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6266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永正教学思想.docx

于永正教学思想

于永正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安徽省砀山县师范附属小学李兴举

于永正教育思想的界定。

于永正教育思想是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于永正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系列独创经验进行的理论概括,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着的教育思想。

它的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是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贡献分不开的。

其理论性主要集中在于永正的着作和发表的文献中。

它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中,他在各种场合的讲演、讲座,则是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于永正教育思想包含的主要的内容。

简单的说,是“一本”、“三观”、“五重”。

所谓“一本”是以学生为本;“三观”是“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所谓“五重”即为“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于永正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

1999年底,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2000年5月原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在徐州联合召开“于永正教学经验研讨会”;2003年4月在杭州宋城华美学校召开“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会”;2006年3月浙江平湖、2007年3月河南鹤壁、2007年9月山东聊城、2007年10月山东东营都提出“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

2008年9月安徽省砀山县师范附小,提出“于永正教育思想研讨”。

“于永正教育思想”最早是高万同先生提出来的。

以下是我对“于永正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

一、于永正关于教师成长

1、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

于永正老师童心未泯,一生信奉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他说,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就容易理解孩子。

理解是爱的别名。

为什么我从来不批评没有考好的孩子?

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体贴,因为我读小学时一次考试没考好,老师一句“别难过”的安慰语,至今令我难忘。

于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我们要有童心,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足见他的思想并不是纯粹的语文教学思想。

他已经走上大学语文,凡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方面都涉及到了,应该用“于永正教育思想”来涵盖。

这里的“教育”是比较宽泛的概念。

指于永正关于语文教学、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他本人的成长诸多方面。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于永正先生是否把他的思想都集中在语文教学方面。

“为什么我从来不批评迟到的学生?

因为我认识到迟到了而敢进教室要有了不起的勇气,应当给予赞许。

我读小学时迟到了一次,不敢进校,索性选择了逃学!

“要理解孩子,要有童心。

”这是于老师想说的意思。

那么他这话时说给谁听的呢?

当然是说给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人。

因此,我们说,于永正在成长为全国着名特级老师以后,一方面致力于语文教学,另一方面不断反思总结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教育思想。

2008年下半年,他获得了“中国教育家”的殊荣,这标志着他的教育思想由渐臻佳境走上成熟。

“要有童心,要理解孩子”不仅包含有教育学的知识,还包含着心理学的知识,应该说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实践与一体的经验结晶。

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例子:

“为什么我对上课偷看课外书的学生十分宽容?

因为我上学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事!

工作了,偶然看到胡适的一句话:

‘那些上课偷看课外书的人,往往有出息。

从此,我对上课偷看课外书的人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有些另眼相看了……’”

于老师在《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一文中用了好几个例子,旨在告诫老师要有童心,要理解孩子。

因此,我们说:

于永正不但关心学生成长,同时也很关心教师的成长。

2、应该怎样备课

近几年,我在外地参加了不少会议,接触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方面的专家学者。

当谈及于永正,他们大都把于永正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并对我提出的“于永正教育思想”很感兴趣。

我说,陶行知可有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可有教育思想,于永正为什么不可以有教育思想呢难道非等于永正作古以后才可以吗当我把理由谈出来以后,他们多数都支持研究,这给我很大的精神鼓舞。

说到备课(语文备课),人们自然会说,这当属语文教学。

但如果我们从教师的视角来看,它与教师的专业化是紧密相关的,又不属于语文教学,至少不能等于语文教学。

它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致。

于永正老师2006年在《小学语文教师》第一期《我怎么备课》中说到他为什么要讲备课这一问题。

“教了四十多年语文,备了四十多年的课。

有些课学生喜欢,老师们喜欢,自己也挺得意。

于是,有不少既是夸奖我也是讨教我的话便送到我的耳边:

‘于老师,您读课文那么生动,您是怎么练的呀’‘于老师,这一课我教了几遍了,好多东西我怎么没有发现呢’‘于老师,您的这些教学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呀’……老师们问的,实际是一个问题,即怎样备课。

