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1862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枣强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  分值:

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卷I(阅读题)和卷II(表达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卷I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杨福泉

  ①一种浓郁的“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

城市和乡村里的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人文景观随着“旧城改造”和农村模仿城市的时尚建设不断消失。

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呼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

 

 ②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到中国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谓的“国学教育”.各种“国学研究会”、“国学研究院"和“孔子学院”纷纷问世.有的学者鼓吹:

应该让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传统经典,尽早回到中国中小学课堂。

希望政府尽早启动这项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工程,尽早颁布法律,肯定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并不完全等同于对传统的汉文化的认同。

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早已经看到了以“四书五经"等为载体的中国汉学典籍中的大量糟粕,所以才振臂呼唤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博采众长,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才创新而形成了绵延至令的中国新文化。

如果依旧拘泥于儒家典籍的故纸堆中,不知今天的中国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格局。

 

  ④当今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整合了56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当代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个广采博纳的大气魄,我国各民族应该相互借鉴,互补共生。

而如果仅仅聚焦在一些汉学典籍和孔孟之学上,将它视为中华文化的全部,漠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化,那只会陷于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不可能建构起中国56个民族都认同的文化意识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不可能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和气度。

   

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应该有一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应该有世界眼光、全球眼光,谦虚好学。

当年鲁迅、胡适这一代中国精英大力引进西方文化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等,催生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全面改革了中国的教育内容和体制机制,裨益了当今无数的中国人,培养了很多能与世界对话和竞技的现代中国知识精英。

如今,我们在为国忧心、为族忧患的“文化焦虑”中,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自己已有的文化传统上,老想着要不分良莠地一股脑继承过去的文化传统。

 

⑥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如活水长流,才会有生命力.“文化焦虑"促使我们忧患和反思,但我们的这种焦虑,应促使我们有准确理性的“文化自觉”,催生不失根本又汇聚百川、广采博纳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1、当下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存在误区,下列不属于“误区”的一项是(3分)( )

A.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古典文化。

 

B.把“国学教育"等同于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

C.把历史文化遗产等同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D.把“国学"等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使中国城乡的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人文景观不断消失.

B.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是在“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C.鲁迅、胡适等催生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是有着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的中国 精英。

 

D.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只是一味地自恋,抱残守缺,不会广采博纳,那就无法得以 发展。

 

3。

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外来文化的涌入是“文化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且这种“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表明中外文化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冲突.   

B.诸多专家学者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保护、传承,缺少学习、创新,这说明他们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有局限性。

C。

从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和影响来看,当代具有“文化焦虑”感的专家学者们应该学习鲁迅、胡适等一批新文化运动先驱的眼光和意识。

 

D.中华民族文化是整合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因此专家学者应致力于儒家文化及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文静,字肇仁,自言系出彭城,世居京兆武功。

倜傥有器略。

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

寂夜见逻堞传烽,叱曰:

“天下方乱,吾将安舍?

”文静笑曰:

“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

“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太祖之徒欤!

殆天启之也。

"寂未谓然。

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顾它无可与计者,私入视之。

文静喜,曰:

“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

诚能投天会机,奋臂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

、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

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

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王笑曰:

“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ﻫ    唐公践天子位,擢纳言。

时多引贵臣共榻,文静谏曰:

“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言尚称名。

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公其无嫌。

   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

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

尝与弟散骑常侍文起饮酣,有怨言,拔刀击柱曰:

“当斩寂!

”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

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对曰:

“昔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略等。

今寂已仆射,居甲第,宠赉不赀。

臣官赏等众人,家无赢,诚不能无少望。

"帝曰:

“文静此言,反明甚。

"李纲、萧瑀明其不反,帝素疏忌之,寂又言:

“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ﻫA.倜傥有器略            器:

才能,才干   B.唐公践天子位    践:

登上

C.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    用:

使用      D.今天下未靖      靖:

安定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B.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ﻫC。

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D.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ﻫ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ﻫA.刘文静才干卓异,有识人之明。

早在李渊还是唐公镇守太原时,刘文静就察知他胸怀大志,与李氏父子深相交结。

ﻫB.刘文静深受李世民器重.刘文静认为李世民能成大业,李世民也认为刘文静是可以共谋大事之人,不惜屈尊探狱.ﻫC.刘文静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刘文静自恃才高,鄙视裴寂,更不满自己位居其下,多次与裴寂争执,结下仇怨。

D.刘文静结交裴寂,交友不慎。

刘文静因心怀怨愤被李渊认为有反叛之心,裴寂趁机落井下石,刘文静最终被冤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ﻫ

(1)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顾它无可与计者,私入视之。

(5分)

 

(2)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言尚称名。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 阴

朱 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

只应催我鬓边华!

