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5181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docx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习题

 

命题人:

邱闪校对人:

黄淼良

姓名班级学号

地理习题

总第(31)期

13--14高三总复习

课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09·北京文综)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下图,回答1~2题。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4.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被广泛视为是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西等110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会议,大会讨论《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

5.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

①SO2、NO2排放 ②CO2排放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⑥森林遭破坏

A.①③④B.②⑤⑥C.④⑤⑥D.①②④

6.由于CO2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B.东北山区河流的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2009·广东地理)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7~8题。

 

2004年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

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

7.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8.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A.发展沼气B.开采小煤窑

C.利用太阳能D.种植薪柴林

(2010·陕西西安统考)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丁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红色荒漠B.盐碱化C.酸雨D.冻雨

10.结合环境因素考虑,图示的四个区域开发中,乙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

(2010·北京崇文统考)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森林破坏 ③滥捕乱杀 ④兴修水利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

1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我国一条自西向东的外流河的某处发生石油泄漏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13.在四个断面处观测到的污染水面分布状态如下图,其中最东部的断面是(  )

A.甲B.乙C.丙D.丁

14.这种污染通过环境自身净化最快的时间是(  )

A.2月B.12月C.8月D.11月

15.下图海域能测得这次污染最先到达的点和浓度最低的点分别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D.技术

17.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B.质量

C.类型D.区位

18.右图中①、②、③、④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19.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结合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关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源的消费地位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

②20世纪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主体是煤炭 ③目前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主要是因为其储量小,开采量减小 ④未来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

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 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10·东北联考)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止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与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22~23题。

地区

超载起止

年份

超载持续

时间(年)

年平均超

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注:

图中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

22.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2000年,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最高

C.从1980年开始,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23.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据此回答24~25题。

24.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

A.生态农业B.订单农业C.有机农业D.精准农业

25.该农业生产模式(  )

A.往往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B.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C.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性生产D.每年需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

(2009·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27.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

28.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29.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

A.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B.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

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30.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

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

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

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31.(2008·广东地理)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材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

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 见图甲。

图甲 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材料三 见图乙。

图乙 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

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32.【PK重点线】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析②处土壤侵蚀强烈的原因。

(2)①处有“中华水塔”之称,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怎样才能保证水塔不枯?

(3)“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其中福娃迎迎代表的珍稀动物是藏羚羊,为了方便藏羚羊的迁徙,青藏铁路在经过自然保护区时,应怎样设计迁徙的通道?

 

一、选择题

1.

解析:

用排除法选择,读图可知:

1964~1976年时段至1985~1989年时段臭氧总量最大值向北移,排除A项;自30°S~50°S臭氧总量随纬度升高而递增,排除B项;60°S~80°S臭氧总量减少得快,即递减明显,C项正确;CO2浓度与臭氧总量无关。

答案:

C

2.

解析:

臭氧主要存在于平流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臭氧总量减少会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平流层气温降低。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导致地面升温,从而使地面辐射增强;酸雨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有关,与臭氧含量无关。

答案:

B

3.

解析:

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资源导致的资源短缺。

答案:

A

4.

解析:

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地开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素质较低,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答案:

C

5.

答案:

B

6.

答案:

D

7.

解析:

读图可知,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的贡献率,广东以煤炭最小,

福建以薪柴最大,江苏以秸秆最大,北京以薪柴最小。

答案:

AB

8.

解析:

发展清洁能源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

答案:

AC

解析:

丁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广布,降水多,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答案:

C

10.

解析:

乙区域为我国长三角,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现应属于优化开发区域。

答案:

A

11.

解析:

围湖造田、森林破坏、环境污染是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12.

解析:

湿地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所以不能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答案:

A

13.

解析:

河流自西向东流,离污染源越远,污染越轻。

答案:

C

14.

解析:

我国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自净能力最强。

答案:

C

15.

解析:

我国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均处中低纬大洋西岸,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得出结论。

答案:

D

1.解析:

工业文明阶段,引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

答案:

D

2.

解析:

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区位对工业来说最为重要。

答案:

D

  

3.

解析:

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

答案:

A

4.

解析:

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答案:

C

  解析:

第5题,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煤炭的需求量减少,其能源地位下降,③说法有误。

第6题,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是我国针对能源利用现状采取的根本措施。

答案:

5.C 6.B

解析:

第7题,超载持续时间长短和年平均超载率大小没有必然联系,A错;2000年,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最高,B对;从1980年开始,西藏牧区的草原退化现象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错;读图即可判断D错。

第8题,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C正确,A、B、D明显错误。

答案:

7.B 8.C

  

解析:

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因此属于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强调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物质;订单农业的特点是在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先签订产销合同;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

答案:

9.A 10.B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污水排入造成的,水体封闭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因此针对水体可采取增加来水量和出水量的方法来增加水体的流通,从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答案:

A

  

解析:

冰箱使用氟利昂等物质作为制冷剂。

绿色冰箱不再使用氟利昂,可以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答案:

C

解析:

一般生产过程只关注产品的末端处理,清洁生产则关注整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预防。

答案:

D

 

解析:

(1)题,读图甲可以得出结论。

(2)题,从材料一可知,“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工厂和交通工具排放的烟尘,而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增强污染的程度。

降雨天气能减少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

第(3)题,据图乙描述出该市SO2的空间分布特点。

SO2主要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

第(4)题,治理措施首先是加强环境管理,其次是节能减排。

答案:

(1)12 7 

(2)ABD (3)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4)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17.

解析:

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近些年随全球气候变暖及人为对植被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有所恶化,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应采取保护植被、退耕还湿等措施。

答案:

(1)是传统农业区,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地势高差大,流水侵蚀强;高原风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2)保护植被,退耕还湿。

(3)洼地“以桥代路”;修建缓坡通道,山地开挖涵洞。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推广使用沼气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为居民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

对农业生产:

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对生活:

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

对生态:

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