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6248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侦查学 简答题教学内容.docx

侦查学简答题教学内容

 

侦查学简答题

侦查学简答题

1.简述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答:

⑴案例分析;⑵调查法;⑶科学实验法;⑷比较研究法。

2.简述刑事侦查学基础理论之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答:

⑴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刑事侦查活动的认识基础;

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指导刑事侦查活动的科学理论;

⑶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是刑事侦查活动的思维向导。

3.简述犯罪现场访问的意义。

答:

⑴能为采取紧急侦查措施提供有利条件

⑵能促进现场勘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⑶是犯罪现场分析工作的重要基础

⑷可及时获取侦查线索

4.简述犯罪现场访问的准备。

答:

⑴确定犯罪现场访问的范围和重点;

⑵了解重点访问对象的有关情况;

⑶拟定访问计划;

5.简述与访问对象初步接触阶段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答:

⑴稳定访问对象的情绪,解除访问对象的顾虑;⑵拉近心理距离,营造良好氛围

6.简述询问犯罪现场发现人、报案人的主要内容

答:

⑴发现犯罪现场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发现犯罪现场时在场人员及其基本情况;

⑵发现犯罪现场时现场的状况,有无对现场进行变动,变动的原因和变动后的状态;

⑶发现案发现场后是否采取了保护措施,采取了何种保护措施。

7.简述盗窃案件的特点

答:

⑴犯罪行为全过程具有隐蔽性,作案人与事主不发生正面接触

⑵作案人在实施盗窃犯罪行为之前,一般都要进行踩点和其他预谋活动

⑶犯罪现场一般遗留有犯罪痕迹及其物证

⑷系列盗窃案件作案人的作案手法一般具有习惯性

⑸有赃物可查

8.简述外盗案件的特点

答:

⑴作案人在作案动机、潜入现场的方法的选择上显得不够精明,出入路线明显,并且往往遗留有逗留或徘徊的痕迹;

⑵作案人往往采用翻越院墙、挖洞、揭瓦、撬门、破窗或设法提前潜入的方式进入现场

⑶盗窃目标不准确、不集中、行动显得盲目、紊乱、急促,破坏、翻动行为多,被盗赃款赃物的数量、价值与作案人所付出的力量、花费的时间往往不符

⑷现场遗留的犯罪痕迹及其他物证经过鉴定、查证,不属于内部人员所有

⑸现场上所获得的犯罪证据与外地公安机关发布的案情通报中所谈犯罪证据相同

⑹被盗财物在外地被发现,并且排除内部人异地销赃的可能。

9.简述盗窃案件现场勘查中应查明的主要问题。

答:

⑴作案人采用什么方法,何时从什么部位进入和逃离现场的

⑵作案人进入现场后,进行了那些活动,其过程和特点如何

⑶作案人破坏了那些部位,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破坏的,其手法是否熟练是否反映出某种职业特点

⑷作案人用什么方法和运输工具运输赃物的

⑸在作案人出入现场的通道、停留过的地方、被他触摸的物品上以及被他破坏的客体上,有没有遗留下手印足印及其随身携带物品。

⑹是否应当采取追缉堵截,通缉通报等。

10.简述盗窃案件现场实地勘验的重点。

答:

⑴作案人进出现场的方法和出入口的具体位置

⑵被盗财务的保管处所

⑶现场周围环境

⑷注意发现现场的反常现象,以识别伪装现场的行为。

11.简述外盗案件的侦查要点

答:

⑴深入、扎实的进行摸底排队

⑵严密控制赃物

⑶插队犯罪前科资料

⑷认真审查被拘捕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⑸及时发现系列盗窃案件线索,实施并案侦查。

12.简述扒窃案件的侦查要点

答:

⑴认真进行报案登记;

⑵在详细询问事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判断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必要时,可在事主带领下,到失窃地点对有关人员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核实情况,从中发现可疑线索。

13.简述抢劫案件的主要特点

答:

⑴被害人与犯罪行为有一定时间的正面接触

⑵犯罪行为人持有器械类或药物类工具,犯罪手段多样

⑶有被抢的赃款赃物可查

⑷抢劫犯罪行为人多连续作案,手法具有一定习惯性

14.简述对谎报的抢劫案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答:

⑴审查报案人有无谎报动机

⑵审查报案人的陈述

⑶审查报案人指称的抢劫现场

⑷审查现场现象与报案人陈述是否一致

⑸对受伤的报案人进行伤痕检验和伤势检验

⑹审查报案人报称的被劫财务7审查报案人在案发前后的行为、情绪及经济状况是否反常、有无可疑之处。

15.简述抢劫案件分析判断案情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答:

⑴分析犯罪行为人作案前有无预谋过程

⑵分析犯罪行为人是否是当地人

⑶分析犯罪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情况是否了解

⑷分析犯罪行为人是偶犯还是惯犯

16.简述查找抢劫犯罪嫌疑人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答:

⑴抓好当场处置,及时追缉、堵截

⑵调查控制赃物

⑶摸底排队

⑷全面深入调查犯罪工具

⑸组织巡查守候,捕获现行犯

⑹并案侦查

17.简述抢劫案件中对被害人的询问项目。

答:

⑴抢劫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⑵犯罪行为人是怎么进入现场、接近被害人的、其来去现场的方向与路线

⑶犯罪行为人是采取什么手段对被害人实行强制的,借助何种工具及工具的来源

⑷被害人与犯罪行为人是否进行过搏斗、是否在犯罪行为人的身体上或衣服上造成损伤或破损、犯罪行为人遗落了那些物品

⑸犯罪行为人抢走了那些财务,其数量、品名、特征如何

⑹犯罪行为人抢取财物得过程,其对财物的情况是否知情,是指名索要,还是到处翻找7犯罪行为人的体貌特征、行为特征、言语特征及讲话内容。

18.简述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

答:

⑴调查、掌握、研究刑事犯罪活动情况

⑵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侦查破案工作

⑶开展打击刑事犯罪的专项斗争

⑷做好控制和预防犯罪工作

⑸搞好刑事侦查基础业务建设

19.简述刑事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

⑴坚持党的领导

⑵实事求是

⑶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⑷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20.简述刑事侦查工作中落实社会主义法制的重点

答:

⑴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⑵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⑶坚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⑷严禁逼供信,捍卫社会主义人权原则

21.简述刑事侦查工作方针

答:

⑴依靠群众

⑵抓住战机

⑶积极侦查

⑷及时破案

⑸注重协作

⑹注重科技

22.简述依靠群众作为刑事侦查工作方针的必要性。

答:

⑴是由人民公安机关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⑵是由刑事犯罪活动的社会性特点决定的

⑶是由同刑事犯罪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决定的

23.简述保护犯罪现场的意义

答:

⑴保护犯罪现场有利于查明犯罪过程和案件情况

⑵保护犯罪现场有利于收集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痕迹、物证

⑶保护犯罪现场有利于快速反应和采取紧急措施

⑷保护犯罪现场有利于保守勘查工作的秘密

24.简述犯罪现场的一般保护方法

答:

⑴室外现场的一般保护方法:

①划出保护范围,设岗警戒;②气候变化时,对痕迹、物证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⑵室内现场的一般保护方法:

①封锁出入口;②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在现场外围划出一定得警戒范围,设立岗哨,禁止围观群众靠近现场。

25.简述痕迹、物证在勘查前的保护方法。

答:

⑴标示保护法:

在发现有痕迹、物证处用粉笔等工具将痕迹、物证圈画起来,加以标示的方法

⑵记录保护法:

是指在保护现场过程中,由于抢救人命、扑灭火险等需要,而必须移动现场物品时,将移动前现场的状况详细记录下来的方法

⑶遮盖保护法:

是指在其后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现场上的痕迹、物证受到破坏,用洁净的遮盖物对痕迹、物证加以遮盖的方法

⑷转移保护法:

是指为了避免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现场上痕迹、物证受到破坏,而将痕迹、物证进行转移、提取的方法

26.简述痕迹、物证在勘查中的保护方法。

答:

⑴勘查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必须戴手套,有条件的应套上一次性鞋套

⑵禁止使用现场内的任何物品和交通、通讯工具

⑶禁止在现场内抽烟、进食、吐痰、梳头和使用现场内的洗漱室

⑷非法医不得随意触动尸体和改变尸体的姿势

⑸移动和触动现场内的物品进行观察和研究时,尽量选择一些非常规的着力点,如桌子的边沿、物体的棱角处、门的上缘

⑹在提取痕迹、物证时不能打喷嚏、咳嗽,最好戴口罩

⑺勘查人员进入现场工作后,应当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勘验,尽量避免反复多次进出现场

