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docx
《桃花扇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扇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扇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
桃花扇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总12页)
《桃花扇》分析
【内容简介】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
其中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相互爱慕,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诗扇和其“梳栊”。
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
阮大铖怀恨在心。
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田仰,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
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章节概括】
试一出先声:
副末登场,概括介绍本戏的内容梗概:
“奸马阮中外伏长剑,巧柳苏往来牵密线;侯公子断除花月缘,张道士归结兴亡案”。
第一出听稗:
侯方域出场,介绍自己的家世和才学之高,与陈贞慧和吴应箕相约去冶城道院“同看梅花”,奈何魏府徐公子已包了场,三人只得去听柳敬亭说书,感叹柳敬亭说书精彩。
第二出传歌:
李贞丽携女李香君同老相好杨文骢说话,杨文骢为李贞丽妆楼题诗,给李香君赐号。
李贞丽为李香君寻的师父苏昆生教李香君牡丹亭,欲为李香君与侯方域牵线。
第三出哄丁:
诸生在国子监文庙大成殿释奠,奸人阉党阮大铖“洗净含羞面,混入几筵边”,被诸生发现并嘲讽谩骂殴打了一番,阮大铖落荒而逃,正是“当年势焰掀翻天,今日奔逃亦可怜。
”
第四出侦戏:
阮大铖在南京裤子裆部盖了住宅,“因昨日文庙丁祭,受了复社少年一场痛辱”,自我反思,想要“结识这般轻薄”,恰巧这时公子陈定生、方密之、冒辟疆前来借阮大铖的《燕子笺》来观赏,阮大铖大喜,殷勤相借。
杨文骢也来听他燕子新词,因戏已被借,杨阮二人只好闲话,小厮前来通告阮大铖公子们的评说,先是说公子们夸奖阮大铖,后来就是谩骂阮大铖,阮大铖又气又想和解,杨文骢出计,让侯方域做和事佬,但要阮大铖给侯方域和李香君牵线搭桥,阮大铖欣然答应。
第五出访翠:
侯方域欲为李香君梳拢,去城东踏青,偶遇柳敬亭,二人结伴而行至李贞丽家,得知今日是盒子盛会,便同行到卞家的暖翠楼处。
侯方域与李香君相互中意,李贞丽便携李香君与侯方域等人聚会行酒令,约定梳拢之事,“择定十五日,请下清客,邀下姊妹,奏乐迎亲罢”。
第六出眠香:
侯方域和李香君成亲,杨文骢仗义送来梳拢之物,众人贺喜,喜宴上侯方域将“宫扇一柄,题赠香君,永为订盟之物”,并题诗一首。
席散入洞房。
第七出却奁:
杨文骢来与侯方域道喜,告诉侯方域昨日妆奁酒席皆出阮大铖之手,并告诉侯方域阮大铖想要结交才子,免除被复社诸生大肆殴辱,只有侯方域能帮他,侯方域动了恻隐之心,却被李香君抢白一顿,李香君气性刚烈,拔钗脱衣,侯方域羞愧不已。
最后将阮大铖资助之物尽数退还,自己赔偿。
第八出闹榭:
