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5438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0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docx

二水平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王修改

二采区回风下山

 

梯子岩煤矿

二0一七年六月

 

规程会审表

会审时间

会审地点

主持人

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名称

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部门

签字

部门

签字

部门

签字

防突队

机电科

通风科

调度室

安全副总

通风副总

施工队

会审意见:

年月日

生产矿长:

年月日

安全矿长:

年月日

机电矿长:

年月日

总工:

年月日

矿长:

年月日

贯彻学习记录表

贯彻时间

年月日

贯彻地点

贯彻内容

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贯彻人

学习人员签名处

姓名

考核情况

姓名

考核情况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二采区回风下山。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

是为形成二采区开拓水平的全风压通风系统,满足二采区主要回风的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

1、巷道设计长度及坡度

二采区回风下山总工程量为374m,可利用巷道268m,剩余掘进巷道106m,落平巷道33m;故本工程剩余掘进量为139m,其中:

1、斜巷长106m,巷道坡度为:

-12°(沿层位),从+925m标高往下施工,在+900m水平落平。

2、再掘进落平后的17m水平巷道进入+900m井底车场联络巷。

3、服务年限:

(见二水平设计)7.7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本巷道预计2017年6月底开工,2017年8月底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

2、《煤矿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3、《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4、仁怀市梯子岩煤矿《初步设计方案》

5、仁怀市梯子岩煤矿《安全专篇》

6、《煤矿防治水规定》

7、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

8、贵州金永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仁怀市梯子岩煤矿《二采区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二0一七年六月版)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一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水平名称

二水平

工程名称

二采区

回风下山

地面标高(m)

+1305m-+1355m

井下标高(m)

+925m-+900m

地面的相对位置

及建筑物

本工程对应地表无建筑物、桥梁、河流,地形地貌属于高原山地地形、剥蚀地貌,施工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井下位置及

施工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该回风下山位于井田东翼,西翼为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距轨道下山平距31m,该下山布置于C7和C12煤层之间。

该下山施工对地面设施没有影响。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该矿井在+974m以下均未进行其他采掘活动,邻近的轨道下山在施工掘进中。

走向

157°

倾斜

-12°(沿层位)

长度

139m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和层间距:

梯子岩煤矿二采区回风下山到位后同样在C7和C12煤层之间布置+900m井底联络巷,按照“设计”将在该水平分两个阶段布置上阶段的C7煤层首采层工作面。

C7煤层顶板岩性:

粉砂质泥岩、泥岩,少数为泥质粉砂岩。

底板岩性:

泥岩、粉砂质泥岩,少数为细砂岩。

煤层特征情况表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

m

平均1.75

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

°

平均14°

煤层硬度

F

2~3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层理发育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节理发育

绝对瓦斯涌出量

m³/min

1.379

煤层爆炸指数

%

无爆炸危险性

二、顶、底板岩性及特征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特征

直接顶

粉砂泥岩

10m

深灰色,薄层状、缓波状层理,含少量黄铁矿散晶及团块,见滑面及擦痕

直接底

泥岩、粉砂岩

13.2m

同上

第三节地质构造

一、煤岩层产状

矿区位于长岗向斜北东翼,基本形态为一单斜构造。

岩层倾向140-210°倾角16°。

区内次一级褶曲不发育,未见落差大于20m的断层。

矿区构造类型为中等类型。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本巷道地面矿井南部斜坡地带含浅部风化裂隙水,应注意观察顶板淋水情况。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按探放水部门的钻探设计进行钻探。

巷道正常涌水量0.4m3/h,最大涌水量1.2~2m3/h

二、影响掘进的其他因素

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瓦斯

2012年鉴定绝对涌出量为5.10m³/min;相对涌出量为27.84m³/t;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

爆炸指数8.6%,不具备煤尘爆炸危险

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

自然发火期为III级,属不易自然煤层

地温危害

无地温异常现象

冲击地压危害

预计无冲击地压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二采区回风下山在+925m标高处的联络巷口向北,方位157°倾角为-12°,总工程量139m(斜巷106m,平巷33m)。

回风下山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净宽3.2m,净高3.0m,净断面积8.5㎡。

巷道设计坡度:

-12°(沿层位。

腰线位置:

在轨面以上1.1m处。

附图:

巷道断面图、支护断(剖)面图。

 

第二节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

二采区回风下山。

二、观测内容:

巷道顶板离层量、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两帮相对移近量、支护质量动态监测。

三、观测方法:

(一)表面移近量的观测:

施工过程中,要对巷道表面位移情况及时进行观测,在巷道开始掘出20m后布置测站,测站间距100m,每一个测站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每组观测断面设4个检测点,即顶板、底板及两帮各设一个,每天由技术员观测一次,并将监测结果记入专用记录本中备查,每个观测点自设立之日起,连续检测时间不少于60天。

(二)顶板离层仪的观测:

1、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布置:

2、施工过程中,自开门口处开始,在巷道顶板中部每30m安装一个LBY-型顶板离层仪进行监测。

3、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安装:

(1)用直径8mm的钻头在顶板上打400mm深的眼,再用直径28mm的锚索钻头打5600mm深的眼,眼深共6000mm。

(2)用锚索钻杆将上部锚固器推至眼底,轻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

(3)用锚索钻杆将中部锚固器推至顶板以上4000mm位置处,轻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

(4)用锚索钻杆将下部锚固器推至顶板以上2400mm位置处,轻拉一下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

(5)将套管组件插入钻孔口,确保三个刻度尺移动顺畅,不受任何卡阻。

(6)将粗径刻度尺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刻度尺外露10cm左右,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7)将中径刻度尺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刻度尺外露10cm左右,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8)将细径刻度尺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刻度尺外露10cm左右,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9)记录下固定点与粗径刻度尺之间、粗径刻度尺与中径刻度尺之间,中径刻度尺与细径刻度尺之间的的三个数据,即为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初始数据。

4、顶板离层仪观测要求:

每旬由技术员观测一次,将观测数据填写于现场牌板中,同时将数据记录到专用记录本中备查。

(三)支护质量的动态监测:

验收员监测锚杆、锚索的锚固力和扭矩。

用MLK型锚杆拉力计、MQ18-200/50型锚索张拉仪检测锚杆锚索的锚固力,用扭矩扳手检测锚杆的扭矩力。

凡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要当班补打安装,并将检测结果记入专用记录本中备查。

(四)观测需用仪器仪表:

LBY-型顶板离层仪、MLK型锚杆拉力计、MQ18-200/50型锚索的涨拉仪、扭矩扳手,钢卷尺。

四、数据处理:

通过观测,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把结果应用到设计和施工中去,从而不断修改设计、补充措施,指导施工,并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支护方式

(一)临时金属前探支护

1、锚网巷道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采用金属前探梁。

前探梁采用4寸的厚壁钢管2根,钢管壁厚不小于5mm,长度不少于4m,用锚杆和吊环固定,前探梁间距为0.7-0.9m,吊环用直径18mm的等强螺纹钢焊制其强度不小于等强锚杆的强度,每根前探梁用不少于三个吊环固定,吊环螺丝拧入锚杆长度不小于20mm。

安装吊环的锚杆初锚力不小于120KN/根。

2、支设前探支架,其操作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放炮前应将前探支架紧固,防止巷道上方离层围岩冒落伤人。

⑵前探支架的长度和材料都要符合前述规定;

⑶对放炮崩垮的围岩必须及时支护,并清除悬矸活石;修护巷道必须从上至下,,并加固接顶摘除迎头活石,未修护好之前严禁作业。

⑷松动前探梁的固定点,将外面一个固定点移到最前面的锚杆上,并向前窜动前探梁。

前探梁必须靠拢工作面,距工作面距离不得超过0.8m,同时用不少于50mm厚的木板刹紧背牢棚顶板。

(二)永久支护

该回风下山采用锚网(索)金属网支护+喷浆进行全断面支护。

1、顶板锚杆及两帮第一根锚杆采用高强预应力锚杆和锚索支护。

每排9根锚杆,锚杆间距为0.8m,排距为0.8m,每根锚杆均用2块型号为K250树脂锚固剂固定。

根据我矿的支护设计,锚索每5m打设1根,沿巷道中线打设,锚索预紧力为2~3T。

第一根布置从巷道正中开始向两边帮布置,向下按0.8m间距依次布置,并垂直于巷帮,底角锚杆与巷帮成≯15°的俯角。

锚杆应横向成排,纵向成线。

2、锚杆支护设计

⑴锚杆长度及株排距计算

由于直接顶为粉砂泥岩,按悬吊理论计算:

锚杆长度:

L=L1+L2+L3=100+1400+300=1800mm计算锚杆长度为1800mm,采用1800mm锚杆。

式中:

L1——锚杆托盘、螺帽及外露螺纹长度;

L2——软弱岩层厚度,可根据柱状图确定;

L3——锚杆伸入稳定岩层深度,一般不小于300mm;

⑵锚固力N:

