.同舟共济中庸之道处心积虑D.风雨同舟不偏不倚殚精竭虑

1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破解“黄金周难题”,迫切需要切实制定、落实好错峰休假、带薪休假,让人们多一些休假的选择,而不是只能在黄金周期间“扎堆”出行。

C.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

 。

 。

  。

     。

    。

 。

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①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

②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

绿色的生活方式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

③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④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⑤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

⑥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A.②④⑥③①⑤  B.④⑥③⑤②①  C.②⑥⑤④①③ D.④⑤③①⑥②

16.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三点主要信息,填在横线处。

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每点不超过30个字)(6分)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______________(此处为①,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为②,不超过30个字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为③,不超过30个字)。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89年,高达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建成,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等300多位文化名流联名抵制,他们还组织了一场示威游行,理由是“巴黎不适应这么一个丑陋的铁家伙”。

不过,抵制不久后就消失了,参与游行的莫泊桑后来经常到铁塔的二楼就餐。

2008年,北京为了奥运会修建了鸟巢、水立方和鸭蛋一样的国家大剧院,很多人痛心疾首,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理由是“北京有故宫和四合院就足够了,不适应这些太西方、太现代的东西”。

不过到了今天,一部关于北京的宣传片中若没有这些建筑的影子,你会怀疑地问:

“这是最近拍的片子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抑:

或者)

2.B(举天下之豪杰,举:

所有的)

3.A(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应为“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4.B(丁:

遭逢,遭遇。

丁父忧:

遭逢父亲丧事。

5.C

6.B(朝廷是考虑到于敏中在朝为官很久,为官清廉于文无据。

7.

(1)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施政要领(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

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全力(尽力、极力)争论。

(政要:

施政要领1分;寝:

搁置,1分;善:

意动用法,认为……好,1分;句意2分)

(2)现在大事将要完成,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福泽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恩情,他难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

(垂:

将要或接近,1分;是,译“这”,还要翻译出判断句式1分;翻译出判断句式1分;宁,难道,1分;句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4分)

(A)课内诗歌阅读

8.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

(1分)这种比喻性的写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愁”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分)(意思对即可)

(B)课外诗歌阅读。

9.“休”字写出了朱温苦心经营的汴京传留给宋朝后好景不再的状况,(2分)流露出作者的感仇情绪,(1分)蕴含了作者对断送祖宗基业的统治者的愤慨和对金国的憎恨。

(2分)

10.全诗通过昔日汴河船只联翩而来的繁华(1分)与今日汴河春水裹挟着断冰无语流过的破败(1分)形成对比(1分),融情于景(1分),写出了北宋由盛而亡的历史,揭示了国事沧桑的主题。

(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

(1)无边落木萧萧下

(2)只是当时已惘然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5)砯崖转石万壑雷

(6)折戟沉沙铁未销

(7)晓镜但愁云鬓改

(8)长烟落日孤城闭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

12.

(1)答B给3分,答C给2分。

(A聂耳不是从小就被人叫做“耳朵先生”,进入剧社后,因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又因为耳朵大,才逐渐被称为“聂耳”;D聂耳是先结识田汉,后参加革命音乐组织;E文中看不出聂耳自小就有当音乐家的梦想,到上海后,偶然的机会,聂耳才报考了音乐歌舞学校。

(2)①田汉已写好歌词,歌词慷慨激昂;②日寇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③抗日救亡时代万众一心、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了整个中华民族。

(每点2分)

(3)①过人的音乐天赋,澎湃的音乐激情;②勤奋好学,赤诚的爱国之心;③被慧眼赏识,幼年时邱师傅给他启蒙,报考音乐歌舞学校时,得到音乐家黎锦晖的青睐。

(每点2分)

(4)示例:

必须否决这个建议。

①《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战斗不屈的民族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②坚持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可以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建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③虽然时代变了,国歌中的忧患意识不能丢,居安思危;④《义勇军进行曲》仍在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华夏神州,仍在教育、激发年轻一代人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它永远不会过时。

(国歌的内涵与作用3分,国歌在现时代的意义与作用3分,紧扣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赞同这个建议,能够言之凿凿,酌情给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A(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同舟共济:

坐一条船,共同渡河。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也比喻利害相同。

不偏不倚:

不偏向任何一,表示中立或公正。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常常偏向于调和折衷无是非和稀泥不讲原则,往往带有贬义。

处心积虑:

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含贬义。

殚精竭虑:

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含褒义。

14.D(A项“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风险”;B项成分残缺,在“带薪休假”后加上“等制度”。

C项,语序不当,“不仅”和“更”两词之后的内容互换位置。

15.A(这段话主要谈如何使“生活方式绿色化”,先说理念上的认同,再说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最后强调要让这种生活方式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沿着这个思路排列顺序,自然能得出正确答案。

16.示例:

(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规范,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或“接受”“认可”)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个图表题。

图表内容较简单,要求分类表述对网络语言的看法,第一问题干前后的文字做出了示范(注意末句的“甚至”),因此难度很小。

第二问则需要较高层次的概括能力,必须反映出图表中对网络语言的主流态度。

五、写作(60分)

17.【写作提示】参考立意:

(1)与时俱进,克服思想惰性;

(2)打破陈规,改变思维定式;

(3)勇于接受新事物;

(4)创新一开始会让人稍稍不适,但是最终会被接受;

(5)世界被一点一点地改变,这个过程非常微妙和美好。

 

【译文】

于敏中,字叔子,是江苏金坛人。

乾隆三年一甲第一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

因为文章才华被清高宗知晓(了解),在懋勤殿当值,朝廷下诏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多次升迁做官到侍讲,主管山西的乡试,监督山东、浙江的学政。

乾隆十五年,于敏中在上书房当值。

多次升迁做到内阁学士。

乾隆十八年,他又去督查山东的学政。

被提升做兵部侍郎。

乾隆二十一年,为亲生父亲守孝,回归自己本宗守孝。

过了一年,被征召做刑部侍郎。

乾隆二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