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docx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课外阅读理解答案含答案
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智者幽默心
孙燕华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
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做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
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我问,这是什么意思?
她笑着说:
“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
”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
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
我对我先生说:
“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
”先生说:
“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
“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
”老人笑着说:
“我这是坐椅待币!
”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
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
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
“是我画的,补个章吧!
”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
“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
”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
“这到底是什么?
”我们急着问。
“滑石粉!
”老人抖了个大“包袱”。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噢!
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
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
”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夭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一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
(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①时髦________ ②恬静________
③册页________ ④隽永________
(2) 成语谐音往往会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请还原第④段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
(3)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4) 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5)在上册书中我们曾学过冰心的作品《________》,她的诗集《繁星》《春水》是饱含童真与母爱的智慧之作,其风格深受印度诗人________的影响。
【答案】
(1)máo;tián;cè;juàn
(2)坐以待毙
(3)示例:
杨绛:
童心未泯(或富有童心)冰心:
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
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
(4)示例:
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
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5)荷叶·母亲;泰戈尔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词义分清读音,注意多音字辨析。
本题中,“恬”读tián,不要误读;隽读juàn,不要误读为jùn。
(2)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能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
“坐椅待币”是“坐以待毙”的谐音。
“坐以待毙”本义是指坐着等待死亡,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在本文中,因为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等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所以幽默地将“坐以待毙”的谐音化了。
(3)杨绛先生与人打招呼,是伸出手,食指和中指做V字状,这是年轻人常用的手势,可见杨绛先生的幽默是富有童心;冰心老人由于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是坐在椅子上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回答:
“我这是坐椅待币!
”可见冰心老人的幽默是机智灵活;启功先生给“我”补盖印章,幽默地说:
“来点儿炭疽!
”而“炭疽”这一新鲜词语是启功老人在早晨看报时从美国那儿发现的,可见启功老人的幽默是思想鲜活。
(4)纵观全文,第①-⑨段举了三位老人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大师都具有幽默的特点,第⑩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总结了智者幽默的因素。
所以从第⑩段的“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这一句能快速找到“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这一问题的答案,找到答案后,考生再联系自身实际从知识和生活两方面谈出感悟。
示例:
我们要多读书,充实自己的内心,开阔自己的眼界,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阅历,让自己拥有一颗善于幽默的心。
(5)我们学过冰心的作品仅一篇:
《荷叶·母亲》。
冰心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的,1923年连续出版了《繁星》和《春水》两部“小诗”集。
故答案为:
⑴máo;tián;cè;juàn
⑵坐以待毙
⑶示例:
杨绛:
童心未泯(或富有童心)冰心:
机智灵活(或反应敏捷)启功:
思想鲜活(或时尚新潮)
⑷示例:
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
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⑸荷叶·母亲;泰戈尔
【点评】⑴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的读音,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
注意对字词的准确读音。
⑵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文章中找到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整理。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找准答题点,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
⑸本题考查考生自述的迁移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知识的掌握,注意知识的拓展。
2.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青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
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
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述写下“忍一时,凤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
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球着眼睛。
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客本声,父亲沉重的呼吸……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
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日光来打破沉默。
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
⑧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
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海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轻生的念头。
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高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失去生活勇气的念头,
⑦接近高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制,日光打管把救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
我进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
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
我悄悄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的情景。
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饭盒批开,然后为我撕开获子的封套。
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国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面前各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
我知道父亲拙于古峰,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
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饭盒,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
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时我说了一句话:
“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
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
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因墙,骑坐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⑪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领时热泪盈眶。
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
(有删改)
(1)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
(句中“从来”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
②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第③段详细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仔细揣摩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父亲当时是怎样的心理?
(5)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轮廓”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请你对“轮廓”的理解.
【答案】
(1)父亲总能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及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他深知我内心的想法,帮我战胜了困难和自我。
所以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2)①“从来”是“一直”的意思,表明了“我”一直矛盾的心理和做法:
怕自己因缺少勇气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怕看到父亲伤心的面孔,不敢去面对。
去掉了,语气上就弱了许多,不如原来的效果好。
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蒸饺在竹笼内排列的热闹情状,衬托出“我”对“温热且快乐”的渴望,反映了自己对父亲给予自己心理抚慰的喜悦心情。
(3)具体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细心呵护,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为后文写父亲察觉“我”要自杀到学校来鼓励安慰“我”作铺垫。
(4)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军人一样坚强地面对所遇到一切困难,并以“行军礼”的动作表明对儿子的信任,会永远做儿子坚强的后盾。
(5)父亲总是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在黑色的夜晚及时给予“我”光明和温暖,在这时候“我”虽然不能清楚地看清父亲的面容,只能看个大致的“轮廓”,但这“轮廓”是父亲留给自己最清晰的形象、最感动的印记,他一直鼓励着勇敢地前行。
“轮廓”也是文章行文的线索。
【解析】【分析】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可分析“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父亲曾经察觉到我想死的念头”“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等情节和语言描写,即可概括出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父亲都能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父亲“懂我”,绝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帮助了我,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引导了“我”。
