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5928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docx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

 孩子向爸爸妈妈掏心的35句话

1.请你们一定要理解我,这个理解是站在我们孩子的年龄来看待事情。

其实,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想怎么样,而是你们咄咄逼人或独欲强置的口吻,让我感到沮丧、无助而造成的。

如果你们能够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很多问题其实是很简单的。

你们也常常叫我理解做家长的良苦用心,我是有很多的不理解。

这里要要求你们理解我,其实也有点过分,但你们多多少少相信我一点总是可以的吧?

因为理解包含的内容太多了,这只是我的美好愿望罢了。

 

2.不要只看我的成绩。

我知道,孩子是应该学习的,世上没有不想考好成绩的孩子。

我也想,但是我现在还做不到。

你们可能会认为我不够努力。

不是这样的,我一直在努力,但是可能是由于方法上的问题,始终不见效果。

成绩不好,不要认为我是在给你们丢脸,我也有比别人强得地方,这需要你们去发现。

世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我也有我的优点,只是你们还没有注意到。

如果我破罐破摔、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做这些事情不是因为我任性,而是我被你们逼得没有办法了,除了做这些事,我想不出更好地方法来应对你们对我的态度。

当然,你们也不能完全不管我的学习成绩。

如果你们不理不问的,只能说明你们不关注我。

这样,我更加没有学习的热情了。

偶尔关心一下我的学习,会让我觉得你们还是很注意我的成长,这样我很开心的。

 

3.不要一味的给我提供好环境。

我知道这是你们对我的爱,但时间长了,这样的爱是我感受不到的了。

如果一旦你们没有给我想要的时候,反倒让我觉得是你们的不好,或是你们不再爱我了。

于是,我就会提出一些更加苛刻的条件、更大的需求来满足我自己的心理感受。

适当的让我去经历体验艰苦一些的生活,否则我根本了解生活的不易,如果我有一天走入社会了,才发现自己完全不能够适应,到时候我是应该感激你们,还是该恨你们呢?

 

4.在争执问题的时候,请你们与我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用公正一点的态度来对待,你们不是强势让我屈服,就是无原则的迁就我。

这样,会让我常常不明白什么是对与错?

让我在遭到打击、排斥以后,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被别人接纳。

更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个时候你们都还总是吧问题归咎于他人,好像我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正确的。

直到我长大了,明白如何交际了,但那时我会真正的恨你们了。

如果你们一直习惯的坚持了公正,那我一定可以理直气壮的做人,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原则。

 

5.不要只顾自己工作、应酬,应该常常约束管理我的行为。

我的行为,是我自己形成的,但是一定你们放任和不合理干涉的结果。

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对与错。

如果你们给我一定的约束或管理,那我一定成为你们心中的好孩子。

 

6.不要怕我们犯错。

我的每个认识和判断,都是通过自己的体会才真正得到的。

你们给我一点犯错的机会,就是让我在实践中成长。

如果我有点犯错,你们就夸大后果来批评,甚至给出以后我一定就是罪犯的评价,那我就很容易养成逃避的习惯,害怕去尝试,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

但当我犯错犯错时,你们不管不问,对我的犯错熟视无睹,那如果我现在在监狱里,就是你们把我送进来的了。

有些时候,我并不是故意要犯错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

我毕竟还是孩子,有那个孩子不犯错?

当我们好心半了坏事时,我心里本来就很难过,而且告诫自己以后不会再犯了,这使得我需要的是你们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伤口上撒盐般得痛斥。

你们也是从孩子长成大人的,难道你们就没有像我这样犯过错?

 

7.请一定不要在他人面前常常纠正或批评我。

这样往往让我很没有面子,而故意和你们做对起来。

如果你们悄悄的提醒或过后和我个人说明利弊关系,我一定会感激你们的。

我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你们总是让我在别人面前出丑,我能不恨你们么?

