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3098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6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基建项目

1.1.2   建设投资单位XXXX化工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1.1.3   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建设单位:

XXXX机械厂(筹)

项目负责人:

叶  斌

拟建地点:

XX区XX工业区块污水处理厂东南面C块

1.1.4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精心设计。

做到布局合理,专业配套,设施完善。

(2)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咨询原则。

(3)平面布置紧凑合理,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4)加强环保治理,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做到节能、环保、安全、消防、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配套统一规划。

1.2 项目建设内容

A、征地3725.83㎡,新建标准厂房、仓库等辅助设施及综合楼共2740平方米,实施本项目。

B、工程投入精雕、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车床、线切割等关键设备25台(套),形成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的生产规模。

1.3 建设单位概况

XXXX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主要经营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生产柳胺酚(医药中间体)和年产5000吨硅酸钠(泡花碱)。

由于XX区XX区块开发建设规划的需要,区块将XXXX化工有限公司列入规划拆迁范围。

二OO七年五月正式下文通知本企业做好限期拆迁准备工作。

近二年来本公司经过市场调研结合我省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并且要在若干行业和区域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出口基地的要求。

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XX区把XX区块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扩总量强质量,努力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优势、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XX区社会经济跨越发展。

本公司依托大专院校、科技人员的力量,由厉工程师组织下,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

在原有产品结构和行业作了调整,投资成立XX市XX机械制造厂,开发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项目。

1.4 可行性研究依据和范围

1.4.1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编制依据

《关于印发XX区XX产业区块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XX市XX区人民政府:

莲政发[2006]26号文件)

《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XX“山海协作工程”工业示范区暨XX镇工业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XX市XX区人民政府:

莲政函[2004]29号文件)

XX市人民政府:

关于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XX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XX市XX区人民政府区长办公会议纪要【2007】3号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4.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通过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及项目技术、经济的可能性、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论述本项目的可靠性。

主要内容有市场预测、工艺技术方案、配套工程、节能与环保、安全生产、劳动定员、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等。

1.5项目建设的背景

根据XX市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八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把XX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

市委提出“合力兴工、开放推动”工作部署,突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努力提升产业层次,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基础先行、滚动开发,内聚外引、集群发展”的思路。

抓住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梯度转移和山海协作等有利时机,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和产业集群培育为突破口,认真组织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华侨要素回流工程”、“浙商回归工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继续抓好城市工业功能区建设。

以开发区、工业园区清理整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业区块规划,认真做到以整顿促规范、以规范促提高。

加大对工业区块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切实提高工业区“三率一密度”。

继续抓好招商引资,推进“接轨”与“融入”,坚持内生发展与借力发展并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定点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和商会招商,不断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XX区XX产业区块入园有关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的内外资企业到XX区XX产业区块落户。

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1075.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775.56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资金来源:

固定资产投资775.56万元,自筹575.56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自筹90万元,不足部分商请银行贷款解决。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投资估算与评价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实现值

备注

1

生产规模

 

 

 

1.1

轧钢导卫装置

万套

2

 

2

项目总投资额

万元

1075.56

 

2.1

固定资产投资额

万元

775.56

商请银行贷款200万元

2.2

流动资金投资额

万元

300

商请银行贷款210万元

3

征用土地

3725.83

 

4

建筑面积

M2

2740

 

4.1

建筑密度

%

36.6

 

4.2

容积率

%

1.22

 

4.3

绿地率

%

10.5

391.2m2

5

年工作日

300

 

6

劳动定员

50

 

7

物资运输量

吨/年

2080

 

8

动力消耗

万度/年

17.6

 

9

耗水量

吨/年

1250

 

10

销售总收入

万元/年

1200

计算期平均

11

产品总成本费用

万元/年

1001.83

计算期平均

12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年

75.65

计算期平均

13

税润总额

万元/年

122.53

计算期平均

14

所得税

万元/年

30.64

计算期平均

15

税后利润

万元/年

91.89

计算期平均

16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24

 

17

产品销售利税率

%

10.21

 

18

固定资产投资利税率

%

11.39

 

19

静态投资回收期

7.03

税前(含建设期)

22

银行贷款偿还期

3.05

 

23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3.64%

 

24

净现值(I=12%)