陈贞慧与吴应箕端阳节在丁继之水榭赏节,未免打扰,在水榭外挂起写有“复社会文,闲人免进”的字样的灯笼,正巧看到载着侯方域,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人的画舫,便邀至水榭,赏龙舟,做诗赋。
三更夜间,已无其他灯船,阮大铖“只恐遇着轻薄小厮”,故夜半乘船,看到丁继之水榭上是复社文会,吓得“快歇笙歌,快灭灯火”,悄然离去,却被柳敬亭认了出来,复社少年痛骂一番,便相互散了。
第九出抚兵:
将军左良玉“幸遇军门候恂,拔于走卒”,但却因“奸人忌功,才用即休”,“一腔热血,报主无期”,战守湖南湖北,但是军中饥兵讨饷,左良玉只得“择期移镇,暂慰军心”。
第十出修札:
侯方域来听柳敬亭说书,恰此时杨文骢赶来,告知侯方域左良玉“要抢南京”,请求侯方域给侯父修书一封,望其父能“发一手谕”,退却左良玉。
侯方域即刻修书,柳敬亭自荐送信。
第十一出投辕:
柳敬亭携书投至帅府辕门,以口才说服了门卒放他进去,又直谏旁嘲左良玉退兵。
左良玉表示自己不会叛变。
第十二出辞院:
杨文骢将左良玉之事报与朝廷,并聚集官员议论探讨此事。
阮大铖借侯方域私信给左良玉一事,污蔑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杨文骢为侯方域辩解,史可法认为不可能,马士英却认为可能。
杨文骢只得赶去通知侯方域,让侯方域跟随史可法到淮躲避一阵,李香君让侯方域不要因为燕尔新婚而不舍,侯方域只得别了李香君,二人分离。
第十三出哭主:
左良玉被封官加爵,军饷问题也得到解决,兴奋之下,左良玉设宴款待巡按御史黄澍和九江督抚袁继咸。
等待之余听柳敬亭说书。
这时流贼北犯,“层层围住神京”,崇祯帝缢死煤山的消息传来,众人大惊,大哭皇帝,伤心之余,左良玉与两位客人结为兄弟,决心死守边防,为国尽忠。
第十四出阻奸:
马士英修书一封与史可法商议迎立新君福王,史可法欲从之时,侯方域当即劝阻,列出福王的三大罪和五不可立,史可法觉得很有道理,便让侯方域照此意回信。
阮大铖欲“潜往江浦,寻着福王,连夜回来,与马士英倡议迎立。
”但怕史可法“临时掣肘”,于是深夜拜访史可法,但史可法心念与阮大铖的旧恨,不与相见。
阮大铖气愤之余,想到“如今皇帝玉玺且无下落”,方才解恨。
第十五出迎驾:
马士英在与阮大铖商讨迎驾之事,马士英“又托阮大铖约会四镇武臣,及勋戚内侍”,没想到其他官员一致同意。
阮大铖将自己混入官员之列,奈何是废员,只得充作赍表官,起程前往江浦迎立福王。
第十六出设朝:
福王被众人拥立为新皇,但是自己“暂以藩王监国”,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福王任命马士英为新朝丞相,史可法被调往江北督师,“其馀部员大小官员,现任者各家三级;缺员者,将迎驾人员,论功选补”。
阮大铖未获官职,便借马士英升官之时混入内阁,以求赚个一官半职。
第十七出拒媒:
杨文骢升任礼部尚书后,其同乡田仰希望杨文骢为自己介绍一个美妓,杨文骢便试图把李香君介绍给他。
但由于当初李香君与侯方域的婚姻就是自己作媒的,所以此次牵线碍于脸面,只好请卞玉京、丁继之等人前往。
但李香君一心为侯方域守住名节,虽重金相聘,又有郑妥娘撒泼逼迫,也誓死不从。
卞丁等人见此表态只好作罢。
第十八出争位:
史可法约四位将领前来商讨战事,结果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人却因高杰坐在他们之上而大发怒火。
高杰与他们三人矛盾激化,黄得功三人因高杰所在的扬州繁华,要来夺取。
四人帅府门前喊打喊杀,史可法写告示相劝,四人欲离开帅府而战。
史可法让高杰归属自己的部队以期避免矛盾,但黄得功等三位将领已作出决定要杀死高杰,高杰也作出了与其他三人斗争的准备,“明早黄金坝上,点齐人马,排下阵势”,准备迎战。
