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8411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方剂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方剂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方剂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方剂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学习笔记.docx

《方剂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习笔记.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剂学习笔记.docx

方剂学习笔记

方剂(学习笔记)

1、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喘急胸闷、咳嗽痰多加苏子、半夏,夹湿骨节酸痛加苍术、薏仁,里热烦躁、口干加石膏、黄芩。

2、麻黄加术汤

原方加白术四两。

风寒夹湿痹证,身体烦疼,无汗。

3、大青龙汤

麻黄汤加石膏、姜、枣,麻黄重用六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

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峻汗之剂,中病即止。

4、三拗汤

麻黄、杏仁、生甘草、生姜。

外感风寒咳喘基本方。

5、华盖散

麻黄、杏仁、甘草、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

华盖素痰感风寒,三拗陈苓苏桑煎。

素体痰多,复感风寒。

咳嗽上气,痰多色白,胸膈痞满。

6、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外感风寒表虚;营卫不和自汗。

7、桂枝加葛根汤

原方加葛根四两。

寒客太阳,桂枝证兼项背不舒。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原方加厚朴、杏仁。

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素有喘病,复感风寒见桂枝证。

9、桂枝加桂汤

桂枝用五两。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寒饮凌心之奔豚。

10、桂枝加芍药汤

白芍用六两。

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土虚木乘之腹痛。

11、九味羌活汤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恶寒发热,头项痛,身酸楚,口苦微渴。

若湿轻酸微去苍术、细辛;痛甚加独活、威灵仙、姜黄;湿重胸满去生地,加枳壳、厚朴。

12、加味香苏散

苏叶、荆芥、防风、秦艽、蔓荆子、香附、陈皮、川芎、生姜、甘草

加味香苏芎陈草,荆防生姜蔓荆艽。

发汗解表,理气解郁。

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表证兼胸闷脘痞等。

13、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芍药、五味子、炙甘草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内饮证。

头身疼,咳喘,痰清稀量多,苔白滑,脉浮。

14、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大枣、半夏、五味子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者。

(有似定喘汤,外寒痰热)

15、止嗽散

百部、紫菀、桔梗、白前、荆芥、陈皮、甘草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风邪犯肺,咳嗽咽痒。

16、金沸草散

旋覆花、麻黄、前胡、荆芥穗、炙甘草、半夏、赤芍药、生姜、大枣

金沸草散疏风寒,麻前芥穗赤芍甘,半夏姜枣共煎服,头昏咳嗽属外感。

发散风寒,降气化痰。

主伤风咳嗽。

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17、正柴胡饮

柴胡、防风、陈皮、白芍、甘草、生姜

正柴胡治风寒轻,陈芍姜草与防风。

外感风寒轻证。

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痛。

18、银翘散

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穗、淡豆豉、竹叶、芦根、桔梗、生甘草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勿过

温病初起;外感风热。

19、桑菊饮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

桑菊饮用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为主。

20、麻杏石甘汤

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

表证入里化热喘咳。

21、越婢汤

麻黄、石膏、生姜、甘草、大枣

越婢麻石姜草枣,风水夹热汗法疗。

发汗利水。

主风水夹热证。

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自汗出,无大热。

22、柴葛解肌汤

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石膏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解肌清热。

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重,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疼,舌苔薄白,脉浮微洪。

23、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赤芍、炙甘草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畅,解肌透疹此方良。

解肌透疹。

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邪郁肌表,肺胃有热)

风热加蝉蜕、牛蒡子、薄荷、银花等;风寒加防风、荆芥、柽柳等,热毒加紫草、丹皮、大青叶

24、竹叶柳蒡汤

西河柳、荆芥穗、葛根、蝉蜕、薄荷叶、牛蒡子、知母、玄参、甘草、麦冬、竹叶(甚者加石膏、冬米)

竹叶柳蒡荆葛蝉,薄荷麦草知母玄,透疹清热又生津,痧疹初起服之安。

透疹解表,清热生津。

主痧疹初起,透发不畅,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25、人参败毒散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逆流挽舟。

26、荆防败毒散

上方去人参加荆芥、防风

若需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主①外感风寒湿邪而正气不虚之表证,②疮疡、瘾疹初起。

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27、仓禀散

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

原方配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方宗。

主噤口痢。

下痢,呕逆不食,食入即吐,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痛,苔白腻,脉浮濡。

28、参苏饮

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29、再造散

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大枣

再造参芪桂附芍,辛芎羌防姜草枣。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

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30、麻黄附子细辛汤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暴哑。

恶寒甚巨,虽厚衣被而寒不解。

31、加减葳蕤汤

薄荷、葱白、淡豆豉、玉竹、白薇、桔梗、炙甘草、大枣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滋阴解表。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表证重加防风、葛根;咽干痰粘加牛蒡子、瓜蒌皮;心烦口渴加竹叶、天花粉。