从上面的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备课是为了学生,可怎样备课却是老师的问题。

于老师的《我怎样备课》其主要目的是向老师介绍怎样备课,让更多的教师备好课。

这实际上还是老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其对象主要是教师。

3、怎样从优秀教师的经历中吸收教学智慧

于永正是一位语文教学的大师,但他的思想借鉴了许多教育家和当今优秀教师的智慧。

于老师在2006年第5期《小学语文教师》中发表了题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的文章。

文中,他引用许多例子加以证明。

从他对例子掌握情况来看,他很善于总结和借鉴。

他从山东的李希贵,吉林的杨巧云,着名红学家冯其庸,《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教育专家高林生,龙口实小的孙宝书等多人的经验中得出多读书多写作是学语文的规律。

从这篇文章透露出的信息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永正教育思想的来源之一是当今优秀教师的经验。

而且,吸收的方法是研究实例,从成功的实例中借鉴。

我们的教师要聪明一点,那就是要研究实例。

于永正、李吉林、王崧舟、孙双金、靳家彦、窦桂梅等等,都有很多实例。

我们去研究吧!

4、怎样看待名师的课

2006年3月,于永正老师在浙江温岭太平小学上了一节习作课。

课后于老师说了课,张庆评了课。

现在我把于老师的一句话拿出来,大家从中吸取一点东西。

这句话是:

“希望老师们看我的课不要太注重形式和教学设计,主要看我的课体没体现课改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于老师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是告诉我们看待名师的课(公开示范课、研究课)的标准。

这个标准是体现没体现课改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所谓课改理念,主要是课标中讲的四个基本理念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各种新理念。

当然,这个“标准”也是个大框架,会因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而对事情的认识不同。

但有了这个框架,看问题就有了基本准绳,就不致于偏离大方向。

我们今后在评课时,可把于老师的这一点纳入我们的视野。

我想这是有用的,实在的。

5、怎样看待古诗文教学

关于古诗文学习,于老师感到遗憾的是他上学时背诵得太少。

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认识到“幼学如漆。

小时候背诵的东西,终生不忘,终生受益。

”他主张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

2006年《语文教学通讯》7—8期上,于老师在《回味教育》上说,“六年中,我给孩子喂的是母乳。

”“吮吸母乳长大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遗憾的是,量还是少一些。

”这里所说的“母乳”指的就是古诗文,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

我们不少老师认为:

领导衡量教师称不称职,有无能力,主要是看你教的学生能不能考得好,因此,只要教出成绩就大功告成。

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个教师要想搞读古诗文方面的尝试,这无疑会有很大困难,因此,在一所学校实践于永正教育思想必定会遇到阻力。

我考虑到这一点,在经典古文诵读方面先尝试,然后谨慎实施,以期在实践方面有所突破。

6、怎样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根据2007年《小学语文教师》第四期于永正先生的《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我把于永正的观点总结以下几点:

1、布置写字作业。

这里的写字,主要是会默写和写规范。

“写”要按规律写,遵循描红、仿影、临贴的顺序进行。

2、布置读书作业。

这里的读书,除语文课文外,更重要的是课外书。

他认为“读书时主体性的语文作业。

”3、布置背书作业。

他认为要教学生背书,背书是最好的作业。

4、要布置作文作业。

他认为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和读书、背书一样重要的作业。

写话、造句、写片断、习作要落到实处,要抓好。

写是万万不可少的作业。

写日记是很好的作业。

布置作业的能力是教师素养之一。

作业量的大小,项目的设置,题目及内容的难易等都要细致考虑。

至于这样布置的道路有许多。

我们可读一读于老师的这篇文章。

我之所以谈及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我校实践于永正教育思想,这是很具体的事情。

借鉴于永正先生的做法可以改善我校的教学现状,还可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我还有一个意思,这就是要说明,仅仅研究于永正的语文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流失。

7、语文教师要学会表达

我们先看于永正先生在《更要学会表达·有感于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的几段话: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怎样教语文。

我们教语文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课文里写什么,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即不但要“得文”。

要重视文字的书写,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表达技巧的点拨,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小学生学了六年语文;字写不好,话说不明,文字不通,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就失职了。

“表的能力来自于读。

一要读课文。

每篇课文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语言就会有了,语感也就会逐渐形成,表达技巧也会慢慢掌握。

二要大量阅读课文外书。

课外阅读有时也得朗读。

朗读有助于识记。

一般地说,书读多了,“意文兼得”了,并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说,写训练,表达能力的获得是不成问题的。

“一个语文老师能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并能让其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

“为了应该而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它扼杀了兴趣,扼杀了个性,扼杀了天才,可以说遗患无穷!

