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2792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x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

19年前,湖北五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官章在退休第五天就回到了曾经工作的山乡,他放下一句话:

“我以前解决了群众的粮袋子,我现在要回去解决群众的钱袋子”。

如今,80岁的罗官章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在罗官章的个人简历上,最后一行只有几个简单的字:

1997年12月至今,退休,务农。

罗官章曾经担任牛庄党委书记13年。

尽管他和同事们一任接着一任干,海拔1700多米的牛庄乡仍然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

大山深处生长着优质的野生天麻。

罗官章退休后的创业梦想,就是想把天麻做成牛庄的产业。

但天麻三年才结一次果,没有根,没有叶,不好找。

有一次,在锯菌材时,由于湿滑,罗官章的拇指和食指被瞬间锯掉,血流如注。

十天以后,托着包扎着的左手,这个倔老头又走进了深山。

经历三年100多次失败,罗官章终于培育出了一颗天麻种子。

第二年,40多平方米的实验田收获了第一批家养天麻,卖出了四万多块钱。

罗官章毫无保留地把种植天麻的所有经验都传授了出去。

罗官章家里有8亩地的试验田,19年来,他在这片试验田里亲手种过天麻,种过烟叶,种过白玉春萝卜。

每一次实验,他都是为了找出最优秀的高山品种。

如今,全乡年产值超过五亿元。

41年间,罗官章一直在五峰县工作,每到一处,开山辟路,发展生产。

1964年,组织上提拔罗官章担任公社党委书记。

每次离开,老百姓都是不舍。

如今,这个“退休、务农”19年的老党员,又看准了发展乡村旅游,琢磨起养山鸡,养羊,种大蒜。

我们问罗老,已经80岁了,还要务农到什么时候,他回答:

到起不来的时候。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默默为牛庄乡奉献自己的汗水与智慧。

在外界人眼里,罗官章这么做是不值得的,但他们并不知道罗书记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与满足。

我觉得罗官章的精神是伟大的,我要争取成为像罗官章这样的人,为群众服务,为人民着想。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

今年79岁的罗官章,党龄60年,曾在海拔1700多米的五峰县牛庄乡当了13年“一把手”,1997年从五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返乡。

据统计,返乡19年来,他带领和指导1500多个农户种烟叶、药材、蔬菜等,累计增收5.1亿元。

在全党以空前力度聚焦发力精准扶贫的当下,这组扶贫摘穷的增收数据足够耀眼。

但真正让人感佩的不是总结性的、过去式的数据,而是罗老引导农民转观念、学技术、闯市场、调结构的坚守与执着,最终让当地形成了药叶、药材、蔬菜三个支柱产业。

一个区域特别是高山地区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既要符合当地资源类型和特征,还要赢得群众信任,更重要的是接受市场检验,并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这离不开罗老的善学善思、善作善成,我们应该读懂他内心深处的那份信念、情怀、智慧、担当。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

”六十年风雨历沧桑,一甲子岁月轮回。

60年党龄的罗老,用行动对“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任上如此,退休后依然追求,始终牢记宗旨,用一生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份信念,是风雨人生一路坚守的灯塔,是推进精准扶贫需要的精神动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返乡,是很多人眼里“回不去的家乡”。

罗老的家乡情结,不是落叶归根的情怀,是立志带领父老乡亲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在职时,他解决了乡亲们的”粮袋子”,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解决农民的“钱袋子”,他为此有种“亏欠”感,“死了也闭不上眼睛”的自责。

退休后,他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人本色,返乡带领乡亲共圆致富梦。

这份情怀,不是攀附权贵,是对家乡最纯粹的爱,爱得深沉。

“不学习,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

”罗老退休返乡,青春早已不在。

作为一名县官,也算是功成名就。

但当他主动返乡务农后,毅然启动“读书工程”,更为可贵的是他历经100多次试验,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人工繁殖天麻技术。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罗老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堪称楷模。

