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4759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docx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小宗晓庆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宗晓庆刘小梅

小树有多少棵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学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落实目标:

预习题:

1、口算:

7×8=9×6=6×5=8×5=4×6=

2、4个十是();11个十是();5个百是();13个百是();6个千是()。

对学………2分钟

群学………1分钟

汇报………2分钟

问题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1:

一共有多少棵小树?

生2:

两捆小树有多少棵?

生3:

两捆小树比一捆多几棵?

大家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下小树有多少棵?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问题2:

自学例题、探究新知、讨论算法: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方法一:

(用加法)20+20+20=60

方法二:

(用乘法)20×3=60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4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四.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一】

基础练习,应用新知

1、我们再来看看4捆一共有多少棵?

5捆呢?

2、看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让学生找相同与不同

自学………2分钟

对学………1分钟

(各组2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拓展延伸二】

1、每箱草莓有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

2、70×8=30×6=600×9=4×60=20×7=

3×800=90×5=8×50=700×4=

3、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五、课堂小结:

(3分)

今天我学会了()、()乘()的口算,知道口算方法是:

先把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出()后,再看两个乘数末尾有几个(),就在()的末尾添()。

六、课后反思: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宗晓庆刘小梅

需要多少钱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亲身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重点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三、落实目标:

预习题:

1、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

2、你会算12×3吗?

对学………2分钟

群学………1分钟

汇报………2分钟

问题1:

看图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

一个游泳圈12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尝试列式,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2、交流算法,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12+12+12=36

方法二:

10×3=302×3=630+6=36

自学………4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问题2: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1、列式计算: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方法一:

15+15+15=45

方法二:

10×3=305×3=1530+15=45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2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四、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一】

1、口算:

13×3=70×5=24×2=

31×3=34×2=24×4=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1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拓展延伸二】

1、小明买了2卷胶卷,每卷18元,每卷36张。

小玲买了3卷胶卷,每卷13元,每卷24张。

(1)、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

为什么?

(2)、谁买的胶卷合算?

2、用“﹦”“﹤”“﹥”比大小

23×4○12×4  53×4○4×53

21×4○12×472×10○72﹢10

自学………2分钟

对学………1分钟

(各组4号准备汇报)

群学………1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五、本课小结:

(3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

六、课后反思: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宗晓庆刘小梅

参观科技馆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二、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2、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落实目标:

预习题:

1、口算:

8÷2=9÷3=35÷7=24÷4=40÷8=9÷9=21÷7=12÷4=45÷9=63÷9=

2、填空:

90里面有()个十;400里面有()个百;5000里面有()个千;6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对学………2分钟

群学………1分钟

汇报………2分钟

问题1:

探索新知,讨论算法。

看课件上图片,我们一共60人,乘两辆大客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求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2)汇报算法

方法一:

因为2×30=60,所以60÷2=30。

方法二:

因为6÷2=3,所以60÷2=30。

方法三:

60是两个30相加,所以分成两辆,每辆是30。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很多口算方法,只要方法正确都给鼓励和表扬。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性地板书,并引导学生关注几种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问学生哪种算法最简便,最喜欢用哪种方法)

自学………3分钟

对学………1分钟

(各组2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问题2:

基础练习,应用新知。

如果60人乘3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坐多少人?

自学………3分钟

对学………1分钟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1分钟

小结:

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把几十看成是几个十,几百看成是几个百,几千看成是几个千,计算的结果就是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

四、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一】

1、试一试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块。

分给2人, 平均每人分到多少块?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没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4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拓展延伸二】

1、口算:

40×2=70×3=60×4=80÷2=

210÷3=240÷4=60÷3=200÷5=180÷6=

240÷8=120÷4=560÷7=900÷3=270÷9=

2、420÷6-2539×6+25100-70÷713+16×3

====

====

20×3÷678+600÷3(48+52)÷5180÷9-18

====

====

3、一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五、课堂小结:

(3分)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谈谈你的收获?

六、课后反思: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宗晓庆刘小梅

植树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落实目标:

预习题:

1、小组讨论并试做

46÷2    66÷3   84÷4   100÷5   630÷9 720÷8   

对学………2分钟

群学………1分钟

汇报………1分钟

问题1:

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

图中有()人植树,每组()人。

问题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问题3:

列出算式,并解答。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问题2:

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可以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

每组3人,分成几组可以用除法,列式36÷3

方法一:

因为12×3=36,所以36÷3=12

方法二:

30÷3=106÷3=210+2=12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4号准备汇报)

群学………1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四、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一】

1、试一试

46÷148÷4630÷996÷3

99÷3100÷5720÷886÷2

2、有48个球,每盒4个,应该准备多少个盒子才能装完?

