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弃碴防护.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6887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弃碴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隧道弃碴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隧道弃碴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隧道弃碴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隧道弃碴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弃碴防护.docx

《隧道弃碴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弃碴防护.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弃碴防护.docx

隧道弃碴防护

隧道弃碴防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沪昆客运专线CKGZTJ-11标段隧道弃碴场防护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2214-2005)

3.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

3.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3.4新建沪昆铁路施工设计文件

4.施工程序及防护构造要求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弃渣场工程措施设计原则是:

通过拦渣及护坡工程等措施,即通过削坡或修建挡墙,使堆渣体既稳定又抗冲,既满足水保又要求经济、实用。

4.1施工程序

4.1.1隧道弃渣场位置应选择合理,避免在不良地质上弃渣。

原则上弃渣场不能选择在铁路、公路、村庄、集镇、学校等构筑物及人群聚集场所(弃渣场溃坝影响范围)上方,若弃渣场必须设置在这些位置,应结合工程措施对弃渣场进行安全评估,若存在安全风险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风险。

4.1.2弃渣场及其支挡宜按1/50洪水位频率设置。

4.1.3隧道弃渣应“先挡后弃”,在施作完挡渣墙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弃渣。

4.1.4当弃渣场地地面坡陡于1:

5时,为防止弃渣滑移。

应先按规定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后方可弃渣。

4.1.5渣场外缘迎水侧应设置截水沟,渣底每隔20米设置纵向透水盲管,渣顶面设不小于0.3%的排水横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边墙脚部位开挖排水沟,以保证弃渣场排水通畅,防止弃渣场产生泥石流等灾害。

4.1.6排水沟在征地界限(红线)内1.5m处下挖宽40cm、高50cm的矩形沟槽;渣场平整完整,作为渣场最主要的排水系统,排水沟的施工必须尽快完成,关于排水沟的施工要求具体为:

排水沟的砌筑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时必须挂线施工,保证砌筑面的平整,砌筑完成后用5cm厚砂浆进行抹面;

排水沟断面图,图中尺寸以cm计:

排水沟设置示意图

4.1.7弃渣前,应对渣场内地表浮土进行清除,待弃渣完成后弃渣表面需进行播草籽绿化或复耕处理,于弃渣顶面平整后,上复0.4m厚耕植土。

4.1.8当弃渣高度过高时,应错台堆弃,每5~8米留一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3米。

4.2构造要求

4.2.1重力式挡渣墙,沿墙长每隔10~25米应设置伸缩缝,在基础底的地层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缝宽:

2~3cm,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木板,其深度不小于0.2m。

4.2.2挡渣墙墙身在地面线处及以上部分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10×15cm)。

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应在泄水孔进口处设置反滤层。

反滤层可采用砂砾石、无砂混凝土板或无纺布反滤层。

4.2.3挡渣墙墙趾外侧基坑应用粘性土夯实紧密或M5浆砌片石回填,并将填土表面作成不小于4%的外向排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基础。

4.2.4弃渣底应设置纵向透水盲沟,盲沟挡墙端接挡渣墙泄水口。

当地表水丰富时,应根据情况于挡渣墙墙背设置竖向盲沟。

4.2.5不同墙身高度之墙顶应顺坡连接,其坡度不得陡于1:

2.

4.2.6挡渣墙置于斜坡地面时,其趾部埋入地层深度和距地层线水平距离应符合下表要求。

地层类型

h(m)

L(m)

嵌入示意图

一般硬质岩

0.6

0.6~1.5

软质岩层

1.0

1.0~2.0

土层

>1.0

1.5~2.5

5.施工注意事项

5.1施工单位应按铁道部建工电【2004】92号《关于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图核对工作的通知》进行现场核对,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以便处理。

5.2挡墙应避开雨季施工,严禁雨天施工,并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设施,基坑不得受水浸泡,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5.3墙身圬工不宜有水平通缝,墙趾台阶为墙身断面薄弱处,应与墙身同级砌筑,以保证该处强度及整体性,不得分先后进行贴补施工。

