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6265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1分解

七年级下语文课文内容默写

一、名胜风景

1.百草园之春色彩斑斓,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百草园之夏妙趣横生,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百草园之秋乐声不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那是昆虫的音乐会。

2.于园前堂石坡“以实奇”,因为“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

”;后厅大池“以空奇”,因为“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卧房槛外“以幽阴深邃奇”,其典型的景观是“一壑旋下如螺蛳缠”;而园后水阁四周更是幽静如山林,其“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3.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从岳阳楼上观洞庭湖,气象极为壮观,用杜甫诗句描述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黄鹤楼高耸巍峨,阎伯理曾这样描述“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其造型独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登上黄鹤楼可以看见“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滕王阁意境高远,唐朝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尽了其妙处。

4.康桥附近的拜伦潭引发了诗人徐志摩美丽的梦,他写道: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于是他荡舟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二、芳韵幽香。

5.莲花是美的!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这样描述其姿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李商隐的诗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写尽了莲花与莲叶相映之美,郑谷的诗句“移舟水渐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写出了莲叶的香美;莲花之果——莲子更是清香诱人,苏轼有诗为证:

“旋折莲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而陆龟蒙的诗句“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则写出了白莲的情态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更成为莲花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的象征。

6.梅花是美的,美在其精神。

陆游笔下的寒梅敢于傲霜斗雪,却是寂寞而又饱受摧残的,正如其诗中所写: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却是坚强不屈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但两位诗人都赞美了梅花的美好品格——不争春,毛泽东写道: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是这样写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康河边的草木是美的,那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射下,真是美艳无比的,诗人徐志摩写道: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就连康河里的水草也是那样诱人,诗人这样描述: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三、塞外风光

8.塞外的荒漠,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正是这一特征的最好写照。

9.边塞的夜晚,寒气逼人,月冷霜重,正如《木兰诗》中所写“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0.北国的风光,用毛泽东的诗句来概括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登高望远,诗人看到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四、动物世界

11.蝉在虞世南的笔下是“贵”与“清”的统一,其叫声响亮且传播极远,正如其诗中所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2.孤雁是执著念群的,《孤雁》一诗中“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写出了其执著的行为,而“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则写出了其念群深切的心理。

13.郑谷在诗中这样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鹧鸪的叫声悲切,催人泪下,正如诗中所写“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14.黔之驴是外强中干的,其外形是“庞然大物”,其叫声也挺可怕的,柳宗元曾这样写“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但它面对敌人却是软弱无措的,其行动只有“蹄之”。

真是外强中干(填一成语)。

15.老虎是机智勇敢的,面对貌似强大的敌人,它终于战胜了恐惧心理,开始了“识驴三步曲”:

第一步,“(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第二步,“益习其声,又进出前后,终不敢搏。

”;第三步,“稍近益狎,荡倚冲冒”从而激怒了驴,探出了黔驴之技,并采取果断措施:

“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人物风采

16.赵普虽贵为宰相,晚年仍勤奋苦读《论语》,他“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他“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曾四次为国举荐人才,“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等细节描写,反映了他不顾个人安危而为国推荐人才的胆略和超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

17.杜甫晚年举目无亲,体弱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正如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所写: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却仍然为国事而担忧,“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爱国情怀。

18.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中,他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诗人想象着战斗的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然而“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难酬,只落得“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19.木兰虽是一个女子,却决心替父从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表明了她对父亲的爱,更表明了对国家的忠。

一组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展现了她从军前的忙碌景象。

在征战生涯中,她屡建奇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则是她赫赫战功的侧面表现。

但她不图功名利禄,依毅然辞官还乡,“原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就是她高尚品格的体现。

20.陶渊明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宁愿躬耕于田园,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园生活。

“衣沾不足惜,。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

21.外祖母在高尔基心目中是这样的身份:

“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可见外祖母伟大的人格力量。

22.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爱,给了青年人无穷的力量,正如阿累所写“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23.周总理非常关心人民群众,“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是他与农民一起劳动的见证;“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是他留给工人们的难忘回忆;“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则是他对海防战士的关爱。

2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有着前无古人的英雄豪气,《沁园春·雪》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就表达了超越前人、建功立业的雄伟壮志。

六、生活万象

25.发现源于观察,《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注重从视觉角度观察太阳,他发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于是得出了“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的结论;另一儿从触觉角度观察,发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他得出了“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结论。

他们的理论根据分别是“远者小而近者大”和“近者热而远者凉”。

虽然他们的结论不是正确的,但他们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

26.大自然的风光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建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写出了清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面对北国的雪景,诗人毛泽东也畅想着明天祖国的妖娆美景,正如其诗中所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7.古代农民的生活是艰苦的,《观刈麦》一诗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直接写出了麦收时节农民的辛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则是通过农民的反常心理来表现他们所受的煎熬。

28.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树梢树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描绘了延安新貌。

六、其它类

29.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新把我周围的一切连接起来,制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30.现在,先生是死了!

