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9393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docx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培训总结

2015年11月27日和28日两天,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的院长阚雅玲教授,来我校上门送教,开展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运用》的培训。

总体感觉受益很大,是我这么多年参加的培训中,受益最大的一次。

培训的信息量很大,并且含金量也高,既有理念上的提升,也有方法上的进步。

正如黄英院长总结的,有道又有术。

我觉得学习这些知识理念,会对我接下来的教学和工作,会带来明显的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下面我就这次培训中所学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进行总结。

1、为什么而工作

为了金钱,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自我实现,为了帮助他人,……,也许我们有很多理由。

但阚教授提醒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幸福。

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

这让我想到,有一些时候,我也会用眼前的回报来衡量是否要去做一件事。

这件事,做了,自己辛苦,也没什么回报。

就动力不足。

而另外一些时候,有一些赚钱的机会,就去做了,但对自己的发展意义不大。

不过,我仔细想来,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不明确,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

如果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做抉择的时候就不再仅仅依据金钱或其他目的了,而是根据做这件事是否跟自己的目标方向一致。

听阚教授的讲座到后边,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目标更明确了,所以才会有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意识,不再仅仅依据眼前利益做抉择。

2、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好像阿里巴巴有个价值观叫拥抱变化)。

阚教授介绍,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2015年进行了更新。

我专门去查了一下,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在教育部的网站,

3、教师团队的管理

阚教授讲到,她所在的管理学院,2000多学生,70名老师,有编制的只有20余人。

有编制和没有编制的老师,在工资待遇上差别很明显。

但是,她能让她手下的老师觉得幸福。

因为,她让她的老师认识到,在这里的收入,不仅仅有金钱收入,还有能力收入、业绩收入、情感收入。

也就是你做了事,可能在工资上的回报不太合理,但你还会收获到能力的提升,业绩的积累,以及同事人脉方面的情感收入。

通过这种激励方法,阚教授说,她可以做到普通老师当骨干老师用,骨干老师当专业主任用,专业主任当系主任用……。

这一点,强化了我们这样的认识:

不要仅仅把眼前的金钱回报作为努力的目标。

想到努力后可能得到的能力提升、业绩积累等等,这样工作的动力就会更充分。

4、自下而上的工作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这是上层的问题,上层领导不去改变,上层管理有问题,我们下边再怎么做也没用。

而阚教授介绍他们管理学院的一些案例,比如“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午餐会”,甚至是“翻转课堂”、“华好学院”、“百果园学院”等等,很多的项目,最开始是下边主动去做的,做出成绩来了,就会得到上层的领导的认可并支持,甚至去申报各种成果奖。

其实这和前面的有关联,当基层员工不再把金钱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有清晰的目标,敢于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突破、去尝试新的东西,往往会做出成绩出来。

即使一时没有成绩,也积累了经验。

再把这些工作,用研究的心态去做,去申报课题项目,去找人组建团队,一定会有收获。

5、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高职的课程一定要改,不能是老师为主,大部分时间在讲授。

而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动起来,做中学。

高职要跟本科和中职有定位的不同。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的改革让我印象深刻,比如,砍掉了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一些管理的职能,融入到具体专业操作课程中,比如计划职能,会计专业开设《财务计划制定与实施》,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市场营销计划与实施》等);大部分的课程,都改为实训类型的,一天上6节,几周内结束一门课;一节课45分钟,老师最多讲10分钟,其他时间交给学生(一天上6节课,老师也不敢讲那么多了,要不然不仅自己累的扛不住,学生听的更受不了);连她自己上的素质课《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也是这样,改为体验式,一天上6节课,2周内结束。

并举例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护理专业专升本课程都进行了改革(连专升本的网络课程都改革了),原来的课程名称如:

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等等,改名为:

专业认识、临床基础护理、健康评估、临床疾病护理、护患关系协调与纠纷处理、急危重症护理等等。

对于我的启发:

比如我的《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以前叫《电子商务基础》,改了名,其实思路是对的,就是要实务嘛。

我的课程其实已经进行了改革,比如把淘宝开店作为很重要的内容,在理论上尽量删减,不能删减的部分,尽量设计让学生参与进来。

只是一方面,我没有理论的指导,自己的信心没那么充分,另一方面,改进的还不够彻底。

现在听了讲座,让我对自己的改革有了理论上的支撑,在观念上给我了改变,让我可以再去系统化的设计我的课程。

比如,在排课上,如果不能做的一天6节,先做到一天4节试试,几周内结束一门课;大胆的有信心的去调整一些理论的部分;增加实践的环节;保留的理论部分更好的设计成项目或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展示、评价、相互提问、相互解答等等。

6、翻转课堂

目前我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就是把上课要讲的知识内容、学生要做的训练,以特定的载体,以任务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比如提前一周),一般分组作业,让他们在课下完成。

等到上课时,分组展示他们的作业成果。

每个小组给定时间。

小组间相互评分、点评。

老师也对各小组表现打分、点评。

最后老师对这次课程内容做总结。

阚教授在培训中提到,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能力之外,还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学习培养。

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提升其学习的方法能力。

学生分组作业,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氛围,培养团队精神,这是社会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做中学、小组互评又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也产生帮助。

并且,我们常说教学相长,知识并不一定是老师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自己去学习知识,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学习,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