我一直觉得,如果你们爱我,你们一定会尊重我的。

 

8.请不要认为我一直是“孩子”不懂事。

其实,我在成长中的时候,确实很多事情都不懂。

但越是不懂,我就越想知道,可你们总是不给我讲清楚。

一旦我做了“不知道是错误的错事”,你们就更加说我是“孩子不懂事”了。

这个时候,我除了委屈,就是羡慕那些一直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和商量事物的爸爸妈妈。

 

9.请一定要相信,我撒谎的时候,就是我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开始。

其实,撒谎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面对坏人,我也一定要诚实的告诉我所知道的一切吗?

你们自己,以及你们的单位,我们的国家也会偶尔撒谎的嘛。

我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我也有自己的隐私,我想要让你们知道的事我会直接告诉你们的。

不想让你们知道的事情,你们问起,我只有撒谎了。

如果你们总是批评我不应该撒谎,时间久了,我的每句话都有可能因为怕批评而成为真实的谎言。

如果你们不想看到我撒谎,就不要给我撒谎的机会。

 

10.请你们在打我的时候,不要说“这是在为你好”。

我知道犯错是要承担责任的,但你们不能以打的方式作为唯一的教育方法呀。

而且还常常一边打,一边生气的大吼大叫着。

可我总是纳闷,打我时,是我的身体在痛,你们又在生气。

这么两败俱伤的事情,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做呢?

你们生气时打我,我生气打谁?

当然,每次你们打我之后,我就有种被释放的感觉——打都打了,还要怎么呢?

什么对与错,一概不知道了。

如果你们打我的时候不生气,那我也不会习惯性的冲动做傻事了。

 

11.请你们在不思进取的时候,对我不要有什么要求。

你们天天打牌,时时偷懒旷工,或整天无事生事。

却要求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能有内动力吗?

我能看到希望吗?

有人说又其父必有其子,我整天都要受到你们的影响,我不像你们像谁呢?

 

12.请在我说“恨你”的时候,不要介意。

恨你,是有可能发生的,但那不是主要的。

因为,有时你们冤枉我、不理解我、强压我。

“男女混合双打”的时候,无助的我才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事情一过,就没事情,我不会放在心上的。

谁让你们是我的爸爸妈妈,我是你们的孩子呢。

 

13.请多给我自己做主的机会。

比如:

买衣服、吃什么药、穿多少衣服、补那些学科、应该喜欢什么?

你们把原则制定出来,我自己去处理。

要知道,偶尔自己处理了一件事情后,都有强烈的成绩感哦。

当你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我时,你们有没有想过我喜不喜欢,我快不快乐。

我不想永远做你们的附属品,我只想做我自己。

 

14.请让我参予做些家务。

我是要长大的,而且我以后也要面对家务事情的。

你们总是因为爱我而不让接触,或是因为学业怕耽误时间。

但是正所谓艺多不压身,我能做,不一定要做,岂不是很好?

当我想做,而不能做时,那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情呢?

让我在体验中成长吧。

 

15.不要常常说我是笨蛋。

尽管有时候我是有点笨,但始终还是你的孩子啊。

如果我真的是笨蛋,那你们的脸往哪儿搁呀?

“常常说我是笨蛋”最主要的是,有些时候,我会变得拘谨起来,也不敢主动去做一些事情,生怕有什么差错,就惹得你们不开心,又要骂我是笨蛋了。

于是,我宁肯懒一点,也不愿意你们说是笨蛋。

要知道,我懒是一种自我保护哦。

 

16.最好不要在我面前吵架。

你们观点不一致有吵闹是正常的,我可以理解。

但你们不要在我的面前吵。

因为,你们的正确与否我是不能鉴别的,我也不能盲目的站在那一边。

有时候你们让我评道理,我很尴尬,也很心烦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可知道,当你们吵架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多么的害怕和无助,在你们想要吵架的时候,你们能不能先考虑下我的感受呢?

 

17.爱我,就不要给我太多的钱。

其实,我今天不能节约用钱,都给你们爱给我钱有关。

哪个孩子不会用钱啊?