32、葱白七味饮

葱白、葛根、新豉、生姜、麦冬、生地黄、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养血解表。

主血虚外感风寒证。

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感受风寒致头痛身热、微寒无汗。

33、大承气汤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去硝名为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

小承气“轻下剂”;调胃承气“缓下剂”,无痞满。

34、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

泻热破瘀,消肿散结。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热毒重加金银花、败酱草、二地丁;血瘀重加赤芍、乳香、没药。

35、阑尾化瘀汤

大黄、丹皮、桃仁、金银花、川楝子、延胡索、木香

瘀滞型阑尾炎初期,发热,脘腹胀闷,腹痛,或炎症消散后热象不显著,见上症。

36、阑尾清化汤

大黄、丹皮、桃仁、金银花、川楝子、蒲公英、赤芍、生甘草

急性阑尾炎蕴热期,或脓肿早期,或轻型腹膜炎。

低热,口渴,腹痛便秘尿黄。

37、阑尾清解汤

大黄、丹皮、冬瓜仁、金银花、川楝子、蒲公英、生甘草、木香

急性阑尾炎热毒期。

发热恶寒,面红,口干渴欲饮,恶心呕吐,腹痛拒按,腹肌紧张,反跳痛,便秘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洪大滑数。

38、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

大陷胸汤硝黄遂,结胸泻热又逐水。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

脉沉紧或沉迟有力。

现在临床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胆石症。

39、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

大黄附子用细辛,便秘里实寒是因

寒积里实证。

腹痛便秘,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40、温脾汤

大黄、芒硝、干姜、附子、人参、当归、甘草

温脾攻下配硝黄,参附甘草归干姜

阳虚寒积便秘。

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

腹痛便秘,绕脐绞结,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腹胀痛加厚朴、木香;冷痛加肉桂、吴茱萸。

肠梗阻方。

41、麻子仁丸

麻子仁、白芍、杏仁、蜂蜜、大黄、枳实、厚朴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仁芍药与蜂蜜

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便秘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

42、五仁丸

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陈皮

润肠通便用五仁,桃杏松柏郁李陈。

津枯肠燥之便秘。

43、润肠丸

当归、生地、麻子仁、桃仁、枳壳

润肠当归与生地,麻桃枳壳兼行气。

44、济川煎

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

济川苁蓉归牛膝,升麻泽泻空心枳。

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肾阳虚弱、精津不足之便秘。

45、十枣汤

芫花、甘遂、大戟,等分研末装胶囊,十枣煎汤,清晨空腹服0.5-1g,下利后糜粥自养。

①悬饮。

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②水肿,一身悉肿,尤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46、控涎丹

甘遂、大戟、白芥子,研末煮糊为丸。

食后临卧服1-3g。

主痰伏胸膈证。

47、黄龙汤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桔梗

黄龙汤中大承气,阳明腑实气血虚,参草姜枣归桔梗,攻补兼施最相宜。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应下失下,邪实正虚)。

热结旁流,或大便秘结,神疲少气,谵语,脉虚。

48、新加黄龙汤

生地、玄参、麦冬、生大黄、芒硝、生甘草、人参、当归、海参、姜汁

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

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

便秘,腹胀而硬,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黑而燥裂。

49、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烦而不呕,是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腹中痛去黄芩加白芍;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50、柴胡枳桔汤

柴胡、黄芩、姜半夏、生姜、枳壳、陈皮、桔梗、绿茶

柴枳桔汤芩姜夏,少阳偏表陈皮茶。

和解透表、畅利胸膈。

邪踞少阳偏于半表。

往来寒热、头角痛、耳聋目眩,苔白滑,脉右弦滑,左弦而浮大。

51、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白芍、大枣

大柴胡汤芩大黄,枳芍大枣夏生姜。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阳未解,阳明已热。

寒热往来而大便不下,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52、厚朴七物汤

大黄、厚朴、枳实、甘草、大枣、桂枝、生姜

厚朴七物双解剂,桂枝去芍小承气,外感未罢里已实,重用厚朴祛邪气。

表里双解,主里有浊气实热并夹有表邪者,或外感未罢里实已成。

腹满,大便不通,发热,脉浮而数。

53、防风通圣散

防风、荆芥穗、麻黄、连翘、薄荷、川芎、当归、白芍、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栀子、白术、滑石、桔梗、甘草、生姜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偏正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风瘙瘾疹,苔腻微黄,脉数。

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荨麻疹、湿疹、神经或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属风热壅盛,里闭不通者。