阚教授举了一些例子:

(1)在他们学校,学生毕业实习,对于有多个学生到同一家实习单位实习的,学校是鼓励的,对专业有一定的加分奖励。

她认为这是有合理之处的。

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如果是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单位有时候不一定有专人去带去教。

虽然有时候会安排一个师父,但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帮助不会很大。

如果有几个同学一起在一个单位实习,他们之间会相互的讨论,相互的学习,碰到困难会一起去解决,这样学习会更快。

并且有熟悉的同学在旁边,对于陌生的办公室陌生的工作环境也会减少了一些陌生感。

(2)她自己的女儿在英国剑桥读硕士,在一次课程作业中跟一个博士生分到一组。

由于一些原因,她跟这个博士生沟通有些困难,她担心会影响到作业的完成,就去找导师,看能不能更换搭档。

但导师否决了,让她自己去克服困难。

最后她主动积极的去沟通、一定程度的妥协,最终较好的完成了作业,并得到不同的感受。

阚教授认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因为需要跟人配合协调,社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阚教授还提到了“建构主义学习”这个概念。

以前听说过,但没怎么关注。

现在听了阚教授的培训,感受深了一点,但还没有去深入了解。

我的理解大概是:

学生的学习,不是老师教给他他就学到了,他有他自己的一套机制(或者原理、套路、模式、方法、思维之类),每个学生按照他自己的机制,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

这个观点,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之类的概念。

老师、各种教学设备都只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工具。

对于我们的教学,尽量要激发学生的内因,做好学习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配合工作。

关于翻转课堂,提前布置给学生的任务的载体,又提到了一个“微课程”的概念。

后边我单独列出来总结。

在培训之后,我已经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了一次翻转课堂,并准备实施第二次。

这中间也有一些心得,放在这里谈一下。

首先,我认可,翻转课堂比不翻,感受会好一些,老师自己的意识上得到了提升。

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参与度等表面上看,要好一些。

实际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评价。

其次,这里边也有一些问题。

学生的作业的质量,客气的说,是不够满意。

原因,应该是学生对于作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够。

投入不够的原因,有主观上的,学生不积极,翻转课堂是第一次,学生还不是很适应很配合。

也有客观方面,一方面,学生本身的素质能力确实暂时在这样一个层次,需要慢慢去提升,不能心急;另一方面,学生时间本身就有限,课程安排的比较满,还有各种社团活动,如果各个课程都布置课外作业、或者有翻转课堂在课前的作业,那么学生的时间真的不够,所以翻转课堂要想做到更好,可能需要教学、课程安排的整体设计。

老师也可以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激励办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我会继续把翻转课堂做下去,不断改善。

7、现代学徒制

阚教授在培训中提到了“现代学徒制”这个概念,并提到她所在的番禺职院管理学院跟“百果园”合作的实践。

对于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跟本科院校不同,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常常有“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导向”之类的说法。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就是将来工作中要用到的,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职业岗位能力。

所以要搞“校企合作”、教学要“工学结合”。

所以提出“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等概念(姜大源等),从实际工作中的“岗位”中,通过分析抽象出“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归纳出“行动领域”,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对应课程),分解学习领域为学习单元、设计“学习情境”。

以及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等等概念。

我们学校提出“政校企、行校企”“双三元”。

现代学徒制,就是众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新模式。

对于现代学徒制,以前也听过,有时候私下里我们也会偶尔提学徒制、师徒制之类。

原本以为,只是现在的老师,作为学生的师父,分一些学生作为徒弟,带着徒弟一起做一些项目,在做中学。

经过这次培训,了解到,“现代学徒制”已经有一定的模式,有院校已经在实践了。

今年8月份,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17个地区的165家单位获批为试点单位。

广东有中山和佛山两市入选。

百科词条“现代学徒制”显示: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

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工学交替)。

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

阚教授提到了她们的实践。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跟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的学生,毕业了不一定愿意到岗,最高的到岗率为50%。

因为不太了解,也没听太懂。

不过感觉,在高职教育中,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值得去学习和研究。

8、微课程

从培训中得知,微课程一般是一段视频,6-8分钟为宜,讲课程知识的精华融合进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全国有微课比赛,是教育部主办的,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范围最大、最权威的职业技能比赛。

有些院校比较看重。

微课程的三种类型:

(1)PPT式微课程。

PPT由文字、音乐、图片等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然后转成视频,可以再配以解说和字幕等。

时间在5分钟左右。

(2)讲课式微课程。

根据微课程的要求,设计课程讲授内容,录制一段教师讲课的视频,形成微课程。

时间为5-10分钟。

(3)情景剧式微课程。

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撰写脚本,选择导演、演员、场地等进行拍摄,经制片人后期视频剪辑制作,形成微课程。

时间为5-10分钟。

以上是从阚教师的内容总结过来的,不过综合以上类型,我觉得还可以有其他类型,比如,按照微课程的要求,基于上课的内容,利用各种视频制作软件、动画软件制作出来的视频。

我的理解,其实,微课程的精神应该是,跳出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各种新的形式(视频、图片、情景剧、参观、表演、比赛、实习实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传达教学信息,最终帮助教学工作的开展。

目的不变,手段创新。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刘二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