第十九出和战:
高杰等四位将领领兵黄金坝上对战,黄刘二镇败走,史可法让侯朝宗传达命令让高刘(刘泽清)而已到辕门听史可法处置,史可法命令高杰“着与三镇服礼”,向其他三人赔礼道歉。
高杰不服,于是带着自己的人马渡江准备另起事业。
其他三人误以为高杰是去调动援兵,于是也纷纷回营调动自己手下的部队。
侯朝宗见此状况只好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史可法,“元帅搔头,参谋搓手”。
第二十出移防:
高杰逃往苏杭一带,但苏杭巡抚“操舟架炮,堵住江口”,高杰试图返回原路,但黄得功等三人又领兵追了上来,高杰“南下不得,北上又不能”,只好前往史可法处寻求帮助。
史可法让高杰领兵坐镇开、洛,“既解目前之围,又立将来之功”,高杰只好依计而从。
史可法考虑到高杰“勇夺谋少,倘有疏虞,罪坐老夫”,于是请侯方域随高杰一道出征,既可帮助高杰,又可还乡。
闰二十出闲话:
书客蔡益所,江湖画师蓝瑛以及一个曾经在锦衣卫当差的张薇在江边村店相遇。
张薇哭主,三人聊起北京种种惨景,约定在明年七月十五日在南京水陆道场一同祭奠明朝英灵。
加第二十一出孤吟:
老礼赞前往太平园看《桃花扇》演出,并夸赞《桃花扇》“演的快意,演的伤心”,引出马士英的登场。
第二十一出媚座:
马士英请杨文骢、阮大铖、越其杰、田仰四人前来赴宴,“但看他趋奉之多,越显俺尊荣之至”,越田二人因事耽搁不能前来,于是马阮杨三人一起饮酒赏梅。
席间杨文骢希望听歌妓弹唱,“半放红梅,只少韦娘一曲催”,马文英便差人去请杨文骢提到的李香君。
杨文骢一方面将李香君拒绝田仰以三百金娶亲一事告诉了马士英,马士英大怒。
另一方面,李香君拒绝了马士英的邀请。
于是马士英差人替田仰迎娶李香君。
阮大铖借机劝杨文骢一同前去将李香君拉下楼,以泄旧恨。
第二十二出守楼:
杨文骢随同差役一起来到媚香楼迎娶李香君,李香君不肯,头撞地,鲜血染印侯方域当初给她的定情之扇。
因为宰相无法得罪,杨文骢让李贞丽假扮李香君。
“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
将李代桃,一举四得。
”
第二十三出寄扇:
李香君孤独一人守空楼,与定情物扇子为伴,“抑郁病损,困睡妆台”。
苏昆生与杨文骢一同前来看望李香君,发现扇子上的血污。
杨文骢把扇子上的血渍补画成一副桃花图。
李香君醒来后向两人倾诉对侯郎的相思之苦,苏昆生恰要还乡,李香君于是决定把桃花扇作家书寄给侯方域。
第二十四出骂筵:
新皇帝要礼部选宫人教唱《燕子笺》,阮大铖便从旧院选拔了一些歌妓,但有些人与杨文骢有交情,阮大铖只好在赏心亭重新选拔,同时借此机会请杨文骢与马士英饮酒赏雪。
卞玉京为躲避“朝廷搜拿歌妓”,只得换上道妆,丁继之因不愿入宫教曲而半道出家,李香君等人被召去参加选拔。
宴会中李香君大骂阮大铖和马士英,惹怒马阮二人,但阮马二人仍以为她是李贞丽。
阮大铖让她选入内庭做苦活。
杨文骢让前来投寓的蓝瑛住在媚香楼。
第二十五出选优:
皇帝命阮大铖为《燕子笺》选拔角色,李香君一开始被选为丑角,郑妥娘为正旦,但皇帝认为“那年小歌姬,美丽非常,派作丑脚,太屈了她”,因她不会《燕子笺》,于是让她唱了曲《牡丹亭》,“看此歌妓,声容俱佳”,于是命她为正旦。
李香君不会唱《燕子笺》,但皇帝的命令难以违抗,只好在宫内练习此曲,希望“天恩怜见,放奴出宫,再会侯郎一面”。
第二十六出赚将:
高杰在检阅部下许定国的部队时“昨日校场点卯,一个个老弱不堪”,认为许定国“欺君糜饷”,侯方域主和,劝高杰“收拾人心,招纳英才”。
许定国被高杰吓破胆,其夫人侯氏设下一计,请高杰来自己的守城之中饮酒,假意献上牌印,借机杀掉高杰。
侯方域得知这一邀请后劝高杰不要前去,但高杰不听,侯方域于是辞官,两人不欢而散。
