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5564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海南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

海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生水平考试

语文科试题

(温馨提示:

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汉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出来。

(2分)

孜孜不juàn     持之以héng

【答案】(2分)倦恒

【解析】试题分析:

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

写汉字时注意有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

本题要注意区别武倦/卷、恒/桓。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4分)

我__________最受用的有两句话:

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kuò)不舍。

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__________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zhě)君和我一同受用!

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

(2分)

① kuò改为__________②zhě改为__________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天生深信       B.生平   信服

C.天生信服       D.生平   深信

【答案】

(1)(2分)guōzhū(每空1分)

(2)(2分)C

【解析】试题分析:

第一题,辨析注意,要从声母、韵母、标高三方面判断,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本题就是一个声母错,一个韵母错。

第二题,试题分析:

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天生”是人生来具有的,“生平”是人的生活经历,第一空根据句意应填“天生”,排除法BD两项。

“深信”指很相信,“信服”带有“佩服”的含义,根据句意应填“深信”,答案为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正确使

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演讲比赛中,张丽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B.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

C.新来的王校长豁然开朗,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D.走进“天涯海角”景区,我情不自禁.地唱起“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C错,“豁然开朗”是指突然明白,不是指性格开朗的意思。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B句“发扬和继承”词序颠倒,C句“目的”与“是为了”意义重复,D句“大约”与“左右”意义重复,答案为A。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水浒传》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对梁山好汉的赞颂。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C.《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广闻博见,先后

四次出海,历经磨难,见识了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关睢》为其中的开首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B项中“《水浒传》”“梁山好汉”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三国演义》,三国英雄。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2分)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

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分)示例1:

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

示例2:

落叶在风中飞舞,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

【解析】试题分析: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想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此如修辞方法相同。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仿写就要根据例句“生命”“成长”的含义来选用喻体表达同类的主题。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则招领启事。

(5分)

昨天(2015年6月24日)下午,有位同学在学校阅览室拾到一个红色钱包,钱包内有人民币55元,一张饭卡。

这位同学把钱包交到了德育处。

请你以学校德育处的名义拟写一则招领启事,请失主到学校德育处认领。

【答案】

招领启事

昨天下午,有位同学在学校阅览室拾到红色钱包一个。

内有人民币若干元,饭卡一张。

请失主到学校德育处认领。

学校德育处

2015年6月25日

【解析】试题分析:

“招领启事”是实用文体,注意要有标题且首行居中,没有称谓,但有落款与时间。

内容要写清检拾物品的时间、地点和认领物品的地点。

钱数不要详示,无须敬辞。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8.(1)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

歌《木兰诗》)

(2)夕阳西下,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

正如《论语》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军百战死

(2)断肠人在天涯(3)大漠孤烟直(4)却话巴山夜雨时(5)醉里挑灯看剑(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评分标准:

每空1分。

错字、漏字、别字、添字、字序颠倒均不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以下易错字的写法:

涯、漠、挑、剑、患、择,要根据句子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古诗词阅读(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__________”字和“__________”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分)

10.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

9.(2分)争啄【评分标准:

每空1分。

写错字不给分】

10.(3分)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謇的特点。

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

【评分标准:

3分。

景物1分,写出两个即可得1分:

感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

阅读诗句,抓住“生机和活力”这一点即可判断生动的字词为“争”和“啄”,因为两字词都是对“莺”“燕”的动态描写,诗人以鸟儿们生动有趣的动态形象来表现春的活力。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试题分析:

阅读全诗,找到描写景物的句子,抓住“早春”信息点理解写景向容。

不难看到,诗人写“水面初平”指春水初涨,写“早莺”“新燕”指鸟儿刚刚飞来;“渐欲”一词指花开不多,零零星星,“浅草”指青草刚露出地面,长得不高,这一切都表现了天气乍暖,春天刚刚开始的景象。

通过诗人轻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以及诗人吐露“最爱”之情不难体会到诗人热爱春天酌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

(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号打“√”。

只能选答一篇,如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Ⅰ阅读《伤仲永》,完成第11~14题。

(12分)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3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选自人教版教材)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邑(yì)人奇之       B.以钱币乞(qǐ)之

C.环谒(jiē)于邑人      D.泯(mǐn)然众人矣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伤仲永          (2)借旁近与之

(3)稍稍宾客其父     (4)泯然众人矣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未尝识书具。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4.仲永由“神童”最终变为了常人,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

【答案】

11.(2分)c

12.(4分)

(1)叹息;哀伤

(2)附近:

邻居(邻近)(3)渐渐(逐渐)(4)消失【评分标准:

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4分)

(1)不曾认识书写工具(不曾认识笔、墨、纸、砚)(给分点:

尝、书具:

(2)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着(值得称赞、赞赏)的地方。

(给分点:

文理、旨【评分标准:

每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示例1: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示例2:

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标准:

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1.【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各项中加点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C项中“谒”拼音错,应读yè。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伤”为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为……感伤”,“近”为形容词作名词,“稍稍”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仔细辫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

“未尝”“知”“书”“文理”“观”,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试题分析:

本文为所学课文,本问题是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可根据所学所记直接作答。

仲永天资聪明,本应大有作为,可最后由于其父“利其然”而“不使学”,从这一内容中,即可从天资与后天学习关系来讲道理。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Ⅱ阅读《晏子使楚》,完成第15~18

题。

(12分)

1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2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苏教版教材)

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缚一人诣(yì)王     B.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

C.缚者曷(jiē)为者也   D.寡(guǎ)人反取病焉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晏子将使楚       (2)齐之习辞者也

(3)晏子避席,对曰     (4)入楚则盗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吾欲辱之,何以也?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8.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2分)

【答案】

15.(2分)C

16.(4分)

(1)出使

(2)言辞(辞令)(3)离开座位(4)偷窃(偷盗)

【评分标准:

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7.(4分)

(1)我想要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给分点:

辱、何以)

(2)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似.他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给分点:

徒、其实)

【评分标准:

每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8.(2分)示例1:

晏子是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人。

示例2:

晏子善于辞令,不卑不亢,具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评分标准:

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各项中加点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C项中“曷”音错,应读hé。

【考点

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6.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使”为“出使”,根据语境仔细辫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如第一句中的“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为“用什么办法”,第三句中的“其实”是两个字词,“其”为“它”,“实”为“果实”,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试题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本文中讲的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故事,内容不难理解,抓住故事中晏子的言行,从其个性和政治气魄两方面来概括。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

(14分)

特殊的圣诞礼物

〔美〕赛珍珠

1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

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

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

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2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

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

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3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

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

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

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

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

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4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5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

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

“你好早啊!

6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

他开始干起来:

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7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

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

这时,房门开了。

8“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9“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10“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11门关上了。

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12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13“鲍勃!

14“嗯,爸爸——”

15“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16“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

我爱您!

17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18“我也爱你!

孩子,我真谢谢你!

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19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赛珍珠,美国作家,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3分)

20.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

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不觉得意地笑了。

(2)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

21.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爱,并简述理由。

(2分)

22.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分)

2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

(2分)

【答案】

19.(3分)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

【评分标准:

3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0.(4分)

(1)(2分)“得意”就是感到非常满意(称心如意)。

写出了鲍勃终于想出送给父亲的特殊圣诞礼物时的自豪(兴奋、骄傲、喜悦)心理。

(2)(2分)参考答案:

“紧紧”形容动作的程度,写出了父亲看到特殊礼物时的惊喜(激动、兴奋)之情,表明儿子的礼物得到了父亲的赞许(认可、肯定)(或“写出了鲍勃的用心、懂事感动了父亲”。

【评分标准:

每小题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1.(2分)父亲意识到了他的爱。

从文章第四段中的“紧紧地搂、抚摸着、泪水滴”等系列动作及第18段“我也爱你”等语言可以看出。

【评分标准:

2分。

肯定1分,理由1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2.(3分)示例1:

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鲍勃完成礼物后既兴奋又激动,既紧张又期待的心理。

(刻画出鲍勃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

)示例2: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鲍勃动作的敏捷。

写出他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

【评分标准:

3分。

修辞或描写方法1分,赏析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3.(2分)结构上前后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一主旨,深化了主题。

【评分标准:

2分。

结构1分,内容1分。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梳理信息题。

根据“圣诞礼物”一词阅读文章,此“礼物”并不是某一物品,而是“他”为“父亲”所做的事情,在第三段中找到“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

根据这一句的提示,即可了解“礼物”即是“他”准备“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试题分析:

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

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

本题两句是人物描写,首先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根据句子内容点明,从表达人物内心感受来分析句子的描写作用。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试题分析:

本题为梳理信息题。

阅读全文,了解故事内容,重点找出写父亲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情,抓住有关父亲言行描写的语句,分析父亲对儿子的情感与态度,即可解答本题。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试题分析:

注意题目是的答题要求“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赏析”。

根据所了解的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和常用修辞方法来判断句子,摘引出生动的词语,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说明表现了孩子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及形象特点。

使用“生动”“形象”等评价语。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试题分析:

在叙事作品中,类似本文最后一段的文字,在结构上作用基本是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比如前文有“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一句,结尾一段中“爱是需要表达的”与之响应。

一个“爱”字,是全文思想核心,所以在内容上点明了作品的主旨。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4~27题(11分)

鹦哥岭

1鹦哥岭位于海南省中南部,具有热带雨林面积大、生物物种丰富、原始性强等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