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5143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9 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docx

专题19实验专题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9实验专题

(满分:

100分时间:

75分钟)

一、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小鼠的大脑中,尿刊酸可转变成谷氨酸,谷氨酸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小鼠的神经活动(如学习和记忆能力)。

某科研小组研究适量紫外线照射对正常小鼠体内尿刊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谷氨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B.120min后,紫外线照射不再对甲组小鼠产生影响

C.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紫外线照射

D.适量紫外线照射可能会提高小鼠的记忆能力

【答案】B

【详解】

A、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谷氨酸是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A正确;

B、由曲线图分析可知,120min后,甲组紫外线照射的尿刊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乙组未用紫外线照射的尿刊酸相对含量,这说明120min后,紫外线照射仍然再对甲组小鼠产生影响,B错误;

C、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适量紫外线照射对正常小鼠体内尿刊酸含量的影响,故自变量为是否用紫外线照射,C正确;

D、尿刊酸可转变成谷氨酸,而谷氨酸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小鼠的神经活动,结合实验结果可以推知适量紫外线照射可能会提高小鼠的记忆能力,D正确。

故选B。

2.(2021·北京昌平区·高三期末)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

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图1),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

B.实验需检测小鼠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

C.推測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细胞分裂

D.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

【答案】C

【详解】

A、共享血液循环,必须保证两者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

B、只有检测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才能继续进行实验,B正确;

C、实验只检测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没有检测小鼠A,故不能得出这个结论,C错误;

D、激素是通过血液传送的,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3.(2021·云南玉溪市·高一期末)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时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B.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NaOH溶液浓度相同,作用不相同

C.用纸层析法分离出的4条色素带中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呈黄绿色

D.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C

【详解】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不能用斐林试剂来代替碘液,因为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水浴,改变实验温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A正确;

B、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NaOH溶液浓度相同,质量浓度均为0.1g/mL,作用不相同,斐林试剂中的NaOH是生成氢氧化铜的反应物之一,双缩脲试剂中NaOH溶液是为了创造碱性条件,B正确;

C、用纸层析法分离出的4条色素带中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为橙黄色,C错误;

D、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被大多数人所接受,D正确。

故选C。

4.(2020·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下表为调查不同浓度的甲胺磷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结果,根据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甲胺磷浓度(mol/L)

动物指标

0

0.04

0.09

0.06

0.30

0.54

施用后动物种类数(S)

56

36

29

22

18

18

总个体数(N)

612

419

212

133

121

92

A.甲胺磷浓度与土壤动物总个体数(N)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

B.在农田害虫的防治过程中,把握农药的科学用量,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可反映土壤农药污染的程度,S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D.长期过量施用甲胺磷,会导致土壤动物产生相应抗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B

【详解】

A、随着甲胺磷浓度的增大,土壤动物总个体数(N)越来越少,甲胺磷浓度与土壤动物总个体数(N)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A错误;

B、农田害虫防治过程中,把握农药的科学用量,有利于维持物种数目(S)和个体数目(N),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可反映土壤农药污染的程度,S值越小,污染越严重,C错误;

D、长期施用甲胺磷农药,导致土壤动物相应抗性增强,但抗性强的也不一定对其它环境因素适应能力就强,即具有抗药性强的土壤动物不一定都有利于种群延续,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5.(2020·沙坪坝区·重庆一中高三月考)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科研人员设计实验研究蜂毒素浓度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胃癌细胞的初始数量、培养时间等

B.Bax蛋白能促进胃癌细胞凋亡,Bel-2蛋白能抑制胃癌细胞凋亡

C.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原理是能够促进Bax基因的表达,抑制Bel-2基因的表达

D.工蜂产生蜂毒素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无关

【答案】D

【详解】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蜂毒素浓度,无关变量有胃癌细胞的初始数量、培养时间等,A正确;

B.分析图2可知,Bax基因表达增强,Bax蛋白能促进胃癌细胞凋亡;Bel-2基因表达减弱,Bel-2蛋白能抑制胃癌细胞凋亡,B正确;

C.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蜂毒素能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eI-2基因表达,且随蛇毒素浓度增加Bax基因表达率升高、BeI-2基因表达率降低,由此可以看出蜂毒素通过促进Bax蛋白产生和抑制Bel-2蛋白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C正确;