高杰来到许定国的守城后饮酒而醉,许定国部下便趁此机会杀了高杰及其随从,听从侯氏之计,将高杰的人头献给清朝。
高杰的部队也被许定国剿灭。
第二十七出逢舟:
为李香君骑驴送扇的苏昆生在途中遇到流兵,被夺驴,推下黄河,高举包袱,才让扇子免于水浸。
李贞丽恰巧乘船在黄河之上,于是将苏昆生救起。
侯方域辞官后因所乘之船遇到大风大浪而被迫停泊在李苏二人的船旁。
三人因此巧遇,互相诉说各自经历。
苏昆生将桃花扇交给侯方域,侯方域从李贞丽处得知李香君仍在为自己守节。
李贞丽嫁给田仰之后不断受到其正妻的压迫,田仰最终将她嫁给一个漕标船的老兵。
叙过之后,苏昆生与侯方域一同前往媚香楼寻找李香君。
第二十八出画题:
侯方域来到媚香楼没有寻见李香君,而遇到了住在此楼的蓝瑛,蓝瑛将李香君入宫的消息告诉了侯方域,侯方域非常伤心。
这时杨文骢来此看望蓝瑛,三人一同“且看田叔作画”。
这幅画是“大锦衣张瑶星先生,新修起松风阁,要裱做照屏的”,蓝瑛请侯方域为画题。
杨文骢告诉侯方域李香君得罪了当权者,让侯方域去往别处避难。
第二十九出逮社:
蔡益所在南京开了一家书店,要“聘请几家名手,另选新篇”,于是请陈定生和吴次尾为皇帝选书纠正错误,并在店外贴上“复社文开”字样。
侯方域与苏昆生来到南京寻找吴陈二人以打听香君消息,正好寻到蔡益所的书店,见店外所贴字样,便知吴陈二人在此。
阮大铖恰好经过书店会见朋友,于是发现了正在被奉旨捉拿的侯吴陈三人,从书店中命人将三人带走,“昏君乱相,为别人公报私雠”。
第三十出归山:
审训吴侯陈三人的人恰好是流落南京的锦衣卫张薇,张薇得知三人的身份后想私下释放他们,但圣旨要求严厉查办复社和东林党的成员,张薇只好先把三人放入牢中,“俟拿到蔡益所之日,审明拟罪可也”,然后写了一封信给镇抚冯可宗,冯可宗“虽系功名之徒,却也良心未丧”,张薇请他手下留情,但蔡益所得知官府要来抓人后逃走了。
张薇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明朝的衰亡,于是想卸官归隐。
张薇私自释放了蔡益所,并带蔡一同归隐松风阁。
第三十一出草檄:
苏昆生为了救侯方域“只得远来湖广,求救于宁南左侯”,只得在店中唱曲以期引来左良玉,又因柳敬亭作证,左良玉才信了苏昆生的话。
左良玉等将领联想到现立朝廷的腐败和不堪,以及“储君”等事,于是起草檄文声讨魏党,并决定领兵讨伐魏党成员。
由于阮大铖和马士英等人对左良玉等将领“久有防备之意”,所以檄文的在路途中并不安全,柳敬亭主动帮助三位将领发送檄文,令众人敬重。
第三十二出拜坛:
马士英、杨文骢、阮大铖、史可法四人来到太常寺祭奠崇祯帝,史可法提前离开,阮大铖迟来大声恸哭,杨文骢也在祭奠之后拜访朋友。
马阮二人来到马士英的花园赏花。
二人商量决定,第一,把所谓的储君监禁起来,“不要惑乱人心”;第二,不允许旧妃童氏进宫;第三,要把抓到的东林复社抓到的文人“但搜来尽杀”。
在看到左良玉的草檄之后,马阮二人商量着要把在江北防御清朝入侵的黄刘三镇调来用作抵抗左良玉的讨伐,同时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黄得功等人,只说“左兵东来,要立潞王监国”。
而北兵如果趁此入侵,两人就逃跑或者投降。
阮大铖把柳敬亭监禁了起来而没有杀害,以防黄刘三镇失败后自己“日后难以挽回”。
第三十三出会狱:
侯方域、陈贞慧、吴次尾三人夜里在狱中“同去步月一回”,巧遇同来狱中的柳敬亭,柳敬亭把自己的经历以及其他被捉捕的人员全部告诉了侯方域等三人。
第三十四出截矶:
“马阮闻信,调得黄得功在坂矶截杀”了左良玉的军队,谁料“黄得功领兵截杀,先锋俱已败回”,三位将领商议派人劝解黄得功,让他晓以利害。
苏昆生自愿请命。