万元

70.83

税后

25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

%

67.97

税后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解决就业岗位50人。

年新增产值1200万元,税金及附加75.65万元。

由上可见,本项目投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8 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设

1.8.1   研究认为

经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本报告认为,XXXX机械制造厂年产2万套轧钢导卫装置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都是可行的,其主要结论如下:

A、本项目投入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B、本企业已聘请了具有成熟技术经验的工程师及技术工人,生产工艺成熟,产品配套协作关系稳定,销售意向落实,本项目的投入,有着较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本项目生产设备国内可购,生产过程中“三废”污染少,处理措施得力,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D、本项目投入有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税率和较好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安全系数高,抗风险能力强,项目投入是可行的。

1.8.2   建议

A、本项目所需设备易购,应货比三家,做到先进、实用、节能、价廉、精度可靠,保证满足工艺要求和生产能力为目的,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B、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降低生产成本,树立产品品牌形象,赢得市场占有率。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市场预测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D、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企业投入技改生产轧钢导卫装置产品,符合XXXX区块产业结构规划,融入区块机械制造业,本技改项目的投入实施,能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规模,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发展要求,本项目投入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B、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区工业经济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待转移,迫切要求发展工业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该技改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好,适时投入技改,扩大规模,有利于地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2.2  市场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铁生产发展迅猛,不仅是国家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近期不会变,钢铁需求量也在扩大,用于轧钢的导卫装置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大,该项目产品轧钢导卫装置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后,产品质量、经济指标优于同行。

现已与遂昌元立、辽宁鞍山、广东裕丰等轧钢厂有意向供货。

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好。

 

 

 

三、产品性能和产品方案

 

3.1  产品性能

3.1.1   产品性能和用途

轧钢导卫装置是钢铁企业在加快各种型村所不可缺少的消耗品,我公司按扎钢料规格要求生产不同规格的导卫装置供钢铁企业选用。

3.2  产品方案

3.2.1   生产规模

年产轧钢导卫装置2万套。

3.2.2   工作制度

本项目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周工作五天,全年生产300天。

3.2.3   生产方式

以销定产,按产品工艺流程组织均衡生产。

3.2.4             销售方式

自营销售。

产品上规模后,将加强销售力量拓展市场。

3.2.5   销售价格

按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轧钢导卫装置均价为625元/套。

3.2.6   生产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包括前期项目审批到产品试生产,拟定为12个月,根据现行财务制度,本项目固定资产及待摊计算寿命期平均分摊,本项目计算寿命周期10年,因此,本项目经济分析将按11年(即加建设期1年),估算经济效果。

 

四、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4.1  建厂条件

4.1.1   环境条件

XX镇是XX市XX区第一大镇,距市区18公里,南邻两龙高速和丽龙一级公路1.5公里,连接各干线可达全国各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4.1.2   原材料供应

本项目所需原材料主要是球铁、硼铁、合金钢等,由当地和永康等供应商提供,铸、锻件由协作件厂提供,均可按计划要求送货到厂。

4.1.3   水、电资源

本项目选址于XX区XX污水处理厂东南侧,水、电设施由XX区块电管网通入,为本项目的投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4.1.4   自然环境

气象资料

1、气温

年平均气温                 18.1℃

极限最高气温               43.2℃

极限最低气温               -7.7℃

2、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1399.6毫米

最多降雨量                 1956.4毫米

最少降雨量                 967.6毫米

降雨常年集中在5-6月梅雨期和8-9月秋雨台风期。

连续无雨日(最长)         35天

连续降雨日(最长)         25天

3、风

年平均风速(离地10米)    1.4m/s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风频为14.56%

常年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        风频为17.1%

常年冬季全导风向为东率燕懈 风频为15.67%

4、基本风压                0.3KN/m2

5、基本雪压                0.45KN/m2

积雪最大深度               200毫米

6、地震裂度

XX区地震基本裂度小于6度,无需抗震设防。

4.1.5             技术经济条件

本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导卫装置应用有本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材料改进技术,项目所需的资金已落实,据此,本项目的有关经济技术条件已具备。

4.2  厂址选择

本项目选址于XX区XX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东南侧(C地块),XX镇上赵村与上阁村村之间,该地块周围与居民聚居点有一定的距离。

总征地面积3725.83m2(5.59亩)投建。

公司已通过挂牌取得土地使用权。

 