可按锚杆杆体的屈服载荷计算

N=π/4(d2σ屈)=0.25×3.14×(0.02)2×335×106=105KN

式中:

d——杆体直径

σ屈——杆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

(3)锚杆间排距

锚杆间距D≤1/2LD≤0.5×1800=900mm

设计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

根据矿井设计及邻近巷道施工经验,锚杆排距800mm,间距800mm。

3、锚索支护设计

根据施工设计,采用锚索支护进一步提高顶板支护的安全可靠性。

锚索长度的确定

采用低松弛、高强度、直径为15.3mm的钢绞线,其最低破断载荷为230KN,应用悬吊理论进行参数计算:

锚索长度:

L=l1+l2+l3

L——锚索长度

l1——锚索外露长度,取0.2m

l2——巷道顶板潜在破坏范围,取2.2m

l3——锚索伸入老顶长度,即锚固段长度,根据锚固力要求及现场拉拔试验,取1.4m

计算得:

L=0.2+2.2+1.4=3.8m

从以上计算结果,结合邻近巷道的施工情况,二采区回风下山选用6m的锚索能达到有效控制顶板的目的。

锚索排间距及其抗拉拔力的确定

锚索每5m打设1根,沿巷道中线打设,锚索预紧力为2~3T。

二、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

(一)支护形式

二采区回风下山巷道采用高强锚杆(索)+金属网+喷浆联合支护。

(二)支护材料及规格:

1、锚杆、锚索及锚固剂

等强螺纹钢锚杆,直径为18mm,长度为1800mm,锚杆外露长度均为15-50mm。

每根锚杆均用2块型号为K250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剂直径为2mm,每块长度为500mm,锚固长度不少于1000mm。

锚杆初锚力不小于120KN,预紧力矩不小于150N.m。

高强锚索直径为15.3mm,长度为6000mm(托顶煤施工时,顶煤厚度在2-4m长度为8000mm,),每孔使用4块型号为K250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长度2000mm。

每根锚索初锚力不小于180KN,锚固力不小于00KN,锚索外露长度为150-200mm。

2、金属网

金属网采用直径6.0mm的冷拔钢筋制作的经纬网,规格为长×宽=2000mm×1000mm,网格为长×宽=100mm×100mm,网要压茬联接,顺向和垂直巷道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相邻两块网之间要用12#双股铁丝三角形联接,连接点要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200mm。

3、喷浆支护:

1)支护要求:

鉴于该下山施工考虑绞车运输的提升能力及同时施工的不安全因素,而皮带及刮板运输;再加上巷道施工均布置在岩石层位,故支护方式采用:

(1)在施工中必须坚持使用好前探支护;

(2)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前述锚杆、锚网规定,及时铺设锚网打好锚杆及锚索加强支护;

(3)由于刮板及皮带不便于运输喷浆材料,故采用巷道全部形成后再行喷浆。

但必须特别注意:

1)在施工中,每班必须有=专人(班长)观察顶板围岩情况,发现围岩压力大或不稳定及风化变形等支护不安全因素,必须停止掘进,先行喷浆支护至安全后,才能继续掘进;

2)砼配比为水泥:

砂:

石子=1:

2:

2,水泥标号不低于425#,石子粒度为10mm,混凝土标号C20,速凝剂:

型号为高效782—3型,速凝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4%,量斗容量为0.25m3。

3)喷浆厚度:

50mm,两侧墙体围岩坚固时可只进行素喷(不挂网,只喷水泥、沙子),厚度30—50mm。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锚杆钻机打眼工艺:

(一)作业前检查:

1、操作者手持操作臂上的手把,接装进气、进水接头,锚杆机转柄必须处于关闭位置。

2、每次接装进气、进水接头时,都应冲洗管内的沙石异物(包括压气管内的聚留气)。

3、操作者应在钻机摇臂端的外侧站立。

4、按顶板高度选用合适的初始钻杆。

5、钻孔前,检查马达旋转、水路启闭是否正常,再正式投入生产。

(二)作业时:

1、首先应按支护设计要求确定好钻眼位置,将钻机搬到眼位的正下方。

2、开眼位时,钻杆不可过快,气腿推力要调小一些,当钻进孔眼0.2m时,方可逐步加快转速,加大推力,进入正常钻孔作业。

3、钻孔到位后,关闭气腿进气,调小出水量,减慢钻机转速,使钻机靠重力作用带着钻杆回落。

(三)作业完以后:

1、先关水并用水冲洗钻机外表,然后空车运转一下,达到去水防锈的目的。

2、检查钻机是否损伤,螺丝是否松动,并及时处理好。

3、将钻机以竖直方式置于安全场所免受炮崩、机轧、车辗等意外损伤。

二、锚杆安装工艺

1、准备工作

检查锚杆是否合格,锚固剂要用专用箱运至施工地点,同时检查锚固剂的质量,对不合格的锚固剂一律不准使用。

2、打锚杆眼

打眼前,首先用长把工具找掉顶帮上的活矸危岩,将前探支架逐根移到迎头;然后严格按照中线检查巷道断面规格,标出中线位置,铺好网,网下放好钢带,拉三角线找正钢带,固定好钢带,并用小杆、木楔将网和W钢带加紧加牢,使之严密接顶;根据W钢带上的眼孔布置锚杆眼位,锚杆眼方向误差不得大于15度。

锚杆眼深度2.2m,打眼时应在钎子上做好标志,严格按锚杆长度打眼。

打眼前,必须在前探支架的掩护下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进行,严禁空顶作业。

3、安装锚杆

1)把树脂药卷和锚杆推入规定的孔位。

利用锚杆搅拌器通过锚杆机的上推力把数脂药卷推入孔中直到锚杆托盘离顶板20mm左右,注意在上推时严禁旋转,严禁把托盘死死压在顶板上。

2)完成第二步后,迅速旋转锚杆15~20秒(旋转搅拌时不要施加推力),然后顺势上推锚杆使锚杆托盘贴近顶板(托盘离顶板的间隙5mm左右)。

3)完成搅拌后停止60~120秒钟左右让树脂充分凝固。

4)上紧螺母:

旋转搅拌器上紧螺母。

在紧螺母时应给最大扭矩而不要施加上推力以最大限度的上紧螺母。

5)用扭矩放大器或手动加长扳手,进一步上紧螺母,达到规定的安装扭矩力。

锚杆安装可以总结为:

一推(推树脂入孔到规定位置),二转(旋转搅拌树脂),三等(等树脂充分凝固),四紧(紧固螺母)。

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安装步骤安装,否则会出现“长尾锚杆”或打不开阻尼现象。

这会大大影响锚杆支护效果甚至失效。

三、锚索安装工艺

1)钻孔深度大于锚索长度(从托盘到锚索前端的距离)0~50㎜。

2)钻孔打好后,轻轻将锚固剂推入钻孔,要确保不使锚固剂外壳破裂。

3)用安装好垫圈和托盘的锚索将锚固剂缓缓推入钻孔,直至推不动为止。

4)将预先安装在钻机上的锚索搅拌器跟锚索的尾部连接,快速搅拌锚固剂,搅拌锚固剂的同时加大钻机的推力。

锚固剂搅拌时间为25~0秒,搅拌锚固剂停止时要确保锚索托盘靠近岩面。

5)锚固剂搅拌完毕后10~15分钟后,用锚索涨拉仪拉紧锚索,锚索初锚力要达到180KN。

四、锚杆施工质量与要求

锚杆的锚固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20KN,预紧力矩不小于150N.m。

巷道净宽不能小于设计要求,但最大宽度不能大于设计要求150mm;高度不能低于设计要求,但最大高度不能大于设计要求200mm;锚杆间距不能超过设计±100mm;锚杆排距不能超过设计的±100mm,外露长度不能大于50mm;并保持做到巷道无淤泥积水,无杂物,材料工具码放整齐。

五、巷道特殊地点支护要求

1、若顶板破碎或压力大时,根据顶板情况适当加密锚索,每排2根锚索布置。

2、开口和落平处,帮网要连接合格,帮锚杆要紧贴煤帮,抹角处空顶距超过1.0m时要补打顶锚杆进行维护。

六、工程质量标准

锚网支护巷道工程质量标准

项目

质量标准

部位

规格(mm)

净宽

0~+150mm

中线至左帮

1600

中线至右帮

1600

净高

0~+150mm

巷中

3000

坡度

-12°(沿层位)

锚杆间距

±100mm

中~中

顶部800

帮部1000

锚杆排距

±100mm

中~中

800

锚杆孔深

0~50mm

实测

1800

锚杆外露长度

15~50mm

实测

锚杆锚固力

120KN/根

实测

锚杆拉力计检测

托盘与壁面

密贴壁面

观感实测

金属网

绑结牢固压茬连接好

观感实测

锚杆角度

≥75°

与岩面夹角

用角度尺测量

锚索排距

±100mm

中~中

5000

锚索孔深

0~+00mm

实测

5800

锚索锚固力

00KN/根

实测

锚索涨拉仪检测

顶锚索角度

≥75°

与岩面夹角

用角度尺测量

帮锚索角度

15~0°仰角

与巷帮夹角

用角度尺测量

工业卫生

巷道无淤泥积水,无杂物,材料工具码放整齐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法

1、二采区回风下山在+925m标高处的联络巷口向北,方位157°倾角为-12°,总工程量139m(斜巷106m、平巷33m)。

2、施工前,必须先对开口处10m范围内巷道支护进行检查并加固,只有在确保开口处10m范围内巷道支护巷道围岩无任何问题后,方可对该下山进行开口掘进。

3、巷道开口前,地测人员必须到实地给出巷道开口位置和开口方向,并在开口位置画出巷道轮廓线,待巷道掘进3~4m后重新标定巷道中线。

鉴于二采区下部煤层变缓,巷道设计为12度,为防止穿C7煤层,故在施工中沿C7煤层底板的标志层(标3)进行掘进,在C7煤层底板16m有一层标志层(标3):

