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7211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docx

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1.0℃的冰比0℃的水更冷些。

()

2.被100℃蒸汽烫伤要被100℃开水烫伤更危险。

()

3.纯水在温度90℃时也会沸腾。

()

选择题(以下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选择符合题意)

4.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含有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

(B)当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热量就会自动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

(C)热量多的物体总是把热量传给热量少的物体;

(D)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

5.喝开水时,怕开水烫嘴,常用口向水面吹气,使水凉起来,这是由于()

(A)向水面吹气,吹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具有致冷作用;

(B)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带走热量;

(C)吹出的气的温度比水低,混合后水就凉了;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6.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往往可以看到棒冰周围会冒出“白气”,这是因为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B棒冰中含有水份,水份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就是“白气”。

C棒冰中的冰在炎热的夏天,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为雾,这就是“白气”。

D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水蒸气,遇到低温的棒冰,凝华为小冰晶,这细小的冰晶形成“白气”。

7.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做成两支温度计,刻度的方法,都按照摄氏度的方法。

现在用这两支温度计分别去测量两个物体的温度,正确的说法是

A只要两支温度计的读数相等,被测两物体的实际温度就相等。

B如果两支温度计读数相等,被测两物体实际温度肯定不等。

C最少存在两个温度值,读数如相等,被测两物体的实际温度也相等。

D最多只存在一个温度值,读数如相等,被测两物体的实际温度也相等。

8.下列短语中,甲组8条,列举了八种物理现象,其中四种现象证明乙组中4条相对应的原理,请把它们联系起来

甲:

乙:

A气体很容易压缩

a能证明具有黑色表面的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本领比具有白色表面的物体强

B两块表面磨平且干净的铅压紧后,它们就结合在一起

C阳光照耀下,赃雪比白净的雪化得快

b能证明晶体在熔解时需吸热而温度不变

D将盐块丢入盛水的杯中,过段时间后,一杯水都变成咸的了

E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还严重

c能证明液体汽化时需吸热

F在锅里化雪取水,尽管锅下烈火熊熊,但在雪完全熔化前,锅内温度始终为0℃

G即使把和皮肤温度相同的酒精擦在皮肤上,也会感到凉爽

d能证明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H夏天在冰块纠外面包上棉絮,冰就不容易熔化

第2届

电冰箱上的压缩机外壳,一般都涂成黑色,这是为了

增加热的传导;(B)增加热的对流;

(C)增加热的辐射;(D)减少热的辐射。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悬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悬放在油中加热,则会发黄、变焦。

这一现象说明

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B)油的比热比水大;

(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将放在100℃水中的铜块取出,放进10℃的煤油中,当达到热平衡时,若不计过程中的热损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煤油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铜块放出的热量;

煤油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铜块降低的温度;

热平衡时的温度一定大于10℃而小于100℃;

煤油升高的温度一定小于铜块降低的温度。

在厚度均匀的铁板上,挖一半径为r的圆洞。

当铁板温度上升时,r的变化情况为

变小;(B)变大;(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

有人设想在夏天用电冰箱来降低房间的温度。

他设想的办法是:

关好房间的门窗,然后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让冰箱运转。

如果不考虑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则开机后,室内的温度将:

逐渐有所升高;(B)保持不变;

(C)有所降低;(D)有时降低,有时升高;

(E)开机时降低,停机后又升高;(F)开机时升高,停机后降低。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哪一个判断是正确的

雪花不是晶体;B玻璃是晶体;C岩石不是晶体;D海波是晶体。

上海市第三届初中物理竞赛

初赛试题(1989年)

5℃的冷水和60℃的热水混合,得到50℃的温水。

若不计热损失,可以判断

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不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

混合前热水的热量一定比冷水的热量多;

热水质量不一定比冷水质量大;

(D)热水质量一定比冷水质量小。

一支没有分度的温度计旁边放一根毫米刻度尺,温度计的冰点对着6毫米刻度处。

沸点对着206毫米刻度处,温度计的水银柱达到100毫米处的温度是

40℃;(B)47℃;(C)48℃;(D)50℃。

为了测定固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和要求是

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可测出固体所具有的任何温度;

可将温度计固定在固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得到固体的准确温度;

可将温度计放在固体的上表面,利用热传导的三种方式使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与固体相同,即可测出固体的温度;

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通过计算得到固体的初温度,但固体的初温度不能高于所用液体的沸点。

1.在不传热的容器内装有0℃的水。

如果用抽气机迅速拍去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则

A水开始结冰;B水不断蒸发,直到干涸;

