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7996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I.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是考核考生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是评价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本说明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试题要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考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掌握程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

(2)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3.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2)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发现历史问题

(2)论证历史问题

Ⅳ.考试范围与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考试范围包括历史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内容,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

具体如下:

历史(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3)俄国十月革命

5.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太平天国运动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8.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历史(Ⅱ)

9.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0.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1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历史(Ⅲ)

17.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9.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1)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2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4)相对论和量子论

(5)现代信息技术

2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2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24.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V.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Ⅵ.试卷结构

一、试卷题型结构

全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1.选择题:

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2.非选择题:

共2题,共40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历史(Ⅰ)约占35%,历史(Ⅱ)约占35%,历史(Ⅲ)约占30%。

Ⅶ.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

【答案】C

2.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该法案旨在限制

A.平民的权力B.商人的权力C.教会的权力D.国王的权力

【答案】D

3.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A.皇帝统而不治B.实行君主立宪制

C.首相没有任何权力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答案】B

4.对于农民造反者来说,“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硝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

”这段话反映的是

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三元里抗英D.辛亥革命

【答案】B

5.1949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

”“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答案】A

6.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答案】D

7.中国前外交部长黄华在回忆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情形时说:

“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长达两个半天的宝贵时间来欢迎一个国家代表团的出席,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组织深得人心,反映了时代的期望和要求。

”所谓“时代的期望和要求”是指

A.中国牵头对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B.中国带领世界走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D

8.史书载:

“(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B.铁型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答案】A

9.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

“凡从欧洲、亚洲、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运送。

”英国实施该条例的目的在于

A.开辟新航路B.实行工业革命C.打击荷兰D.发动鸦片战争

【答案】C

10.《人民日报》)某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

“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不久,在这条建设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

A.社会主义改造B.改革开放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

【答案】D

11.民国初年,山东济南“各方铺户所列奢侈品一类,实远不若南方之多”,“首饰铺玻璃匣中所陈设者,大抵皆为南方三十年前之古旧银器”,手帕“亦皆南方三十年前通行之物”。

这说明

A.当时南方奢侈之风远不如山东盛行B.辛亥革命对山东社会发展没有影响

C.当时山东还没有出现近代民族工业D.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

【答案】D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

B.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C.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同时加强

【答案】D

13.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在物质生活与习俗方面发生的变化有

A.妇女不再穿着旗袍B.缠足现象开始出现

C.出现西式婚礼D.西餐完全取代中餐

【答案】C

1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答案】A

15.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答案】C

16.有学者认为:

“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

”“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A.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B.中世纪神学思想

C.中国的儒家思想D.新教的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A

17.西方历史上某思想流派宣称:

人们“所需要的,除了自由别无其他……即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该思想流派

A.领导了启蒙运动B.开辟了新航路

C.参与了文艺复兴D.反对宗教改革

【答案】A

18.“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高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

”这段话评述的是

A.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C

19.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

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

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A.高等教育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答案】D

20.毛泽东曾经指出:

“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

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

”这里的“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属于

A.“三个世界”理论B.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国民革命理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

“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

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1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8分)

【参考答案】

(1)统治者的活动。

(3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3分)进化论思想;(3分)救亡图存思想。

(3分)

(2)摆脱神学束缚;(2分)关注现实;(3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

(3分)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12分)

【参考答案】

(1)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2分)

(2)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4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