这份智慧,不是与生俱来,不是摸牌赌博中来,是从活学活用、吃亏耐劳的实践中来,这也告诉我们,广阔乡村,大有可为。

退休不褪色,发挥好余热。

相比“退而不休”插手干政,发挥“岗位余热”谋取私利者,罗老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为了乡亲的“粮袋子”、“钱袋子”和“脑袋子”,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迎难而上,拿自己当试验,让群众得实惠。

这种担当,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是带头示范、以上率下,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

读懂退休县官罗官章的情怀,就应该在精准扶贫的新征程上,真正把“水”浇灌在穷根上。

2018学习周炳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一:

周炳耀同志是宁德市奋战在抗击“莫兰蒂”强台风一线的众多基层干部中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一面镜子,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典型教材。

我们组工干部作为党员干部的“娘家人”,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的责任,要学好、用好这一典型教材,把学习宣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与推进当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把学习宣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就是要让党员行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级党组织通过先进典型座谈、巡回报告、学习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要把周炳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学习先进典型的重要教材,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掀起学习周炳耀同志的热潮。

在近期开展的第四专题讨论中,围绕“坚持根本宗旨、发挥党员作用”主题,要把学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支部开展专题讨论的重要内容,用周炳耀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发挥作用、争先创优,为推动“六新大宁德”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把学习宣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与换届后党委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

省委组织部确定在我市开展换届后县乡党委班子思想政治作风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市县乡三级党委班子换届均已完成,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班子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上来,重点解决好一些干部“不冷不热”“不急不忙”“不疼不痒”等问题。

在这个时期,周炳耀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新一届各级党委班子学习的鲜活教材,以周炳耀同志的先进事迹为镜,进一步认真查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三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把落实上级要求、满足群众期盼、解决实际问题有效衔接起来、贯通起来,有的放矢地提出制度措施,切实推动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干部责任担当,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把学习宣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结合起来。

在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迫切需要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村干部的“领头雁”作用。

周炳耀同志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先进模范,他的先进事迹值得广大村干部学习。

要把学习宣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纳入村级党组织书记以及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内容,并与推进村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村干部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在扶贫攻坚中担当作为,把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

把学习宣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与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结合起来。

组织部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当在学习宣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中走前头、做表率,要把学习周炳耀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加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星期五课堂”等活动及时组织组工干部开展学习,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勇于担当、恪尽职守、践行宗旨、求真务实,按照“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总要求,围绕今年开展的“组织工作创优年”这一主题,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弘扬习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留下的优良传统和组织部门的优秀文化,以“讲认真”的态度和“安专迷”的精神建设模范部门。

2018学习周炳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

两天来,周炳耀的名字磁场似的被强烈关注着。

作为地处闽东北深山沟的卓洋乡庄里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一位基层村主干离世为何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起因其实很简单——他在防抗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中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壮烈牺牲。

村民和知情人的深切缅怀折射出了一个英灵的伟大。

危急关头的壮举也蕴含着周炳耀不平凡的情怀和品质。

台风来临时人们可以龟缩家中,或赶回家守护父母亲人,也可以为了他人而抗风搏浪。

周炳耀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心系百姓安危、公而忘私,把群众看得甚至比亲人还亲,直至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与精神追求。

当前在推进“两学一做”活动和建设六新大宁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需要这种精神。

前些日子,新媒体上有一篇文章流传甚广,说是人有三命,即性命、生命和使命。

大意是:

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三句话概括了三种境界。

有的人只是来世上走了一遭,只追求一日三餐的温饱,没有高远的目标,亦没有伟大的理想,徒有性命而已;有的人认为既然来世上就绝不能白活一回,

因此为了个人利益努力奋斗,努力活出一份出众的自我来,让个体生命流光溢彩;有的人则把责任扛在肩头,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紧紧联系起来,在履职尽责中体现责任担当和使命感,让精神焕发璀灿的光芒。

周炳耀虽为基层普通干部,但他显然属于卓越者。

一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次,但不同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因此,有的人活着却犹如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正所谓“我们不能决定性命的长度,但能提升生命的高度”。

“他是我们全村人心目中的英雄!