“语文课上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一个人不读书,是人生的悲哀;一个国家的人不读书,或者读书甚少,是国家的悲哀。

我为什么这么大块地利用于永正先生的话呢?

我想说明一个问题,于永正很关注教师的发展。

于永正是搞语文教学的,你完全可以把他的一切都归结到语文语文教学上,但是那样会很糟糕,对研究工作很不利。

再说,那样也很牵强附会,把于永正小看了。

于永正现在已经是教育专家,全国着名的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家。

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独特的经验。

“一本”“三观”“五重”就是他的理论基础。

“一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三观”就是他的“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教师观”指他在教师方面的认识。

“教学观”“学生观”依次类比。

“五重”指“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五重”说到底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教育思想。

我们用“于永正的教育思想”这一观念来研究于永正,显然涵盖的较全面、较准确。

关于教师的表达问题,于永正有自己的认识,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大声疾呼还唤醒国人。

他已经不再是仅停留在语文教学这个界面上了。

他把读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足见他高瞻远瞩。

8、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成长

于永正老师说:

“不能真的让我们的教育变成‘叫育’。

法国的卢梭:

‘在达到理智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理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一位教育家说:

‘当孩子意识到你是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要求学生尊重别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求学生和书籍交朋友,教师必须做到手不释卷。

如此等等。

在教育上,没有什么比活生生的榜样的力量更大,更令人信服的了。

从这一段话看,当老师的不要高高在上。

谁亲近学生谁就能教好学生。

这一点,我们做教师的都有感受,都知道这是教育真理。

于老师想借他的声明谆谆告诫老师,使大家更深刻感受这一点。

他很关注教师的成长,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之所以花这么多笔墨唠唠叨叨地说教师问题,旨在证明一点,于永正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等的研究,没有涵盖于永正思想的主流,他的关于教师的、自己的成长方面与他的语文教学共同构成他思想的主流。

只有“于永正教育思想”这一提法才是科学的、全面的。

9、小结

以上八个方面都是于永正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其实,于永正关于教师的论述还有很多。

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于永正教育思想”,不要让这一宝贵资源流失。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上财富,谁忽视了他,谁就是短视而无知。

二、于永正关于自我成长

1、于永正教育思想的三个来源

于永正教育思想:

“一本”“三观”“五重”,主要是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朱熹、俄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美国的杜威、加德纳都对他形成自己的思想产生很多影响。

他说:

“我们的先人两千多年就提出了‘礼乐射御书’的教育主张,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继承了‘六艺’的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

‘六艺’中就有音乐。

尼采说:

‘不懂音乐,人生一错误。

’音乐有着巨大育人功能。

奥地利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主要是因为他重视音乐教育。

奥地利的教育法规定,每个年满18岁的公民,必须掌握两种乐器。

李政道说:

‘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既然如此,一个怎么能少了艺术的细胞呢?

我是认准了音乐教育的,而且主张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

不管有多大困难,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也要落实这一理念。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于永正教育思想来源于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理论。

于永正教育思想的第二个来源是他本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四十多年的教书经验使他认识到教语文和学语文是有规律的,他的正确认识来源于长期的语文实践。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教师解放了手脚,于永正的思想开发。

进入九十年代,他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结合自己实践,提出以学生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思想。

因此,我们说,于永正教育思想来源于他本人对自己长期从事教育的规律的认识。

第三,于永正在很多场合下讲,他的思想受他小学时的老师的影响,于永正老师在2006年《语文教学通讯》7—8期《回味教育》中说:

“感谢我的小学老师,他们给我了我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感谢他们带领我们搞了那么多有趣的活动,玩得那么舒畅,无拘无束;感谢他们留给了我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否则,我不会游泳,不会爬树,不会拉胡琴,不会唱戏,不会打锣鼓,不知道什么叫‘急急风……四击头’‘凤点头’‘钮丝’,也不会绘画,不会痴迷书法,更不会对大自然如此情有独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美好的经历,我的精神家园定会荒芜,情感世界定会冷漠,甚至“相当地冷漠。

于永正在《小学语文教师》中说:

“我是在山东老家读完小学的。

1954年夏,小学毕业后才到了徐州。

那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的。

到了四年级,教语文的张老师还一句一句地领着我们读课文,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

到了五、六年级,换了徐老师和白老师,都是串讲,串讲完了,分段、写段意、抄写中心思想。

但和张老师一样,多数课文也要求背诵。

《开国大典》《铁脚团长》《火烧赤壁》都要求我们背。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些一页大楷,写四行小楷。

作文都是用毛笔抄写的。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高年级,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小画书(即连环画)很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来》,古典四大名着都有画书。

看了画书,便想看原着。

我读的第一本《三国演义》,似懂非懂地读。

遇到“诗曰”“有诗赞之曰”就跳过去。

记得读到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时,感到非常失望,大叫写得不好!

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上一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和京戏里唱的不一样!

后来又读了《水浒传》,则喜欢书中的人物,二则喜欢作者的语言。

《水浒传》我读了好几遍。

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

“读初中一年级时,受到老师的启迪和激励,我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

心中有了梦想,有了憧憬,读书便由兴趣变为一种志趣,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自觉。

那时,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读报,时间长了,竟一天不读报便像缺失了什么似的——小小年纪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

“怎样教语文?

我的老师告诉我: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

“我正是从我的老师那里,以我在实践中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思索中学会教语文的。

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4期中的《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几段话虽没有直接提到老师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但从小学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的作用。

“21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是在山东老家读的小学。

那时没有任何家庭作业,寒暑假完全属于自己。

初中是在徐州市第七中学读的。

那时住校,,每晚有两节晚自习,完全是“自”习,做完作业,一切由自己支配,可以看课外书,也可以画。

星期天和寒暑假也没有任何作业。

那时没有“红”与“专”之争,很自由。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都是写字课。

每节课写一张毛笔字,共16个字。

开始时仿影——把纸蒙在老师写的字上面描。

一年之后临帖,一临临到六年级毕业,从未间断。

作文都是用毛笔抄的。

老师认为写得好的字,便给画一个红圈,特别号的给画两个圈。

我们天天为一个字能得到两个红圈而奋斗。

红圈得多了,便乐此不疲。

有一篇大字,我竟有两个字得到了双圈,高兴得不得了,寄给了在徐州工作的爸爸,同学中,字写得最好的是梁延生。

现在,他的书、画在青岛都颇有名气。

“所以我认为,写字是小学生的必做作业。

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读小学时,天天有晨读课,我们都拖着腔唱读。

从一年级“唱”到四年级,8本书全能唱出来。

到了高年级,因为老师要求严,必须读得字正腔圆。

就是这样磨练,在朗读方面,我终生受益匪浅。

多数语文老师也要求背诵。

《开国大典》和《铁脚团长》至今我还能背。

到了高年级,学习条件好了一些,学校有了一部分课外书,老师就让我们读课外书。

在小学,读书完全是了解故事情节,关注的是人物命运。

到了初中,读书是为了当作家,因此,除了关注人物、故事情节,更多的是关注语言和表达形式。

严格地说,到来初中,我才会读书。

读书是我成为了一个“好人”;因为我是个公认的“好人”,所以成了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所以我认为,语文课本要读,课外书更要多读。

读书是‘主体性’的语文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是很有道理的’”。

“我真的感谢我的小学老师,感谢他们‘看’着我背诵了那么多的课文。

我还感谢我的母亲,从小就教我背古诗。

《木兰辞》就是母亲在被窝里教我的。

小时候背书太重要了。

以上是于永正老师载文的片断。

本人亲自跟于老师正接触,听他讲小学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学习。

从文章和他本人里沃总结出他教育思想的三个来源,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总结出于永正教育思想的三个来源,对于我们研究于永正,搞好小学语文教学,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于永正关于读书

