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0360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

国贸实务专业建设方案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方案

2009-06-2516:

22浏览次数:

1.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

口岸物流企业

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客服人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岗位细分

各类进出口企业

单证员、外贸业务员、跟单员

国际商务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岗位细分

适合高职层次毕业生的国际贸易类企业一线岗位群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A求职者

(宽、弱)

C求职者

(窄、强)

B求职者

(窄、强)

专业定位原则

2.专业现有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自1994年开始招生,现有普通高职在校生1118人。

专业成立以来,与行业协会、知名报关货代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合作,本着“服务地方供应急需人才,立足行业培养专职人才,校企合作输送一线人才”的宗旨,共同培养了近1000名适应各类国际贸易专门化服务企业、外经贸企业,进出口货物通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单证处理、外销等岗位国际贸易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三年就业率达100%。

2.1优势与特色

2.1.1初步探索了“校内外结合、仿真+全真”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了使专业建设与发展与时俱进,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专业成立之初就成立了由行业协会、知名企业、政府外贸主管部门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会不但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学生实习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也给予了巨大的帮助。

(2)利用现有实训中心进行仿真实训

依托学院国家级流通现代化实训基地,专业建有贸易金融实训中心,现有3个实训室。

配备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外贸单证、报关、进出口流程等项目的仿真实训。

(3)利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

专业与江苏报关协会、江苏省进出口商会、江苏省报检协会签有教育合作协议书,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

同时,江苏省苏豪进出口集团、连云港港口集团、南京宏康报关行、江苏时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远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等22家企业与本专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将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各协会上千家会员企业及合作企业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为教师的企业顶岗锻炼提供了便利,协会掌握的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也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2.1.2构建了“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施了“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改革方面,构建了“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了一条“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的教改之路。

已初步将报关员、单证员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

学生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实施了“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改革,开发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标准。

2.1.3建成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6人,7人曾国外进修,1人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新西兰做专题研究,双师型教师占71.4%。

见表4-5-1所示。

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职称结构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及以下职称

合计

教师人数

2

12

7

7

28

比例%

7.1

42.9

25

25

100

学历结构

学历

博士或博士在读

研究生或在读研究生

本科生

其他

合计

教师人数

3

17

8

0

28

比例%

10.7

60.7

28.6

0

100

年龄结构

年龄

30岁以下

30-40岁

40岁以上

合计

教师人数

6

10

12

28

比例%

21.4

35.7

42.9

100

双师双语教师

双师教师

双语教师

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

20人

71.4%

13人

46.4%

6人

21.4%

专兼职教师比例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28人

68.3%

13人

31.7%

多年来,通过“引、培、聘”结合,专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13人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

校内外高水平指导教师的指导,保证了实训质量。

见表4-5-2所示。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有企业工作经验专职教师一览表

实训指导教师

曾工作过企业

企业工作年限

戈雪梅

牡丹江市进出口公司

8

谢恽

南京熊猫进出口集团

8

程欣

江苏舜天进出口公司

8

尹继元

张家港保税区康大国贸公司

7

熊俊

芜湖山江化学有限公司

3

杨琰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

2

2.1.4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

近三年,专业教师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参与省、厅级科研课题16项,院级课题3项;《国际贸易实务》为省级精品课程(成教),建成院级精品课程3门,立项建设院级精品课程5门;共主编、参编教材6部,立项编写教材6部,与企业资深专家合作编写了4门实训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贸易流程》)的实训指导讲义;发表科研论文93篇。

《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获江苏省经贸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证券监管的理论与实践》(专著)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国际贸易实务》课件获江苏省高校第三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好课件奖。

2.1.5形成了全省领先的国际合作办学规模

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国际化视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澳大利亚高登学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

2006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236人,规模居全省同类专业之首。

先后选派7名教师国外培训进修,学习了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初步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的对接,并在本土化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有13位专职教师在国际合作班实施双语教学,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双语型”师资队伍。

2.1.6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服务成效

(1)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社会培训与服务

◆报关员培训与服务

2005年开始,江苏报关协会把江苏省报关员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和培训基地设在贸易经济系,由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与报关协会资深培训专家合作承担培训任务,累计为企业、社会培训报关员2600多人次,考试通过率在20%左右,远高于全国8%的平均通过率。

2005年起,作为江苏省报关员考试的考点,为报关员考试提供考试服务。

◆单证员培训与服务

贸易经济系是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全国商务单证员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和培训基地,自2005年全国商务单证员首次考试开始,便与商会合作面向社会培训学员1400人次左右。