多就多用,少就少用嘛,我要多少你们给多少,我自然就没有节制的习惯。

当然,钱多了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我结交了一批哥们朋友。

他们可以帮我打人出气,也可以帮我完成作业,还可以帮我做一些遮掩。

但在我没有钱的时候,这些朋友都就离开了我。

所以,我有些恨你们。

 

18.对我有要求的事情,叮嘱一两遍就可以了,不要“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

你们不知道,当你们说的频率越高,我对你们的反感程度就会越大。

因为,我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

要求我应该做的事情,有时候是我的速度迟缓了一点,不是在拒绝,也不是不配合,其实多给些时间就可以了的。

不要说“我给你说的话,当耳边风”,这话有冤枉我的意思。

有时,你越是这样说,我就真正把你们的话,当成是多余的了。

 

19.教会我承担与理解。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总想自己决定一些事情,但你们就是不给机会,说我还小,不明白。

其实,就是我不明白,才想去尝试呢。

你们总是包揽我的事情,无论是读那个学校,补习什么学科,穿什么衣服,跟谁一起玩,都是你们在操作中。

口口声声说要我理解你们的良苦用心,但你们却根本不给我理解的机会。

因为,要学会理解,就必须参与到体验中去。

在限制我的行动中,要我理解你们,我做不到。

有时故意对着干,就是让你们也尝试一下不被理解的滋味。

 

 

20.不要习惯性的把我与他人进行比较。

激励我时,说一两遍我就明白了。

但长期的拿他人来给我比较,而且总是比我的弱势方面。

所以我心里不高兴,想来你们也是知道我的不愉快。

可你们却更加增加比较的概率,为什么不拿我的优势和他人的劣势相比呢?

你们不知道,最让我丢脸的时候,是你们当着他人的面比较我,让我尴尬得无地自容。

于是你们就说我,老是爱莫名其妙的故意作对。

其实这不是莫名其妙,而是在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已。

 

21.一定要让我学会注意身体的锻炼。

法国著名蒂索医生说过:

“运动就其作用说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

”对那你们总是说我运动在贪玩的表现。

只要我手里拿着一本书,哪怕是倒着拿书,做起在看的样子,你们都很是满足,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你们常常要求我看书做作业,就是从来不提出要我运动,要我锻炼身体,因为你们认为运动耽误时间,是不务正业。

家庭教练技术里说:

参与运动,能激励自己的强制欲和表演欲;参与运动,能调节自己意志力和自信心;参与运动,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执著精神。

运动,可以训练竞技思维;运动,可以体现积极状况;运动,可以验证体力能力;运动,可以正视失恋情绪;运动,可以解脱懈怠状态;运动,可以促进乏后思考;运动,可以发泄心理忿情;运动,可以减弱自闭现象;运动,可以辅助治疗抑郁;运动,可以促使见证自己。

这些,为什么你们就不知道呢?

 

22.不要敷衍或搪塞我的提问。

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你们往往是“小孩子,不要问,长大你就知道了”、或是“不要问这样的问题”而搪塞我。

让我最难受的是我多问几下,你们还要发火、生气。

孩子的不懂就问,似乎没有什么过错,干嘛要生气呢?

你们最常用的语言就是“说了你也不懂”而拒绝我,可我就是因为不懂才想知道嘛。

你们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你们不说出来,怎么知道我就不懂了呢?

后来,我不问你们的话题了,也不和你们说心里话了。

都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次次的不满或是直接赌气而形成的。

其实,你们知道吗,在自己爸爸妈妈面前说不知道,是不丢人的,而在外面就不一样了,我也是有面子的呀。

 

23.不要认为你总是正确的。

孩子要尊重家长,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孩子尊重家长,不等同于孩子是无知的。

你们的经历丰富、观察能力强、见识广阔,这也是我的财富,因为你们会自然而然的传教与我,这是我深感欣慰的。

但你们在交给我的时候,不要总是强调你们的正确性。

要知道,有些事物在发展中,随着时间、环境、人物、视角的不同而产生变异,甚至是颠覆和诋毁的可能。

如果,我和你们在争执问题的时候,大家是公平的那该多好呀。

同时,如果你们常常站在我们的年龄角度来看待问题,那争执起来才更有意思。

因为,你们通常都会输的。

呵呵!

 

24.不要规定我和你成为朋友。

实事求是的讲,要我成为你们的朋友,把你们当成朋友来相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爸爸就是爸爸、孩子终究是孩子,那可能成为朋友的道理?