细砂岩,该标志层厚度1.5m,在掘进过程中,始终将该标志层位于巷道的顶部,保证巷道顶部距C7煤层底板距离不小于15m。

但必须定方位施工。

4、巷道开口前,将开口附近10m范围内的风管、水管、电缆、监测监控线路等断开后撤,以免开口将其损坏。

并将开口处所有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后路畅通。

5、巷道开口前,必须安设好风机,确保开口施工期间正常供风。

6、巷道开口必须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7、巷道掘进,必须先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在巷道开口位置顶部、底部2个、左右两边及沿巷道中线施工1个探水钻孔,经探水确认安全,方可对巷道进行开口,探放水钻孔的布置严格按照编制的《二采区回风下山探放水设计》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8、巷道开口期间矿必须有一名副矿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二、工艺流程

接班安全质量检查→钻孔前的准备→布孔打眼→安全排查→装药联线放炮→围岩处理及支护→装运渣→巷道支护→延接刮板→验收交班

三、施工技术

按设计巷道断面尺寸掘进。

安激光指向仪定向指导掘进。

第二节凿岩方式

一、采用钻眼爆炮的方法破(煤)岩。

炮掘循环进尺不大于1.6m。

二、打眼机具

采用YT-28型风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和井下移动压风机。

(1)打眼前,班组长要组织职工首先要敲帮问顶,详细检查工作地点顶帮岩石及支护情况,用不短于2.0米的长柄工具摘掉活石。

处理活石时,必须在可靠的临时支护掩护下进行,不准空顶作业和冒险作业。

够锚杆排距要立即打锚杆,不够锚杆排距时采用前探梁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做好后,必须再对工作地点所有的支护进行全面加固,并检查顶帮的围岩情况,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班组长必须负责详细检查围岩的滑纹情况,若发现活石及时处理。

如果处理困难或有危险时,不能盲目处理,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活石所在位置,用临时支柱支护好后方可采用爆破方法处理,打眼时必须避开此处,并随时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3)打眼前,首先打开风水阀门吹洗风水管路畅通后,将凿岩机、锚杆机油壶内灌满机油并检查凿岩机、锚杆机进风、水口有无堵塞物,有时必须清理吹洗干净后,再将风、水胶管用带丝头活接、快速卡子与凿岩机、锚杆机连接牢固后,打开风、水阀门检查有无跑风、漏水现象,绑扎牢固后,方可进行打眼。

打眼过程当中,要随时检查活接和快速卡子的连接情况,如有松动及时拧紧,防止风水胶管脱落伤人。

(4)打眼时必须根据中腰线及爆破图表要求布置炮眼。

钻进中,钎子不能上下左右移动,以免造成断钎伤人。

(5)打眼时,凿岩机前方不能站人。

掌钎点眼人衣袖口要扎紧,并系好工作服纽扣,钻深50~100mm,眼位定住后,要立刻撤到凿岩机后面。

凿岩机、锚杆机的位置和高低要根据炮眼的角度调整好。

打眼时钻工要立于凿岩机一侧,不要用两腿夹住凿岩机,也不准手握凿岩机气腿、锚杆机活杆,只能手握把手。

用力要均匀适当,防止操作不协调,用力不均匀发生断钎伤人。

操作锚杆机时,人员要在锚杆机的右侧操作,锚杆机左侧不准站人,防止打折的锚杆机钻杆左旋伤人。

锚杆机更换或续接钻杆时,要关闭供风开关,待风量减少到最小,慢慢关闭升降开关使凿岩机、锚杆机低速转动,慢慢回落到最低位置后,方可更换钻杆。

打眼人员要和更换钻杆人员配合默契,防止锚杆机突然升降伤人。

(6)多台凿岩机、锚杆机打眼,必须作到:

定人、定机、定位。

多台凿岩机不准上下重叠作业,凿岩机下不准站人。

(7)在打眼过程中,如遇突然喷水或钻眼内回水过大、变小、甚至全无,或煤岩突然变软,要立即停止钻进并进行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