五、技术方案

 

5.1  设计原则

A、厂房和办公楼,原材料仓库和辅助用房的布局,即要考虑生产流程,人、物流距离,又要符合消防规范和城建法规的要求。

B、新增的设备包括加工设备,配电设施等设备的选型,以满足产品工艺和加工能力要求为前提,本着先进、节能、价廉、实用、精度可靠的原则计划购置。

C、以现代化管理为目标,做到合理规划、工艺流程先进、物流畅通。

D、贯彻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切实做好本项目的环保、消防、生产和职工的安全卫生工作。

E、能同公用的各系统工程相互协调和配套。

5.2  工艺流程

本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详见(附图5-1)。

产品的零件加工及部件和产品的总装,按本公司的工艺指导书所规定的工序、工步顺序和规定的工、量、具及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加工与装配。

附图5-1:

轧钢导卫装置生产工艺流程

落料→粗车→调质→半精车→焠火→精车剥白→打字→验收→成品入库

 

5.3  主要设备的选用

本项目新增设备以满足产品工艺要求和生产能力要求为前提,本着节能、先进、价廉、实用、精度可靠的原则来选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达产规模的要求。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名称、数量、价格,详见(表5-1)。

 

主要设备清单

表5-1                                                              单位:

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1

电火花成型机床VZGDW35

2

7.14

14.28

2

精雕、JTGK-750

2

11.5

23

3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DK7740

2

6

12

4

铣、床S-4m

2

13

26

5

欧克CNc镂铣机欧克-2121

1

51

51

6

台式钻床Z4L116

4

0.06

0.24

7

创木工台机庆MLQ342型

1

13

13

8

车床D11053

1

9.2

9.2

9

电脑组合

1

1.2

1.2

10

皮卡车

1

8

8

 

合计

 

17

 

157.92

 

由表(5-1)可见,一期工程共新增设备17台(套),设备购置费计157.92万元。

5.4  总图、运输

5.4.1  项目建设总图布局

5.4.1.1用地

本项目择址于XX工业区块污水处理厂东南侧,XX镇上阁村与上赵村之间,征用土地3725.83㎡。

5.4.1.2总平布置原则

A、总平设计,应根据本项目产品生产的具体要求,结合所征土地址块的形状进行分区合理布局,使生产、管理、生活相互协调,互不干扰,以保证企业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B、平面布置应对建筑布局、道路、运输、地下管、线走向、上下水道、消防、绿化、环保进行综合设计定位。

C、总图设计应立足近期,结合远期的企业规划,一次性完成。

D、应根据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总体布局,使各车间、配电房、仓库等设施就近布置,电路布置要考虑用电负荷的均衡,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E、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采光、消防、运输的要求,建筑朝向应有利于夏季获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F、应使厂区的生活、行政区处生产车间上风向,减少噪音的影响。

G、厂区主干道宽不少于8m,双行车道不少于6m,单车道不少于4m。

建筑占地面积       991.2m2

绿化面积           391.2m2

建筑密度           36.6%

容积率             1.22

绿地率             10.5%

5.4.2  运输

本项目材料进出厂运输,共计2080吨,其中产品出厂运输500吨,材料进厂供应单位能按企业要求按时送货上门。

废铁屑及边角料运输由回收再生单位自行解决,产品出厂运输依赖铁路和公路运输,应急运输由社会车辆解决。

5.5  土建

5.5.1  建筑设计

5.5.1.1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

A、帮房设计可根据地块形状;但必须满足本项目的生产工艺要求,为方便生产流转,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B、满足相关工序设备、设施的要求,在主厂房设计时,还可根据地块条件,确保若干跨度及长度结构,有远期发展的余地,并按照工艺、工序的需求,合理配置动力、生产辅助、管理等用房及区块。

5.5.2  结构设计

5.5.2.1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地方有关规定。

2、自然件

基本风压值                 0.3KN/m2

基本雪压值                 0.45KN/m2

各月日降水量最大值         ≥37毫米

历年中日降水最大值(1969年) 143.7毫米

5.5.2.2结构选型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XX市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

地震基本设防烈度小于6度(不设防)。

按非抗震设计。

厂房、仓库、办公楼均为框架结构。

5.6  公用设施

5.6.1  供电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三类负荷。

工艺要求供电压为380/220伏,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电源频率为50±0.5赫芝。

