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讲话.docx
《落实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讲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实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年2月16日)
孙 永 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时期召开的。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人代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黄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以下意见。
刚刚过去的年,是我们奋力冲刺全省中等发展水平、励精图治收获“十五”的重要一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大突破。
GDP突破800亿元,全年完成831.8亿元,增长17.2%;工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关口,全年实现1197亿元,增长53.1%;境内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26.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82.5亿元,增长35%。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突破万元,达到11000元。
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民营经济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增长29.2%和2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5亿元,外贸出口5.3亿美元;工业经济实现大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782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突破300家,过亿元的达到21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的提高,粮食总产443.5万吨、棉花20.2万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2亿元,增长15.9%;新城建设、老城改貌力度加大,任务工程量创历史新高,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环保等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农村“四通”工程、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弱势群体救助、“平安德州”建设取得新成绩。
全市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繁荣,成绩令人振奋和鼓舞,为顺利实现“十三五”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看到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
工业缺大少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固有的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我们面临的区域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巩固和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任务艰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因素依然很多;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保压力继续加大;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等等,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采取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不断加以克服和解决,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况,今年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诸多良好机遇。
一是大环境比较有利。
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国家“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实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发展的协调性会进一步加强;我省经济正处在一个持续上升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达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
二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更加明显。
我们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其中的电、路、汽等在全省都是领先的。
经过连续大抓项目建设,一批建设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正在快速崛起。
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作为农业大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将迎来极好的机遇。
多年积累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和有效缓解,我们有更多的力量集中到发展上来。
三是全市上下促进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不断成熟和完善,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重点更加到位,方方面面的工作基础都很扎实,我们完全有条件谋求更大作为、实现新的突破。
年经济目标任务的确定,总的要充分考虑“十三五”确定的总体进度,按照争取主动的原则,能快则快;充分考虑兄弟市和周边发展状况,按照加快赶超的目标,积极推进;充分考虑德州已有优势和基础条件,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要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向着过1000亿目标快步迈进,增幅达到1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安排增长15%,总量达到35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年力争超过70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销售收入和利税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以内。
在工作的总体把握上,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努力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深入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有新的作为。
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巩固已有优势,不断创造新优势,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的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大力实施两大“天字号”工程,实现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的新发展
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是“十五”时期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大引擎,也是我们工作的最大亮点,巩固和发挥好这一工作优势,对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要继续坚持两大“天字号”工程的统领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倾注精力、凝聚力量,不断挖掘新潜力,促进快速发展。
民营经济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服务、激发活力,力促向“要素投入集约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品牌经营战略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发展空间国际化”新的“五化”方向发展。
今年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增幅均达到30%以上。