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31.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32.《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尾联是: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34.《蝉》一诗中借蝉抒怀的句子是: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5.《鹧鸪》中“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

3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7.“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两句写出了鸳鸯在荷叶下戏水的情态。

3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9.《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而论史的过渡句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0.《木兰诗》中用比喻赞美木兰机智的诗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4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42.《破阵子》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用对仗形式描绘了战争爆发前的情状。

43.《使至塞上》的颔联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4.《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5.《沁园春雪》一词中

(1)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写想象的景色的句子是: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主旨句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6.从课内或课外找出两句

(1)描写花的诗句①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

《月下独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春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春望》)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春夜喜雨》)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2)描写山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

《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

《鹿柴》)

(3)描写水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

(4)描写鸟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春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

《春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

《望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

《饮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

《独坐敬亭山》)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

《题李凝幽居》)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理解性默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代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登岳阳楼》 杜甫 字子美 唐代

2、《登岳阳楼》中的“,”是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蝉》 虞世南 字伯施 唐代诗人、书法家

3、《蝉》中的“,”借蝉抒怀: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孤雁》 杜甫

4、《孤雁》中的“,描写了一只悲伤而执著的孤雁;“,?

”是作者融入自己同情失群孤雁的思想感情。

《鹧鸪》郑谷 字守愚 唐代诗人

5、《鹧鸪》中的“,”两句,让人仿佛置身于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

《使至塞上》 王维 字摩诘 唐代诗人

6、《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情感的诗句是:

“,”;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黄鹤楼》 崔颢 唐代诗人

7、《黄鹤楼》中描绘了醉人景色的名句是:

“,”;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东晋

8、《归园田居》中的“,”发出感叹,表明自己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点明了题旨。

9、“,”虚写作者早出晚归,辛苦劳作的情形。

《沁园春·雪》 毛泽东

10、《沁园春·雪》中,赞美晴天美景的句子是:

“,,”由写景转入论人的句子是:

“,。

”点明该诗主旨的句子是:

“,,。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

11、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和陆游《卜算子·咏梅》中,都写出了梅花的一些共同特征。

他们分别是:

(毛泽东),。

(陆游),。

《木兰诗》 宋 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北朝民歌

12、“扑朔迷离”比喻事物的错综复杂,难以辨别,它源于《木兰诗》中的“,,,?

”几句诗,诗中表现征遥远,表现木兰跃马飞奔,直赴少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极言战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表现战斗频繁和战争时间之长的诗句是:

“,”。

《观刈麦》 白居易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13、《观刈麦》中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农忙季节的句子是:

“,,,

”;表现农民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破阵子》 辛弃疾 号稼轩 南宋

1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再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表现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句子是:

“,,”;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著名哲学家

1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用莲的正直、芳香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用莲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

16、人们对身处商海而清正廉洁的干部总是赞不绝口,称他们是“,”的好干部。

(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17、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即《爱莲说》中运用反语,暗讽世人的感叹句)

18、《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

,。

19、《爱莲说》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

《采莲曲》 王昌龄 字少伯 唐代

20、《采莲曲》中的“,”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

《莲叶》 郑谷 唐代

21、《莲叶》中“,”,写出了鸳鸯戏水,荷叶遮雨,婉转表达出“浣沙人”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

《赠荷花》 李商隐 字义山 唐代

22、《赠荷花》中写荷花绿叶与红花相映,多么天真自在的语句是:

“,”;诗中的“,”暗示了诗人心中种种难言的隐痛。

《白莲》 陆龟蒙 字鲁望 唐代

23、《白莲》中“,”,写出了不作任何修饰,凌波独立的白形象。

《莲》 苏轼 号东坡居士 北宋

24、《莲》中的“,”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令人神往。

附答案: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

3.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4.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9.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9.莲,花之君子者也

20.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23.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24.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译文

《赵普》译文:

P.26

赵普年轻时熟悉宽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

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不是的报这人。

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

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奏章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奏章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人。

《两小儿辩日》译文:

P.77

孔子到东方游历,(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在(激烈地)争论。

(孔子)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刚出来时大得像车子上的伞盖,到了正午时却像只盛菜饭的盘子、钵盂(那么大),这不是(距离)远的(看起来)小,(距离)近的(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刚出来时清凉寒冷,到了正午时(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到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距离)近的(感觉)热,(距离)远的(感觉)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他们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智慧多呢?

《黄鹤楼》译文:

P.104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

“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

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于园》译文:

P.105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子。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这座园子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后面的厅堂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短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样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黔之驴》译文:

P.135

黔地没有驴子,有一倍爱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到黔地。

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

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

(老虎)藏在树木里偷偷看它(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本领似的。

(老虎)渐渐地听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

(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

“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

《爱莲说》译文:

P.216

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代的陶渊明独爱菊花。

牌价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娇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埸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木兰诗》译文:

P.234

 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的一阵阵叹息声。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女儿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

昨天夜晚看见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已经成年的大儿子,木兰没有年长的哥哥,我愿意为了这次征兵去买马和鞍,从此代替年老的父亲从军去打仗。

 到东边集市上买一匹好马,到西边的集市上买马鞍和鞍垫,到南边集市上买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上买根长长的马鞭。

早晨辞别父母出发,夜晚在黄河边上宿营,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声音,只听到黄河水奔流发出的溅溅的响声。

早晨辞别黄河继续前进,傍晚就到黑山山头,听不到爷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发出啾啾的叫声。

 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

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

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