◆货代员培训与服务

2006年与江苏省货代协会合作,培训货代员46人。

同时,还与方圆标志认证中心江苏分中心合作承担内审员培训任务。

◆咨询服务

教师中多人担任社会职务。

专业带头人戈雪梅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被聘为江苏报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进出口商会考试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商贸服务与流通专业协作委员会主任;资深教师童西琳为中远航空公司江苏省分公司高级顾问;双师型教师谢恽为江苏省苏豪集团培训部培训专家,特聘顾问;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宋勤华、熊俊、周安宁、程欣、尹继元为江苏报关协会、江苏省进出口商会、江苏省货代协会特聘培训师,以上教师在参与社会培训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2)对口支援兄弟院校进行师资培训

积极配合学院组织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师资培训班的培训工作,承担了国际贸易实务三个项目的培训任务,培训师资30余人。

表4-5-3社会服务项目

社会服务项目

师资培训

2005年培训30人

报关员培训

2004~2007年培训约1200人次

单证员培训

2005~2007年培训约900人次

内审员培训

2005~2007年培训约300人次

货代员培训

2006年46人

提供考试服务

2005~2007年培训约4800人次

合计

约7276人次

2.1.7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近三年录取分数居全省文科类院校首位。

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很多学生毕业时持有“多证书”,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1)资格证书取得率持续攀高

自2005年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首次举办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以下简称单证员)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便参加该项考试,平均通过率89%,高于江苏省60%的平均通过率近30个百分点,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1];报关员考试通过率2005年为29%,2006年通过率20%,居全国领先水平;报检员考试自2006年开考,社会通过率为80%左右,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参考通过率为100%。

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毕业生就业率高

表4-5-4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毕业时间

输送毕业生人数

最终就业率

2004年

73

98.3%

2005年

96

100%

2006年

256

100%

2007年

268

100%

合计

693

——

(3)社会评价好

由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并且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实现了零距离对接,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后后熟期短,上手快。

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行业协会、企业、同行、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业务素质、职业技能给予了较高评价,总体满意率达90%以上。

2.1.8具有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通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实务为龙头,以国际商务、商务英语、金融管理与实务为支撑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群。

学院50余年的商科办学背景,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相关专业,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对本专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3.专业建设的目标

总体目标:

构建“三阶段,层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贸易专业化服务”岗位技能和能力分析为切入点,构建“三以二化”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与“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优质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学院15万m2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创意园和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采取“任务引领,项目驱动,顶岗实习”等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三年建设,把“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并力争进入国家特色专业群。

具体目标

3.1构建“三阶段,层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以“工、学、用”结合为切入点,“教、学、做”贯穿全程,采取“任务引领,项目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达到人才培养“知行合一”。

3.2构建“三以二化”课程体系

完善“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证书标准课程化”课程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一步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嵌入到课程体系中,充实完善教学内容;

在8门院级精品课程基础上,按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课程,按国家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建设6门课程;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标准,完成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17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本,省级特色教材3本,行业院校特色实训教材2本。

3.3打造优秀师资团队

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语”型优秀教学师资团队,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专业骨干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8人,使双师比例达到90%以上;聘请兼职教师18人,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

1。

3.4构建体现工作过程特点的“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场所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国家流通现代工程实训基地,购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立虚拟公司,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全过程中,“教、学、做”理念贯穿始终,形成“校内学习—→校内岗位仿真模拟实训—→合作企业生产性实习—→校内拓展(创业孵化)—→企业顶岗实习—→专项技能拓展(创业实战)—→……”,“单项、综合,模拟、全真”层次鲜明的“层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初步设计能力。

3.5创业、创意、创新教育渗透

把创业、创意、创新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利用15万M2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创业活动。

3.6素质教育与制度创新

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岗位素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完善学生人格,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业人。

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以职业资格认证为抓手,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积极引导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3.7专业群辐射

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龙头,带动国际商务、商务英语、金融管理与实务等相关专业协调发展。

3.8扩大社会服务效应

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成立贸易咨询公司,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三年内培训认证2400人次左右。

其中校内培训约600人次,社会培训约1800人次。

与行业协会合作,加强考试培训中心建设,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共享型国际贸易实务资源中心;建设网络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

4.专业建设方案

4.1构建“三创五融,三阶段,层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三创五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行业导向、校企一体、虚实结合、课证融通、突出三创”,达到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创”:

创业、创意、创新。

“五融”:

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办学和产业深度融合;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课程和职业资格深度融合;创业和就业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三阶段:

“学”阶段:

在对专业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职业资格标准嵌入课程体系,根据岗位流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安排教学环节,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

“半学半工”阶段:

依托校内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虚拟项目为载体,把岗位群必须的职业技能嵌入到项目中,采取仿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具备初步的职业能力。

“工”阶段:

在“学”与“做”的基础上,采取校内以企业实际任务为实践内容与校外企业顶岗实践相结合方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同时,学生依托学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创业实践。