如果,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找你们倾诉,那是一种依靠、求解和安全,而绝非是朋友关系,长辈和晚辈这个关系是要明确的。

你们口口声声说成为朋友关系,无非就是想知道我在干什么、想什么罢了。

如果,你们一直就接纳或理解我说的话,就一定不会不清楚我的事情了。

有时候,确实有话题想说,但看到你们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就打住了。

朋友是体谅、理解、包容、倾诉、帮忙的承载体,你们可以在这五个当中占多少比例呢?

哪怕你们只占一个,可能我们的交流就会畅通的了。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也很伤心,也很无助,有时真想换一个爸爸、妈妈。

 

25.不要总是在怀疑我“早恋”。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男女同学在一起机会很多,共同合作、玩耍的条件也不少,根本不是你们那个时代与异性接触的社会环境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如果我们和异性稍稍来往,就要说是在“早恋”而终止来往,那在同学间要被说成是“木乃伊转世”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没有感觉在“恋爱”,而是被你们和老师提醒之后而尝试“恋爱”的。

于是,在我的心中,就当成是一种“早练”了,尝试一下究竟是什么味道,是不是你们所说的“猛虎”、“钢刀”?

说实在的,不管是这个“早恋”,还是那个“早练”,你们根本不用担心和害怕。

体验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有这个担当的意识,更有自作自受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然,这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你们不知道,在这个阶段中,其实最想得到的是你们的经验和提醒,如何识别?

如何保护?

如何应对?

如何拒绝等等。

任何的限制和批评,都不是我所希望的。

只有让我明白利弊关系,有效保护好自己,那才是真正的帮助我、关心我。

有时,我恨你们、怨你们、不理睬你们,就是你们根本不能理解你孩子的心理想法和需求与需要。

 

 

26.不要让我无法成人。

我在你们的严格管理下,循规蹈矩的生活了13年。

我成绩不错,成了老师和你们都很满意的乖孩子。

可是我满意我自己吗?

我快乐吗?

我长大了吗?

没有!

我完全是你们的学习机器,你们引以骄傲的考试宠物。

离开学校、离开考试,我可以做什么?

我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能做!

柏拉图、哈利波特、药家鑫、三国杀、快乐大本营是什么?

我一问三不知,成了范中举式的人物,在同学眼里是足的另类。

我想过离家出走,但我什么也不懂,也就不敢行动。

我曾经主动去买东西,你们都以时间是用来看书学习的,而不让我用过钱。

凡是我喜欢的,要买的,你们就像开超市一样的买回来堆放着。

说是爱我,心疼我。

实际上你们真正的是害了我。

我反感你们,我发誓考大学一定要走得远远的,叫你们一辈子都不能找到我。

因为你们这样的爱,让我无法抗拒,更让我无法做人。

 

27.不要说我在叛逆。

在你们眼里,不的话、不按照你们的意图去做就是叛逆。

说起这个词,似乎就是我们的不对了。

但你们想想,你们做孩子的时候,是否也是这样的呢?

爷爷、外婆她们有时也在说你们如何如何的抗拒号令呢。

其实,我也不是你们所说的故意叛逆,我就只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判断、观点,见证自己的能力和胆识罢了。

难倒我在自我成长、自我见识不可以吗?

你们常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去承担”。

在自我承担的时候,往往要伴随独立的见解,而这时你们却非要说是我的不对,为什么不可以给我一个鼓励,“不错,继续”般的加油呢?

有时候和你们大声的“牛”、抗拒、赌气、争辩,无非就是想让你们重视我的话题,不要藐视我、不要忽视我的情绪而已,没有其他什么恶意的。

站在我的角度看事物,就可以理解我、接纳我了,那你们就会觉得我没有叛逆。

因为我所有的“叛逆”事情,你们都接纳了,包容了。

这样的我,才是真正在快乐中成长了。

 

28.不干涉我与同学的交往。

与同学往来,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可你们总把我当成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懂事,而规定我只能交往哪类型同学,我的交际圈一直受到你们的干预。

生日时,想多请几个同学一起玩,都找不到合适的请客对象。

每当这时,我心里就有恨你们的感觉,是你们剥夺了我和同学的往来,失去了学生的网络关系。

成绩好的同学,为什么我就一定要和他们成为朋友呢?