结果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带领人马将南京攻破,左良玉的清白陷入囹圄,于是自刎而死。
黄澍和袁继咸因“元帅已死,本镇人马霎时溃散;那左梦庚据住九江,叫俺进退无门”,为保全自身,只好转回武昌寻求何腾蛟另作一番事业。
苏昆生守着左良玉的尸体恸哭。
第三十五出誓师:
史可法夜巡时无意中听见士兵议论,明白军心已经涣散,想要投降,于是急忙召集军队,听候点卯,史可法心忧国家百姓,哭出血泪,众将士见了自行惭秽,发誓守住扬州城。
军中士气高涨。
第三十六出逃难:
因“皇帝只因左兵东犯,移镇堵截;谁知河北人马。
乘虚渡淮,围住扬州”,阮大铖与马士英见状逃出南京,途中被流民认出,遭到袭击,被抢了家财。
杨文骢恰好路过此地,于是借给二人一匹马,二人得以逃生。
杨文骢怕二人殃及自己,于是另寻新路。
新路上又遇寇白门、郑妥娘、沈公宪和张燕筑四人,遂得知皇帝也在今夜逃跑。
途中又遇苏昆生和李香君,得知侯方域找不到了,于是一起出城寻找。
蓝瑛因与杨文骢目的地不同而与杨分别,于是蓝李苏三人一同前往栖霞山中寻找侯方域。
第三十七出劫宝:
弘光帝与太监逃出宫廷,四处逃窜,均被驱逐,来到黄得功处避难,刘良佐与刘泽清劝黄得功交出弘光以投靠清朝,黄得功认为“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不同意投降,三人发生争斗。
田雄暗箭射伤黄得功,并随二刘一同将弘光帝带走。
黄得功自刎而死。
第三十八出沉江:
史可法“死守扬州,那知力尽粮绝,外援不至”,扬州被攻破,史可法“故此缒下南城”,欲为皇帝救驾,但是却从老赞礼处得知南明已经沦陷,于是投江而死。
侯方域、李贞慧、吴应箕三人出狱逃跑时遇见老赞礼,得知史可法之死,痛苦一番,为史可法设立了衣冠冢。
侯方域与二位同胞分别,随后与老赞礼、柳敬亭逃往栖霞山。
第三十九出栖真:
苏昆生与李香君来到栖霞山卞玉京住持的葆真庵避难,李香君拜了卞玉京为师。
柳敬亭、老赞礼和侯方域也来到此山避难,但卞玉京“谨把祖师清规奉”,没有收留他们。
丁继之恰下山采药,遇到了侯方域等三人,老赞礼独自去了白云庵,于是侯柳随丁一同前往采真观。
第四十出人道:
张薇为前明牺牲将士和忠臣的英灵祭奠,丁继之携侯方域,卞玉京携李香君也前来拜会,侯李二人于是在道场相会,侯方域取出扇子,欲与李香君再续尘缘。
张瑶星“裂扇掷地”,怒斥他们“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岂不可笑!
”,“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用一番话点破侯李二人的情爱,二人随即各拜丁继之、卞玉京为师,出家修道,摆脱了红尘。
续四十出余韵:
柳敬亭、老赞礼、苏昆生三人在山中各抒愁绪,以表达对亡国的怀念之情。
徐青君于明亡之后成了清朝的一名皂隶,奉命抓捕山中隐士,恰逢苏柳等三人谈话,于是企图缉拿。
三人各自逃跑。
【问题研究】
1.有评论认为此剧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与读书人的失望之情,表现了作者及希望与下层民众,请分析作品通过那些人物形象与情节设置来表现的
答:
(1)对统治阶级和读书人的失望
1)君相统治阶级的腐朽
弘光帝(福王)腐败:
流寇攻破北京之后,崇祯帝自缢,马士英和阮大铖勾结四镇军事头目,拥立福王为帝,无视福王的“三大罪、五不可立”:
一罪母妃郑氏淫邪,谋害太子;二罪骄奢淫逸,不助兵饷,致国破身亡;三罪父死不葬,纳民妻女。
福王成为弘光帝后,朝廷腐朽,君臣上下苟且偷生,他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以民生为本,只一味关心“声色之举”,为《燕子笺》的排练而奔忙,称其为“点缀太平第一要事”,“误了灯节岂不可恼”。
