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6004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docx

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加速形成。

但面对全球化市场竞争,各国物流业的发展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和生存危机的压力,决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只有一个,即培育并加快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起步晚、规模小、竞争优势不突出,面对物流业全面对外资开放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物流业如何发挥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已变得刻不容缓。

本文便通过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利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指出了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不高的原因,并为我国物流企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ABSTRACT

Withthequickeningtheprocessofintegrationofglobaleconomyandswiftandviolentdevelopmentofinformationscieneeandtechnology,thelogisticsindustrywhichisanimportantpartoftheservicetradeisrisingintheglobalrangeandtakingshapewithhigherspeed.However,facetheglobalizationmarketcompetition,thedevelopmentofthelogisticsindustriesofvariouscountrieswillfacethepressuresfromthechallengeofinternationalcompetitionandexisteneecrisisdirectly,thereisonlyonefactorthatdeterminessurvivinganddeveloping,namelyfasterandaccelerateit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lthoughChina'slogisticsindustryhasdevelopedveryrapidly,butstartedlate,insmallscale,competitiveadvantageisnotprominent,inthefaceofopportunityandchallengeopentoforeigninvestmentinanall-roundwayoflogisticsindustry,howthelogisticsindustryofourcountrymakethemostoftheadvantage,andenhancing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becomeveryurgentalready.ThispaperanalysisthedevelopmentstatusoflogisticsindustryinChina,andusecomparativeadvantageandcompetitiveadvantagetoanalysis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China'slogisticsandpointedoutthatwhyChina'slogisticsindustry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isnothigh,andproposedsomesuggestiononhowtoimprove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thelogisticsindustry.

KEYWORDS:

logisticsindustry,logisticsenterpris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keycompetitiveness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物流业现状

根据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入世后,我国物流业必须要在自由、

平等、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向世界各成员国开放。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如仓储面积,仅国有主要物流系统中就有3亿多平方米。

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高度重视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的运输网络;在世界航运业上,我国也已进入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货物运输量呈逐年上升之势。

物流业这一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物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不论是在量,还是在质上都有大的发展,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是社会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幅。

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

验表明,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2008年增长8%,

经济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GDP增幅达到9.0%,从而构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

调查数据表明,自2004年至2008年,反映物流需求规模的全社会物流总值从38.4万亿元上升到89.9万亿元,增长了2.3倍,年均以24.96%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0.22^(按现价计算)的年均增速。

表1

年份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中国GDP(亿

元)

159878

182321

209407

246619

300670

GDP增长

10.1%

9.9%

10.7%

11.4%

9.0%

社会物流总

38400

481000

596000

752283

899000

同比增长

29.9%

25.2%

24%

26.2%

19.5%

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是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的比重仍处于高位,反映我国经济运作粗放的基本现实。

物流成本占GDP匕率逐年下降,宏观调控在适当控制过热增长的同

时,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

物流成本与GD的比例每下降0.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了899亿元经济效益(以2008年GD为例),那么2007年到2008年下降了0.3个点,就意味着直接增加了2697亿元的经济效益。

图1

三是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投资规模还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作了大量投入。

统计数据表明,自2004

年至2008年,国有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7570.6亿元上升到17508亿元,增长了2.3倍。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44亿元,同比增长61.8%,国家加大物流相关产业基础建设投资措施取得成效,对物流业的振兴与发展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表3:

年份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固定资产投

资(亿元)

7570.6

9293.1

12169

14280.6

17508

投资增长率

22.8%

23.4%

17.4%

22.6%

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四是社会物流增加值的幅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

说明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加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从调查资料显示的结果看,自2003年至2008年,我国物流产业增加值从7380亿元上升到19965乙元,增长了2.7倍,年均递增15.2%,高于同期GD年均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物流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说明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专业化物流(第三方物流)正在加快发展。

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被经济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直接创造了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

表2

年份

20M年

[处年

J0Q6年

2007年

伽年

中国GDPI亿元)

159S73

1S2321

20^407

244619

300670

GDF増长率

10"

99%

10.7%

IL4%

90%

全国物流動唯

14120

169S1

19965

物碗加值同比增

12.5%15」%

20.3%

16.4^

占中园服务业増加值

17.6%

16.5%

同上年相比占GCP

±5-0.5%

隹9%

TB4J5%

同上年相比

上升0.2%

下K01%

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一)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以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直接决定了物流业的总体实力,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服务内容、行业经验、营销能力、网络服务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定位、创新能力、企业机制等加以反映。

物流企业是服务性企业,企业的产品是“服务”,其核心竞争力与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定区别,不一定表现在核心技术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在市场中获得用户忠诚度的能力。