(1)列式计算: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拓展延伸二】

1、一双鞋子:

7元 、一副手套:

12元 、一双鞋:

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在  ○  里填上“>”“<”或“=”。

48÷4  ○ 84÷4            720÷8  ○ 720÷9

24×3 ○24×2          26÷2   ○26×2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2号准备汇报)

群学………1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课堂小结:

(3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课后反思: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宗晓庆刘小梅

搭一搭

一、学习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重点难点:

1、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落实目标:

预习题:

1、(出示课件)出示一个正方体,指出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叫什么名字。

2、出示立体图形看一看,连一连

 

右面正面上面

对学………2分钟

群学………4分钟

汇报………3分钟

问题1:

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可以让一位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位搭立体图形,然后交换。

自学………2分钟

对学………3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问题2:

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你搭的立体图形用了几个正方体?

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从侧面看是几个?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2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四、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一】

1、搭一搭,看一看,正面画√,上面画○,右面画△。

(教材16页第1题)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状?

连一连。

(教材16页第2题)

 

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自学………4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3、4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五、课堂小结:

(3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六、课后反思: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宗晓庆刘小梅

有多重

一、学习目标:

1、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学会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学会“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重点难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三、落实目标:

预习题:

1、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

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大家知道家里一些物品的质量吗?

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1:

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

火腿肠一根40克。

生3:

我的体重是34千克。

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表示各种东西重量的单位,有的用“克”做单位,有的用“千克”做单位。

告诉学生同学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一只鸟的体重只有50克。

学生体验………3分钟

汇报………2分钟

问题1:

认识秤。

(说一说你知道有哪些秤。

1、认识千克和克。

称物体时,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

2、建立克的概念。

我们知道买米买面等要用“千克”作单位,(出示一枚2分硬币)你知道一枚2分硬币是多重吗?

还能用台秤称出它的质量吗?

3、出示天平,教师演示用天平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并让学生观察游码。

请同学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一下,1克大约有多重。

所以一般称很小的、很轻的东西才用天平。

4、请同学们想想还有什么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

从身边找物品称一称、掂一掂。

(铅笔、文具盒、新华字典等)

自学………4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1、2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问题2:

教学1千克=1000克1kg=1000g

1、老师这里有两袋盐,刚刚我们已经称过它重1千克,我们再来看看盐上面写着500克,也就是说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是多少克呢?

2、五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你知道自己体重有多重吗?

(30千克)想一想1千克棉花和1千克盐谁更重?

(一样重)

自学………3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四、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一】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一只鸡重2()一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一个小朋友重23()

2、填上合适的数。

2kg=()g4000g=()kg

7kg=()g8000g=()kg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4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拓展延伸二】1千克的绵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自学………1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2号准备汇报,1号补充)

群学………2分钟

五、课堂小结:

(3分)

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____。

六、课后反思:

定边县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宗晓庆刘小梅

1吨有多重

一、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学会了“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二、重点难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三、落实目标:

预习题:

1、回答我们学过质量单位有那些?

2、填空:

一袋白糖重()千克、一个鸡蛋重()克。

对学………1分钟

群学………1分钟

汇报………3分钟

问题1:

看图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

1、我们以前学过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如果要计算一头大象有多重,要知道一艘轮船能装多重的货物,用千克和克做单位就会感到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又规定了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吨。

2、看图解决问题:

(1)一头水牛重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

(2)一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

(3)一袋面粉约重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

(4)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40人大约重()。

3、简单的换算。

10个100千克是()。

10个100千克就是()千克,也就是()吨。

4、吨可以记作“”。

自学………4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1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问题2:

观察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吨=千克、1t=kg。

自学………1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2号准备汇报)

群学………1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四、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一】

1、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鸡蛋重50(     );一个喜瓜重5(       );

一只大象重3(      );一辆卡车的载重10(   );

举重运动员石智勇在奥运会上举起162(    )荣获金牌;

小丽体重30(        )。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3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拓展延伸二】

1、质量单位的换算。

4千克=( )克;3吨=(   )千克;8000克=( )千克

( )t=2000kg;18t=(   )kg ;( )kg=6t

2、在○里填上“>”“<”或“=”

500kg○3kg   1kg○300g   9kg○9000g

 800g○10kg   3kg○3t      4000g○4t

8000千克○8吨     4500克○4千克

自学………2分钟

对学………2分钟

(各组4号准备汇报)

群学………2分钟

展示汇报………2分钟

五、课堂小结:

(3分)

今天的学习,我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___________。

六、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