5.4为保证挡墙的稳定,弃渣时墙后宜用大块径弃渣堆填3~5.5m厚,若条件允许,墙趾前可用弃渣按1:

1.5坡度反向回填,高1~2m,利于排水和弃渣挡墙的安全稳定。

5.5石笼挡渣墙用于填充网箱的石头应为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石头尺寸在100mm~200mm之间,应每隔1/3高度在前面板与后面板间加装绑缚钢筋,以增强牢固性及面墙的平整性,填充时被填充石头还应高出网箱表面25~40mm,以利于石头的自然沉降,网箱上表面应保持平整,并尽力降低空隙率。

石笼基地表面应夯填一层厚0.25m的碎石或砂砾。

5.6挡护结构的施工及养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6.劳动组织

劳力应结合工程量大小、工期安排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结合正常施工需要,使用衬砌台车施工明洞时,配置如下:

每班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工班长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技术、质检及试验人员

2~3人

作业手

16人

装载司机

1人

7.材料要求

7.1片石

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

用作镶面的片石宜表面平整,尺寸较大,边缘厚度不得小于15cm。

7.2水泥

①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MPa,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

②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均应合格。

当有抗冻、抗渗要求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当喷射混凝土遇含有较高可溶性硫酸盐的地层或地下水地段,应按侵蚀类型和侵蚀程度采用相应的抗硫酸盐水泥;当骨料与水泥中的碱可能发生反应时,应选用低碱水泥;需要喷混凝土有较高的早期强度时,可选用硫铝酸盐水泥或其它早强水泥;有特殊要求时,应使用相应的特种水泥。

7.3细骨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

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

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

7.4外加剂

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与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7.5水

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不应使用污水、海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按2-4so计超过水重1%的水。

8.机具设备配备

施工设备配备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滚筒搅拌机

1

2

5

3

10

4

电焊机

2

6

装载机

2

8

运输车

2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片石规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一料场抽样检验2组片石抗压强度试件,每100M坡面抽样检验6处片石规格。

监理单位每一料场平行检验1组片石抗压强度,每一坡面平行检验2处片石规格。

检验方法:

在料场抽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在砌筑过程中观察、尺量片石规格。

9.2砌体反滤层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50M坡面施工单位抽样检验3处。

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处。

检测方法:

观察、尺量。

9.3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规定。

9.4砌筑的浆砌片石边坡防护应与边坡密贴,无空洞。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100M坡面抽样检验3处,监理单位见证检验3处。

检验方法:

挖开观察。

9.5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孔径尺寸及泄水孔背反滤层设置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

严禁倒坡。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

检测方法:

观察、尺量。

9.6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封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

检测方法:

观察、尺量。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施工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和处理支护作业区的危石,施工机具应布置在安全地带。

10.1.2施工用作业台架应牢固可靠,并应设置安全栏杆。

10.1.3必须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位,确保用电安全。

10.1.4施工中检修设备和机械故障时,必须在断电和停风条件下进行,检修完毕向机械设备送风送电前必须实现通知有关人员。

10.1.5非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施工现场,站在作业台架上的工人要系好安全带、下面的工人要戴好安全帽。

10.1.6作业人员应带防尘口罩、防护帽、防护眼镜、防尘面具等防护用具。

10.2环保要求

10.2.1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

10.2.2施工组织设计应按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在施工中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提出具体预防措施并付诸实施。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做到文明施工。

10.2.3工程施工中,对取弃土、临时用地应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统筹考虑。

取弃土、弃碴要少占用耕地和破坏植被,保护沿线的原有地形地貌。

土方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撒漏。

10.2.4施工机械、设备的废水、废油以及生活污水,不得接排放于溪流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泄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止污染水质和土地。

10.2.5施工和各项临时设施均宜远离居民区并处于下风区。

如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尘防噪声等保护环境措施。

10.2.6在城镇居民地区施工时,由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临界噪声排放标准,否则应采取消声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