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15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9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答案.docx

第1课时我与社会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教材P3)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参考答案

(1)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读报纸;上网查询;等等。

(2)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有了提高;等等。

2.(教材P4)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

提示:

暑假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可从中选择一件有趣的事,比如参观九江市城市展示馆、游览庐山风景名胜、参加研学、拓展训练、夏令营活动等,写下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激动、团队精神、团结协作、保护环境、祖国伟大、祖国美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3.(教材P5)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参考答案

(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2)向未曾谋面的亲戚介绍自己:

我是某某的孩子;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

我是您的同事某某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

我是您的孩子某某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

我是学校几年级几班的学生。

4.(教材P6)

(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父母通过血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同学、老师、食堂的厨师通过业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通过地缘关系的方式与我产生联系。

4.(教材P6)

(2)父母抚养教育我;老师教给我知识和方法技巧,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同学让我懂得了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公交车司机为我出行提供了方便;等等。

(3)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1.(教材P6)

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

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参考答案:

有。

例如,和大家一起参加所在小区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在活动中,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是收获了洁净和愉悦,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材P7)

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参考答案:

食物是食品厂的工人加工制作出来的,学习用品是工厂的工人生产出来的,衣服是服装厂的叔叔阿姨缝纫出来的。

3.(教材P8)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

(1)要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2)要关心社会发展;

(3)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4)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

4.(教材P9)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成功人物的故事。

以你感兴趣的一个人为例,参考下面的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

主人公对成长环境有怎样的认识和判断?

主人公是怎样确立自己人生志向的?

主人公是如何利用社会条件实现人生目标的?

主人公为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社会对主人公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参考答案提示:

如姚明。

姚明很小的时候立下雄心壮志。

6岁看美国哈里篮球队在上海表演,知道了NBA。

9岁进上海市业余体校。

14岁进上海市青年男子篮球队,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NBA的比赛。

4.(教材P9)

17岁进中国国家青年篮球队、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

18岁到美国参加篮球夏令营见到乔丹。

18岁进入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

22岁开始NBA之旅。

短短8年(其中还缺席1个赛季)姚明已经让自己的12项数据载人了火箭史册,直追

奥拉朱旺。

姚明已经为火箭征战了481场比赛,居队史第十位。

2011年7月25日,为表彰姚明为中国体育事业和篮球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奥委会决定授予姚明“中国奥林匹克金质奖章”。

作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姚明及其国家队队友参与了中华骨髓库相关公益推广活动,同时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科学道理和社会意义,并呼吁社会为中华骨髓库以及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工作募捐善款。

他是我们中学生的榜样,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第2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课时网络改变新世界

1.(教材P10)

(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参考答案

(1)交友、查资料、购买物品、看新闻、玩游戏等。

(2)信息传递会很慢;我们结交不到更多的朋友;工作效率低下;等等。

2.(教材P11)

结合上图和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

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3.(教材P12)

(1)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

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

(2)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参考答案:

(1)有。

购买过食品、服装、学习用品等等。

(2)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4.(教材P13)

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参考答案

(1)有利于政府更深人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等。

(2)提示;可结合公共场所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向有关部门反映。

5.(教材P13)

根据你的经验,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

参考答案: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6.(教材P14)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参考答案

(1)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等等。

(2)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主导功能;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

7.(教材P16)

(1)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

(2)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遇到过。

如我在网购过程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

(2)必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最基本的是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个人电脑并安装防火墙;不要轻易使用安全性不强的公共网络和网吧的网络;要审慎对待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重要的私人信息存人网络;不要在任何社交网站、博客留下可供反向搜索的信息。

8.(教材P16)

结合上述材料,分小组讨论:

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参考答案:

(1)利:

①强大的搜索功能。

网络强大的捜索功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的效率。

②快捷的交流平台。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

方便快捷、省时省

钱。

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③时尚的购物选择。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能够自由上街购物的时间日益减少。

网上购物免去了上街购物的繁琐程序,节约了大量时间。

8.(教材P16)

(2)弊:

新媒体摧残人的斗志。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

腐蚀他们的心智,摧残他们的斗志,引他们走向黑暗的深渊。

同样,手机在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

手机不离身。

对手机的过分依赖造成了部分青少年情感冷漠、自闭,焦虑,使不少青少年成为“手机综合症”的受害者。

第二课时合理利用网络

1.(教材P17)

(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参考答案

(1)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奶奶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弊,否认了网络的利。

相反,爸爸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利,忽视了网络的弊。

(2)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等等。

2.(教材P17)

你有没有遇到过右图中的问题?

网络还给你带来哪些困扰?

参考答案:

遇到过。

例如使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滑、现实中与好朋友的联系少了、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时间少了等。

3.(教材P19)

(1)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2)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贴吧里的这种现象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2)不会。

因为: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恶意攻击他人。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4.(教材P20)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

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提示:

如家住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徐志玲,女儿2017年2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了病危通知书。

她们一家人的积蓄加上亲戚朋友资助的钱,大概能凑20万元,而这目前来看只够前期的化疗和各种检查费用。

为陪孩子治疗,一家人失去了收入来源,至于以后骨髓移植和术后。

可能出现排异反应所需要的费用,夫妻俩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病友的推荐下,徐志玲在爱心筹大病救助平台发起筹款,向社会好心人祈求援手。

让一家人没想到的是,求助信息发出一天时间,经过上万次分享和两万多次帮助,一家人收获了50万元爱心款,看到久未联系的同学朋友,还有很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纷纷伸出援手,徐志玲感动得无以言表。

4.(教材P20)

我的感受:

通过互联网思维做公益,可以让公益筹款变得简单便捷,让公益组织的执行更加公开透明,让各类社会资源通过更高效的渠道参与公益,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让社会力量能有序、有效地参与政府部门推动和解决救急难工作。

5.(教材P20)

就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内容、每周使用网络时长等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查,开展调查,了解班级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提示:

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找出同学使用网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同学们认识到要合理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控制上网的时间,做网络的主人。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维护秩序

1.(教材P22)

(1)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参考答案

(1)图片一体现了社会管理秩序,图片二体现了生产秩序,图片三体现了交通秩序,图片四体现了公共场所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