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深入开展“民营企业素质提高”活动,促进二次创业。
借助实施“中国太阳城”、“中央空调德州造”、“中国功能糖城”三大品牌战略,推动相关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质的跨越。
对列入全市成长型骨干民营企业培育信息库的66家企业,着力在信用制度建设、生产要素配置、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激励政策,确保这些企业快速成长。
二是加快优势产业扩张。
借助业已形成的地域品牌优势和区域规模优势,坚持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宁津、武城的餐桌餐椅、工艺地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夏津、陵县、临邑的棉花加工、塑编产业,以及禹城的“三糖一药”产业,加快晋档升级,争创行业名牌。
鼓励中小企业围绕特色产业向园区聚集,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培植特色产业基地,促进集群式发展。
加大乡镇民营经济的指导、推进和考核力度,做好强乡镇争取工作,促进传统农业大镇向民营经济强镇的转变。
三是进一步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机制。
按照“放开准入、放宽领域、放手发展”的要求,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鼓励民营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零售百货等领域,拓宽发展空间。
进一步创新民间融资机制,以市信用互助中心为基础,探索建立有效的民间融资平台,力争全年资本金达到5000万元以上,扶持民营企业资金额5亿元以上。
在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系统全面推行信用金融一体化服务,力争在国有商业银行有大的突破,将全市所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50%以上的中小企业纳入信用数据库。
市信用评价中心完成省级注册,在更大范围内拓展业务,进一步在全省、全国叫响我市民营经济诚信品牌。
加强与全国工商联的联系,争取全国民营企业家大会在我市召开。
上半年举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论坛,并组织召开第四届政银企恳谈会。
招商引资着重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下功夫做好产业招商的文章。
认真抓好产业集群项目的论证、策划、包装和推介,推动资产优、效益好、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进行合资合作。
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招商思路,加快引进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太阳能、中央空调、功能糖、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是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招商活动。
按照既走出去又请进来、既扩大影响又注重实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主攻区域和重点对象,精心组织开展以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为主的招商活动。
抓住京津都市圈、半岛城市群崛起和产业北移的机遇,主动进行对接,开展合作交流,实现错位融合发展。
积极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突出与大公司、大财团尤其是世界500强和国内百强企业的联系,有针对性地登门推介招商。
市级招商活动由招商办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好5月份在上海针对台商和长三角地区举办的项目推介会、9月份的鲁台(德州)经贸联谊会,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开展好在永康、嘉兴、温州、深圳等地举办的专业招商活动,举办2—3次台、日、新、韩客商及国内客商来我市的考察活动。
提前做好第十届德洽会的准备工作,今年在办会模式、内容、实际效果等方面再有创新和突破。
三是强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夯实招商引资平台。
经过争取保留下来的12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按照“省级开发区按国家级标准建设,市级园区按省级开发区标准建设”的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建设。
建立开发区建设的“绿色通道”,坚持各种生产要素向开发区和园区集中。
要全力推进市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
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纳入市区统一规划,实行“封闭式”管理,努力作好“交通东延、能源东连、项目东进、规划东接”的文章。
加大对运河经济开发区的扶持力度,突出商贸特色,挖掘运河文化,积极向南拓展,提升建设水平。
四是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
继续对30家出口大户在资金、退税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巩固和扩大纺织品、农副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促进机电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吸引日韩企业来我市设立加工企业。
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交易会、博览会,加速与国际先进产业接轨,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二、进一步确立“工业立市”的战略思想,强力推进“三个一批”和“三大品牌”建设
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积累,德州工业经济正进入一个大提升、大跨越的加快发展期。
要紧紧围绕打造区域制造业基地目标,加大投入,优化结构,全力提升发展水平。
一要突出抓好“三个一批”建设。
在产业培植上,要着力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配套协作能力,延展产业链条,在全市形成分工合理、富有特色、适应市场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纺织服装、化工、机电冶金、食品生物、林产品加工、建材7个比较优势产业,全年争取纺织服装、化工、机电冶金、食品生物四个百亿产业销售收入增长达到30%以上,其它3个产业力争突破百亿元。
在大企业培植上,围绕全年工业投入260亿元的目标,对投资过亿元的30个重大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建档立案,加大帮扶协调力度,加快建设,早见成效。
优选20户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重点调度帮扶,力争总量指标占到限额以上企业的30%左右。
年内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过50亿元的2家,利税过亿元的30家。
加大对市属“四大园区、八大骨干”的指导和帮促力度,对德棉工业园的启动,恒升、晶华工业园的扩容以及石化、方向机、又一村等企业的搬迁,成立专门协调班子,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按计划顺利实施。
在品牌培育上,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资源,充分集聚政策、宣传、人才等优势,采取扶持、保护、激励等手段,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使德州的品牌响誉全国、斐声中外。
研究制订创牌工作重奖政策,激励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宣传、投入力度,尽快使德州扒鸡、贝莱特、亚太、龙力、保龄宝等成为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
二要倾力培植“三大城市品牌”。
围绕打造太阳能、中央空调、功能糖“三个绿色百亿产业”的目标,不断规划实施一批新项目。
太阳能产业要抓好中国太阳谷、太阳能利用系列化产业聚集区、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今年要加快建设皇明集团光电工业园和真空管二期项目,抓紧启动建设投资1.3亿元的可再生能源国际交流中心项目,积极做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示范小区项目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
中央空调产业突出抓好技术创新项目、新上扩产项目的建设,中大、亚太、格瑞德、金光四大龙头企业要坚持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联合开发、自主创新的路子,加快对空调主机的研发,努力实现压缩机自产,填补我市空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有关部门要加大争取力度,力争上半年通过中国空调制冷协会和机电协会对“中央空调德州造”的认定。