”周炳耀在庄里村民的心声中获得了永生,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周炳耀发挥了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与带头示范作用,是宁德市成千上万基层干部和党员中的优秀代表。

当前缅怀周炳耀同志最好的就是弘扬好他的精神,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2018学习周炳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

卓洋乡庄里村村支书周炳耀为避免群众受到洪水威胁,在清理一处涵洞淤塞物时,不幸落水被急流冲走,壮烈牺牲,年仅45岁。

狂风怒号,大雨滂沱。

台风“莫兰蒂”肆虐古田县卓洋乡。

从14日20时到15日7时,卓洋乡累计降水量达到127毫米,多处道路溜方,水利设施和农民菇棚受损严重。

15日天刚蒙蒙亮,顶着如注的暴雨,周炳耀高一脚低一脚来到村老人活动中心。

按照14日晚制定的防台风部署会预案,他和村干部们对全村开展巡查,重点检查排除各种隐患点。

巡逻时,风、雨依然非常大,老人活动中心路边菇棚损坏,竹子、菇筒等堆积物堵住了村中桥洞,导致水流受阻,村边河流水位暴涨,水位高达3.5米,没过桥面0.8米左右。

庄里村地势较低,河边房子墙角也被淹了1米多。

全村112户420人,生命财产遭受巨大威胁。

村民张丽翠家在桥边。

周炳耀在巡查时发现,张丽翠家土房边的桥洞被溪水冲来的毛竹、泥沙等堵塞,如果不尽快清除,岸边水位将涨得更快,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他不顾已是通宵未眠疲乏不堪,不顾汹涌而来的洪水的威胁,毅然来到桥面,清理涵洞中的淤塞物。

不料,一条刚被拖出涵洞的毛竹被溪水冲击后击中了他,他身体失去平衡落入溪水中,湍急的水流瞬间将他吞噬。

见此情况,村干部一面向卓洋乡汇报,一面组织力量沿溪流进行搜救。

已转移至安全地带的群众得知这一消息,也自发投入寻找,大家都希望这位好支书能够脱离险境,平安归来。

当日上午7时18分,一个人们不愿听到的消息传来,击碎了心里的祈望。

在溪道下游距事发位置约5公里的树兜村溪段上,周炳耀被发现,但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遗体上伤痕累累。

“他是为了我们村的安全才牺牲了自己,他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村主任刘长务说。

请记住,英雄的名字——周炳耀!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一:

年满花甲的“县官”罗官章退休之后,没有在县上“发挥余热”,也没在城里享受清福,而是和老伴带着行李,悄悄回到海拔1700多米的老家牛庄。

在那块被誉为“宜昌西藏”的深山老林里,罗老迄今已扎根19年。

他像烧不尽的“火种”,点燃了乡亲们“挖穷根”的激情,靠“三种”(种药材、蔬菜、烟叶),让千余农户的生活变了样:

荷包有了票子,脸上有了笑容,高山有了楼房,路上有了私车。

在牛庄农民的心目中,他是真正的大山英雄,是优秀的共产党人。

当前,我们党正在率领亿万人民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正在决战“精准扶贫”。

在追求“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本报今起推出关于罗官章的系列报道。

这位老党员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正是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建设大城的现实引领和精神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的可贵品质。

入党60年,罗老虽经历了无数曲折与坎坷,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委屈,但他对党的忠诚和信念始终如初。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曾在牛庄乡当过10余年“一把手”,解决了农民的“粮袋子”,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解决农民的“钱袋子”。

对此,他内心久久不得安宁。

他深深地感到,作为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这辈子不解决乡亲们的“钱袋子”,愧对党组织,愧对乡亲们,”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这就是他毅然回乡的根本原因,更是他对党和人民群众忠心耿耿的生动体现。

我们要学习他敢于为民谋福祉的担当精神。

罗老退休回乡已不是“官”而是“民”,手里也没有“权”。

要帮助解决“钱袋子”,必须引导农民变观念,学技术,调结构,闯市场。

推动这每一条每一项,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各种风险。

稍有疏忽或失误,就会损害乡亲们的切身利益。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缺乏敢于担当精神,罗老绝对不会迎难而上。