C水仍维持原状,没有变化;D水温略有升高。

2.关于温度和热量,正确的说法是

A温度高的物体,包含的热量不一定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C温度降低得多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温度和物体状态有关,热量和过程有关。

1990年上海市第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

1.关于热传递,真确的说法是

(A)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物体;

(B)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

(C)等于2倍焦距;

(D)等于2倍焦距。

2.在铺设铁轨时,两跟铁轨的接头处一般要留有空隙,是为了

(A)防止铁轨的热胀冷缩;

(B)减小铁轨的热胀冷缩;

(C)铁轨温度升高时可以自然膨胀,防止铁轨膨胀产生的破坏作用;

(D)防止铁轨温度降低时,铁轨收缩产生的破坏作用。

3.关于“摄氏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的度;(B)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1(C)-18°就是零下18摄氏度;(D)0°就是没有温度。

4.关于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低,吸收的热量越少;

1(C)物体的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D)以上答案都不对。

5.铅块质量是铜块质量的2倍,比热是铜的1/3。

如果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铅块升高的温度比铜块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1:

6;(B)6:

1;(C)2:

3;(D)3:

2。

6.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细管的容积大的多,这是为了

(A)使用时更方便;

(B)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能表示该物体的温度;

(C)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

(D)使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更准确。

7.对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最初看到的现象是

(A)混合物温度不变;(B)混合物温度立刻升高;

1(C)混合物温度立即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对。

8.海边与沙漠相比,气温度的变化不象沙漠那样剧烈,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明显影响。

这是因为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B)水的热较大;

1(C)水能蒸发致冷;(D)水的对流性能好。

9.以下几种物质熔点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应是

(A)固态氢,冰,奈,锡;(B)锡,奈,冰,固态氢;

1(C)冰,锡,奈,固态氢;(D)固态氢,锡,奈,冰。

10.以下物态变化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液化过程;(B)凝华过程;(C)凝固过程;(D)升华过程。

11.高压锅的主要优点是烧煮食物时能正大锅内压强,以便

(A)提高沸点;(B)降低沸点;

1(C)减少营养损失;(D)增加食物所含的热量。

12.把透明的容器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密闭,同时停至加热并迅速在容器外表面浇冷水加以冷却,这时可以看到

(A)水仍迅速蒸发;(B)水温急剧下降至常温;

1(C)水又沸腾起来;(D)什么现象也没发生。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固体在溶解时温度都不变;

(B)0℃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C)0℃的水放出热量,温度立即降低;

(D)能溶解的固体都是晶体。

14.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进暖和的屋内,镜片会变得“模糊”,这个现象是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汽化;(B)液化;(C)凝华;(D)溶解。

15.质量相等的4℃的水和0℃的冰,它们的体积大小相比应是

(A)水的体积大,因为水的温度较高;

(B)水的体积小,因为水在0℃~4℃范围内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

(C)水的体积大,因为冰的密度小;

(D)水的体积小,因为水的密度小;

16.图五所示是伽利略温度计.当气压不变,气温升高时,若不考虑液体的蒸发,则

(A)管内液面降低管外液面升高;

(B)管内液面升高,管外液面降低;

(C)管内外液面都升高;

(D)管内外液面都降低.

17.在烧煮食物时,若把食物水中煮,只要水没有烧干,食物不会煮焦;但若把食物油中煎,虽然油没有干,食物却很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

(A)水能渗入食物,而油不能渗入食物;

(B)水的沸点较低,油的沸点较高;

(C)水的比热较大,油的比热较小;

(D)水的传热本领差,油的传热本领好;

18.关于热能,下列说法真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该物体热能越少;

(B)热能是机械能的一种形式;

(C)热能就是每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D)热能的大小就是热能;

19.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

(A)凡没有规列外形的物体;

(B)凡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就一定是晶体;

(C)凡到一定的温度开始溶解的固体,就一定是晶体;

(D)凡是在某一不变的温度下吸热量,而不容解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20.某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

当水银柱长12厘米时,所显示的温度为

(A)28℃;(B)35℃;(C)48℃;(D)60℃。

(B)在严寒的冬天,露天里陈旧的自来水管往往因结冰而爆裂。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C)常用的致冷设备,如电冰箱,其基本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作用而制成的。

它的主要结构包括________等几部分。

(D)从物态而言,“云”是_____________。

(E)霜的形成过程叫_______。

上海市第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1991年)

1.把高压锅内的水蒸气直接通往100℃的水中,如果水上方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结果

(A)水的质量增加;(B)水的质量不变;

1(C)水的质量增加;(D)结论和通入的蒸气有关。

2.

