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3590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空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铁铸成锅

C.河水结冰

D.木柴燃烧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添加酒精

B.

加热液体

C.

加入固体药品

D.

验满氧气

4.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

B.随意焚烧秸秆

C.爱护花草树木

D.绿色低碳出行

5.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面粉

C.牛奶

D.食盐

6.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

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

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

7.下列关于CO2与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铁还原成铁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只要在室内放--盆水就能防止CO中毒

D.CO2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B.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C.X表示N2

D.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9.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10.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蒸馏水

C.硝酸钾溶液

D.氯化镁溶液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12.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3

C.-4

D.+4

13.青少年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导致佝偻病()

A.碘

B.钙

C.铁

D.锌

14.下列灭火原理错误的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隔绝空气

15.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大量食用含碘海产品

B.为防止海鲜变质,应用甲醛溶液来浸泡

C.为防止缺钙,应提倡青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

D.为节约粮食,应把发霉的大米蒸煮后食用

16.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氨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17.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两种物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

18.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NaCl溶液

BaCl2

Na2CO3溶液,过滤

B

FeSO4溶液

CuSO4

足量铁粉,过滤

C

H2

HCl气体

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CaO粉末

CaCO3

适量稀盐酸,过滤,烘干

 

A.AB.BC.CD.D

19.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BaCl2Na2SO4H2SO4NaCl

B.HClCaCl2KOHNaNO3

C.H2SO4K2CO3CaCl2KCl

D.CuSO4MgSO4HClNaCl

20.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2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银原子_______;

(2)氟元素________;

(3)钾离子________;

(4)两个氢分子________;

(5)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2.从H、O、C、N、Cl、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

(2)质量相同时,所含分子数最多的物质________;

(3)食盐的主要成分_______;

(4)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

(5)炼铁时作为还原剂的化合物_______。

23.目前,石油资源的匮乏使人们不断研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世界上首座熊猫外形的光伏电站已在我国山西大同正式并网发电,电站由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航空煤油是直升飞机的燃料,它是_______炼制的产品。

(2)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硅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化石燃料的燃烧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为了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戴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性。

24.我国“蛟龙”号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

其潜水器的外壳是一层钛合金,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合金属于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

炼制单质钛的反应为:

反应需在氩气中进行。

则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其中氩气的作用是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Al和Fe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

25.人们正在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复杂变化而制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化过程中有如下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乙醇俗称________,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乙醇汽油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乙醇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26.下表是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请画出第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写出6号元素形成含有氧元素的酸的化学式________。

(3)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________。

(4)写出13号元素的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27.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分别由Na、Cu、Ba、H、O、C、S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已知A溶液呈蓝色,A和E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沉淀,D常用于灭火。

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注:

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忽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_;

(2)D物质可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3)A与B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4)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四、实验题

28.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

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4)若用D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则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9.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小红用手触摸烧杯②的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烧杯③的溶液呈_________色。

小红取烧杯③中的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振荡,溶液呈无色,于是她认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理由是如果稀盐酸过量,溶液也呈无色。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呢?

[实验探究]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操作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取适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取适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试纸变为红色,pH______7

有_______生成

有气泡冒出

实验结论

稀盐酸过量

稀盐酸过量

稀盐酸过量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

[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发现上述三个方案中有一个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它是方案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六、计算题

30.某工厂生产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取22g该样品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当加入128.8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42g的不饱和溶液。

请计算:

(1)纯碱中钠、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g;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和澄清石灰石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浑浊正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考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

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平时对化学现象的积累和总结,通常较为简单。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D

【解析】

【详解】

A、酒精挥发是指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错;

B、铁铸成锅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B错;

C、河水结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木柴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D。

3.D

【详解】

A、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使酒精撒出,引起燃烧,发生危险,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液体沸出伤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加入药品时,先加固体,再加液体;且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4.B

【详解】

A、分类回收垃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B、随意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不利于环境保护;

C、花草树木可以吸收一定的空气污染物,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增高,空气变得清新,利于环境保护;

D、绿色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的产生,使生态变得更好,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

B。

5.D

【详解】

A、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混合后形成的是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C、牛奶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溶解性,物质能溶于水时,可以和水形成溶液;不溶于水时,就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值表示。