5.6.2  电力设计

本项目的供电电源,由XX变电所工业区块电网引入企业配电房。

本项目估算全部设备额定功率88KW,按实际运转率70%计算,全年用电量约12.32万KWh。

其配电采用TN-S三相四线制系统,选用100KVA变压器及配电房,配电房至厂房、办公楼等建筑物供电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辅设地缆。

照明:

车间主光源采用节能灯具,照明为100LS;厂区道路选用高架节能路灯,照明为30LX。

防雷接地:

本项目四层建筑物为三类防雷建筑设施,屋面四周明敷大于Φ10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并接地。

5.6.1.3消防用地

本项目消防设施电源均可实现双回路未端自动切换。

本项目配电设施系统工程,拟投入10万元资金,确保本项目的正常用电。

5.6.2  给水与排水

5.6.2.1给水工程

A、用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生产、绿化、浇洒道路和消防用水等。

因项目无生活福利设施,人均按50L/日,绿化及道路浇洒日均估算,全年生产、生活用水计1250吨,日均5吨。

B、供水设施

在项目用水,可由工业园区自来水厂管网供水。

引水管DN≤80,并设高位水箱保证正常供水。

本项目投资给排水系统计10万元。

5.6.2.2排水工程

本项目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放,雨水地面集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由厂区各雨水口收集后,经雨水暗渠进入厂区排放系统,统一排设,与区外排放系统管对接。

 

 

 

 

 

 

 

 

 

 

 

六、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

 

6.1  环境保护

6.1.1  项目建设地点的环境现状

本项目选址于XX区XX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东南侧,XX镇上阁村与上赵村之间征地5.59亩。

根据园区建设规范要求,实施中将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加强环境保护。

6.1.2  设计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及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法规和标准、执行防止污染及其它危害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制度,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及时对涉及本项目有关的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6.1.3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各项污染防治 措施。

确保厂区实行雨污分流。

确保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控制边界噪声使之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

6.1.4   项目主要污染源

对环境有可能影响的污染源为噪声、固体废物、污水。

6.1.5  环境保护措施

A、噪声来源于机械传动,一般设备出厂均能达标准要求,本项目将采用橡胶调垫减震和适当拉开设备距离以降低切削震动噪音及共鸣,能保证达标要求。

B、固体废物主要是金加工切屑,每天定时回收,定期给废品回收公司回收再生利用。

即保持了厂区清洁,又增加了营业收入。

C、本项目的生活污水和生产中清洁用水,有少量油星及肥皂水排放,本项目将采取隔栅油水分离池分离,达标后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通过以上措施,本项目对环境不会有污染影响。

6.2   职工安全卫生

6.2.1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002)

6.2.2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安装在厂房的底层,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应尽量远离非噪声作业车间。

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噪声值≤85dB(A)时,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应≤8小时,噪声值≤88dB(A)时,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应≤4小时。

6.2.3 人工空气调节:

工作场所每名工人所占容积小于20m3的车间,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若所占容积为20~40m3时,应保证每个每小时不少于20m3的新鲜空气量,所占容积超过40m3时,允许由门窗渗入的空气来换气。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

6.2.4  辅助用房基本卫生要求:

 辅助用房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并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并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

厂区办公室均能满足采光、通风、隔声等要求。

6.2.5 防暑降温,做好厂区四周的绿化工作,车间作业地点设置通风点。

6.3  电气安全

6.3.1 生产用电(强电)安全措施

所有用电设备的控制开关箱内均设熔断器或自动空气开关保护,所有电气设备及开关箱的金属外壳均应妥善接地,且在室外进线处设重复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厂房内配电间设BFC-20A(抽屉式)低电配电柜。

6.3.2 防雷措施

新建厂房按国家规范要求在屋面设置避雷网带保护,网格尺寸小于20m×20m,利用框架柱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柱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同时组成防雷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6.4 防机械伤害

新建楼内考虑足够的安全通道,设立必要的照明装置,留足安全间距及安全操作位置,危险部位设置标志及危险警告标志,各工种均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根据从事作业工种不同,按规定发给劳动保护用品,以保持操作工身体健康。

公司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对生产人员要进行培训,冲压工、电工等按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6.5  消防

6.5.1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