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6241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课时间在流逝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一-天。

2.用日影来计时

(1)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每天最短),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

(2)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根据

晷面上晷针的日影角度,人们就可以确定时刻。

3.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1)取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

(2)燃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3)注意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4)燃香时间记录表。

燃香的长度

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

测量的时间

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

我的发现

同-根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等

4.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

第2课用水计量时间

1.观察水流的速度:

把一个透明塑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

仔细观察发现:

水流的速度不是均匀的。

水流速度随着水位的降低而变慢。

但对同一个容器,我们控制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时,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相同。

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1)用瓶子(无底、瓶盖带孔)装200毫升水,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

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

(2)实验记录

水流量

所需时间(秒)水流量

所需时间(秒)50毫升

)1第1个50毫升91100毫升198

第2个50毫升107150毫升327

第3个50毫升129

(3)实验结论:

随着塑料瓶中水的减少,水流的速度越来越慢,流出一-样多的水(50毫升)时所用时间增加。

3.当容器中水位不变时,水以均匀的速度从容器底部流出。

4.古代水钟:

让水滴以均匀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

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用水滴的好处是流速较慢,计时更准确,而且不用频繁地进行加水等操作。

第3课我们的水钟

1.制作我们的水钟的流程

(1)任务:

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

(2)设计方案:

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3)制作:

按照自己的设计,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

(4)测试:

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5)评估与改进:

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我的水钟。

2.水钟的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

(1)剪开塑料瓶。

(2)用工字钉给瓶盖打孔。

(3)另取-一个塑料瓶,重复

(1)

(2)两步。

(4)像图中那样,将三个瓶重叠组装。

(5)倒水计时,在最下面的容器上标上刻度。

3.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4.制作水钟可能遇到的问题

可能遇到的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方案

|使水位变高

水流太慢

时间刻度过于密集

使小孔变大

接水容器太粗

换用细高的容器

使水位变低

水流太快

不能测量到10分钟

使小孔变小

接水容器太小

换用更大更高的容器

水位不固定

改进装置,使水位固定

时间刻度不均匀

换用上下同样粗细的柱

接水容器的形状不规则

状容器

5.沙漏是利用能流动的沙来制作的计时工具。

第4课机械摆钟

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

2.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3.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1)钟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

(2)钟摆往返一次记为摆动--次。

(3)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实验三次),并记录。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动次数

|6(

60

60

(4)实验结论:

该钟摆1分钟总是摆动60次。

4.自制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是同-一个摆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5.统计各组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发现:

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

第5课摆的快慢

1.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2.研究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的注意事项:

(1)实验时,只改变-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2)在安装摆时,摆绳上端必须固定住,不能在摆动过程中移动。

(3)在摆动开始时,要让摆小幅度地自由摆动,要自由释放摆,不能用手推动摆。

(4)如果实验中摆锤碰到铁架台等物体,需要重新做实验。

3.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1)不变条件:

摆绳的长短、摆动的幅度。

(2)改变条件:

摆锤的质量。

(3)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4.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1)不变条件:

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

(2)改变条件:

摆绳的长短。

(3)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第6课制作钟摆

1.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3.为了让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变为原来的2倍(或1/2),绳子的长度需要变为原来的1/4(或4倍)。

4.制作“钟摆”的流程

(1)任务:

让我们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2)设计方案:

利用铁架台、细绳、回形针、螺母、秒表等材料制作,要确定摆绳的长度;

(3)制作:

利用材料,组装-一个简易的“钟摆”;

(4)测试:

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1分钟摆动60次;

(5)评估与改进:

将各组的“钟摆”放-起进行对比,想办法让“钟摆”更加.准确。

摆绳的长度摆动60次加准确

(1)确定摆绳的长度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测摆15秒钟是否摆动了15次,

不需测60秒。

(2)测试和评估时,要测摆1分钟是否摆动了60次。

(3)改进方法:

测摆2分钟是否摆动了120次(或更长时间),然后进行微调。

微调时使用对分法会更方便。

5.确定摆绳的长度的两种方法

(1)尝试法:

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钟摆的长度约30厘米,可以从30厘米开始每次减少5厘米,逐次尝试。

(2)对分法

6.每个小组各自制作了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它们的摆绳长短是相同的,

都约是25厘米。

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1.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

2.石英钟表的计时原理:

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

3.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

4.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5.计时工具的比较

计时工具.