你们在单位里,不也有关系好与不好的差别嘛。

说实话,关系的建立是在彼此的相对满足中形成的。

我又不是傻瓜,这点处理能力都没有。

主要是你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我,似乎是你们认为满意的,我就一定喜欢;你们讨厌的,我就应该拒绝。

结果,这样你们好像不愉快,我也感觉很累。

关于对一个人好坏的识别,我不否认你们的能力优势,但给我一些建议、教我一些方法,这才是我所希望的,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强制的、无理由的干涉。

长期下去,我真的会很你们对我这样的过度限制。

 

29.不要以你们的经历来限制我,毕竟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

每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不同,经济文化要求程度不同,需求思维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当代特色的追求、欲望和行径。

社会在发展,你们那个时代的语言、着装、饮食和现代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了,难道你们没有发现?

可你们却常常要求我笑不露齿,袖不露膀,吃东西要节约。

现在倡导提前消费,拉动消费了,每个人都节约,社会怎么发展呢?

而且,我又不是铺张浪费,是根据我自己的消费能力而进行的。

一会说,那个时候,一分钱可以买一块水果糖;一会说,那个时候,一个月吃半斤肉;一会说,什么什么都要计划票。

告诉你,那个朝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难道,你们希望我回到那个年代去体验一下?

体验生活的方式很多,但不能按照过去的糟糠生活和现代的时潮生活相比嘛。

以前,你们哪个想买房子呢?

但现在不买房子行吗?

经济导向都不同了。

让我们自己去感受现代生活吧,这样我们才有被激励、要追逐的感觉,生活的打拼就是这样产生的嘛。

现在我们在认真的读书,不就是为了以后生活得更好吗?

求求你们不要限制我的生活,也不要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了,现代一点好吗?

 

30.不要遏制我对明星的的追逐。

如果一个人被认同、被追逐,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同样,一个人有追逐学习的榜样,那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明星,是人,是大家接纳、喜欢的公众人物。

我追逐明星,喜欢明星,但并不代表我要荒废我的学业去跟随,甚至想去占有明星。

我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的一切,是为了鉴赏和复制,有时还想超越呢!

喜欢不一定拥有,喜欢是最好的模仿和学习,为什么你们一定要说这样不好呢?

如果你们和我一样的喜欢明星,一起听听她们的歌曲,看看他们的影视剧,那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你们的什么要求我都会答应的。

有时故意和你们唱反调,就是不满意你们不能理解我的感受和愿望。

 

 

31.一定要和我讲讲家里的事情。

一次同学说要给她妈妈买生日礼物,我问你怎么知道妈妈的生日?

同学们一片哗然,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

原来,他们都是知道的。

你们只是要我好好学习、天天读书,什么事情也不让我参与。

什么生日呀、搬家会呀、升学宴等等,我好像一次都没明白过。

你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在单位任什么职位?

为什么要搬家等等,我都不知道,似乎我们不是一家人。

我的唯一事情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知道这是你们爱的表达方式。

可你们不知道,这样的爱,对我恰恰是一种伤害,让我对你们有陌生感了。

我每次询问,你们都以“现在不是谈这些问题的时候”、“考上大学,就自然知道了”为由而拒绝时,我真的怀疑你们是不是我的爸爸妈妈或是电影里的奇异家庭。

不要只要求我读书,我想生活得自然一些,现实一点,好吗?

 

32不要总是打击我新奇的想法和阻挠我的探险行为。

我有时候偷懒,想出一些好办法,同学们都很佩服,但就是你们要反对,甚至是批评、告诉老师。

我的行为,说小一点是偷奸耍滑,大一点是创新思维,再上纲上线的话,可以说成为国家强盛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的这个爱好,是耽误了不少时间,可我就是喜欢呀。

这和你们喜欢打牌、钓鱼是一个道理。

你们没有人干涉,而我就有,这不公平。

你们的理由是关心我,但我的感受是你们在限制我、不尊重我。

那个发明家、探险家不是有家庭的支持而成功的?

