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0624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docx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

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案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细菌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细菌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细菌的主要特殊结构的定义及功能;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意义;掌握核蛋白体,质粒,胞质颗粒在医学上的意义。

2.熟悉:

细菌的排列方式;细菌的基本结构;熟悉细菌细胞壁的功能;熟悉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熟悉核质的功能。

3.了解:

细菌的大小;细菌L型的培养;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中介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

肽聚糖的结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肽聚糖不同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肽聚糖的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微生物学的定义、分支

4.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

二、细菌的测量单位;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菌的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形态

3.细菌的基本结构

三、肽聚糖的结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肽聚糖不同点及其意义。

1.肽聚糖的结构

2.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肽聚糖不同点及其意义

四、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牙胞

1.概念

2.功能

小结

(5分钟)

1.细菌的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2.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肽聚糖不同点及其应用。

思考题

1.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肽聚糖有何不同?

有何意义?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有何功能?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接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细菌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细菌代谢时对氧的需要的分类法;细菌在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2.熟悉:

病原菌的生长温度;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群体生长繁殖规律;细菌人工培养所需的条件。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2.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分类、用途;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根据对氧的需求不同而对细菌的分类。

教学难点

1.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分类、用途;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15分钟 

 

 

35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介绍细菌的理化性状

1.细菌的物理性状

2.细菌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的新代谢与能量转换

1.细菌的能量代谢

2.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2.细菌的生长方式

3.细菌的人工培养

四、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小结

(5分钟)

1.细菌的理化性状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

思考题

1.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

其中与致病性有关的是哪些?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哪个时期形态染色最典型?

3.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有何意义?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病毒

第三节真菌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体的结构,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病毒的增殖方式、复制周期的概念;真菌的结构、繁殖方式及人工培养。

2.熟悉:

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3.了解:

病毒的异常增殖,病毒的分类。

教学重点

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3.病毒的复制周期

4.真菌的结构

教学难点

1.病毒的复制周期

2.病毒的培养

3.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简单介绍病毒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主要介绍医学病毒的致病性,举例并用疱疹病毒感染的图片说明病毒的致病性。

2.病毒的测量单位、病毒的形态,病毒衣壳的对称类型

3.病毒体的结构:

核心、衣壳、包膜

二、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

1.病毒的核酸——多样性、有含子、克隆与表达

2.病毒的蛋白质——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

三、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1.病毒的培养——方法

2.病毒的增殖——增殖方式,复制周期(吸附与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播放小影片:

吸附与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生物合成归纳讲授)

3.病毒增殖的细胞效应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1.    物理因素——温度、PH、射线和紫外线

2.2.    化学因素——脂溶剂、酚类、氧化剂、抗生素、中草药等

五、病毒的分类(简单讲,自学为主)

六、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七、真菌的繁殖与培养——繁殖方式、人工培养所形成的菌落类型

小结

(5分钟)

1.病毒的特点

2.病毒的结构

3.病毒的复制周期

4.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思考题

1.有包膜病毒与无包膜病毒的结构有何异同?

2.病毒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步骤?

4.真菌的菌落有哪几种?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三章感染

第一节细菌性感染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构成细菌致病性的因素;带菌者、带菌动物在感染中的意义;感染的类型。

2.熟悉:

感染(或传染)、病原菌、非病原菌的概念。

3.了解:

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教学重点

1.细菌的致病机制;

2.感染的类型。

教学难点

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4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细菌致病的机制

1.致病性(或病原性)的概念;毒力的概念;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

2.细菌的毒力物质

3.细菌侵入的数量

4.细菌侵入的部位

二、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1.感染来源——外源性感染、源性感染

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血液等

三、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

3.全身细菌感染——毒血症、脓毒血症、毒素血症、败血症、菌血症

小结

(5分钟)

1.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2.细菌的致病机制

3.感染的来源

4.感染的类型

思考题

1.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是什么?