当清兵攻入京城,他连夜携带妃嫔逃跑,国家危难之际只知一味保全自己,苟且偷生。
作者对他的昏庸腐朽极尽批判,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马士英、阮大铖奸佞误国:
阮大铖虽然是进士出身,自称“词章才子,科第名家”,可谓是儒家心目中的领导人物,但是孔尚任对他的批评是最多的。
他拥立福王,依傍道貌岸然的马士英,一心只想升官发财,得到高官厚禄;同时他又十分记仇,睚眦必报,为了讨好马士英,也为了报复侯方域和李香君对他的羞辱,他逼李香君嫁给田仰,让李香君不得已一头撞地;他自私自利,为了排演好自己的《燕子笺》讨好弘光帝,他命人“广搜旧院,大罗秦淮”,逼得卞玉京、丁继之出家,将李香君推入雪中,禁锢在了宫阙;他为报私仇,污蔑侯方域与左良玉暗中勾结,是侯方域与李香君天涯两隔,把在书铺中选书的复社文人陈定生、吴次尾和侯方域捉拿下狱,一心置他们于死地;他从不为国家考虑,清兵南下之时却只顾自己调兵堵截左良玉的兵,之时黄河一带空营,让清兵有了可乘之机,他苟且偷生,大言“北兵一到,还要迎敌吗”可见其通敌叛国之心,昭然欲揭。
在朝廷大难临头之际,皇帝昏庸,马阮奸佞,作者对他们的批判溢于言表。
2)忠臣贤士的无能
贤士史可法愚忠:
在这部戏剧里面,作者将史可法的爱国忠诚之情写的最为光彩动人,他虽被弘光帝提升官职,但仍然“以不能光复中原为耻”,虽被调到江北,但仍然为能为国家效力而开心,并约定四镇,“共商复仇之事”;清兵攻入,史可法不以自己的性命为担忧,率残军誓死抵抗,扬州失守后,便直奔南京救驾,但当他听说清兵已渡过黄河,皇帝早就苟且奔逃之后,便投江殉国,悲壮感人。
但是孔尚任依旧没有放过对史可法的批评之意:
马士英想要立福王为皇帝,史可法自以为写下“三罪五不可立”就能劝说马士英,可见其迂腐的一面;四镇相争时,史可法只是贴一个告示调停,调停失败后便放弃了,开始依靠侯方域,可见其智拙;清兵入关后,史可法依然无法救国,只能以死明志,可以说是无能了,难掩孔尚任的失望之情。
还有两位忠臣左良玉、黄得功,但这二人都和史可法一样的迂腐智拙,有勇无谋,难以扭转王朝命运。
表达了孔尚任对这三人代表的忠臣人群的失望之情。
复社文人无能:
孔尚任肯定了以侯方域为首的复社文人的才华,但是对他们的做法依然保留了批评之意。
首先,复社文人做事过于急躁狠绝,在阮大铖失势的时候,对他辱骂斥责,摧残太甚,甚至对他大打出手,在肯定阮大铖的《燕子笺》的时候,却不忘辱骂阮大铖的为人,面对端阳节时为避免争端而停止笙歌,熄灭烛火,悄然逃走的的阮大铖时,依然紧咬不放,不依不饶,大骂阮大铖,面对阮大铖的“助奁”以求缓和彼此关系的时候,依然不放过他,这些种种都使阮大铖对复社文人恨之入骨,使复社文人处于不利的地位;其次复社文人“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处理问题的能力较之他们的嘴上功夫相差太远,在《修札》一出,杨文骢想找一个人给左良玉送信,侯方域便立马借自己“轻装薄游,只带两个童子”为由推脱了,即使杨文骢说这个心很重要的时候,侯方域仍然选择推脱,“这却没法了”,当杨文骢让侯方域逃跑躲避阮大铖的时候,侯方域却舍不得燕尔新婚的李香君,可见其志向狭小,连一个青楼女子都比不过。
所以,文人的迂腐,贤士的无能,都无法拯救危难中的朝廷,孔尚任对他们的弱点都加以放大指责,表现了很重的失望之情。
(2)寄希望于下层平民
1)柳敬亭、苏昆生侠肝义胆
柳敬亭和苏昆生本是阮大铖的门客,只因为阮大铖是逆党,就立马放弃了原本悠闲地生活,成了江湖说书的、李香君的唱曲师父,泾渭分明,当机立断。
