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8867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2.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2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市场金银贬值,商品价格持续上升,城乡雇佣工人的名义工资虽然有所增加,但远远落后于物价的涨幅。

该现象

A.加速了社会分化B.限制了自由劳动力流动

C.推动了商业革命D.减缓了手工业发展速度

2.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一黄金》中记载:

“洪武八年,金一两当银四两;幼时见万历中赤金止七八抉,崇祯(1628—1644)中十换,江左至十三换。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C.“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D.佛事兴盛,导致金价上涨

3.有航海家写道: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的小西班牙……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位航海家是哥伦布

B.1492年航行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

C.市场扩大刺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航路开辟带有殖民扩张色彩

4.1510—1550年,跨越大西洋贸易飞速增长,其贸易额增长了7倍。

这一时期跨大西洋贸易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B.国家力量的支持

C.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文艺复兴的推动

5.某学者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

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6.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称: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

……横向发展是指历史上各地区间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

以下历史事件最有助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有学者指出,相较于东方,欧洲在中世纪后期处于资源劣势,这迫使它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资源,去改善自己在资源分布中的处境。

此时欧洲国家为“改善自己在资源分布中的处境”所做的努力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使欧洲到东方的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使西欧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C.使亚非拉地区完全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D.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8.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宗教改革运

A.

B.

C.

D.

9.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促进了法国资本原始积累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引发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D.促成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10.“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下列史料能够证明该观点的是

A.雅典的迅速崛起和强大震动了北方的马其顿,被马其顿所灭

B.德国统一后,取代法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引发了一战

C.英国为打败强大的贸易劲敌,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夺取海上霸主地位

D.日本崛起后,想挑战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建立起来的秩序,发动了侵华战争

1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该比方意在说明

A.西班牙和葡萄牙具有海洋探险的优越环境

B.葡萄牙和西班牙必然走在海洋探险的前列

C.商品经济发展是欧洲海洋探险的根本原因

D.商业危机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

12.《十三行(1775-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B.三角贸易的形成

C.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3.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

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B.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C.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D.为手工工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14.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

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等。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一系列新兴国家的建立C.欧洲人聚居在一起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15.发现美洲大陆的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16.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凤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B.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C.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D.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

17.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18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

“我得到的财富使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2000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

罗伯特·克莱夫信中“我得到的财富”最有可能来自于()

A.对殖民地的掠夺B.大规模商品输出的回报C.贩卖黑人奴隶D.海外资本输出的回报

18.如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贸易,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列强向美洲与非洲大量倾销商品

C.给殖民地造成破坏和灾难

D.非洲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19.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是

A.人类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B.西方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

C.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D.美国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20.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

从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至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止,是第一个阶段。

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域外国家或地区的物产,如西域的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如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

但是,就整体过程而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

这是一种进步文明向不太进步地区的自然辐射,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浸润的自然过程,基本上是各国间的和平、和谐发展。

第二个阶段,大致自清朝初年至其覆亡止。

此一时期,虽然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中外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

除了西方国家的商人不断来华以外,诸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材料二处于新航路和商路中心的英国是早期拓殖、奴隶贸易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国家,它先后打败西、荷、法,树立了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

18世纪60年代,成为“日不落帝国”。

它拥有的殖民地之广、市场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就此确立了。

有几种条件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和对商品的大量需求,无疑是首发工业革命的一个强劲动力。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异同。

22.荷兰和英国属于较早建立自己商业霸权的资本主义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筹集资金开始发行股票。

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

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

材料二18世纪中前期,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

政府规范贸易行为,批准了许多私人特许贸易公司扩大对外贸易,商人则利用王权进行对外贸易垄断。

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特别是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制造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

——据吴必康《变革与稳定:

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7世纪前期荷兰股票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8世纪前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关于中国的泉州港,则是那里的来往客商之多,“超过全世界其余港口的总和”。

“在这个港口卸下胡椒的船只,一年之中就达一百艘,运进其他香料者还不在内”……

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让随行人员做了公证和记录。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

三、简答题

24.世界经济贸易。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据《白银资本》等整理

(1)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应该是哪个地区?

请以其中一个国家为例,说明其对外贸易的途径和主要商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参考答案

1.A

【详解】

金属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是价格革命的影响,而价格革命导致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势力衰落,从事商品生产销售的资产阶级力量上升,加速了社会分化,A正确;城乡雇佣工人的名义工资虽然有所增加,但远远落后于物价的涨幅,必然导致劳动力转向工资较高领域,排除B;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同时发生,不存在后者对前者的推动,排除C;手工业制造产品,产品价格上升,因此价格革命推动手工业发展,D排除。

2.B

【解析】

从材料中叙述的内容来看,白银的购买能力逐渐下降。

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可以得出,这是西方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结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会造成与此相反的结果;D选项与此关系不大。

3.C

【详解】

材料信息未涉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C叙述符合题意,故选C;通过“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海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是指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现美洲,故AB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通过“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带有殖民色彩,故D叙述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

4.B

【详解】

根据材料中“1510—1550年”可知,此时跨越大西洋贸易的国家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联系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可知,西葡两国主要是在专制政府的支持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跨越大西洋贸易飞速增长,B项正确;A、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40年间仅仅依靠生产力发展,正常的贸易额不会增加7倍,排除C项。

5.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期以来,意大利商人把东方商品通过地中海转运到西欧,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但它仍在这一时期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所以又说“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所以A项符合题意。

考点:

走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意大利

6.C

【详解】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区间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故答案为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其他国家也有影响,但均不符合题干中“最有助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要求,排除A、B、D项。