2.试述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三章感染

第二节病毒性感染

第三节真菌性感染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病毒的致病作用——整体水平的病毒感染,抗病毒免疫——干扰素;病毒感染的类型: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迟发感染)的概念和举例;真菌的致病性及感染特点;抗感染免疫的机制(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熟悉:

病毒的致病作用——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

3.了解:

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病毒的感染方式和感染类型

2.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

3.干扰素的概念、功能及意义

教学难点

1.持续性感染各类型的含义及特点

2.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

3.抗病毒免疫——干扰素的抗病毒机理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20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1.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

2.整体水平的病毒感染

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

2.垂直传播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1.隐形感染和显性感染

2.急性病毒感染

3.持续性病毒感染

四、真菌性感染

五、抗感染免疫机制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六、抗菌免疫

1.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2.抗胞菌感染的免疫

七、抗病毒免疫

1.干扰素与NK细胞:

干扰素的概念及其类型、功能及其抗病毒的机制

2.特异性免疫

八、抗真菌免疫

小结

(5分钟)

1.病毒感染的方式和类型

2.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

3.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4.干扰素的抗病毒机理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病毒感染的方式和类型。

2.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五章遗传变异

第一节遗传变异原理

第二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细菌的染色体、质粒;基因的转移与重组的方式;转化和接合的概念,R质粒的接合(耐药质粒的组成及接合与耐药性的关系);噬菌体的概念和主要生物性状;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增殖周期;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熟悉:

质粒的共同特性及突变的概念;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过程。

3.了解:

基因突变的规律;细菌的变异现象。

教学重点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的方式的区别

教学难点

1.质粒的共同特性

2.细菌转移重组的方式的机制

3.噬菌体的增殖周期

4.毒性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溶原性状态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15分钟

 

 

 

25分钟 

 

 

50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遗传与变异机理

1.DNA的结构与功能

2.基因与基因的转录

3.遗传信息的翻译

二、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的变异现象

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遗传与变异机理

1.基因的突变与损伤后修复

(1)突变的概念

(2)基因突变规律

(3)DNA的损伤修复

2.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1)转化的概念、机制

(2)接合的概念、机制;细菌产生多重耐药的原因

(3)转导的概念、过程;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

(4)溶原性转换

(5)原生质体融合

小结

(5分钟)

1.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基因突变的规律

3.基因转移重组的方式

思考题

1.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的实例?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

第三节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院感染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病毒遗传与变异的特点;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的概念;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和医院获得性感染。

2.熟悉:

条件致病菌的特点。

3.了解:

正常菌群的分布概况、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

2.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和医院获得性感染;

教学难点

1.病毒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2.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及致病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25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一、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病毒的基因组

2.基因突变

3.基因重组与重配

4.基因整合

5.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二、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简单讲)

三、正常菌群

1.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分布

2.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四、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五、机会性感染

1.常见机会致病菌的种类

2.机会致病菌的主要特点

六、医院感染

1.院感染的概念、分类

2.院感染的微生物及其预防和控制

小结

(5分钟)

1.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2.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3.医院感染

思考题

1.病毒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2.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是什么?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七章消毒与灭菌

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第一节细菌学诊断

第二节病毒学诊断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概念;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常用的细菌学诊断方法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2.熟悉: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教学重点

1.消毒、灭菌、无菌等几个重要的概念

2.物理消毒灭菌法

3.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4.病毒的诊断——标本采集和送检的原则

教学难点

病毒的诊断——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的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消毒、灭菌、防腐的概念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2.辐射灭菌法

3.滤过除菌法

4.超声波消毒法

5.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1.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2.消毒剂的应用

四、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五、细菌学诊断

1.病原学诊断

2.血清学诊断

六、病毒学诊断

1.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采集的最佳时期、部位,标本送检的原则;

2.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培养病毒的方法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介绍原理)

4.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简单介绍PCR的原理)

小结

(5分钟)

1.常用的物理及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2.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3.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思考题

1.何谓灭菌?

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法是什么?

2.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包括哪些?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第三节真菌学论断

第四节特异性预防与治疗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真菌感染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病原性真菌的检查与鉴定方法;人工免疫的概念、人工主动免疫的用途及其常用的生物制剂;人工被动免疫的用途及其常用的生物制剂。

2.熟悉: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教学重点

1.病原性真菌的的检查与鉴定

2.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教学难点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5分钟

25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真菌感染的诊断

1.标本的采集(采集部位、注意事项)

2.病原性真菌的检查与鉴定

3.真菌学的快速诊断

二、特异性预防与治疗

1.人工主动免疫

(1)概念

(2)主要的制剂

2.人工被动免疫

(1)概念

(2)主要的制剂

三、细菌感染的治疗

1.抗菌药物的种类

2.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四、病毒感染的治疗

1.抗病毒化学制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2.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的应用

五、真菌的治疗

小结

(5分钟)

1.真菌感染的的诊断方法

2.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主要制剂

思考题

1.病原性真菌的的主要鉴定依据是什么?