你们却要阻扰、规定、限制。

我这又不是做坏事情,起码比起哪些上网、逃学、打架的同学好很多嘛,你们都不支持我,我郁闷得很。

有时,我故意给你们唱反调,就是不满意你们的无知和不支持。

请尊重我的兴趣和爱好,如果你们觉得我因为兴趣而耽误了学习,你们可以提醒我,但是请不要剥夺了我追求自己爱好的权利。

 

33.请不要离婚。

我知道,离婚是大人的事情,与我们做孩子的无关。

可是,我的一个同学说他有三个爸爸时,全班同学都在笑他。

于是我就总是在担心,以后我有几个爸爸、几个妈妈而让人耻笑。

我看到那些爸爸妈妈离婚了的同学,他们的性格、习惯完全变了。

他们常常是自卑畏缩、孤独冷漠或凡事不慌忙,与世无争、无所畏惧的消极状态。

有的同学则是变得放荡不羁,无目标性,劣习滋生;学校成绩明显下降,身体消瘦,生物钟被打乱,常闹病或无理取闹、恶意生事,反反复复,时好时劣的行为表现。

这些同学总的来说是属于心理寄托感、依赖感、安全感、亲情感减弱,没有优越感和归属感;在学校里有低人一等的感受;假期或节假日是最无序的日子;自由自在,无人约束,无人敢对我怎么样;压抑、不配合、不合群,凡事都觉得无所谓,甚至产生过激性的破坏行为。

我看到他们的变化,我就怕你们是否会离婚。

如果你们要离婚,那我的离家出走或终结的生命。

 

34.希望安排时间,我们全家一起出去游玩。

游玩,不一定是“港澳台”、“长城、黄山”,哪怕是郊外的农家乐也行。

我感觉只有我们一家人在外面的时候,大家总是开开心心的,我才真正体会到家的幸福和温暖。

在平时,你们忙事业、忙应酬、忙娱乐,无暇顾及到我的存在。

常常是我睡觉了,你们回来。

我上学时,你们在睡觉。

经常一周里,一句话都未曾说过。

有时候我故意捣蛋,就是想惹得你们重视我,哪怕是骂我、打我,我都是心甘情愿的。

可你们往往都因为事情忙,把我交给了外婆。

为什么一天要打三场麻将,打两场不行吗?

为什么周末你们总是有应酬?

在应酬中把我捎带一块去不行吗?

我不是去想吃什么,就是想给你们在一起。

我为自己暗暗的要求,和你们一起出去做客,我一定表现很好,不让你们尴尬和生气的。

但这么多年了,才四次的机会。

我很留恋一家人,去舅妈家的时候。

农村比城市好多了,我看到了牛、鸡,也见到了稻谷的收割。

还记得爸爸在地里刨出来的花生,真香、真甜。

我需要快乐,也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快乐,更需要一个可以开心说话的和谐家庭。

满足我可以吗,亲爱的爸爸、妈妈?

 

35.不要总是规定我必须学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无论是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还是休闲娱乐方式的。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是让我以后可以成才。

如果说成才,你们以为我不想啊?

全国多少人,才出了这么一个“朗朗”,一个“丁俊晖”?

难道,没有成为“朗朗”的孩子,就不活了?

没有考试重点大学的学生,就应该自杀?

你们常常说我没有特长,没有优势。

我现在才十几岁呢,你们就这么评定了我的未来?

爸爸,你以前连小学都没读完,现在还是这么优秀,难道是爷爷知道你的未来,而不让你上学的吗?

其实,我是有很多兴趣和爱好的。

比如:

唱歌、手工艺、三维画画。

但好像你们认为这些是没有前途而不认可,非要我去学习射击、乒乓。

其实,我去学习这两个我不喜欢的运动,常常是缺课、请假、溜号,根本没有认真过。

后来,给几个不喜欢的同学一起跑到网吧里玩,以至于发生打架事件,那都是你们逼出来的。

爸爸、妈妈让我自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兴趣吧,强迫是不能产生兴趣的,起码我是不能接受的。

说个实话吧:

你们这一套,在我面前行不通!

我现在要自由!

要解放!

如果不信,那走着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