54、蒿芩清胆汤

青蒿、淡竹茹、黄芩、陈皮、半夏、枳壳、茯苓、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证。

寒热如疟,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55、达原饮

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白芍、黄芩、甘草

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

(湿热成毒)。

憎寒壮热,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56、柴胡达原饮

柴胡、枳壳、厚朴、青皮、炙甘草、黄芩、桔梗、草果、槟榔、荷叶梗

柴胡达原槟朴果,桔荷二梗芩枳壳,更加青皮炙甘草,豁痰宽胸截疟疴。

宣湿化痰,透达膜原。

主痰湿阻于膜原证。

胸膈痞满,心烦头眩口腻,咳痰不爽,舌苔厚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滑。

57、清脾饮

青皮、厚朴、白术、茯苓、草果仁、柴胡、黄芩、半夏、炙甘草、生姜

清脾(青皮)苓术朴草果,柴芩半夏枣生姜,泄热燥湿化痰疟。

燥湿化痰,泄热清脾。

主疟疾,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尿赤,脉弦数。

58、四逆散

柴胡、枳实、白芍、甘草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或见腹中冷、周身冷,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或脉沉弦躁数。

肝脾气郁证。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59、柴胡疏肝散

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陈皮、香附、川芎

柴胡疏肝草陈皮,芎附枳芍等分比。

肝气郁滞证。

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60、枳实芍药散

枳实、白芍,杵为散,麦粥下。

行气活血,缓急止痛。

主气血郁滞证。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

并主脓痈。

61、逍遥散

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炙甘草、煨姜、薄荷

逍遥散用柴归芍,白术茯苓薄姜草。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脉弦而虚。

62、加味逍遥散

去姜、薄荷,加丹皮、炒山栀。

肝郁化火证。

63、黑逍遥散

加生地或熟地。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主肝脾血虚,临经腹痛,脉弦虚。

64、滋水清肝饮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柴胡、当归、白芍、栀子、酸枣仁

滋水清肝用六味,柴归芍栀酸枣仁,滋阴疏肝兼清热,阴虚肝郁功可为。

滋阴养血,清热疏肝。

治阴虚肝郁,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弦或细软

65、痛泻要方

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脾虚肝旺之痛泻。

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右缓。

久泻者加炒升麻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木香。

66、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甘草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寒热错杂痞。

心下痞,但满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上热下寒,痞塞不通。

上热则呕,下寒则利。

生姜泻心汤:

减干姜,加生姜。

水热互结痞。

噫食臭,雷鸣下利。

甘草泻心汤:

重用炙甘草。

胃气虚痞。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

(满而不痛是为痞)

67、黄连汤

黄连、半夏、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大枣

半夏泻心汤重用黄连(三倍),以桂枝易黄芩。

上热下寒之呕吐腹痛。

上热:

脘闷、烦热欲呕;下寒:

腹痛泄泻,苔白滑,脉弦。

68、白虎汤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阳明经气分热盛。

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白虎加人参汤:

气分热盛,气阴两伤。

白虎加苍术汤:

清热去湿,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苔白腻)、风湿热痹(身大热、关节肿痛)

69、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

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阴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数。

若胃阴亏,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加石斛、天花粉;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加知母、天花粉。

70、清营汤

犀角、生地、玄参、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竹叶心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互阴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入营尤可透热转气)

71、清宫汤

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连心麦冬、犀角

清宫汤中用犀角,玄麦竹叶莲心翘。

清心解毒,养阴生津。

温病伤阴,热陷心包证。

发热,神昏谵语。

72、犀解地黄汤

犀角、生地黄、赤芍、丹皮

犀角地黄芍药丹,热入血分服之安。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热入血分证。

热扰心神:

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热伤血络:

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蓄血瘀热:

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

73、黄连解毒汤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三焦火毒证。

便秘加大黄;吐衄发斑加玄参、生地、丹皮;发黄加茵陈、大黄;疔疮肿毒加蒲公英、银花、连翘。

74、泻心汤

大黄、黄连、黄芩

泻火消痞。

主热结成痞。

心下痞,按之软,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秘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薄黄,脉数。

75、清瘟败毒饮

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黄芩、连翘、竹叶、桔梗、生地、玄参、犀角、赤芍、丹皮、甘草

清瘟败毒用知膏,芩连栀子草竹翘,犀地丹芍玄桔梗,温疫气血两燔消。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

大热渴饮,头痛如劈,狂躁谵语神昏,发斑,吐衄,舌绛唇焦

76、凉膈散

连翘、黄芩、栀子仁、大黄、芒硝、炙甘草、薄荷、竹叶、蜜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清上泻下。

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胸膈烦热),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舌红苔黄,脉数。

77、普济消毒饮

酒芩、酒连、牛蒡子、薄荷、僵蚕、连翘、板蓝根、马勃、玄参、柴胡、升麻、陈皮、桔梗、甘草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大头瘟。