功能糖产业要加快实施27万吨聚乳酸、8万吨木糖醇扩产和膳食纤维、海洋药物等10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增强企业竞争力,拉动产业升级。
“三大品牌”建设是牵动全局发展的战略决策,各级政府、各企业单位以及社会方方面面都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全力加以推进。
市政府将强化领导力量,加大督促力度,抓好工作任务落实。
市建委、经委、民经委等牵头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修订发展规划,拿出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取得新成效。
企业作为创建工作主体,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三大品牌”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作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更深层次上延伸产业链条,在更高标准上开展技术管理创新,在更大范围内开拓市场,以企业强势突破支撑起“三大品牌”发展。
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立足本职,放眼大局,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为“三大品牌”建设鼓与呼,努力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有关企业,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
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国家太阳能技术中心和功能糖研发中心落户德州。
从今年起,参照省政府“双百工程”,选择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高科技产品重点扶持,对百强企业的排名,要把企业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专利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强化考核。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产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6%以上。
同时,要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建立企业后备人才库,充分尊重企业家的经营自主权,建立政府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长效机制,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企业家健康成长,为企业家创造宽松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面貌的重大举措。
要在搞好全面规划的同时,从具体工作、具体事情做起,务求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要继续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种、养、加的规模化、区域化和优质化生产。
要积极推进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突出发展畜牧业、林业、蔬菜三大产业,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继续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从今年开始,市里每年排出10家,每个县市区排出3家龙头企业,在资金、用地、政策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年内8家以上达到国家级标准、30家以上达到省级标准。
巩固提高优质粮棉、蔬菜、林果等生产基地,大力推进订单农业,每个县市至少新增订单基地10万亩以上,全市达到400万亩以上,产业化组织在农户中的带动面达到60%以上。
把畜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搞好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衔接,建设一批规模饲养小区和养殖大户,全年力争新增奶牛1万头、生猪出栏40万头、肉牛出栏5万头、家禽出栏1000万只。
二是加大农村改貌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立足城乡统筹发展,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倾斜的重点。
交通、公路、水利、电力、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在落实好各项支农发展措施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增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入,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今年着力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工程,全年力争新增自来水受益村1539个,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52%,有1—2个县整建制率先村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提高到50%。
推广平原经验,按照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建设一批小康示范村,努力为广大农民构建起整洁有序、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
要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每年新增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支出重点用于农村。
探索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建设的市场机制,鼓励企业、个体老板、市外资金投向农村建设,形成多元化融资机制。
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控制农资价格过快增长,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进一步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县乡在科技、市场、信息、教育培训和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服务。
完善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四是健全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建设新农村,不但是面貌新,更要思想新、观念新。
要把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科技文化水平作为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新文化建设上下大气力,促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现代文明意识都有根本性的转变。
要以实施“阳光培训”工程为契机,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管理、转移“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年培训农民60万人以上,获绿色证书人数达到3万人。
四、加快现代商贸名城建设,强力打造服务业区域中心 今年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快商贸项目建设步伐。
商贸部门要落实责任,突出抓好包括雅鹿汽贸城二期、德州粮食物流中心、10万吨国家棉花储备库等总投资13亿元的“十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
抓好黑马商贸城三期、中央空调配件城、德州建材大市场等“十大骨干市场”建设,尽快形成一批辐射力、带动力强的专业市场群,提高商品物资集散能力。
高水平建成美食一条街、中泰国际酒店、运河美食城等“十大餐饮服务项目”,创出特色,打造服务业新亮点。
二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机构等现代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今年要把物流业发展作为重点,对德百物流、黄河棉花等已建成的物流园区,千方百计扩大规模、发挥效益,尽快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对粮食物流、龙马钢材、黑马煤炭、鲁北木材四个物流园区,加快规划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建成开业;搞好好宜居等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商贸区要充分发挥仓储、专运线等生产要素集中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商贸特色,加快建设物流仓储中心。