朱弁(1085~1144):

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分析。

(5分)

9。

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6分)

(三)名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阐述了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其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以雕石为喻,从正面进行论述。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一代醇儒张元济

熊月之

张元济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是出版与古籍整理,两者又是与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在张元济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

新式出版业是到近代才出现的行业,从写稿、组稿、翻译、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到企业管理,从印刷机器、纸张、油墨、装订、开本到印数,从联系作者、译者到与官府打交道,所有这些,对于张元济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考其诀窍,就是两个字:

敬业.他坚持,不赚钱的书一般不出,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包括拒绝印刷康有为、孙中山的书,都是为了对公司负责,也都是敬业的表现。

张元济无论当官还是经商,都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与总经理高凤池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

对于这些分歧,他不掩饰,不回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1919年,因为许多分歧难以消除与妥协,张元济决定辞去经理之职。

经人调解,他与高凤池达成和解,并坚持一定要向高凤池道歉.与高凤池相比,论社会地位,张要高出许多,张是翰林,高是小学程度。

论在商务的影响力,张也要大许多.细论张、高二人的分歧,张的意见,均为企业前途着想,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注重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对于违纪违法员工严肃处理,高则立于相反方面。

但是,二人矛盾一经调解之后,

张便主动道歉,诚恳支持高的工作,并坚持自己的薪水必须低于高凤池。

诚与恕是一体两面。

待人诚恳,必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1927年,张元济被绑架,在南翔附近的农村被关了六天六夜。

绑匪开价先是30万元,后降至20万—15万—2万,最后以一万元赎票。

那时,上海绑票案件屡屡发生,撕票的事情也不止一例.张元济能安然脱险,与他设身处地、以恕道对待绑匪有关。

绑匪也是人,张元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诚,终于化险为夷.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屡起工潮。

对于工人的罢工斗争,张元济力主两边兼顾,同存共利,通过协商解决。

问题解决后,作为资方代表的张元济,反而得到工人的拥护,职工大会上竟然全场高呼“打倒王显华!

"“拥护张菊生!

”张元济在当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没有更细的资料,但是,从结局看,张元济至少比经理王显华更加理解和重视工人的要求,能够同情地理解工人的权益。

乐志华是张元济轿车司机的外甥,从宁波乡下来到上海,1923年到一位英国人家里当佣人,被主人诬陷偷了740英镑,关进牢房,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巡捕打得遍体鳞伤,右腿残废.张元济获悉此事后,为他聘请律师,到医院验伤,通过宁波同乡会呼吁社会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官司打了五个月,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待人诚与责己严是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元济都严格要求自己.主持编辑《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部头古籍汇编,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他自己从未收取过什么主编费及稿费.在公司,自己的薪金一向从严,不让儿子进入商务印书馆。

正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

责己严格,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能够团结那么多文化人.这些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政治态度,但与张元济的关系都很好。

胡适等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新思想与旧学家、新道德与老绅士这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张元济那里得到了统一,而且统一得那么自然、浑然,因为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诚意、正心。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张元济功不可没。

B.张元济待人讲恕道,有意见说意见,如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

.

C.张元济虽然认为自己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倨傲。

D.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等未谋己利,所以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E。

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表现了他敬业、诚恳、仁恕和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何要选择张元济与高凤池之间的纠纷来详细介绍?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3)“诚与恕是一体两面”,而作者为了表现张元济的“恕",写出了哪些典型事件?

请概括作答.(6分)

(4)张元济作为一个领导,其“敬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卷II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潘虹饰演老年蒋英,在小场景里转身,抬胳膊,说话,每一个姿势都是精雕细琢恰如其分,像一个真正的老年人不经意的动作。

B.在这个信息大社会,我们所需要的决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咬文嚼字的小语文课,而是与生

活息息相关的大语文课。

C。

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D。

对于小学考试的超纲题,老师、家长、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然而,在小学试卷上出现超纲题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一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今年,北京将新增20万亩林地,主要种植在受污

染物影响较大的地方,如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对尾气削减和扬尘会有很好的作用。

 

C。

“1·18”中国公民被劫事件发生后,苏丹政府全力解救,并表态将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所有在苏中资企业的安全,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学习多年后回乡参加高考,很难适应家乡的考试要求,据悉,我国将出台允许这类考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1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

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

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美丽的花,寂寞的花,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________。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5.在下

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①__________,与其②__________,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③__________。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

16。

根据下面一则新闻材料,给即将落成的国家博物馆正大门拟一副对联。

(6分) 

据《北京晨报》报道,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历时3年多改造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在2011年4月1日,重

新开馆。

国博现拥有展厅49个,所珍藏的文物几乎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所有代表性的都有,在当代藏品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台也被收藏。

同时还有包括举办国际展览而设的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四个国际厅.国家博物馆的场馆规模和硬件设施都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博物馆的水平. 

横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咬伤。

次日,这位老僧又遇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咬伤。

路人不解,问:

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

如此毒蝎,由它去吧!