图3

为了使竖直放置的正方形玻璃管内的水按图3中方向流动,采取冷却的方法,温度降低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3.用足够的100℃的沸水和100℃的水蒸气分别去熔解冰块

(A)无论用100℃的水还是100℃的水蒸气都不能使冰变成100℃的水;

(B)无论用100℃的水还是100℃的水蒸气都可以使冰变成100℃的水;

(C)只有用100℃的水蒸气才能使冰变成100℃的水;

(D)只有用100℃的水才能使冰变成100℃的水。

把在阳光下正在熔解的冰拿到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最全面的是

1冰继续熔解;(B)冰停止熔解;

(1)(C)冰表面的水开始凝固;(D)上述现象都有可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关于热量、热能和温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热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D)物体放出热量,热能一定减小。

上海市第六届初中物理竞赛

初赛试题(1992年)

某种液态物质在放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

则该物质在固态时的熔点约是

40℃;(B)50℃;(C)6O℃;(D)7O℃。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凝固,液化,凝华;(B)熔解,汽化,凝华;

(C)升华,液化,熔解;(D)熔解,汽化,升华。

在-10℃的寒冬天气,室外冻得发硬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

汽化;(B)熔解和蒸发;(C)升华;(D)凝华。

保温瓶的夹层抽成真空,是为了减少

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

以下属于非晶体的物质是

固态水银;(B)玻璃;(C)固态酒精;(D)固态氮。

关于熔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固体在一定温度下熔解;

晶体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C)晶体在熔解时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熔解时温度变化;

(D)晶体的熔点跟凝固点相同。

高山上不容易把饭煮熟,是因为

水的沸点较低;(B)空气稀薄,燃烧不完全;

(C)水的沸点较高;(D)水不容易沸腾。

液态氮在常温下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过程是

蒸发吸热;(B)沸腾吸热;(C)熔解吸热;(D)液化放热。

在高寒地带,从人的口中喷出的“白气”会在眉毛上结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是

液化;(B)凝华;(C)疑固;(D)升华。

图12

把弯成“冂”形的玻璃管穿过软木塞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的烧瓶内,如图12所示。

当玻璃管中着色水柱由静止向右移动时,不可能发生的情形是

甲烧瓶中空气温度升高,乙烧瓶中空气温度不变;

甲烧瓶中空气温度降低,乙烧瓶中空气温度不变;

甲、乙两烧瓶中空气温度都升高;

甲、乙两烧瓶中空气温度都降低。

图13

如图13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水先沸腾,油然后沸腾。

但水和油同时蒸发;

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

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以后,油才能沸腾。

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D)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其主要原因是:

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增大;(B)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减小;

(C)分子间相互排斥力增大;(D)分子间相互之间距离增大。

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促成人工降雨。

这主要是由于

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变雨;

减小了局部区域的空气比热,使这些空气中的水气放出热量,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固态二氧化碳粉末成为空气中水气的凝结中心,并使水汽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汽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易拉罐是用很薄的铝片制成的。

在空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待大量水蒸气逸出后,先移去酒精灯,再用厚胶纸把罐口密封。

待自然冷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罐壁外出现小水滴;(B)罐变瘪了;

(C)罐爆裂了;(D)罐变瘪了,且罐壁外出现小水滴。

一只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0℃;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6℃。

用这只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当它的示数为27℃时,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

21℃;(B)25℃;(C)26℃;(D)29℃。

上海市第七届初中物理竞赛(风华杯)

初赛试题(1993年)

关于蒸发和沸腾,正确的说法是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

蒸发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沸腾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液体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不吸收热量;

液体在蒸发和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

雾的形成过程是

水的汽化;(B)水蒸气的凝华;(C)水蒸气的液化;(D)水的凝结。

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汽化、凝固;(B)凝固、升华;(C)液化、凝固;(D)汽化、升华。

下列各现象中,最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晒干;

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分别装在碟子里和瓶子里,装在碟子里的热酒精比装在瓶子里的冷酒精干得快;

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在相同环境下,热酒精比冷酒精干得快。

图10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是4℃;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

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当它的读数是50℃时,这杯热水的真实温度是

46℃;(B)48℃;(C)50℃;(D)54℃。

甲、乙两只盛有100℃水的容器,用细玻璃管相连通,如图10所示。

如果不考虑水因蒸发而造成的损失,则当水温冷却到20℃时

甲、乙中水的质量均各自保持不变;

甲中水的质量将略有增大;

乙中水的质量将略有增大;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对敞口容器中已达到沸点的水继续加热,水能继续沸腾。

这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主要是用于

使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B)使水温保持不变;