海尔人谈到海尔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时,认为:

海尔物流没有核心技术,但却有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基于海尔文化的整合力,海尔物流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海尔人创新的海尔文化价值观。

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物流资源整合,努力建设企业文化,积极创新,快速有效地实现用户需求的能力。

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无形的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自身的特征。

其核心竞争力特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1、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

不符合用户需求、不能为用户最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的能力不是核心竞争力。

先进的物流技术应用要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首先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开发,不符合用户需求的技术即使十分先进也不会被用户所接受,也不能成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企业要实现用户看重的物流服务价值,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来实现用户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

例如联邦快递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信息化物流管理上,实现用户的核心利益就是即时运送。

2、差异化特征,即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它不像材料、机器设备那样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

这种差异性,依靠的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技术成果导致的重大跃进。

主要表现在物流技术、企业文化、营销网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

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强化突出,建立互补性知识与技能体系,才能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竞争对手很难以模仿。

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3、延展特征。

表现在能够较快的进入与企业相关的领域,增强企业服务的拓展能力,满足客户对相关服务的需求,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

例如,快速货运企业可以进入全方位的现代物流领域或者为特定的用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扩大物流企业服务的范围,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1.比较优势在物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运用

(1)本土优势。

由于熟悉国内物流市场操作的“游戏规则”,了解本国物流资源的分布以及经济状况,法律政策、营销环境、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故而我国大型物流企业与国外竞争对手角逐时,具有本土作战的优势。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规模化生产和大批量销售的实现,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及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性。

(2)创造成本优势。

物流的服务对象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这些物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形成的物流信息。

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有助于实现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平均利润,而且恰恰是行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前提,企业进行大量创新的保障,是提高竞争力的物质基础。

从香港与深圳的物流业合作看,比较优势对

深圳吸引香港的产业转移,提高物流业竞争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

代以来,香港的物流用地一直比较紧张,劳动力生产要素价格比较高,导致物流成本高居不下,而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深圳,则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的物流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陆续将部分物流活动外迁至深圳,而深圳则通过设立福田保税区、建立内陆货运村、创建物流园、加快货物通关速度等举措适应这一变化,以提升物流业竞争力。

(3)后发优势。

正由于国内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我过大型物流企业可以借鉴国外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规避国外企业走过的弯路,从高起点,厚基础,严要求出发,在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后发制人的优势。

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就应充分利用我国港口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加快港口建设,建立有关运河、高速公路、铁路等路上运输网。

新加坡物流业的发展得益于马六甲海峡的地缘优势,还有香港、釜山、高雄、长滩等城市物流业的发展,都是利用了物流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充分发挥了该地区的比较优势。

综上所述,物流业竞争力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和前提的,低廉的劳动力、生产资料成本,优良的天然区位条件,强劲的市场需求等等因素,促使物流这一派生需求不断形成和发展,并以一定形式形成一个地区物流业的竞争力。

2.竞争优势理论在物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运用

(1)生产要素与物流业竞争力。

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basicfactor)和高级生产要素(advaneedfactor)。

对于物流业而言,初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港口自然条件、路网基础设施、土地、普通员工、运输车辆、货物处理站、地理位置、融资等,它们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

而一旦这些要素在复杂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被以独特的方式持续

投入与创新改造,形成难以被复制或替代的有利要素时,则使该地区的物流业具有竞争优势,且这种竞争优势是其他地方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的,是物流业竞争力持续长久的保障。

而那种被持续投资和创新改造出来的有利要素,就是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运作高效的码头和机场、四通八达的路网、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精致的物流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流畅的配送网络、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平台等等。

我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基础设施的条件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极大的改善。

2004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187万km其中高速公路3.43万km。

公路交通能力的提高,为提高物资流通的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交通运输的对外开放,也引进了物流管理的理念和人才。

这些都是生产要素条件方有利的一面。

(2)市场需求与物流业竞争力。

在物流领域的市场需求,是指对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需求如何,促使制造业、商业,以及农业和其他服务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一个重要的驱动力是现代化的生产和商贸系统,市场竞争环境迫使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经营者通

过提高生产率和减少无效劳动来减少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加。

对专业化物流种类的需求越多,一旦其他区域不具有该种需求时,则该区域的物流业就比较容易获得竞争优势。

各地方和地区的经济正更多地整合到全国,以致全球经济系统和有国际生产和营销际网络的公司团体之中,以致于生产、装配、外协等工作要在所有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地方、地区和国家进行。

