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8449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新人教版必修5

一、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这

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

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

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

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

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体裁特征。

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是相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

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只不过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

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

理解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

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把握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

现形式。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

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

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

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

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

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

4、分析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有所差别。

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

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5、评判材料观点。

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

发、辨析和质疑。

因为作者的文章表达的个人的理解,即便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观点

也可以说自己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

《咬文嚼字》2课时

《说“木叶”》1课时

《谈中国诗》1课时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

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运用诸方面。

据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

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

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

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认识评价作者的看法和分析。

2、难点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

   据文章观点及内容获得阅读和写作上的启示。

四、设计思路

1、教法构想

       列举古代一些炼字的例子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由文

   中材料得出观点,重视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一步步引导。

   为全面理解文意,设计对比阅读本文和《不求甚解》,重在从不同

   角度看问题。

2、学法指导

       重视课前预习,理解文章基本观点。

课堂上学生集体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在重难点方面作适当点拨。

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角度和追求。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  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

2、教学过程  (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温故入新

1、作者朱光潜概况

2、重点字词读音释义

3、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论证方法

4、引入新课(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二)继续探讨课文,解决重难点

1、朱光潜对“推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后师总结)作者的分析评论就是独立思考,言之有据。

他认为“敲”比“推”好,同学们也应有自己的看法。

适合当时意境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

2、理解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 1 )从文段中归纳两种意义的区别

(2)体会苏轼“天上小团月”的妙处

    (学生品味讨论,师总结)用“小龙团”只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或绝非凡品,而用“小团月”却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味,即“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两者是不同的。

同学们应认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

(3)小练习:

下列表述是否跟作者意思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蓝田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A、C两项不符合,曲解了东坡之意)

3、探讨第七段,完成思考题。

(1)文学创作上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

为什么说它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学生品味教材上“套板反应”的示例,看它们有怎样的共性。

教师步步引导,再举一些示例,以加深理解,并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在写作中有没有同类现象,或者自己所看的报刊杂志类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 

“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心理学上的术语,文中是指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常常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人们也就安于这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

比如提到女子美貌便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到才高学深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

“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新奇的意味,从而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而创作的动机就是要创新,要追求新的内容,新的表达,它们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形象地说是“仇敌”。

(注意: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写作要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它强调的是不能安于套语滥调。

比如一些典故成语等,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适当地运用亦能为文增色,而不是不能用。

(2)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

(三)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并扩展。

1、主要观点:

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就是斟酌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作者朱光潜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

(主要是总结全文,仍要先强调“咬文嚼字”的成语意义及本文意义。

本文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咬文嚼字。

作者希望人们要克服“套板反应”,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语言表达俗滥的思想情感,并且要有谨严的精神,文中通过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道理,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作者要求我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学生活动:

学习本文,你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态度?

(开放性讨论,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四)对比阅读理解: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

该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结合课后习题的阅读资料,先由学生说,师最后总结)

    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缘于讲的是不同的问题。

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是在文字上推敲,他说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就得咀嚼文字的意味。

而马南邨说的是博览群书应注意的一点,不要太精细和固执,是泛读。

这种方法的读书,力求广博,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他们说的是两回事,都不失为有益的教诲,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指导我们的实践。

(五)课堂延伸与课后作业

1、关注语文,咬文嚼字:

(1)比较不同表达的不同效果

 

                                                                                                                                                                                                                                                                                                                          

       这两句话要说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一般的陈述句,B句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体会字的选用

     

 

      句中“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恼的思想感情。

2、课外作业

 

(1)对《咬文嚼字》的内容进行“咬文嚼字”

  (注重个性化分析,要求言之有理)

 

(2)推敲括号中文字的运用

       A.(忍)看朋辈成新鬼

       B.红杏枝头春意(闹)

       C.云破月来花(弄)影

       D.羌笛何须(怨)杨柳    

       

板书设计:

                           不同句式  

                               ↗             ↘   

              文字关系着思想情感     文字增减       动文字即动情感       

          ↗                     ↘             ↗     

                         不同字眼      

                                              

                                         善用 → 意蕴丰富

↘                                    ↗   

文字的两种意义:

直指意义、联想意义

                                                ↘   

                                                     滥用 → 套板反应

                                                      

                                      

《说“木叶”》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的意蕴,了解古诗中有些意象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2、体味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理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朱先生在批评从前做诗文的人安于套语滥调时说:

“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

”其实,这“柳岸灞桥”蕴含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多媒体灯片显示:

[柳岸灞桥]灞桥,又作“霸桥”,在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郑谷《柳》)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头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

寄谢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

(《元王实甫《西厢记》》

这些诗都写别离,又都写了杨柳。

这“柳”已经成为我们的先人寄寓离别之情的一个载体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意蕴幽远的意象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板书课题:

说“木叶”

二、指导阅读1~3段,逐段理解大意

问题设计:

1、第一段引用4位诗人的诗句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

说明“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引入话题。

2、第二段提了几个问题?

这几个问题集中起来是一个什么问题?

明确:

提了5个问题,集中起来是:

为什么古诗中少见“树叶”,多用“木叶”呢?

3、第三段说“木叶”与“树叶”意思相同,但形象上有差别。

形象上的差别关键在哪里?

明确:

关键在一个“木”字。

4、这三段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明确:

引入话题——层层质疑(提出问题) 

(以上问题的设计,是希望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文章的大意和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

板书设计

木叶——诗人钟爱            (引题)

引论     少见“树叶”,多用“木叶”   (质疑)

         形象有别——“木”          (探究)

                                        ↓

三、学生自读4~6段

1、思考:

“木”有哪些艺术特征?

明确:

首先,“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比“树”更显得“空阔”、“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的原因,就是“木”的形象的联想暗示性。

“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的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其次,“木”具有“暗示的颜色性”。

木“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2、内容小结

我们从“木”这一形象的艺术特征分析中可以了解,“木”的形象引人联想,它所暗示的颜色性又具有着某种情感意味,因此古代的诗人在秋风瑟瑟的季节里钟爱这一形象。

这就是传统文化里的意象。

意象,即“意中之象”,物象与意趣结合。

当诗人将某一客观事物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由于诗人反复运用这一意象,它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意趣,具有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神。

延伸理解:

学生自由讨论,说说各自所了解的其它意象。

(梅、兰、松、竹、菊、云、杜鹃、鹧鸪)

板书设计

                     1、暗示“落叶” (形象联想)

本论:

“木”的特征                                     意象

                     2、暗示的颜色性 (情感意味)

四、学生齐读第七段,明确:

板书

结论:

“树叶”“木叶”,一字千里。

五、探究阅读(多媒体显示)

1、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读下面两首诗,体会诗中“梅”所表现的意趣。

《梅花》                               《梅花绝句》

王安石                                  陆游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前一放翁。

解读参考:

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

王诗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陆诗写梅花不畏寒冽,笑迎晨风,纷繁似雪,遍开山中。

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两首诗所歌咏的“梅”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2、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许不尽相同。

下面两首词中“梅”这一意象表达的感情就有差别,请欣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简析参考:

陆游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洋溢着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课外作业

古代诗歌中,类似“梅”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草、柳等等。

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甚至可以编撰一本《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辞典》。

《谈中国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

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

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

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

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

(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自由发言:

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

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

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

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

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

《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