⑻每种痕迹、物证必须单独收集和包装,以免痕迹、物证发生交叉污染

⑼为了便于需要时查明现场中的痕迹是否在现场勘验中受到污染,应对曾直接接触过痕迹、物证的人员进行登记,形成名册

⑽证据的提取、包装、运送的每个环节的交接过程必须环环相扣,人人签名

27.简述保护现场的任务

答:

⑴核实情况,迅速上报

⑵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

⑶适时采取紧急措施

⑷进行初步调查访问

⑸向侦查人员提供发现案件及保护现场的情况

28.简述犯罪现场勘验的对象。

答:

⑴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现场痕迹

⑵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物品和物质

⑶现场上与犯罪有关的文书材料、音像资料和电子数据材料

⑷现场上的尸体

⑸与犯罪有关的人身

29.简述整体巡视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

⑴了解犯罪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⑵巡视现场

⑶划定勘验的范围,明确勘验的重点

⑷确定勘验顺序

30.简述局部观察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

答:

⑴观察地面痕迹、物证

⑵全面记录固定现存状况

⑶判明犯罪行为人进出现场的路径或出入口,查明犯罪现场上的变动情况

⑷全面寻找、发现犯罪现场内的痕迹、物证

31.简述犯罪现场勘查概念的含义。

答:

⑴犯罪现场勘查的主题是侦查人员

⑵犯罪现场勘查的内容和范围具有特定性

⑶犯罪现场勘查是一项策略和技术性很强的侦查措施

⑷犯罪现场勘查具有特定的目的

32.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

答:

⑴查明案件性质

⑵查明与犯罪有关的情况

⑶发现、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

⑷为分析案件情况、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依据

⑸记录现场情况

33.简述在现场勘查中哪些人员不能被邀请为现场见证人。

答:

⑴现职的公安,司法人员

⑵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被害人及其亲属

⑶精神病人和心理特点不适应完成见证人义务的人

⑷有犯罪嫌疑或受过打击处理的人

⑸不到法定责任年龄的人

⑹临时暂住、流动人员

34.简述在现场勘查中如何进行现场指挥。

答:

⑴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布置现场调查

⑵分别轻重缓急,安排调查顺序

⑶组织调查人员观察现场,以利调查工作的开展

⑷重点调查对象,应亲自询问

35.简述在现场勘查中如何对实地勘验进行指挥。

答:

⑴着重抓好实地勘验方案的制定

⑵确定犯罪现场的勘验检查范围

⑶勘验检查的顺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⑷全面掌握现场勘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36.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实施要求。

答:

⑴犯罪现场勘查必须及时

⑵犯罪现场勘查必须全面

⑶犯罪现场勘查必须细致

⑷犯罪现场勘查必须客观

37.简述犯罪现场临场讨论的意义。

答:

⑴犯罪现场临场讨论是对现场勘查的总结和检查,有助于发现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现场勘查的水平

⑵犯罪现场临场讨论是制定侦查计划、全面展开侦查工作的前提,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件侦查的进程

⑶犯罪现场临场讨论是对犯罪现场的分析与研究,它有利于集思广益,形成共识,提高集体的战斗力

38.简述犯罪现场临场讨论的任务。

答:

⑴分析、判断事件性质和案件的有关情况

⑵检查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的情况

⑶决定现场勘验后对现场的处理方案

39.简述犯罪现场临场讨论的步骤。

答:

⑴汇集现场材料

⑵鉴别材料真伪

⑶分析、判断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40.简述犯罪现场临场讨论中现场分析的内容。

答:

⑴对案件性质的分析、判断

⑵分析、判断作案时间

⑶分析、判断作案空间

⑷分析研究犯罪工具

⑸分析研究犯罪手段

⑹分析研究犯罪行为

41.简述并案侦查的条件。

答:

⑴现场的痕迹、物证相同,或者有直接的联系

⑵犯罪行为人的体貌特征相同

⑶犯罪行为方式、作案手段相同

⑷侵害部位、对象、作案时间、作案地点具有相似性

⑸具有内在的、无形的联系因素

42.简述辨认的作用。

答:

⑴认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

⑵查明不知名死者的身份及有关情况

⑶查找犯罪现场

⑷查明现场遗留物的来源、出处

⑸查明某物品是否是本案的赃物

43.简述发布通缉令的条件。

答:

⑴通缉对象必须是已经逃跑的、有证据证明的犯罪嫌疑人或在押脱逃的犯人

⑵通缉对象必须是依法应该逮捕的。

⑶通缉对象必须是已经查明身份的。

44.简述杀人案件的分类。

答:

⑴依据杀人动机不同进行的分类(危害国家安全动机的杀人,私仇报复杀人,奸情杀人,强奸杀人,流氓杀人,恋爱、婚姻、家庭纠纷杀人,图财杀人,遗弃杀人,变态人格杀人,性变态杀人)

⑵依据死者身份明了与否进行的分类(死者身份明确的案件和死者身份不明的案件)

⑶依据尸体是否被发现进行的分类(已发现尸体案件和未发现尸体案件)

⑷依据尸体形态不同进行的分类(完整尸体案件、碎尸案件、白骨案件、灭尸案件)

⑸依据杀人手段、工具不同进行的分类(枪杀、钝器杀人、投放危险物质杀人、爆炸杀人、放火杀人、电击杀人、驾车杀人、徒手杀人)

⑹依据杀人现场位置、环境不同进行的分类(室内杀人和室外杀人)

45.简述杀人案件的主要特点。

答:

⑴侵犯的客体是特定对象的生命

⑵多有与杀人犯罪相联系的特定预谋过程

⑶犯罪行为具有致命的强度

⑷有尸体可供检验

⑸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直接大多存在着既有的利害关系

⑹现场上可供提取的物证和反映出的线索较多

⑺犯罪行为人在作案后心理活动剧烈,反常表现相对突出

46.简述侦查无名尸体案件中调查死者身份的渠道

答⑴检查死者衣物及随身携带物品

⑵就地组织群众辨认

⑶在适当范围内公布案情,组织群众座谈,从调查失踪的人员入手发现线索

⑷查对各地发来的失踪人通报,检索网上失踪人通报,从中发现线索

⑸发布无名尸体通报

⑹查对指印档案

⑺定方向、定范围,对于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要重点调查

47.简述侦查无名尸体案件的方法

答:

⑴针对尸体的不同表现形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⑵通过多种渠道调查死者身份,顺线查找犯罪嫌疑人

⑶查找杀人的主体现场,寻找犯罪嫌疑人

⑷充分利用各种依据材料,广辟侦查途径

48.简述侦查无名尸体案件时查找杀人主体现场的方法

答:

⑴运用一些特殊物证确定主体现场的位置

⑵分析现场环境,查找主体现场

⑶对主体现场的查找,要与调查疑人疑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⑷综合分析、利用各种物证,查找主体现场

49.简述分析、判断杀人犯罪时间的依据。

答:

⑴根据尸体现象判断被害人的死亡时间,从而推导杀人犯罪时间

⑵根据现场痕迹的形成时间同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推断杀人时间

⑶根据现场物品状态推断杀人时间

⑷从现场上记载时间或者能够标明时间的物品及其变化情况推断杀人时间

⑸根据群众和被害人亲友提供的情况推断杀人时间

50.简述杀人案件侦查中判断移尸现场的情形。

答:

⑴尸体以碎尸块状态散落于现场或被放置于包裹里,而现场没有碎尸痕迹,或现场为繁华场所,不具备杀人碎尸条件

⑵通往发现尸体现场的路上有滴落血迹、拖拉尸体痕迹或留有移尸工具痕迹

⑶被害人尸体上有开放性伤口,而尸体附近却没有出现应有的血泊或大量流淌血迹、喷溅血迹

⑷被害人尸体上留有明显的挣扎、搏斗、抵抗伤痕。

但尸体所在场所并无搏斗痕迹

⑸被害人的身上沾附有或尸体所在现场散落有与该现场物质属性不同的异常附着物

⑹被害人有被奸淫迹象,而尸体所在现场却没有相应的躺卧印压痕迹

⑺来去现场的足迹十分明显,但无被害人的足迹,或者死者脚底没有沾附现场附近地面的粉尘与泥土

⑻其他一些移尸迹象

51.简述杀人案件侦查中确定犯罪行为人人数的方法。

答:

⑴通过调查访问,从知情群众中了解

⑵从犯罪行为人遗留在现场的足迹种类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⑶从手印、指印种类及数目判别犯罪人数