在《修札》一出,杨文骢左右为难为人送信时,柳敬亭挺身而出,不惧一路上的战火盗匪和路途遥远,废机智得见将军左良玉,并说服左良玉退兵,这也正体现了柳敬亭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强健的体魄,有胆识、有谋略,远超那些读书人和贤士忠臣。
苏昆生为李香君寄扇给侯方域,被推入黄河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把李香君的扇子高举过头,保护其免于损伤,不顾安危,侠肝义胆;当复社文人被阮大铖抓走之后,苏昆生虽然与他们是泛泛之交,但仍然侠肝义胆远赴湖广,求救与左良玉;当左良玉被黄得功打败的时候,苏昆生主动请缨,帮助左良玉去游说,不惧杀身之祸,只身前往敌营,勇敢而机智;当左良玉被其子气死之后,左良玉的部下因惧怕黄得功前来攻打都率兵离去,只有苏昆生守在左良玉的尸首边恸哭,一直等到左良玉之子前来奔丧,收殓停当之后才走。
这一切都体现了苏昆生有情有义,为朋友不惜赴汤蹈火,可歌可泣。
孔尚任对这两位“江湖游士”是十分赞扬的,寄希望于他们身上。
2)巾帼英雄李香君
李香君是秦淮河中的一位风尘女子,却是巾帼不让须眉。
当侯方域为阮大铖助奁一事摇摆不定时,李香君大怒数落阮大铖的罪名,并直接脱去衣服首饰,不贪财物直接“却奁”,这一点连侯方域都未必能做到;当阮大铖要捉拿侯方域,而侯方域却因为不舍得李香君而犹豫不决时,李香君劝侯方域“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姿态”可以说李香君有超乎侯方域的远见卓识;在侯方域杳无音讯,阮大铖逼嫁的时候,李香君坚守贞洁,宁愿触地而亡也不愿改嫁。
苏昆生、柳敬亭、李香君,他们都是底层人物,但他们身上的光辉却远超读书人和统治阶级,虽然侯方域、史可法等人身上也有可取之处,但是孔尚任仍然会对他们身上的迂腐愚钝进行批评,将他所希望看到的品质放在了李香君他们身上,表达了孔尚任对知识分子和读书人的失望之情,寄希望于底层人民。
2.作为爱情信物的“扇子”在剧中分别出现在哪几出“扇子”在此剧中具有什么意义与作用
(1)出现在:
第六出眠香(以扇定情)、第二十二出守楼(血溅情扇)、第二十三出寄扇(扇代家书)、第二十七出逢舟(侯郎收扇)、第二十八出题画(对扇思人)、第三十九出栖真(睹扇思情)、第四十出入道(撕扇断情)
(2)意义作用:
“桃花扇”是全剧的线索,以之贯穿全文,串联全剧。
定情诗扇是侯、李爱情的信物。
当阮大铖、马士英迫害她时,李香君以扇子为武器,奋力反抗,甚至以死守楼,血溅诗扇。
诗扇在这时同时具有了爱情和政治斗争的意义。
随后,李香君又以诗扇代作家书寄给侯方域,引出侯方域千里相会李香君,二人在栖霞道观不期而遇。
最后,道士张瑶星撕毁桃花扇,象征了两人姻缘断绝,侯方域、李香君双双出家。
孔尚任仅凭这一把小小的扇子,便把所有的人物和故事连在了一起,可谓是心思奇巧,令人赞叹。
3.你对此剧“国破家亡”的男女主人公悲剧结局安排有何看法
首先,在试一出中就表明了《桃花扇》是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因此,可以说全剧主要是有政治和爱情两个线索,而作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政治一线为核心,是以爱情故事作引带出纷繁政治事件,写出南明兴亡全过程。
清代沈默曾说道:
“《桃花扇》一书,全由国家兴亡大处感概结想而成,非为儿女细事作也。
大凡传奇皆主意于风月而起波于军兵离乱,唯《桃花扇》乃先痛恨于山河变迁,而借波折于侯李,读者不可错会,以致目迷之于宾中之宾,主中之主。
”谁主谁宾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