(3)关联产业与物流业竞争力。

相关与支持产业是指上游的制造业和下游的商业;以及对物流、供应链管理和运输管理有重要影响的产业,物流业是新技术与传统产业

相融合而产生的新产业,而电子信息产业是其重要基础之一。

2001—2007年销售收入

年均增长28%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52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

随着现代物流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形成了物流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局面。

(4)市场竞争主体与物流业竞争力。

物流业是由众多物流企业组成的。

作为物流企

业,需要审视自身的资源状况,确定在业内或市场中的战略地位,从目前国际上现有的

从事物流服务的品牌企业的情况看,物流企业大多数是从传统的运输经营业务扩展服务范围,进入物流服务领域的,例如,TNTUPSMAERSKDHL等。

我国国内的企业,如,中外运、中海、中远等,也根据市场需求相继开展物流服务。

这些企业都有长期的运输市场营销服务经验和客户关系网。

而进入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的发展战略,正是在原有的运输服务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通常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不仅包括针对客户服务、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策略;而且包括与竞争对手发展伙伴关系,进行协作竞争的策略。

(5)机会和政府与物流业竞争力。

对于政府来说,由于它的政策取向会影响上述4

个要素,因此对形成行业竞争优势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促进物流的发展中,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是,创造和维护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服务市场环境。

2009

年2月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现代物流业列入我国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

但是目前的物流服务市场环境仍然有不少问题,不规范、不统一、缺乏标准、缺乏信誉、地区圭寸锁、交易成本过高、过多的不透明和不可预见性因素等等,使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软环境障碍。

三、限制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因素

目前限制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宏观产业体制性障碍,二是微观企业粗放性经营。

(一)宏观体制性障碍

1、我国目前尚没有一个正式的关于现代物流的法规或规则,用来规范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和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相关问题。

另外,一直以来在我国物流业广泛应用的保障制度也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如何规避物流营运上的不确定性风险,让物流业在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市场环境下健康发展是发展现代物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现象突出。

这集中体现在铁路运力偏紧和沿海水路运力偏紧与港口疏运能力不足两个方面。

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三,成工作量居世界第二,每公里完成的货运量居世界第一,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物流需求。

3、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在物流人才方面,据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物流从

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高中及中专职校两者则占了50%另外,由于在我国的教育体系统中很少有针对物流方向的学历教育,导致了高学历物流人才的缺乏。

社会上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同时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导致从事物流的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不擅于管理。

4、物流业的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共同化、现代化程度不高。

国内有经验的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工业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流程,我国可降低现有物流成本的50%-60%

(二)微观企业粗放型经营障碍

1、我国物流企业整体上发展不平衡我国物流企业因各自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而导致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不高,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网络和综合的物流服务理念,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所存在的首要问题。

2、我国物流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物流系统效率低、综合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物流

企业据统计约有73万多家,其中7人以下的物流企业就占到了12%我国上市的26家物流公司总上市资产150亿,而美国仅一家物流公司的上市资产就超过200多亿。

“规模小”即意味着基础设施差、粗放式经营。

我国物流市场开放后,这些小物流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使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正在经历着市场的调整和淘汰。

3、我国的物流企业多把物流服务看成简单的满足客户需求,把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看成是各自独立的物流活动,几乎没有形成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

这样的结果导致物流企业仅仅关注价格而忽视了“供应链”所能带来的总成本降低的优势。

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

增值率较高的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其收益只占15%。

四、提高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现状及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进而可以提出提高我国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即:

要解决体制性障碍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支持,为我国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了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粗放型经营的难题,除了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之外,更需要我国微观层面的物流企业的重视和解决,加快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提高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首先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

物流和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进行,政府对物流发展作出规划和提出实施原则指导行业的发展。

同时又要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刊物进行监控、协调和管理,促进市场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

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采用政府投资和社会集资相结合的方式,有重点的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2、应继续加大基础性物流设施建设。

国家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

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统筹。

目前,我国内地进出口货物有70%左右是由内地以散杂货形式集运到港区再拼箱,或拆箱后以散杂货形式疏运到内地。

内陆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中转站发展较慢,集装箱“门到门”的多式联运方式未得到充分发展。

3、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

一方面要在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做好工作。

国内物流的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也要尽可能实现国际化标准。

另一方面,对已经落后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要尽快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搬运和

装卸设施、物流中心、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进行全面梳理,以

与世界发达国家国际物流标准保持一致。

4、物流信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柱,当务之急是应对原有的物流网络进行重组,建立辐射全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信息网络,同时积极引入、加快使用网络技术。

实施物流过程中的有效采购、订单管理、库存控制与配送管理,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子系统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输效率。

5、大力发展战略联盟,为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物流企业应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物流企业运营的管理绩效;通过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