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85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管理干部教育读本》——消防救援.docx

(一)消防救援

消防救援的职责和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的训词中指出,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看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适要职责。

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责和任务: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更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按照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承担火灾扑救工作,承担更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匚作:

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可以调动指挥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并维护保养装备器材,提高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依据。

消防救援相关法规和政策介绍

1)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概况

(1)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历史沿革。

消防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消防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早在1957年11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6次会议就批准施行了新中国第一部消防法律《消防监督条例>o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施行了《消防条例》。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消防法》,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

2∞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消防法》,并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消防救援衔条例》,自2018年10月27日起施行。

2019年4月230,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消防法》,自修订之日起施行。

这几部法律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加强我国消防工作,保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取要作用。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消防法》《消防救援衔条例》,多部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构成。

法律。

《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法。

它的颁布实施和修订、修正,有利于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水平。

《消防法》从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消防法制建设的要求,推进了消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防救援衔条例》加强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增强了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有利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指挥、管理和依法履行职责。

部门规章。

围绕《消防法》的具体实施,还颁布了12个部门规章(表1-3-1),分别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检查和火灾事故调查等方面规范了程序,还着重对消防产品、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提出了要求。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高等学校、仓库和高层居民住宅等重点单位细化了具体管理规定。

地方法规和规章。

为了有效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各地方政府也根据不同地域和行业的特点制定了地方规章。

基本各省、直辖市和一些较大的市都颁布实施了消防条例。

如《北京市消防条例》《上海市消防条例》《河北省消防条例》《山东省消防条例》等地方法规。

各省市还针对不同行业监管的直点分别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部门规章,如《北京市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银川市公共消火栓建设维护管理规定》等规章。

表1-3-1消防相关部门规幸

法律、法规、规章名称

制定、发布机关

生效(修改)时间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

2009年5月1H

(2012年7月17日修改)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

2∞9年5月1H

(2012年7月17F1修改)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公安部

2009年5月1日

(2012年7月17H修改)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成

⅛t监&检轮检我总局

20B年1月1日

社会消防技术眼务管理规定

公安部

2016年1月14日

(2016年1月14日修改)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

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虎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旅游局

2008年12月30日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

2002年5月1日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

1999年5月25日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教育部、公安部

2010年1月1日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公安部

1990年4月10日

高层居民住宅楼防火管理规别

公安部

1992年10月12B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

原卫生部

2009年

消防法律法规赋予的主要职权。

消防监督检查是国家赋亍消防救援机构的一项垂耍职责。

《消防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因此,消防监督检查是消防救援机构依照法律行使社会消防监督管理的一项职权。

消防监督检查的性质。

消防监督检杳是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

由消防救援机构依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消防监督检杳是国家消防监督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人身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措施。

早在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6次会议批准的第一部消防法律《消防监督条例》就确立了国家施行消防监督制度,明确规定“消防监督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实施%1984年,在改革开放初期,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消防条例》进一步明确规定,县以上公安机关设立消防监督机构,负责消防监督工作,并赋予其包括消防监督检查在内的十一项职权。

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消防法》,进一步明确了消防监督检查的权限和任务。

公安部制定T《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从而使消防监督制度更加完善.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消防监督检查的特点。

消防监督检查是消防救援机构依法行使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具有以下几个待点:

一是权威性。

由于消防监督检查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并且依据国家和地方消防(或与之有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具有权威性。

二是强制性。

消防法律、法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

消防救援机构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不管被监督者是否愿意接受,监督检查具有强制作用。

这种监督检查不同于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防火检查,因为单位内部的防火检香是企业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行为,不是执法行为。

三是客观公正性。

消防监督检查是一种抽查性检查,通过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事业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消防救援机构在检查中发现和纠正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消除火灾隐患,对逾期不改的依法实施处罚。

监督检查的目的是纠正,辅之以处罚,具有客观公正性。

消防监督检查的作用。

督促企业事业单位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方针是我国人民同火灾作斗争的科学总结,它正确反映了消防T.作的客观规律。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逐级防火责任制。

消防救援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促进消防T∙作经常化、制度化。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消除火灾隐患。

当前,由于人们的消防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忽视消防安全,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据统计,每年由于违法违章造成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近一半,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

消防监督检查通过正确地行使法律手段,可以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切实做好消防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是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的立法宗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构建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正公开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增强全社会火灾防控能力,确保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域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消防法》

现行《消防法》共7章74条,分别从总姻、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我国消防1:

作法律要求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出了规定。

确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的消防工作职责。

《消防法》总则部分共7条.分别规定了《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我国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原则和实行的基本制度,明确了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r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匚作纳入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对全国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

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消防救援机构协助。

明确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单位应组织开展和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国家鼓励、支持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和应急救援技术、设备;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公益活动.以及对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等。

明确火灾预防工作要求。

火灾预防部分共27条,根据总则第二条规定的我国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火灾预防是消防工作的申点,也是基础。

火灾预防工作涉及政府和有关部门,涉及社会每个单位、每个公民,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本部分充分体现了总则规定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符合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的要求。

该部分对火灾预防工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内容涵盖了城乡消防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I:

质量要求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和备案职能移交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消防救援机构实施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企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要求和消防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监督管理制度。

明确了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有关材料的防火性能以及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消防安全要求。

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消防1:

作和在重点季节、重点期间的防火职责,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防火职责,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以及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的从业、执业的要求等。

这些规定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预防火灾事故,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完善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建设。

消防组织部分共8条,规定了建立多种形式消防组织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的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建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