旧晷.水钟摆钟手表

使用材料岩石、金属水、金属等

金属、木材等石英、电池等|准确性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准确很准确

|计时原理旧影变化水速均匀摆的等时性

石英振动

方便程度很不方便不方便方便很方便

只能在有太阳体积大,无法无法长时间计电池会污染环

缺陷

的时候用

自由移动

时,需要定期境

“上弦”

6.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7.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1)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

(2)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

(3)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障交通安全。

(4)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

8.人们设计不同的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基础知识梳理

1.我们的身体

1.我们已经知道人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2.体质记录表包括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

3.体重指数=体重(千克):

[身高(米)X身高(米)]。

4.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5.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

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

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

7.不良的环境与身体健康

(1)不良的环境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会使我们容易生病,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

(2)吸烟不仅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二手烟”还会危害周围人的健康,所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3)雾霾天气不适合进行室外运动,可以进行室内运动。

8.除了身体健康,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第2课身体的运动

1.举哑铃时,手和胳膊都在运动,腕关节的活动方式和手指关节的活动方式不-样。

用力时,胳膊上的肌肉变硬了。

举哑铃活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利用筷子(或短木棍)、橡皮筋、线绳做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3.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4.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一骨骼。

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5.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

如肘关节和肩关节。

6.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7.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8.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是相当重要的。

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又紧密地关联着。

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9.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如合页与关节相似、塔吊的钢架与骨骼相似等。

第3课心脏和血液

1.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人的氧气,进人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绝大多数人的心脏位于左胸部,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3.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60-100次。

4.模拟心脏的工作

手的力量→心肌收缩产生的力量

吸耳球→心脏

胶管→血管

水→血液

(2)模拟实验中,吸耳球相当于心脏,手的力量相当于心肌收缩,胶管相当于血管,水相当于血液。

5.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人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

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

6.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变快,休息--段时间,心跳会恢复正常。

平时爱运动的同

学,在跳动--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比平时不爱运动的同学更短。

7.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8.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

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

9.保护心脏的方法:

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

的睡眠、合理膳食等。

10.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

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

1.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

2.大脑表面像核桃仁-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3.脑与脊髓相连。

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1)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

-分钟后,手会感觉很累。

(1)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它既是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

缩手反应就是一-种简单的反射。

(2)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

从脑发出的脑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3.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感受刺激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4.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5.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传出神经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

6.做接乒乓球游戏时,反复练习接球,成功率会神经传递示意图提高。

这说明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的。

7.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

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体育活动时做好必要的防护等。

8.缩手反应:

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会迅速地将手收回,之后才会感觉到疼痛。

时间较长脑感觉疼痛。

第5课身体的“联络员”

1.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

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2.神经系统

(1)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

(2)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3.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4.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5.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

6.做接乒乓球游戏时,反复练习接球,成功率会提高。

这说明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的。

7.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

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体育活动时做好必要的防护等。

第6课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1.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

2.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1)适当的压力对人有好处,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2)长期的压力会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可能让你感觉头疼、胃疼、睡不好觉,还会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学会新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

3.管理压力的常用方法

(1)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肌肉紧张,还能帮助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这都有利.于减轻压力。

(2)与人沟通、交流,确定压力来源,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

(3)听音乐、练字、涂色、读书等,做一些自己喜欢而又充满正能量的事情,会让人全身心地投入而且有成就感,能缓解压力。

4.管理愤怒的方法

(1)停止你在说的话和在做的事。

确保你不会说出让你后悔的话或做出让你后悔的事。

(2)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3)思考如何反应。

(4)想好了再行动。

5.大脑管理人的情绪、意志、行为等,人的情绪、意志、行为是可以控制的。

第7课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1.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系统也出现问题。

2.健康的行为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快乐地生活。

3.健康行为计划的内容

(1)确定你想要实现的健康目标。

(2)解释该目标可能对你健康产生的影响。

(3)制订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计划。

(4)记录计划的执行效果。

4.有的运动是终生都可以进行的,如散步、游泳、慢跑、骑车等。

5.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

6.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7.计划只有变成行动才能产生效果。

8.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计划。

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制

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