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8058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docx

全国通用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全程综合检测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Mo是微量元素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和甘油都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

C.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外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D.脱氧核糖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解析:

选B 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Mo是微量元素,A正确;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都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而甘油不是,B错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C正确;脱氧核糖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D正确。

2.下列有关黑藻和蓝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的细胞壁都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B.两者固定CO2的场所均为叶绿体基质

C.两者都含RNA,遗传物质都是DNA

D.两者分解丙酮酸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

解析:

选C 黑藻为植物,其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而蓝藻为原核细胞,其细胞壁由肽聚糖构成,A错误;蓝藻等原核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线粒体,B、D错误;真、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3.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

C.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

D.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是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浓度趋于平衡

解析:

选D 某些小分子物质,如NO等神经递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A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无需载体的协助,B正确;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正确;主动运输常逆浓度梯度进行,其结果是使细胞膜内外存在一定的浓度差,D错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B.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质壁分离现象可能不会再发生

C.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解析:

选D 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即达到水分

子进出的动态平衡,A正确;只有活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D错误。

5.如图是人体内酶的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可表示酶具有高效性

B.物质c可能是乳糖,不可能是蔗糖

C.b表示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改变环境温度,人体内b的活性可能基本不变

解析:

选D 题图模型可表示酶具有专一性,不能表示酶具有高效性,A错误。

由题图可知,一分子物质c可被分解成两分子物质d,说明物质c由两个相同的单体组成,乳糖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故其既不可能是乳糖,也不可能是蔗糖,B错误。

b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表示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C错误。

人是恒温动物,改变环境温度,体温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基本不变,因此b的活性可能基本不变,D正确。

6.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变化一定不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  )

A.丙酮酸的生成       B.丙酮酸的转化

C.乳酸的生成D.CO2的生成

解析:

选D 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乳酸或在线粒体内继续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因此CO2的生成一定不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绘出图甲、乙和丙,图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并不相等的点是(  )

A.aB.b

C.cD.d

解析:

选A 图甲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即真正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故a点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图乙中,b、c两点为转折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丙中,d点为光的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8.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下降

B.蓝藻细胞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C.光合作用产生的[H]进入线粒体中参与H2O的生成

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是在相应细胞器的内膜上产生ATP

解析:

选A 若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会导致C3的生成减少,同时C3的去路不变,最终导致C3的含量下降,A正确。

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片层膜上,B错误。

光合作用产生的[H]只能用于还原C3,C错误。

光合作用可以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有氧呼吸过程中,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产生ATP,D错误。

9.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形虫的细胞衰老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衰老

B.大量的细胞凋亡会抑制正在发育的生物体

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周期、形态、结构上等都发生了变化

D.细胞的凋亡和癌变,从根本上来看,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解析:

选C 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其细胞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A错误;正在发育的生物体也会发生大量的细胞凋亡,B错误;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C正确;细胞的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则是细胞的异常增殖,D错误。

10.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的荠菜杂交,F1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15∶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B.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结卵圆形果实的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

解析:

选D 由题意可知,荠菜的果实形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结三角形果实的植株基因型为A_B_、A_bb和aaB_,共8种基因型;结卵圆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3∶1;结卵圆形果实(aabb)的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aabb)。

11.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

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3/4

1/4

A.抗霜基因和抗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都属于显性性状

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

选B 由表格信息可知,子代中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都为3∶1,无性别差异,可判断出抗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根据“无中生有(亲本都为抗病个体,后代出现不抗病个体)”推出不抗病为隐性性状。

子代中,雄株全表现为不抗霜性状,雌株全表现为抗霜性状,子代性状与性别相关,可判断出抗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父本为子代雌株提供抗霜基因,母本为子代雄株提供不抗霜基因,而子代雌株全表现为抗霜性状,可推出不抗霜为隐性性状。

12.一个32P标记的含100个碱基对的DNA双链片段,其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DNA双链片段中含有氢键数目是240个

B.该DNA双链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目是40个

C.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3

D.第三次复制过程需要24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解析:

选C DNA双链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则G与C的数目都为100×2×20%=4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该DNA双链片段中含有A和T的数目各是(100×2-40×2)÷2=60(个),A与T有两个氢键,C与G有三个氢键,因此氢键数目为40×3+60×2=240(个),A、

B正确。

复制3次,共得到8个DNA分子,16条DNA单链,其中只有两条单链含32P,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错误。

第三次复制过程中,DNA分子数由4个变为8个,增加了4个DNA分子,需要60×4=24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正确。

13.如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DNA单链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⑤表示基因的不同区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⑤发生突变前后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结构一定不相同

B.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若④发生突变,则最终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结构也发生变化

D.β珠蛋白基因含有的碱基数量为其转录形成的mRNA碱基数量的两倍

解析:

选B 据图分析可知,③和⑤属于内含子,不能转录形成成熟的mRNA,所以③和⑤基因突变与转录形成的mRNA的结构没有关系,A错误;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若④发生突变,则转录形成的mRNA一定发生了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最终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发生变化,C错误;由于非编码区和内含子片段不能形成成熟的mRNA,所以β珠蛋白基因含有的碱基数量为其转录形成的mRNA碱基数量的两倍以上,D错误。

14.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

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a、Y与y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能满足要求的交配组合有两组

C.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3∶5

D.若黄色与白色两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母本的基因型是

Yy

解析:

选C 由题意可知,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只有YY×yy这一组杂交组合,B错误;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杂交,F1的基因型为1YY、2Yy、1yy,雄性中黄色毛∶白色毛=3∶1,雌性全为白色毛,故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3∶5,C正确;当亲本的杂交组合为Yy×yy时,也可生出白色雄性(yy)个体,D错误。

15.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⑥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①②⑥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Ⅰ→Ⅴ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过程Ⅱ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D.Ⅰ→Ⅲ→Ⅵ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解析:

选A ①②⑥属于同一个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Ⅰ→Ⅴ表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Ⅱ表示诱导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C正确;Ⅰ→Ⅲ→Ⅵ表示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法首先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形成单倍体,因此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

1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类型,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C.如果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D.图示中的变异类型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

解析:

选B 甲、乙和丁属于染色体变异,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丙属于基因重组,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D错误;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正确;若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C错误。

17.玉米株色的紫色(A)对绿色(a)为显性,该对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

将经X射线照射的紫株玉米的花粉授给绿株玉米,F1中出现1%的绿株。

F1紫株和绿株的第6号染色体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

B.X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C.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F1绿株的基因型为aa

D.F1紫株和绿株杂交,F2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X射线照射紫株玉米的花粉后,导致1%的雄配子第6号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从而丢失了部分基因,导致F1中出现1%的绿株。

由于F1中含2条正常6号染色体的表现为紫株,有1条6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表现为绿株,且绿株只占F1的1%,故亲本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O。

F1紫株和绿株杂交,即Aa×aO,F2有4种基因型(Aa、AO、aa、aO),2种表现型(紫株、绿株)。

1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

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糖原、神经递质等

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解析:

选D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人体内环境,A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B错误;糖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内,内环境中没有糖原,C错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D正确。

19.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

选A 动物体的脑干中含有呼吸和心跳中枢,并参与控制生物的节律,机体的运动受脊髓的直接控制,并受大脑的间接控制,A错误;反射的完成需借助完整的反射弧,若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B正确;切除小鼠的胸腺,T细胞缺失,其参与的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C正确;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20.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①表示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则细胞甲可以是下丘脑

B.若图②表示神经调节的内容,则甲细胞分泌的可以是氨基酸等化学物质

C.若图③表示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则可以表示细胞免疫某一过程

D.细胞信息交流都需要相应的受体

解析:

选D 若图①表示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则细胞甲可以是下丘脑,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A正确;若图②表示神经调节的内容,则细胞甲分泌的物质可以为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类,B正确;若图③可表示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则可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细胞信息交流不一定都需要相应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实现信息的交流,D错误。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

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

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

解析:

选A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记忆B细胞能识别抗原,所以糖蛋白种类是有差异的,A正确;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不同细胞,B错误;浆细胞

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不含有DNA,C错误;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浆中,D错误。

22.下列选项是植物激素的相关示意图,表示错误的是(  )

解析:

选B 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比茎低,A正确。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B错误。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增加,脱落酸减少,C正确。

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在成熟期,乙烯含量增多;在幼果期,生长素较多,D正确。

23.图1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另一个种群中λ(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t2~t3时期与图2中a~b时期种群年龄组成都是衰退型

B.图2中a、c时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对应t2和d

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增长和“J”型增长过程

解析:

选B 图1中t2~t3时期,虽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少,但一直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图2中a~b时期,λ<1,说明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该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错误。

图2中a、c时λ=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B正确。

图1中K值出现的时间是

t3;图2中d~e时期,种群数量成倍增加,e时期后λ的变化趋势无法判断,因此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无法确定,C错误。

图1可表示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图2中种群数量在0~a时期不变,在a~c时期减少,在c~e时期增加,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既不符合“S”型增长,也不符合“J”型增长,D错误。

2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

B.在“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解析:

选D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在“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森林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只有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演替才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D错误。

25.如图三条曲线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③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

B.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能量循环速率最快

C.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上升

D.常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调查温带落叶林动物的丰富度

解析:

选A 由图示分析

可知:

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最多,北极苔原动植物种类最少,曲线①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热带雨林的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数量易变程度小;北极苔原

自我调节能力弱,数量易变程度大,曲线③代表动物数量易变程度,②代表冬眠动物比例,A正确;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循环速率最快,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代谢减弱,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下降,C错误;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用于调查动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物种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第30、31题为选考题,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全做,则按第30题计分)

26.(10分)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

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__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

①C5 ②ATP ③[H] ④C3),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解析:

(1)由教材实验可知,CaCO3能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因光合色素溶解于乙醇中而变成白色。

(2)图1装置中放氧量的多少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等)有关。

要通过氧电极检测反应液中氧气

的浓度,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

(3)反应室中加入的NaHCO3能为光合作用提供CO2。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一定范围内果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增强,超过一定范围后,受光照强度等因素的限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4)15~20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是因为此时光合作用产氧量与呼吸作用耗氧量相等。

若突然停止光照,则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减少,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减弱而C3的合成速率不变,故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减少。

光照停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不再发生,则20~25min反应液中无O2的释放,只有呼吸作用消耗O2,故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答案:

(除标明外每空1分)

(1)CaCO3 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 

(2)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 溶解氧 (3)提供CO2 增大后稳定 (4)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2分) ①②③ 负值

27.(10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因此在____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

见图1)。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

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

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

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