1、关于老师的读书问题

2006年《小学语文教师》第一期发表于永正《我怎样备课》一文,有几段话是说教师读书问题的,现引用如下:

“钻研教材的第二部是朗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

对于情感型课文,如《月光曲》《第一次抱母亲》,朗读的遍数还要多。

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

随着自己语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情感的不断丰富,多数课文我只读一两遍,便可以进入文中。

读三、四遍是为了熟练,尽量不出一点错。

范读时出错虽说难免,可以原谅自己,学生也会谅解老师,但我总觉得不应该,哪怕读错了一点点,我也会感到不安。

朗读时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

朗读时活的,是跃出纸外,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

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听了不潸然泪下;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没有手舞足蹈;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便认为范读失败,因为我没有把文章读活。

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不是一半,是一大半!

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

老师的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

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学生朗读水平出众。

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

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我有读书读报的习惯,喜欢读书、报、杂志,这对我来说也是备课。

谁也说不定哪块云彩会下雨。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7—8期,于永正老师在《关于上课》中说:

“旧书不厌百回读。

书是读出来的。

凡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会细细地去读。

老师读出味二来,才能教出味儿来。

学生读出味儿来,才能获得读书的乐趣,才能逐渐喜欢读书、会读书。

在《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贴心建议》里,他说:

“要经常读——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着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

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

建议你做读书笔记,把名言名句记下来。

在《更要学会表达》一文中,他又说:

“语文课上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一个人不读书,是人生的悲哀;一个国家的人不读书或读书很少是国家的悲哀。

于永正老师说:

“老师也要重积累。

”(《于永正文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第180页。

)于老师对读书的认识很深刻很实在。

他以自己的经历谆谆告诫老师要重视读书。

这里的老师,既有课内也有课外,既有自由读也有朗读。

我认为他的意思有三个,一是作为教师,要广泛阅读,要具有丰富的知识。

二是教学用的读,读懂读深读出独特的见解,这是对教材的读。

再一个就是范读,要有广播员那样的水平。

三是把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要经常读,形成习惯。

关于第三点,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出来。

《于永正文集》《处处留心皆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直到现在,出差第一件事,是在提包里放一本书和一本字典。

书是我的须臾不可缺的伙伴。

每天晚上睡觉前,先坐在床上看会书儿,午前睡觉也是的。

什么时候看得眼皮打架了,便‘顺其自然’——睡!

有几次,竟‘自然’的坐着睡着了。

不光看书,报纸、杂志都看。

一次,我在火车上捡到一张报纸,看完了,装进包里了。

同行的朋友不解,怎么烂报纸都拾是不是准备卖的我告诉他,那上面有篇好文章,打算回家把它剪下来。

朋友说:

“看来,处处留心皆语文”,《于永正文集》P119《语文教师应当是个语言医生》中说: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说话,说得不好,从不讥讽,使羞于表达的学生也敢于发言。

改作文时,连给错字打的“×”,也是小小的,而且总是打在字的下面,生怕刺伤了我们的自尊心,打掉了我们的自信心似的。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

读书、写作、说话等都一样,要注意心理影响。

2、关于教师素养

要当一个好老师,除了会教书,还要会教育学生,这里的教育主要指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做。

在这方面,于老师也有不少见解。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他之所以关注这方面的目的和意义,进而研究他的思想教育。

于永正在《教学反思集》中写道: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队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

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这段话表明,于永正老师希望大家要不断总结教育经验,写好反思,经常坚持写反思是老师的基本素质,于老师在这方面有经历、有体会,也有见解。

于永正教育思想断想

于永正,山东莱阳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帖的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教育部人事司丁焰司长说:

“于永正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

于永正是当代能把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课上得同样精彩的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之一。

一、于永正与砀师附小

徐州与砀山相距很近,历史上就有广泛的联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两地的交流更加广泛。

九十年代,砀山县教育局多次组织教师去徐州听课,取得了许多素质教育的经验。

于永正老师原在徐州市大马路小学任教,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