三要大力繁荣发展消费市场。
加快农村和社区商业网点建设,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经营网络,尽快形成县乡村三级上下贯通的流通体系。
进一步繁荣活跃餐饮服务业,做活早市、做旺午市、繁荣夜市,全面提高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洗浴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培育有特色的餐饮服务中心。
加快发展旅游业,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内涵,抓好两湖开发、苏禄王墓南洋风情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争取国内、省内行业产品展销活动在德州举办。
认真落实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争取在水、电等价格方面与工业同等对待,为服务业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努力搞好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
建设鲁西北、冀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努力实现的宏伟蓝图。
从现在开始,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着力在出精品上下功夫,在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城市形象上下功夫,在亲民、为民、利民上下功夫。
一是搞好城市发展规划。
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按照“三区联动、两个东进”和“两个对接”的发展战略,谋划好中心城市发展框架。
大力推进“中国太阳城”发展战略,积极申办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
搞好太阳城形象包装、推介和宣传,提高“德州·中国太阳城”的知名度。
研究制定“百万屋顶太阳能”计划,实施太阳能示范工程,打造太阳城城市新景观。
要统一调控各区发展布局,对“三区”和新城区各自发展建设方向、重点以及房地产统一规划调控,防止工业围城、市场零散、住宅分散等不利城市长远发展的情况。
二是扎实推进城建工程。
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务实便民”的要求,综合推进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各项工程。
道路建设,主要完成大学中路续建和绿化亮化工程、天衢东路改造工程、长河大道北延工程、康博大道排水工程和德兴南大道建设工程;景区工程,重点实施长河公园三期、行政中心园区环境配套、锦绣川三期新河桥两侧完善、十三局绿地、运河公园东区一期、迎宾公园等六处建设工程;改貌工程,重点抓好城市两个出入口、向阳南路出入口和高速路北出入口的改貌工程,对铁路沿线进行综合改貌;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实施新城村庄搬迁。
大力实施好新湖北大街等道路建设和排水,堤顶路、东风路绿化改造,解放北大道等道路亮化和防汛设施、便民市场、基础设施配套等便民工程,全面增强城市配套功能。
三是努力提升城市经营和管理水平。
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思路,对城建项目打破部门界限,实行政策、资金有机捆绑,引入竞争机制,吸引社会力量介入。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和德城区、商贸区的沟通,搞好协调配合,确保管理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
要加大城市绿化、净化、美化力度,制定科学的城市绿化方案,抓好“主要道路增绿、城市出入口添绿、三大水系扩绿、公园加绿”四大绿化工程,使市区绿化有明显改观;突出小区、郊区和小街小巷的净化,抓好城市垃圾的集中清运、处理和保洁;全力实施新的“百点五线”亮化工程,让城市夜晚更加明亮;坚持市、区、街、居四级联动,齐抓共管,重点解决乱停乱放、乱搭乱建、马路市场等问题。
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大交通公路建设力度,今年主要完成投资5亿元的青银高速公路部分建设工程,投资4亿元实施路网改造计划,拓宽改造等级公路100公里;在全面完成村村通的基础上,将工程重点转向县乡公路改造,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县乡公路全部改造一遍,今年投资4.1亿元,完成330公里的改造任务;加快德滨公路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上半年建设,加大德商公路项目审批力度,争取年底前开工。
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华能德州电厂四期工程争取力度,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投资1300万元的城市供水工程,实现市区三条干线供水目标;抓住中石化建设安平至济南天然气管道的机遇,争取在我市建设第二气源站;进一步搞好热力工程建设,进行南北部主管网的延伸和改造,新增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
继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千百十”平原水库,年内确保宁津、夏津水库竣工蓄水,临邑、陵县、平原开工建设。
加大争取力度,尽快开工南水北调东线德州段工程和武城大屯水库。
多措并举建设坑塘,新增蓄水能力5000万立方米。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制定《德州市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有计划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园区。
一是加大对大坝集团、鲁西牛业等企业的扶持力度,树立一批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典型。
对上报的40余个环境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全力争取落实。
二是以促进建材、造纸等行业生产工艺改进为重点,推进生态工业形成产业链条。
三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力争万元GDP能耗比年降低5%,尽快实现我市煤、水、能耗两年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努力实现节约发展。
一是综合利用土地、环保、信贷等产业政策和经济杠杆,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发展。
对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加快技术改造,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终端产品,逐步淘汰落后工艺。
二是大力开展节能降耗。
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节能建筑技术,鼓励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洁净能源的开发利用。
加强生产、生活等各环节的节水管理和技术推广,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
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用地审批等环节从严把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是加强资源安全和资源警示教育,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
今年要继续大力度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按照“明显好转、基本解决、彻底解决”三个阶段工作目标,强化流域污染防治,完成每条河流COD排放强度削减20%的阶段性任务。
加大对化工企业和造纸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加大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治理力度,年前华能德州电厂建成脱硫设施,各热电厂分阶段建成治理设施。
强化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和治理,确保城区今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抓好生态市建设规划任务的督导,今年争取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6个,市级6个,建设1处水生态功能保护区,完成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各项任务。
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加快推进科技发展和改革。
要在投入、机制、政策、人才等方面,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积极扶持和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做大做强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