D.由图1和图2可知随蜂毒素浓度的升高,Bax基因表达增强、Bel-2基因表达减弱、胃癌细胞凋亡率升高,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错误。

故选D。

6.(2020·江苏高一月考)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

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DNA和RNA等物质中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

【答案】C

【详解】

A、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同时根据题干可以知道,砷元素可以代替磷元素,说明GFAJ-1的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碳、氢、氧、氮、砷、硫,A正确;

B、因为题干已强调“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砷之所以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代替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B正确;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质粒等物质中,但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砷元素不可能在脂肪中代替磷元素,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以知道,本材料与教材的个别说法不同,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D正确。

故选C。

7.(2021·运城市景胜中学高一月考)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①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

②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在右下方,为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③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④观察洋葱很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高倍镜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

⑤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

⑥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⑦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实验,确保单一变量

A.①③④⑦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⑧D.②③④⑤

【答案】A

【详解】

西瓜汁中虽然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西瓜果肉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西瓜不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故①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若物体偏在右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故②正确;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经过煮沸后,酶失活,不能分解过氧化氢水解,故③错;观察洋葱很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经过解离步骤,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故④错;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所以液泡的颜色变深,故⑤正确;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故⑥正确;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但不一定是空白对照,故⑦错。

故选A

8.(2020·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B.格里菲斯通过实验得出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的推论

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

【答案】C

【详解】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然后用两种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A错误;

B、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设置了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对照,证明了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B错误;

C、萨顿的假说是基于对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观察,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得出结论,应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没有设置对照实验,C正确;

D、艾弗里的实验将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几种成分之间相互对照,从而证明S型细菌中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9.(2020·浙江温州市·高三三模)下列关于“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淡水域水质”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目的之一是对相应水质进行调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

B.调查过程需要观察水样采集地附近的动植物及周边环境

C.实验计划记录表有“测量项目”实验结果记录表无“测量项目”

D.采样和实验前后,都要清洗实验用品

【答案】C

【详解】

A、实验目的中对水质的观察测量和调查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A正确;

B、调查过程中观察调查地点附近的动植物分布情况及周边环境是否对水质有明显的影响,B正确;

C、实验计划目录中“测量项目”在实验结果记录中也应该有“测量项目”,C错误;

D、采样和实验后对仪器及实验用品都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理,以确保水样不被污染;D正确。

故选C。

10.(2020·江西高三一模)植物具有“周期共鸣”的特点,即植物内在的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的时间变化(正常昼夜周期为24h)相互匹配。

科研人员检测了某野生型植物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科研人员又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该种野生型植物,诱导其发生基因突变,筛选得到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Z(周期节律比野生型短)和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

为了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来影响光合作用,应设置的实验组数是()

A.3B.4C.5D.6

【答案】D

【详解】

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除设置题中的对照实验外,还需要设置突变体Z(周期节律比野生型短)和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分别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的实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故需要设置6组实验,即D正确。

故选D。

11.(2019·北京市龙潭中学)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下图表示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基因Bax、Bel的表达率。

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蜂毒腺细胞合成蜂毒素与胃癌细胞凋亡基因有关

B.癌细胞无限增殖时其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明显缩短

C.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

D.蜂毒素通过促进Bax蛋白产生和抑制Bel-2蛋白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答案】A

【详解】

A、由题图1和题图2可知随蜂毒素浓度的升高,Bax基因表达增强、Bel-2基因表达减弱、胃癌细胞凋亡率升高,题图不能证明工蜂毒腺细胞合成蜂毒素与胃癌细胞凋亡基因是否有关,A错误;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其新陈代谢较旺盛,酶的活性较强,其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缩短,B正确;

C、图1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C正确;

D、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蜂毒素能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el-2基因表达,且随蛇毒素浓度增加Bax基因表达率升高、Bel-2基因表达率降低,由此可以看出蜂毒素通过促进Bax蛋白产生和抑制Bel-2蛋白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12.(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若干天后,分别制片观察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主要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分裂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答案】C

【详解】

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A错误;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使得组织细胞分散开来,B错误;

C.据图分析,高浓度的药物X使得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少,严重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C正确;