老僧曰:

“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众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C(无中生有) 

2、A(“不断消失”的原因是“旧城改造和农村模仿城市的时尚建设”)

3、D(“致力于儒家文化”错,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根据作者观点,汉族的民间文化也不应漠视。

4.C(用:

因为)

5C(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

“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

6.C(原文中,刘文静虽自恃才高,但没有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更没有鄙视裴寂)

7。

(10分)

(1)文静不久因与李密是姻属受牵连获罪,被关进了监狱,秦王看身边没有能够商讨大计的人,私下里入狱探望.(5分.译出大意2分;“坐”“系”“顾”各1分。

(2)现在天下没有谁不臣服,但是(您)召见群臣,言谈之中还称呼名字。

(5分.译出大意2分;“率土”“臣”“尚”各1分.)

《刘文静传》翻译:

   刘文静,字肇仁,自称祖籍彭城,世代居住在京兆武功。

豪爽洒脱有才能谋略。

大业末年,任晋阳令,和晋阳宫监裴寂交好.裴寂夜晚见巡逻兵在城垛上传递烽火,叹道:

“天下正乱,我将在哪安居?

”文静笑着回答说:

“如你所说.现在正是英雄用武之时。

我们二人岂能始终漂泊贫贱呢?

"ﻫ    高祖为唐公镇守太原时,文静观察到他胸怀大志,加深交往。

见过秦王后。

对裴寂说:

“唐公之子,不是平凡人,豁达神武,是汉高祖、魏太祖一类的人啊!

大概是上天要让他兴起了。

”裴寂不以为然。

不久刘文静因与李密是姻亲获罪下狱,秦王见没有其他可以商议的人,就私下去探视他。

刘文静大喜,对亲王说:

“皇上到南方巡游,军队拥堵在河、洛一带,盗贼如蜉蚁一样集结在一起,大的链接州县,小的占据山泽为险阻,数以万计,有待于真正的君主收编并任用他们.如果您确实能顺应天命抓住机遇,振臂高呼,那么天下就平定了。

如今晋躲避盗贼的人全都聚集在此,我刘文静向来了解其中的豪杰,一旦号召,即刻就可得到十万军队。

击鼓入关,威震天下,帝王大业就成功了。

”秦王笑着说:

“你得话正与我的心意想合。

"于是暗中部署宾客.ﻫ    唐公登上天子之位后,刘文静升迁为纳言.当时唐公时常招引贵臣同榻而坐,刘文静劝谏说:

“现在天下没有不臣服的,但接见臣下,说话还称姓名。

皇帝的座位庄严尊贵,屈尊与臣子同席而坐,这正是王导所说的太阳附着万物啊。

”皇帝说:

“我虽然顺应天命,过去的好友又怎么能忘记?

你还是不要介意。

"

  刘文静自认为才能比裴寂要强得多,又屡建军功,而裴寂只能凭故旧恩宠官位高于自己,心中不平。

每次和裴寂谈论政事多持反对意见,于是有了矛盾.曾经与弟弟散骑常侍刘文起饮酒时喝醉了,口出怨言,拔刀击柱说:

“一定要杀了裴寂.”刘文静的妾失宠后,便告诉了她的兄长,其兄上告刘文静谋反,于是刘文静被交给了执法官审讯。

皇帝派遣裴寂,萧瑀审讯罪状,刘文静回答说:

“过去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地位大致相等。

如今裴寂已官居仆射,居住高等宅第,宠遇和赏赐的财产极多.臣的官位赏赐与众人相等,家无余财,确实不可能没有怨望之心。

”皇帝说:

“文静这话,造反之心已经很明确了。

”李刚、萧瑀都证明他没有造反,裴寂说;“刘文静有权谋好诡辩,而且秉性猜忌阴险,激愤时常不考虑后果,恶言叛逆已暴露验明,如今天下尚未安定,恐怕会成为后患。

”皇帝于是杀了他,终年五十二岁.

8.答案:

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1分),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2分)和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

前两联描写了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

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

(2分)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2分)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本诗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多么荒凉凄惨!

颔联的描写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

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么阴森恐怖!

这就和江南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后两联抒情。

“诗穷”是指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地抒写出来,“酒薄"则更让人痛苦:

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梦中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

诗的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将故国之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10.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每句1分)

11.(1) 答案: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解析:

B项,“待人讲恕道”这样的概括与之后的分析不一致,由文中第三段,“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张元济“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C项,根据文意可知,“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不是他自认为的。

D项,“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是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不是因为主编《四部丛刊》这一件事。

 

(2)答案: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传主的“真诚”:

①不虚伪,有不同看法公开诚恳地与上司交换意见;②不欺饰,分歧不能消除,他决定辞职;③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分歧消除后他坚持向上司道歉,积极支持上司的工作。

(每条2分,共6分)

解析:

首先从题干中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即文章第三段。

其次对该区间进行深入阅读,力求准确适宜地分清层次,并对每一层次进行层意的概括。

最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样写是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