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7912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docx

春季学期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忆江南》。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用优美、富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

2.能够准确演唱两个声部的旋律。

3.能够准确合唱歌曲,正确处理好两个声部在节奏、旋律上的补充与衔接,以及力度变化等。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用优美、富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合唱歌曲,正确处理好两个声部在节奏、旋律上的补充与衔接,以及力度变化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并提问:

同学们学过这首诗吗?

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忆江南》,注意语调的起伏与停顿。

二、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范唱,生聆听并思考: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2.提问:

与诗相比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学唱歌曲高声部。

(1)师范唱高声部旋律,生听。

(2)师分乐句教唱旋律。

(3)师生分乐句接唱旋律。

(4)生跟音乐试唱旋律。

4.同样的方式学唱歌曲低声部。

5.合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1)教会生数拍子或是心里跟唱高声部的旋律进入低声部演唱。

(2)师生合作:

师唱高声部,生唱低声部。

(3)生分两个声部,试着演唱。

师适时纠正。

达到两个声部和谐、统一。

(4)跟音乐生再进行两个声部的配合练习。

6.表现歌曲。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

2.“走进”西湖,了解西湖。

(1)诗人笔下的西湖。

(2)画家与摄影家眼中的西湖(有关西湖的绘画及摄影作品)。

(3)我们眼中看到的西湖(西湖美景欣赏)。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西湖春晓》的合唱声音效果与歌曲所营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

了解与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

1.教师简要的介绍有关西湖的传说。

(美丽的西湖需要我们的共同保护,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到那里,不要破坏那美丽的景色。

)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由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和资料。

二、欣赏《西湖春晓》

1.第一遍:

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优美  抒情)

3.第二遍:

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节音乐的韵律。

学生用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并轻声哼唱。

三、拓展──走进西湖

1.西湖历来就被文人墨客所称颂,他们是怎样赞美西湖的呢?

朗读(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让我们来看一看画家和摄影家眼中的西湖又是什么样的?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平湖秋月》。

3.文人墨客赞美它,画家描绘它,西湖到底有多美,我想现在就去看西湖,做西湖的画中人,邀请全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感受到的西湖)

四、小结:

西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其实,在祖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美丽的景色,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感受民乐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竹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答)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生:

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2.引导学生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

(生答:

江南的地理位置:

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3.问:

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

(生答:

江南的历史:

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遗址。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彦。

宋王朝的南迁,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4.问:

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

(生:

江南的特产:

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白”,阳澄湖的大闸蟹,莲藕,鸡头米,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果,糕团。

)(生:

江南的文化艺术:

江南文化传承吴越文化的风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韵,历代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学术著述宏富绵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代出不穷,诗歌、绘画等风格明秀绮丽,自成流派。

二、欣赏:

1.师: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1)初听《江南好》

(2)师:

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生:

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飘响、山清水秀……)

(3)师:

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

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

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

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4)复听音乐(生:

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1)师:

同学们认真的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2)细听第二段,问:

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

(3)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

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

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4)生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三、知识拓展

师:

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

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出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

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送人游吴》

分析诗词内容:

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

谈一谈:

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苏州园林

3.唱江南

听一听:

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

4.画江南

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的感受江南。

(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演奏家《颂祖国》

教学目标:

1.能够与老师用口风琴合奏新疆民歌《颂祖国》。

2.能够准确把握民歌欢快的情绪、清晰地吹奏民歌中的十六分音符。

3.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重、难点:

把握民歌欢快的情绪,清晰地吹奏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忆江南》

二、新课

1.师吹奏《颂祖国》的旋律,提问:

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2.生挥拍视唱《颂祖国》的旋律,注意十六分音符处要唱得清楚。

3.生边在心里默唱《颂祖国》的旋律边在琴键上默练指法。

4.师演唱《颂祖国》旋律,学生用口风琴慢速反复练习指法。

5.老师提问:

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吹奏,相机进行爱国教育。

6.学生带着欢快的情绪吹奏《颂祖国》旋律,注意十六分音符要有颗粒性。

7.师生合奏《颂祖国》,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三、全课总结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2.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

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难点:

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歌》的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

要具有弹跳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

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最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

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被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演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见相关参考资料)。

1.学生分组合作创编。

2.指名表演。

3.集体评价。

4.随音乐一起表演。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唱山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

磁带、录音机、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1.师: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师:

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刘三姐)

2.师介绍:

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

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

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断,大家一起观赏。

4、录音机播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断。

5.问:

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

(风趣、幽默的,机智地骂了财主。

师小结:

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

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2.听录音范唱:

(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师:

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 甜美柔和地)

3.再听,轻声随唱:

师: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

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

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

(1、2、3、4、依次出示)

师:

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师:

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

师:

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

(2)师:

(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

“哎”,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划拍唱一唱。

师:

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师:

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

(划拍视唱)。

师:

结束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

(放录音)

师:

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6.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

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乐曲的伴奏视唱。

(一人指谱)

7.唱词,歌曲处理:

(1)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

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四、知识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

“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山之春》。

2.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教学目标: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音色。

教学重点:

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

凭你自己对新疆音乐的了解,你平时听到的歌曲,有哪些音乐是属于新疆的?

师:

这节课我们要来听听平时同学们不太听的到的新疆的歌曲《天山之春》。

二、欣赏新疆音乐《天山之春》。

师:

聆听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以下问题:

1.这首歌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同桌互相讨论它使用了那种乐器?