D.分裂间期开始,细胞体积略微增大,细胞内开始进行DNA的复制,与分裂间期相比,分裂结束时细胞体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高,D错误。

故选C。

13.(2019·广东揭阳市·揭阳三中)单细胞浮游植物杜氏盐藻是最耐盐的光合生物之一。

研究发现,K+浓度对杜氏盐藻的生长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每天需定时对杜氏盐藻逐个计数以绘制生长曲线

B.4mmol/L的K+对杜氏盐藻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C.杜氏盐藻的高耐盐性是其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D.若将K+替换成Na+,则得到的实验结果也是一定相同

【答案】C

【详解】

A、每天定时对杜氏盐藻取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绘制生长曲线,A错误;

B、空白对照0mmol/L相比,4mmol/L的钾离子对杜氏盐藻生长繁殖具有促进作用,B错误;

C、杜氏盐藻的高耐盐性是与其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若将钾离子换成钠离子,培养液都是高盐溶液,则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C。

14.(2019·安徽滁州市·高二期末)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小麦植株内源激素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多效唑能改变内源激素水平,使叶绿素含量增加

B.CTK可能促进叶绿素合成,GA可能抑制叶绿素合成

C.多效唑在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上具有两重性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多效唑能改变内源激素水平,A正确;

B、根据表中数据推测,CTK含量增多,GA含量减少,而叶绿素含量也增加,故CTK可能促进叶绿素合成,GA可能抑制叶绿素合成,B正确;

C、三组实验中,不同浓度的多效唑都能促进小麦植株叶绿素的合成,未体现抑制作用,C错误;

D、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5.(2019·湖南衡阳市八中)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

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

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

(“+”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E

甲突变体

乙突变体

丙突变体

丁突变体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

D.甲突变体因最先不能合成E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

【答案】D

【详解】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

C、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最靠前的物质使最少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据此判断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

B→D→A→E→C,C正确;

D、甲突变体在B、D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其它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所以最先不能合成A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D错误。

故选D。

16.(2019·洪洞县第一中学高三期中)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排序是()

a.作出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d.设计实验e.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A.abcdeB.bacdeC.badceD.baedc

【答案】C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

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因此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b.提出问题;a.作出假设;d.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e.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故选:

C。

17.(2017·湖北高一期末)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与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D.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答案】D

【解析】①与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①刺激的是小肠肠腔,②刺激的是静脉血液,则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A正确;①与③对比,①刺激带有神经的小肠肠腔,③刺激去除神经的小肠肠腔,但二者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这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B正确;通过题干实验④可得,小肠粘膜制成的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中可以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C正确;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D错误。

本题答案选择D。

18.(2021·全国)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

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糊,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min后取出,各加入了0.5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

此学生的实验步骤中有一个错误,请你指出()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B.乙试管应加胃液

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蒸馏水

D.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2mL淀粉糊、2mL唾液,放在冰块中

【答案】C

【详解】

AD、验证的是唾液的功能,应该在唾液淀粉酶适宜的温度下,A、D不符合题意;

B、不能添加胃液,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只有实验组没有对照组,任何实验中都必须有对照组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添加与唾液等量的蒸馏水的对照组,C符合题意。

故选C。

19.(2017·江苏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学业考试)下列相关实验中,实验材料选择及其选择理由最合理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甘蔗汁中含有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错;B、紫色洋葱内表皮没有颜色,应该选择其外表皮,B错;C、选取材料和理由正确;D、应选择一年生的杨树枝条,多年生的枝条对2,4-D不敏感,D错。

故选C。

20.(2020·安徽池州市·池州一中高一期中)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C

【详解】

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细菌的死亡与否,A错误;

B.第2组和第3组有两个变量:

青霉素浓度的高低和蛋白质H的有无,二者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B错误;

C.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则还需设置一对照组:

只加2μg/mL青霉素,与第3组构成对照,C正确;

D.抗生素由微生物产生,而蛋白质H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抗生素,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21.(2020·安徽蚌埠市·蚌埠二中高二月考)“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人饮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

(1)为研究酒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若干志愿者,饮酒后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

请分析回答:

图人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和神经行为能力变化受试者血液中各项能力指数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自身调节维持_____。

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___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