便秘者加酒大黄,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加川楝子、龙胆草。

78、仙方活命饮

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防风、白芷、天花粉、浙贝、皂角刺、穿山甲、甘草节

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

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已溃者不可用。

79、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五味银菊二地丁,紫背天葵善治疔。

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80、四妙勇安汤

金银花、玄参各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

连服十剂,药味不可少,减则不效,忌抓擦。

四妙银花归玄甘,热毒脱疽称勇安。

热毒炽盛之脱疽。

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81、导赤散

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竹叶

导赤木通生地黄,竹叶煎加草梢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清心利水养阴。

心经火热下移小肠。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心火盛加黄连,小便不通加车前子、赤茯苓,淋涩加萹蓄、瞿麦,血淋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阴虚甚加麦冬。

82、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

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肝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

83、泻青丸

龙胆草、栀子仁、大黄、羌活、防风、川芎、当归,竹叶煎汤送

泻青龙归芎栀黄,肝热内郁竹防羌。

肝经火郁证。

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尿赤便秘,脉洪实。

84、左金丸

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

左金连萸六比一,再加芍药名戊己

清肝火,止呕逆。

肝火犯胃证。

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吞酸重加乌贼骨、煅瓦楞子,胁肋疼痛加四逆散。

戊己丸三药等分为丸,浓煎米饮空腹下。

肝脾不和证,胃痛吞酸,腹痛泄泻。

85、苇茎汤

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

苇茎三仁兄,薏瓜桃肺痈。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

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脓未成者加金银花、鱼腥草,脓已成者加桔梗、生甘草、贝母。

86、桔梗汤

桔梗1、生甘草2

宣肺止咳,祛痰排脓。

主肺痈,咳而胸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服之当吐脓血。

87、泻白散

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粳米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扶肺气。

肺热咳喘证。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肺经热重加黄芩、知母;燥热咳嗽加瓜蒌皮川贝;阴虚潮热加银柴胡、鳖甲,津伤口渴加天花粉、芦根。

88、加减泻白散

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粳米、知母、黄芩、青皮、陈皮、桔梗

加减泻白热是因,青陈桔梗知母芩。

泻肺清火。

主肺经火盛发喘。

89、葶苈大枣泻肺汤:

泻肺中痰水,治痰水壅实之咳喘胸满。

90、清胃散

黄连、升麻、生地黄、当归、牡丹皮

清胃连升生归丹,胃火牙痛或牙宣。

清胃凉血。

胃火牙痛或牙宣出血。

91、泻黄散

防风120、藿香叶21、山栀仁3、石膏15、甘草90

泻黄防风栀石膏,脾胃伏火藿香草。

脾胃伏火证。

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唇干燥,舌红脉数,脾热弄舌。

92、玉女煎

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玉女石牛知麦熟,胃热阴虚牙痛除。

少阴不足、阳明有余。

头痛、牙痛,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

变治消渴,消谷善饥。

火盛者加栀子、地骨皮,血热衄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

93、葛根芩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

表证未解,邪陷阳明之协热下利。

现常用治热泻、热痢。

腹痛加炒白芍,里急后重加木香、槟榔,兼呕加半夏。

94、芍药汤

白芍、当归、黄连、黄芩、木香、槟榔、大黄、肉桂、甘草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

调和气血清湿热,里急便脓自然康。

湿热痢疾。

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苔黄干去肉桂加乌梅,热毒重加白头翁、银花,下痢赤多白少加丹皮、地榆。

95、黄芩汤

黄芩、白芍、甘草、大枣

清热止痢,和中止痛。

湿热泻痢,大便不畅,口苦身热。

黄芩、罂粟壳、甘草、神曲(病人所传泻痢方)

96、白头翁汤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痢疾。

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

表未解,恶寒发热加葛根、连翘、银花,脓血多加赤芍、丹皮、地榆,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鸦胆子(桂圆包裹)。

97、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

热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养阴透热。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余热未尽,阴液不足)。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去生地加天花粉。

小儿夏季热加白薇、荷梗。

98、清骨散

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清骨散君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清虚热、退骨蒸。

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

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瘦盗汗等。

99、秦艽鳖甲散

地骨皮、柴胡、鳖甲、秦艽、知母、当归、青蒿(五叶)、乌梅(一个)

秦艽鳖甲地骨柴,青蒿乌梅知归来。

滋阴养血清虚热,骨蒸消瘦风劳瘥。

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阴血亏虚,风邪传里化热之风劳病。

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午后潮热(风劳之骨蒸盗汗)。

100、当归六黄汤

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黄芪(加倍)

火炎汗出六黄汤,芩连归柏二地黄。

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