(拉弦、弹拨)

3它的伴奏乐器又是什么?

4.图片展示。

热瓦甫并再播放热瓦甫的音乐。

师:

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5.在热瓦甫的音乐中带有手鼓,介绍手鼓。

幻灯图片展示。

三、感知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

1.手鼓(铃鼓)节奏X.X XXXXXXX

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

X.X XXXXXXX

3.师:

接下来老师给你们配上点音乐,你们来打打看。

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

同时导入歌曲的学习〈青春舞曲〉

四、欣赏《小山羊》。

1.初听作品,教师结合乐曲介绍侗族大歌的有关常识。

2.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

3.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人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音哼唱。

4.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教师适时的引导。

五、全课总结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目标:

1.对所学唱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完全掌握,并且可以自己创编歌词与演唱。

2.复习掌握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少数民族,了解地理位置、风俗特点、生活喜好、劳动内容等各方面。

3.拓展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内容,并以不同形式表现。

教学重点:

对歌曲的节奏要充分掌握,并且能够吐字清楚的快速演唱。

教学难点.:

注意歌曲中的衬词,并可以自己创编歌词与演唱。

教学准备:

竹竿舞蹈的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并让同学们感受藏族的舞蹈,特点是甩长袖。

二、复习本单元前几课内容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56朵

具特色的鲜花。

在本单元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少数民族,现在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

《刘三姐》——壮族 《小山羊》——侗族  《天上之春》——维吾尔族还有我们刚才进教室的律动舞蹈是藏族的。

以前都是老师给你们介绍,今天要改变一下方式,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

三、认识新的少数民族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少数民族——布依族

讨论自己查找有关布依族的资料,进行交流。

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进行适当的补充。

四、新授歌曲

1.先来共同聆听一遍歌曲,师:

听到歌词中说什么了吗?

生:

听不清,太快了,并且好象不是汉语。

2.师生共同按节奏读歌词,讲解歌词含义。

3.唱曲谱,加上歌词唱歌曲

4.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而且吐字要清楚节奏要准确。

5.了解布依族的酒令舞。

五、总结:

 56个民族是56朵美丽的鲜花,少数民族更加具有特色,而且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兄弟姐妹,真的想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的特色风情,让我们共同的进入56朵花的海洋。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学戏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

《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认识、了解京剧的历史发展。

相机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法》。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京剧的历史发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与京剧有关的学习问题。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京剧选段。

提问:

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

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①京剧的产生于发展。

②京剧的演员以及演唱的剧目。

③京剧中角色的分类和特点。

④京剧的服装道具。

⑤京剧脸谱谱式和色彩。

......

3.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4.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

(1)学生学习汇报:

京剧的产生。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介绍学习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2)教师导学。

出示《同光名伶十三绝》的图片资料,师介绍每一位名演员以及他们扮演的人物。

(3)学生学习汇报:

京剧的舞台演变。

京剧早期的舞台就是在茶园、酒馆。

(4)教师导学:

出示北京著名的戏楼的照片。

广和戏楼、中和戏楼、浙江会馆、安徽会馆、湖广会馆等。

相机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

教具准备:

京剧脸谱图片、录音机、磁带、服装图片、京剧动作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想。

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

2.京剧知识知多少。

师:

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

二、欣赏传统京剧《空城计》

1.《空城计》剧情简介。

2.欣赏《空城计》。

(录音机播放京剧,出示京剧服装图片以及动作图片。

问题:

传统京剧《空城计》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地印象?

(1)唱腔旋律美

①唱京剧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

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情绪;二簧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②念:

京剧表演中只说不唱,也称为念白。

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模仿京剧《拾玉镯》中孙玉姣和媒婆的念白

孙玉姣:

啊,刘妈妈。

媒婆:

什么喇嘛,喇嘛在庙里呢!

孙玉姣:

大娘,媒婆:

老羊,老养上山吃草去啦!

孙玉姣:

我、我、我(哭)

媒婆:

呦,你哭啊,哭吓唬谁啊,我才不怕你哭呢。

你呀!

你哭你吓唬你妈妈去。

等你妈妈回来我非去告诉你妈妈去。

(2)动作程式美(介绍京剧的四大艺术特征——做,打)

①做:

就是指京剧中的表演。

分别让学生观看京剧《拾玉镯》里孙玉姣喂鸡、开门、穿针的片段。

讨论模仿。

②打:

就是指武功。

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撕杀、打斗的艺术形式。

俗称“打”。

(3)服装华丽美。

(4)脸谱夸张美。

(出示脸谱图片。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

红色有脸谱表示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教师讲解:

师: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1.“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

(1)“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

(2)“小生”就是扮演年轻的男性。

(3)“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

2.“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

(1)“青衣”就是扮演家境贫寒或身受不幸遭遇的青年妇女。

(2)花旦:

是指天真活泼、直率爽朗或泼辣的青年妇女。

(3)武旦:

以武功为主的女性人物。

(4)老旦:

是指扮演老年妇女。

3.“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有脸谱的角色。

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4.“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角色上有文武之分。

五、欣赏京剧《空城计》

问题:

请学生分辨角色和唱腔。

诸葛亮(老生)司马懿(净)司马懿的儿子(武生)

六、拓展活动:

课后收集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喜欢的京剧作品,带到班上与同伴分享,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

《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继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