⑷从现场有关物品的陈设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⑸从其他一些方面推断

52.简述杀人案件侦查中分析、判断犯罪行为人性别的方法。

答:

⑴从与性别相关的痕迹特征入手加以判别

⑵从与性别相关的现场遗留物入手加以判别

⑶从犯罪工具与手段入手加以判别

⑷从被害人的背景情况入手加以判别

53.简述查找犯罪嫌疑人的主要途径。

答:

⑴从调查因果联系入手开展侦查

⑵从痕迹、物证调查入手开展侦查

⑶从调查占有时空条件的人入手开展侦查

⑷以刻画的犯罪条件为依据开展侦查

⑸从调查疑人疑事入手开展侦查

⑹其他侦查途径

54.简述查证犯罪嫌疑人的内容。

答:

⑴犯罪时间查证

⑵痕迹、物证调查与鉴定

⑶运用秘密探查力量和侦查技术手段查证

⑷辨认

⑸情节调查查证

55.简述分析判断杀人动机的一般方法。

答:

⑴从死者的背景情况入手推断

⑵从杀人犯罪现场现象入手推断

⑶综合死者的背景情况和现场现象进行分析

56.简述当场取财型图财杀人的现场现象。

答:

⑴有翻动、搜寻财物的迹象

⑵财物有短失

⑶犯罪工具方面,一些图财杀人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人出来带有杀人凶器外,还带有一些用以撬门、扭锁的工具

57.简述强奸杀人案件的现场现象

答:

⑴尸体为女性并且一般是青少年女性

⑵尸体有被奸淫的迹象

⑶现场状态呈现出的强奸迹象

⑷与强奸犯罪相关的特殊的痕迹、物证

⑸特殊的杀人手段

59.简述伪装图财杀人现场的反常表现

答:

⑴翻动、搜寻财物过程的反常

⑵财物指向的反常

⑶对财物处理的反常

⑷一些具体行为方式的反常

60.简述伪装强奸杀人现场的反常表现

答:

⑴有奸的表象、无奸的实质行为

⑵没有与实施强奸行为相对应的挣扎、搏斗痕迹和躺卧、印压痕迹

⑶犯罪行为人制造的强奸假象明显不符合实施强奸活动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61.简述摸底排队的作用

答:

⑴摸底排队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

⑵摸底排队可以发现侦查线索

⑶摸底排队可以发现和收集证据

⑷摸底排队可以广泛收集刑事犯罪信息

62.简述摸底排队的条件和依据

答:

⑴是否具备作案时间或在发案时间内到达过发生犯罪行为的地点

⑵是否具备作案动机

⑶是否拥有作案工具

⑷是否具备犯罪行为人的个人特点

⑸是否具有形成现场痕迹、物证的条件

⑹是否持有赃款赃物

⑺其他条件(如疑人疑事、反常表现、特殊技能、嗜好怪癖等)

63.简述立案的条件。

答:

(⑴有犯罪事实;⑵需要追究刑事责任)⑴行为人实施了触犯刑律、危害社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⑵行为人的行为情节和后果,符合公安部规定的对于各类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⑶案件属于刑事侦查部门管辖范围

64.简述侦查计划的基本内容。

答:

⑴立案的依据

⑵对案情的分析、判断结果和侦查方向和范围的确定。

⑶侦查的具体任务、基本措施和侦查力量的组织与分工

⑷对于在侦查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测与其对策

⑸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各个环节及衔接方法

⑹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和有关注意事项

⑺对于预谋犯罪案件,还应提出制止控制现行破坏和防止造成损失的措施

65.简述突破侦查僵局的方法。

答:

⑴认真分析照成侦查工作僵局的症结所在,即分析该疑难案件就其形成因素来讲,是属于原生型疑难案件,还是属于后生型疑难案件,出现僵局的关键原因在哪里。

⑵在以往侦查工作的基础上,重新、反复地勘查案件现场,进一步深入分析、判断案情,调整乃至重新制定侦查计划。

⑶全方位地复查已采取的侦查措施,利用反馈信息发现失误和漏洞,以重新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侦查措施。

⑷重新设计和运用侦查谋略,促使作案人自我暴露,为侦破工作创造、捕捉、利用各种侦查战机奠定基础。

⑸挖掘、创造各种条件,采用相应的刑事技术和技侦手段,以获取有价值的犯罪证据。

66.简述破案的标准。

答:

⑴已获取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

⑵已获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该犯罪的证据

⑶犯罪嫌疑人或者共同犯罪中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业已抓获归案

67.简述破案战役的类型。

答:

⑴以侦破积案为主要内容的破案战役;

⑵以减少发案为主要目的的破案战役;

68.简述追捕逃犯的主要措施。

答:

⑴落实基础控制工作

⑵充分发挥秘密探查力量的作用,抓获在逃人员

⑶落实责任制,展开专案抓捕

⑷各警种、各部门密切合作,实行整体作战

⑸发挥技术侦察手段的作用

⑹实行网上作战,发现在逃犯罪嫌疑人踪迹,采取措施缉捕

69.简述控制赃物的作用。

答:

⑴发现侦查线索

⑵直接破获案件,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

⑶收集犯罪证据

⑷挽回和减少被害人的损失

⑸控制赃物是刑事侦查工作实现覆盖社会面目标的重要途径

70.简述控制赃物的范围。

答:

⑴信托寄卖部门,如委托行,典当铺、行李寄存处。

⑵各种物品收购部门,如废品收购站、旧物收购门市部、文物商店、珠宝玉器商店。

⑶各种修理业,如家用电器、钟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修理业。

⑷金融部门,如银行、储蓄所、金银及外币兑换处、证券交易所。

⑸犯罪嫌疑人住所、窝赃处所。

⑹商品交易场所,如商场、集贸市场、黑市。

71.简述犯罪现场勘查记录的作用。

答:

⑴犯罪现场勘查记录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依据。

⑵犯罪现场勘查记录是分析、研究案情,再现犯罪现场的客观依据。

⑶犯罪现场勘查记录是固定、保全证据和存储资料的重要方法。

72.简述犯罪现场照相的特点。

答:

⑴拍摄目的的特殊性;⑵拍摄对象的特殊性;⑶拍摄要求的特殊性。

73.简述犯罪现场照相的任务。

答:

⑴记录现场状况;

⑵记录现场上各种痕迹、物品的形状、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⑶记录现场所处的位置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74.简述犯罪现场照相的拍摄要求

答:

⑴犯罪现场照相要围绕揭露案件真实情况进行拍摄。

⑵犯罪现场照相要正确反映现场的客观情况及其内在联系。

⑶犯罪现场照相要表现不同案件的特点。

⑷犯罪现场照相要按顺序有步骤地拍摄。

75.简述犯罪现场照相的种类

答:

⑴现场方位照相;

⑵现场全貌照相;

⑶现场中心照相;

⑷现场细目照相。

76.简述犯罪现场照相的步骤

答:

⑴制定现场照相计划;

⑵拍摄现场全貌及中心照片;

⑶拍摄现场细目照片;

⑷拍摄现场方位照片。

77.简述制作犯罪现场勘验笔录的要求

答:

⑴客观地记录犯罪现场和勘查情况。

⑵用词力求准确。

⑶记述繁简得当。

78.简述绘制犯罪现场图的一般步骤

答:

⑴仔细观测现场。

⑵确定绘图的种类。

⑶构思画面内容和布局。

⑷确定现场图的方位和比例尺。

⑸绘制现场草图。

⑹描图定稿。

79.简述犯罪现场的特点

答:

⑴现场上储存着有关犯罪和犯罪行为人的信息。

⑵现场上保留着犯罪证据。

⑶现场状态容易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

80.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刑事侦查中的同一认定?

答:

①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熟悉客体某些特征的人;

②同一认定的客体只能是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物(包括场所),而且这些客体或其他反映形象在案件发生和侦查过程中已先后出现两次;

③同一认定的目的是确定某一客体是否同一或是否原属同一整体物;

④同一认定的方法必须是以对客体特征的比较为基础;

⑤同一认定中无论是物证技术鉴定还是调查中的同认定,都是对客体是否同一所作出判断。

81.刑事侦查工作在同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处于什么地位?

答:

①在打击刑事犯罪工作中担负主力军的职能;

 ②在侦查破案工作中发挥攻坚作用;

 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

82.刑事侦查工作机制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答:

刑事侦查部门是侦查破案的主力军,承担全部破案责任;科学划分责任区,建立覆盖社会面的刑警队;实行侦审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