“层进式”:

按照国际贸易专业化服务岗位的工作流程,经过多学期“三阶段”工学交替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依次在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货代员岗位实训实习,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初步设计能力。

经过多学期工学交替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依次在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货代员岗位实训实习,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初步设计能力。

具体操作方式为:

购进企业版改造的教学版软件,成立虚拟国际贸易公司、虚拟报关公司、虚拟报检公司、虚拟货代公司、虚拟相关部门,根据岗位流程,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项目课程方式组织教学,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时间安排教学时间。

公司岗位角色全部由学生担任,校内实践指导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起主导作用,公司操作内容全部采用企业全真内容。

即校内模拟实践模式为“仿真的环境+全真的内容”。

第一学期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学阶段)。

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开学设置一周企业认知实践。

第二至第四学期期末,每学期独立设置专业虚拟公司顶岗操作实训(半学半工)。

根据课程开设顺序,学生集中在特定公司,以“准职业人”身份在指导教师指导与协调下,以班级为单位,在不同的虚拟公司各岗位进行单项实训。

通过在各岗位层进式

第五学期独立设置5周进行国际贸易大平台综合实训(半学半工)。

因前期实训为单项实训,学生对整个行业所涉及岗位及工作流程的认识是模块化的。

通过本学期大平台综合实训,将使学生全面熟悉工作流程,对国际贸易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实训期间,前3周的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在各岗位间轮岗实践,后2周时间,将打破班级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自主选择虚拟公司进行强化实训。

学校虚拟顶岗实训的指导,以有企业经历的专职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

第六学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工阶段),由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

第二至第六学期,创业、创意、创新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全真实战,开展创业活动。

单证岗位

报关员证

单证员证

货代员证

报关员证

第2-17周

第1周

第18周

虚拟报检公司顶岗实训

虚拟外贸公司顶岗实训

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

报检企业认知实践

第3学期

阶段

工学结合

课程安排

指导教师

岗位实训

资格证书

第6学期

第1-19周

企业顶岗实习

专兼教师

专职教师

专兼教师

专职教师

专兼教师

专职教师

专职教师

专兼教师

专兼教师

第4学期

第18周

第2-17周

第1周

报关企业认知实践

职业通用、职业专项能力课程教学

虚拟报关公司顶岗实训

第1-8周

第9-10周

第11-18周

虚拟贸易大平台顶岗实训

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

企业顶岗实习

第2学期

第2-17周

外贸企业认知实践

第1周

虚拟外贸公司顶岗实训

第18周

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

职业素质课程

第1-14周

第1学期

第5学期

进出口合

同审核(单证)

货代岗位

报检岗位

报关岗位

国际贸易专业“三阶段,层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4.2构建“三以二化”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新型课程体系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证书标准课程化”课程体系。

具体流程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定项目课程——以任务为中心,确定职业能力——对工作任务分析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按岗位及资格证书要求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及特色教材。

见图4-5-4所示。

4.2.1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确定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职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职业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按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递进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显现、仿真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专业技能。

见图4-5-3所示。

4.2.2按岗位需求划分职业能力层次

按岗位需求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

职业通用能力、岗位通用能力、岗位特定能力、职业拓展能力。

项目课程

单证实务与实训

货代

报检

报关

报检实务与实训

货代实务与实训

商品归类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实务

英语计算机

人文素质课程

多式联运货代

空运货代

海运货代

品能力目标

主干课程

课程类型

培养途径

资格证书

实践场所

图4-5-5职业能力框架图

各种贸易类型进出口报检

报检单填制

各种贸易类型进出口商报关

能力模块

编码查询

税费计算

报关单填制

单证流转

单证制作

单证识别

单证

专业基础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外语能力

适应环境创新创业

诚实守信自我约束

团队精神与人合作

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单证员

报检员

货代员

企业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

虚拟货代公司顶岗实习

虚拟报检公司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

报关员

企业顶岗实习

虚拟报关公司顶岗实习

企业顶岗实习

虚拟外贸公司顶岗实习

校内外实习基地

集聚区社会网络平台

校内外实习基地

校园社会

课堂渗透

顶岗实习

创业实践

社团活动

人文素质课程

网络营销

报关实务与实训

4.2.3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划分为职业素质课程,岗位通用课程,岗位专项课程(证书课程),职业拓展课程。

4.2.4继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进程

原“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中已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标准嵌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社会需求,将继续推进新课程体系进程,继续把与专业培养岗位相关的含金量高的尚未纳入教学计划的资格证书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

3年内,使毕业生双证书取得率达95%以上,同时提高毕业生多证书取得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4.2.5课程整合

按照项目课程要求,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