(C)使水温继续上升;(D)防止水温下降。

冬天气温在0℃以下时,裸露的自来水管常会被冻裂,这是由于

气温降低后,水管的容积收缩,盛不下管内的水;

水在4℃时密度最大,气温降低后管中水的体积反而膨胀;

管中水结冰后不能流动,而相同质量的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

气温降低后,水管收缩受阻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

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

50℃;(B)47.5℃;(C)4O℃;(D)38℃。

上海市第八届初中物理竞赛(普陀杯)

初赛试卷(1994年)

在观察体温计所显示的人体温度时,可以在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读数,这是因为

体温计的内径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内径细得多;

体温计的水银泡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得多;

体温计的刻度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刻度精细得多;

体温计的内径有一处特别细,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注会在这里断裂。

以下措施中,无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B)增大气体压强并降低气体温度;

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大;(D)减小气体压强并升高气体温度。

关于温度、热量、热能[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热能[内能]一定增加;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热能[内能]一定增加;

物体的热能[内能]减少,它有可能温度降低,但不放出热量;

物体的热能[内能]减少,它不可能既放出热量,又降低温度。

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烧开水,结果

水容易烧开,因为沸点降低;(B)水不容易烧开,因为沸点降低;

(C)水容易烧开,因为沸点升高;(D)水不容易烧开,因为沸点升高。

在北方的冬天,室外冻得发硬的衣服也会变干,这主要是因为

衣服上的水汽化的缘故;(B)衣服上的冰逐渐升华的缘故;

(C)衣服上的水蒸气凝华的缘故;(D)衣服上的冰先熔解后蒸发的缘故。

容器内盛有水,水上漂浮着一块固态动物脂肪。

若对该容器底部缓缓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温升到一定温度,脂肪开始熔解,在熔解时水温保持不变;

在脂肪熔解过程中,水温仍在升高,但脂肪温度不变;

在脂肪熔解过程中,水和脂肪的温度在升高,直到水沸腾为止;

在水沸腾时,脂肪开始熔解,在熔解时,脂肪和水的温度在升高。

用相等质量的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分别对两个同样的物体加热,结果发现用水蒸气加热的效果好,这是因为

水蒸气在液化时要放出热量;(B)水蒸气要放出汽化热;

(C)水蒸气要吸收汽化热;(D)同温度的水蒸气比水更热。

图7

图7所示是某液态物质在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该物质的液化温度是60℃;

该物质的液化过程需10分钟;

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比固态时的比热大;

该物质气态时的比热比液态时的比热大。

在环境温度为0℃的条件下,当冰水混合物达到热平衡时,以下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冰的熔化和水的凝固不再发生;(B)冰和水的质量比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物的热能[内能]等于零;(D)混合物中分子热运动已经停止。

图17

某同学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图17所示的曲线。

如果记录和作图没有错误,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

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

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

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

一小盆温度是20℃的水放在室温是20℃的通风良好的大房间内,在水不断蒸发的过程中

水温保持不变,水也不从空气里吸收热量;

水温和室温越来越低,但水跟空气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水温不断降低,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

水温保持不变,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

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上海市第九届初中物理竞赛(银光杯)

初赛试卷(1995年)

一个密闭金属容器内盛有一定的20℃的水,现在对容器加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为真空,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

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是1标准大气压的空气,水的沸点一定等于100℃;

如果加热前容器内水的上方是2标准大气压的空气,则水的沸点一定高于100℃;

以上三种说法中,有二种说法是错误的。

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

实际情况是

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把一杯水和一杯花生油分别放在略低于它们熔点的低温环境中。

在它们凝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上部开始凝固。

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

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底部开始凝固。

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

上海市第十届初中物理竞赛(银光杯)

初赛试题(1996年)

某学生用一支准确的温度计去测量敞口铝锅里的沸水的温度,读数为99。

,其原因可能是

炉火不旺;(B)加热时间较短;

(C)大气压强较低;(D)铝锅的比热容较小。

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利用热膨胀的是

在铺设铁轨时,两根铁轨的接头处一般要留有空隙;

用电水壶烧水时,冷水不能灌得太满;

瘪进去的乒乓球,用开水烫一下又会重新鼓起来;

电灯泡焊接在玻璃中的那部分金属丝必须跟玻璃的热膨胀程度相同。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不液化的是

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

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小冰花出现;

夏天将棒冰外面的纸剥去后,往往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

在夏季,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

甲、乙两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分开,并用一玻璃水银温度计先测量甲的温度,又立即测量乙的温度,如果温度计的第一个读数比第二个读数小,则

物体甲原来的温度不物体乙低;

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比物体甲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