一般情况下pH值大于7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pH值小于7溶液呈碱酸性,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溶液的pH值等于7为中性。

水样酸性最强应为A项。

7.B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A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会产生酸雨,B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8.B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表示原子序数为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7号元素是氮元素,X表示N,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7、8,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9.A

【详解】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

故选:

A。

10.A

【详解】

A、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

B、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硝酸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氯化镁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B

【详解】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A错误;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碘溶于酒精,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升温等办法,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故C错误;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还要考虑温度因素,故D错误。

故选:

B。

12.A

【详解】

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4)×3+4x=0,则x=-3价。

故选:

A。

13.B

【详解】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4.A

【详解】

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灭火的原理有:

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不能降低。

故选:

A。

15.C

【详解】

A、碘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但是不能食用大量含碘的海产品,因为过量摄入碘元素也会引起甲状腺疾病,故该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故该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

C、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奶制品中富含钙元素,少年每天饮用奶制品,可预防缺钙,故该做法利于人体健康。

D、发霉的大米蒸煮后食用仍然存在有害物质,故该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

故选:

C。

16.C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正确;

D、氯化钠溶液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7.B

【详解】

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说法不正确;

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C、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再分,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D

【详解】

A、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将沉淀过滤可得到氯化钠溶液,可行;

B、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后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可行;

C、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被吸收,在经过浓硫酸干燥,可得到氢气,可行;

D、氧化钙、碳酸钙均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不可行。

故选:

D。

19.C

【详解】

A、NaCl溶液与其他三种混合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C、硫酸与碳酸钾混合有气体生成,与氯化钙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与氯化钾不反应,可以鉴别;

D、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但与其他三种溶液均不反应,气他三种溶液也两两不能反应,不能鉴别。

故选:

C。

20.D

【详解】

A、水不会一步转化成过氧化氢,故A错误;

B、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不易分解生成氧化钠,故B错误;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故C错误;

D、Fe2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Fe2(SO4)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e(OH)3,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然后将选项中的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2AgFK+2H2

【详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银原子表示为:

2Ag。

(2)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氟的元素符号是F。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钾离子可表示为:

(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5)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则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

22.N2H2NaClHClCO

【详解】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填:

N2;

(2)质量相同时,所含分子数最多得物质是氢气.故填:

H2;

(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故填:

NaCl;

(4)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故填:

HCl;

(5)炼铁时作为还原剂的化合物是一氧化碳.故填:

CO。

23.煤石油电4SiO2吸附

【详解】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航空煤油是直升飞机的燃料,它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2)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2+8+x,x=4。

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硅的最高正价为+4价;氧元素显-2价,最高正价氧化物化学式为SiO2。

(3)人们出行经常戴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为活性炭,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有害物质等。

24.金属材料Mg作保护气Fe、CuAl(NO3)3

【详解】

(1)钛合金由金属组成,属于金属材料。

(2)根据

,反应前钛元素为+4价,镁元素为0价,反应后钛元素为0价,镁元素为+2价,则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Mg,其中氩气化学性质稳定,作用是作保护气。

(3)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Al、Fe,铝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根据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被置换出来的铜,不能确定是否有铝,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Al(NO3)3)。

25.CO2酒精可再生混合物乙醇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详解】

(1)由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

(2)乙醇俗称酒精,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复杂变化而制得,是可再生能源。

(3)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汽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4)乙醇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乙醇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6.O

H2CO3(或CH3COOH等)一个氮原子

电子层数相同

【详解】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

(2)第16号元素为硫元素,核外有上电子层,从内到外分别有2、8、6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第6号元素为碳元素,形成含有氧元素的酸为碳酸(或醋酸等),化学式为H2CO3(或CH3COOH等)。

(3)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一个氮原子。

(4)13号元素为铝元素,其氧化物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电子层数相同。

27.CuSO4NaOH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生成蓝色沉淀

【分析】

A溶液呈蓝色,则A是硫酸铜,A和E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沉淀,则E是氢氧化钡,D常用于灭火,则D是二氧化碳,C与D可相互转化,C与E可发生反应,则C为碳酸钠,B与C可以相互转化,B与D可发生反应,则B为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B的化学式分别为:

(2)D物质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A与B反应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现象为生成蓝色沉淀;

(4)C和E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8.酒精灯长颈漏斗A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b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