正是因为敢于负责,他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种为了人民谋福祉而不惧风险的担当精神,在当下显得尤为可贵。

我们要学习他渴求现代知识的科学素养。

罗老深知,在牛庄这种高山地带,解决农民的“钱袋子”,靠过去的传统做法是“此路不通”,更不能“瞎整”,必须带头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探索适合高山致富的新路子。

于是,他先“更新”自己的脑壳,再给乡亲们当“二传手”。

为了掌握政策科技信息,他年年订阅多种报刊,坚持“天天读”,累计记下几万字的笔记。

为了钻研新技术,他带人千里迢迢到陕西、山西“取经”。

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他“屡败屡战”,先后进行百余次试验。

他不慎锯掉了两根手指,也没有停止探索。

正是他这种百折不挠的求知举动,把新知识、新技术“转移”到高山,“转让”给农民,让他们品尝到知识和财富的甜头。

我们要学习他身先士卒的实干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勤天下无难事”。

罗老把自己最喜欢的这几句话用毛笔写在大纸上,放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时时警醒自己,鞭策自己。

他说他这一辈子最崇拜的是“实干家”,最看不起的是“日白佬”。

返回老家这些年,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每次试种药材、烟叶、蔬菜,他都是手握锄头,率先播种,等栽种成功后再向农民推广。

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他的脸庞被晒成古铜色,双手磨出厚厚的老茧,手掌糙得像松树皮。

正是他这种身先士卒的实干作风,影响了乡亲们,带动了乡亲们,帮民挖掉了穷根,为党赢得了民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首要战略,举世瞩目。

在这场决战中,需要众志成城,需要各方参与,更需要罗官章这样的共产党人的引领和带头。

学习罗官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二:

回乡扶贫19年“巡山传艺”富村庄79岁的退休干部罗官章,拥有60年党龄,曾在湖北宜昌五峰县海拔1700多米的牛庄乡当了13年“一把手”。

1997年,他从五峰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返乡。

返乡19年来,他苦苦探寻产业扶贫“拔穷根”的路子,带领和指导1500多个农户种烟叶、药材、蔬菜,累计为当地增收5.1亿元。

当地人感叹,大家的荷包能鼓起来,罗官章有大半的功劳。

2018年6月,罗官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国人喜欢牛,也特别喜欢这三股“牛劲”:

踏踏实实,像老黄牛;开拓进取,像拓荒牛;忠厚待人,像孺子牛。

在牛庄乡义务扶贫的“好干部”罗官章,就有这样的令人钦佩的“牛劲”。

踏踏实实,像老黄牛。

牛在拉犁的时候,非常卖劲,四只蹄子深扎泥土,头部深埋,身子使劲往前冲,拖住犁子完成艰苦劳作。

罗官章扶贫,也有这种踏实劲。

退休后本可在县城安度晚年,他却一头扎进偏僻穷困的牛庄乡,和农民一起吃住,不辞劳苦,无怨无悔,一干就是19年,用忠诚、知识和实干引领当地1500多个农户变观念、学技术、调结构、闯市场,甚至因为搞天麻试验,被电锯锯掉了两根手指。

正是有了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他终于为当地农民摸索到了致富路径。

据统计,返乡19年来,他带领和指导1500多个农户种烟叶、药材、蔬菜等,累计增收5.1亿元。

开拓进取,像拓荒牛。

深圳市委大院门前,有一尊拓荒牛雕像,象征力耕不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搞精致脱贫也要有这种拓荒牛精神:

不迷信历史经验,不相信既定结论,更相信开拓进取有新路。

罗官章不相信本地没有致富优势,关键在于自己没有挖掘到;不相信本地群众无法脱贫,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好技术。

他为此投入了很大精力。

比如他亲自搞天麻有性繁殖栽培试验,第一年失败,第二年失败,第三年终于成功了。

在他的带领下,牛庄乡终于形成烟叶、药材、蔬菜三个支柱产业。

他为牛庄乡闯出一条产业扶贫“拔穷根”的新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