【点睛】

本题的解答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最有助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即本题属于最佳选项试题。

尽管其他选项也能对世界各地的联系密切起到一定作用,但这种影响最大的应当是新航路开辟。

据此确定答案。

7.D

【详解】

据材料“此时欧洲国家为‘改善自己在资源分布中的处境’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国家进行了殖民扩张和掠夺,客观上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了世界联系,D正确;“使欧洲到东方的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西欧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使亚非拉地区完全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都只是对局部地区的影响,A、B、C错误。

8.D

【解析】

【详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资本主义萌芽是其他三个事件产生的根源,而文艺复兴又为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思想条件,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

9.A

【详解】

通过材料可知,图尔里佛中含银量逐渐降低,说明货币贬值,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大量贵金属进入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这一现象有助于法国资本原始积累,选项A正确;选项B是商业革命的内容,排除;法国大革命时间与材料时间相距太远,不能构成因果联系,排除C;材料是价格革命的内容,而非原因,排除D。

10.C

【详解】

根据“修昔底德陷阱”所说,大国之间的争霸会引起战争,威胁到两国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打败强大的贸易劲敌,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夺取海上霸主地位与其观点相符,C项正确;马其顿征服雅典时,雅典已经衰落,A项不符合题意;德国在统一的过程中,打败了欧洲大陆上的霸主法国,当时最大的经济体是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引起了英德矛盾和竞争,进而导致了一战的爆发,B项中英法错位,不符合史实;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项不符合题意。

11.C

【详解】

材料“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欧洲各种关系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故选C;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发展,D错误。

12.D

【详解】

从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商品交往频繁,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D正确;十三行的兴盛并非民间贸易的结果,是政府的官方贸易,排除A;三角贸易主要是欧洲、美洲和非洲之间进行,排除B;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是在近代鸦片战争后,排除C。

故选D。

13.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弱,B符合题意;A项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是殖民扩张的影响,但与设问无关,排除;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但与设问无关,排除C;新航路开辟后,圈地运动为手工工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排除D。

所以选B

14.D

【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16—18世纪,根据所学可知,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侵占殖民地时,为了表明该地成为自己国家的领土,基本都以本国的国名或城市名来命名,但为了区别原地名,都在前面加一个“新”字。

因而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等,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5.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7——1498年哥伦布率领船队到达了美洲,故C.项正确;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故A.B.D.三项排除。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

【详解】

 

16.A

【详解】

原产美洲的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出现在17世纪欧洲的书籍中,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A项正确;欧洲出现美洲作物不能说明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项错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欧洲出现美洲作物,不能说明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D项错误。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时间特征“18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英国人此时在印度获取大量财富的主要手段是殖民掠夺。

19世纪40年代英国才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此时大规模商品输出才有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才进入大规模资本输出;而贩卖黑人奴隶主要发生在非洲,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

18.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A项错误,与设问不符,排除。

在三角贸易中,欧洲列强把商品带到欧洲换取黑隶,把黑隶运到美洲换取金银,故B项错误,与设问不符,排除。

三角贸易给非洲和美洲带来巨大灾难,故C项正确。

三角贸易中,主要把黑奴运到美洲贩卖,而不是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故D项错误,与设问不符,排除。

19.B

【详解】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B正确;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的是环球航行,A排除;C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

故选B。

20.D

【详解】

17世纪,荷兰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成为“海上马车夫”,故D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故AC不符合题意;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故B不符合题意。

21.

(1)西汉到明初中国处于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地位;中华文明通过自然辐射影响周边;中国政府大多采取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

而明清时期中国逐步落后世界;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或被迫开放的态度;西方国家主动来华,西学东渐历程逐渐加深,西方侵略中国。

(2)同:

均加强世界联系,传播先进文明。

异:

“丝绸之路”为中国处于主动地位,大多为和平交往方式,各种文明和谐发展,文明传播多为自然辐射,但始终没能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世界市场以西方为中心,各国通过武装拓殖,争夺霸权,强制输出西方文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转型。

【解析】

(1)由材料“就整体过程而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

这是一种进步文明向不太进步地区的自然辐射,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浸润的自然过程,基本上是各国间的和平、和谐发展”和“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中外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

除了西方国家的商人不断来华以外,诸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由此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的依据。

(2)由材料来看,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均加强世界联系,传播先进文明。

不同点可以从文明体交往方式、效果和对华影响来归纳:

“丝绸之路”为中国处于主动地位,大多为和平交往方式,各种文明和谐发展,文明传播多为自然辐射,但始终没能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世界市场以西方为中心,各国通过武装拓殖,争夺霸权,强制输出西方文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转型。

点睛:

本题涉及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适合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来分析。

这就要求熟练运用此两大史观,并能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2.

(1)原因:

新航路开辟,国际贸易发展;荷兰逐渐成为“海上马车夫”;海外贸易带来丰厚的利润;政府的支持;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动;殖民扩张的刺激。

(2)特点:

以重商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殖民扩张、武力征服推动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成为寻求霸权的手段(或者:

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

影响:

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给殖民地带来灾难;加剧了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筹集资金开始发行股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由材料信息“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得出:

海外贸易带来丰厚的利润、政府的支持;由材料信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得出:

荷兰逐渐成为“海上马车夫”;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动、殖民扩张的刺激等角度补充。

(2)“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18世纪中前期,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

政府规范贸易行为,批准了许多私人特许贸易公司扩大对外贸易,商人则利用王权进行对外贸易垄断”得出:

以重商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由材料信息“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得出:

以殖民扩张、武力征服推动贸易发展;由材料信息“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特别是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制造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