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85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题.doc

;.

高一地理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卷

命题人:

赵云龙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80分)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

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B.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河流D.气候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银杏林银杏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雨雪分界线是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

下图示意某年1月19~22日我国局部地区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过程,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

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右上图),可有效地防御冻害,其原理是

A.阻挡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减弱大气逆辐射D.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

读图回答8-9题。

8.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A.东南风 降水季节差异明显B.西北风 气温年较差大

C.东北风 天气晴朗D.西南风 气温日较差小

9.Q地的气候是

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

hPa),完成10-13题。

10.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高压脊B.②③两地天气晴朗

C.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D.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

11.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2.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乙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甲、乙两处天气系统比较,甲一定

A.气温低B.风力大C.气压高D.降水多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增强B.b增强C.c减弱D.d减弱

15.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6.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结冰期变短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更加稳定D.结冰期变长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洋流

A.是寒流,向南流B.是暖流,向南流C.是寒流,向北流D.是暖流,向北流

18.上述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C.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20.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冰岛C.台湾岛D.喜马拉雅山脉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22.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丙→甲→丁D.丙→甲→丁→乙

23.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非洲刚果盆地B.我国西北地区

C.我国黄土高原D.我国南方地区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到本世纪末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

中国承诺,到2030年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60%-65%。

据此完成24-25题。

24.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

A.部分岛屿消失B.冰川面积增大C.海洋面积缩小D.企鹅数量剧增

25.为达到我国碳强度降低的目标,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森林覆盖率B.扩大油气进口C.积极开发新能源D.降低GDP增幅

如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M地位于山地的西侧,该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据此完成26-27题。

26.M地一侧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7.图中非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高山草甸C.荒漠D.雨林

早晨5:

00,生活在杭州(30°N,120°E)的小丽与在西藏拉萨(29°N,91°E)工作的爸爸通话。

小丽:

爸爸,已经天亮了,您起床没?

爸爸:

还没有,我这边天还没亮呢。

据此完成28-30题。

28.杭州已经天亮了,而拉萨还没天亮,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不同B.纬度不同C.天气不同D.经度不同

29.父女俩通话时,拉萨的地方时约为

A.3:

00B.5:

00C.7:

00D.9:

00

30.小丽与爸爸通话的这天,最有可能是

A.3月21日B.5月13日C.10月1日D.12月28日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3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

33、一般来说,在河流出山口地区形成典型地貌的是

A、三角洲B、冲积扇C、冲击平原D、侵蚀平原

3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的是

35、下列气压的变化示意图中能反映上题中A图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是

36、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37、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

38、造成海南和黑龙江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A、海拔高度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受不同的洋流影响

江苏省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6-17题

39、改造滩涂所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干旱B、耐盐碱C、耐潮湿D、抗倒伏

4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要投入更多的

A、农家肥B、农药C、淡水D、化肥

二、综合题

41.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完成问题(20分)

(1)A地的气候类型是对应右边四副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上右图中气候类型甲乙丙丁代号,下同)。

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盛行_____________风的地区。

(4分)

(2)地中海沿岸的B地气候类型对应的是右边四副图中的_____________。

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夏季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6分)

(3)D地冬季受_____________风的影响,该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

(6分)

(4)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季,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4分)

河北黄骅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A C A D B A D A C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B C D C B A C D C D A B

31-40:

DCBCACDCBC

41.(20分)

(1)丙西(4分)

(2)甲炎热干燥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6分)

(3)西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寒冷干燥(6分)

(4)冬地中海此时受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或者西风带往南移动(4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