2.人工主动免疫及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哪些?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十章化脓性细菌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链球菌属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葡萄球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及肠毒素的检查;链球菌属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ASO试验;肺炎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2.熟悉: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

3.了解:

葡萄球菌属的防治原则、耐药株问题、自身菌苗疗法等.。

教学重点

1.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2.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3.肺炎链球菌的形态及培养特点和致病物质

教学难点

链球菌的致病性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5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次课的相关容

一、葡萄球菌

1.葡萄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结构、分类)

2.葡萄球菌的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3.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二、链球菌属

1.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结构、分类)

2.链球菌的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3.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生化反应)、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小结

(5分钟)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的形态特点、致病性

 

思考题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是什么,可引起哪些疾病?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十章化脓性细菌

第三节奈瑟菌属

第四节假单胞菌属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第一节   埃希菌

第二节第二节   志贺菌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点、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埃希菌与志贺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变异及生化反应。

2.熟悉:

埃希菌与志贺菌的抗原构造;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性。

3.了解: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免疫性、防治原则;卡他布兰汉菌;埃希菌与志贺菌的免疫性、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

1.1. 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

2.2. 埃希菌及志贺菌的生化反应及其致病性

教学难点

1.奈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埃希菌及志贺菌的生化反应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5分钟

 25分钟

 

 

 

 

 1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简单复习上一节课的一些重要容

 一、奈瑟菌属

1.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

2.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同脑膜炎奈瑟菌)、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二、假单胞菌属

1.假单胞菌属的共同特征

2.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三、埃希菌

1.埃希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

2.埃希菌的致病性(治病物质、所致疾病)

3.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四、志贺菌

1.志贺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

2.志贺菌的的致病性(治病物质、所致疾病)

3.志贺菌的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小结

(5分钟)

1.脑膜炎耐瑟菌、淋病耐瑟菌的形态特点、致病性

2.淋病耐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3.几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4.志贺菌属的生化反应特点、致病物质及引起的疾病

思考题

 

1.脑膜炎耐瑟菌、淋病耐瑟菌的致病物质是什么,可引起哪些疾病?

2.怀疑是菌痢患者,应采集什么标本来检查病原体?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

第三节第三节   沙门菌

第四节第四节   霍乱弧菌

第五节第五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六节第六节   幽门螺杆菌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沙门菌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带菌者的检出与意义、防治原则;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预防原则;副溶血性弧菌及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

2.熟悉:

霍乱弧菌的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免疫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3.了解:

沙门菌属的免疫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及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

1.沙门菌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肥达试验

2.霍乱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性

教学难点

1.肥达反应

2.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5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容(详细容见课件)

复习上节课的一些重要容

一、沙门菌属

1.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及结构、生化反应、主要抗原

2.致病性(致病物质、致病机制、所致疾病)

3.免疫性

4.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1)从病原菌中分离细菌

(2)血清学诊断:

肥达试验

二、霍乱弧菌

1.霍乱弧菌的分型2.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

3.霍乱弧菌的抵抗力4.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

5.霍乱弧菌的免疫性6.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三、副溶血性弧菌

1.生物学特性

2.致病性

3.诊断与防治

 四、幽门螺杆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小结

(5分钟)

1.伤寒杆菌所致的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

2.霍乱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

思考题

 

1.肥达试验的结果如何分析?

2.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课型

理论课

对象

 

教学目的

1.掌握:

厌氧菌的分类;破伤风梭菌的形态特性、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类毒素与抗毒素的应用;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结构、致病性;肉毒梭菌的抵抗力、毒素分型、致病机理、所致疾病。

2.熟悉:

产气荚膜梭菌的防治原则;无芽胞厌氧菌致病的条件、感染特征、微生物学检查法。

3.了解:

厌氧菌的分布;破伤风梭菌的生化反应、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特性、微生物学检查法;肉毒梭菌的形态培养、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