(2)①“从来”本义:
一直如此。
语境义:
“我”一直怕自己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怕看到父亲伤心的面孔。
“一直”强调总是如此,语气强烈,所以不能删除。
②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即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既要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事物(蒸饺)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倾向。
(3)第③段详细描述的是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
注意要分析好此段中的细节描写。
如“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
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等句,从内容上不难分析出,此段是写父亲对“我”的细心呵护,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从结构上讲:
为后文写父亲到学校来鼓励安慰“我”作铺垫。
在答作用时,这两方面都要答到,不能偏废其一。
(4)“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这句话描写出一个重要的细节:
行军礼。
是一个父亲对儿子行军礼。
这个动作非比寻常。
这绝对是非常情境下的动作。
答此题要联系到上文儿子要自杀的情节,联系到父亲“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那句话。
自然能分析出答案:
希望儿子能像军人一样坚强活着,“行军礼”是在表明对儿子的信任,父亲永远是儿子坚强的后盾等。
很好地塑造了这一伟大的父亲形象。
(5)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与“轮廓”有关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如从字面意义上看:
“我”在夜间不能清楚地看清父亲的面容,只能看个大致的“轮廓”。
深层意思:
父亲的“轮廓”是留给自己最清晰最感动的印记,会一直鼓励着勇敢地前行。
从结构上看:
“轮廓”也是文章行文的线索。
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故答案为:
⑴父亲总能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及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他深知我内心的想法,帮我战胜了困难和自我。
所以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⑵①“从来”是“一直”的意思,表明了“我”一直矛盾的心理和做法:
怕自己因缺少勇气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怕看到父亲伤心的面孔,不敢去面对。
去掉了,语气上就弱了许多,不如原来的效果好。
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蒸饺在竹笼内排列的热闹情状,衬托出“我”对“温热且快乐”的渴望,反映了自己对父亲给予自己心理抚慰的喜悦心情。
⑶具体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细心呵护,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为后文写父亲察觉“我”要自杀到学校来鼓励安慰“我”作铺垫。
⑷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军人一样坚强地面对所遇到一切困难,并以“行军礼”的动作表明对儿子的信任,会永远做儿子坚强的后盾。
⑸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军人一样坚强地面对所遇到一切困难,并以“行军礼”的动作表明对儿子的信任,会永远做儿子坚强的后盾。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
解答此题,需通读全文,筛选出父亲与我之间的事件,进行概括总结。
⑵此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
赏析的角度题干中已经有了提示,①句是从用词的角度赏析,②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⑶本题考查对详写段落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细致阅读本段内容,明确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的作用。
⑷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解读能力。
解读人物内心世界,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结合人物处境,进行换位思考,即如果你是这个人物,你在此时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⑸本题考查对题目关键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联系全文内容作答。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门边有个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
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
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
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
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
我说:
“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
”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
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
”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
这小子不肯罢休:
“你没闻到啊?
一股浓烈的气味。
”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
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
“打我干吗?
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
”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
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
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
“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
“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
”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
”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
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
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
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
”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
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
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
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
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
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
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
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
”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
大爷!
”老人说:
“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
”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
“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
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
(选自《北京晚报》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1)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
(2)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
(4)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
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
(共80字左右)
【答案】
(1)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2)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3)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了中心:
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4)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
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
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解析】【分析】
(1)表层含义是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深层含义为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2)题目中要求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3)本题中引用老人的话:
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③点明了中心:
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4)阅读文本,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谈感受,“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积极方面的。
故答案为:
⑴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⑵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⑶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了中心:
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⑷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
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
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点评】⑴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
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抓住文中“放饮水机”地方和最后老人的话即可作答。
⑵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解题思路:
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要选出细节作例子,说明“我”的“细心”“善解人意”“尊重别人”“善于教育孩子”“为人谦和”,说出几点就可以。
⑶本题的考点是重点语句的理解。
从结构上“结束故事”、内容上“深化文意”、形象塑造上“烘托人物形象”几个角度来分析回答。
⑷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能联系选文,谈感受,语言连贯、通顺。
抓住最后老人说的话来感想“在心中给人留个位置”(即关心他人),要用同龄人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以“体谅、尊重大人”的角度来说。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南极绣花的男人
毕淑敏
岸边有几座咖啡色小木屋,悬挂的国旗说明这是阿根廷设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
和我们同行的极地专家道:
看到房上的黑色痕迹吗?
顺他伸出的食指望去,果见房顶上有斑驳的暗色条缕和团块。
大家猜这是怎么造成的?
专家卖个小关子。
众道,遭雷劈?
南极常有电闪雷鸣的雨吗?
专家揭底,火烧的。
有人嘴快道,估计是厨师改善伙食,不小心走了火。
有人悄声质疑,阿根廷菜系也跟咱中餐似的,讲究烈火烹油吗?
专家答,这场火与厨师无关,和医生有关。
大家纳闷,穿白大褂的如何和火灾掺和到一块儿?
专家细解:
阿根廷在这里进行长年科考工作,科考队人员两年一轮换。
到了换岗时间,新人上站,原团队返回家园。
要走的人欢天喜地,不料驻队医生被通知还需在站点继续执守一年。
医生默默解开收拾好的背囊,又开始了寂寞的南极生活。
等啊等,终于又一个两年过去了,好不容易熬到了轮班时间,总算可以回家了。
没想到该医生又接到通知,请他继续留守两年……此人精神崩溃,当天深夜,一把火将科考站点燃,烈焰熊熊……
后来呢?
大家僵愣了一会儿,忍不住问。
后来阿根廷科考站就成了现在的样子,焦糊屋顶。
极地专家回答。
大家说,那个医生呢?
专家说,医生终于重返了城市,不过住进了监狱。
大家议论纷纷……
南极会让一个正常人的整个机体,处于高度应激反应状态中。
说到底,南极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
这就是除了早期探险家和科考人员外,南极从未有过真正原住民的原因。
我记起当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