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参考教案1.docx
《《百家争鸣》参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争鸣》参考教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家争鸣》参考教案1
百家争鸣
三维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⑵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法
问题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_课时
教具
教材、地图册等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个人主页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复习并导入】
从孔子引入。
让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教师补充材料。
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
儒家文化闪烁着智慧的人生哲理不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
1、概念:
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
汉初司马谈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则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
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
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
“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
“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⑴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
⑵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学派
道家
儒家
代表人物
老子
孔子
墨家
墨翟
儒家
孟轲荀况
道家
庄周
法家
李悝商鞅韩非
名家
惠施公孙龙
阴阳家
邹衍
纵横家
张仪苏秦
兵家
孙膑吴起
农家
许行
杂家
吕不韦
3、原因
⑴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⑵政治:
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
⑶经济:
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⑷人才:
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
“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同统治者重用。
⑸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4、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生先看书完成表格,然后再进行讲解。
(一)儒家学派及代表人物:
1、孔子——创始人
⑴地位:
教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
⑵生平:
春秋末期鲁国人
⑶主张与成就
A、思想主张:
①:
“仁”与“礼”的学说——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
活动探究1:
材料一、子曰:
“仁者爱人。
”(什么是仁?
)
材料二、“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怎样实现仁?
什么是礼?
)〔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仁在政治上的推行)
材料四敬鬼神而远之。
(实际上也是民本思想)
⑷评价:
a、包括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具有一定的进步性;b、对我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c、“爱人”但是有阶级性的。
活动探究2:
阅读下列材料:
子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⑴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⑵孔子“仁”的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
⑴主要内容:
谦慎、宽容、守信、灵敏、宽厚。
主要目的:
协调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人类自身发展。
⑵在当今社会,儒学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我们要吸其精华为今所有,并将其发扬光大。
②“礼”的学说:
实质:
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B、教育方面:
①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②创办私学:
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
③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④培养目标: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礼、乐、射、御、书、数
C、整理文献:
孔子:
《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的《论语》
思考: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
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⑴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
⑵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⑶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2、孟子——继承发展
⑴生平及地位:
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
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
⑵思想主张
A、政治主张:
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②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B、伦理观:
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丰富完善
⑴生平:
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
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⑵主张:
A、天人关系:
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B、政治思想:
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C、伦理观:
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人变成君子,把普通人变成圣人。
⑶评价:
A、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B、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阅读材料,比较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史料1:
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曰: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史料2:
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
荀子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荀子曰: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思考:
⑴荀子的“性恶论”及其与孟子“性善论”的比较
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好逸逐利,如果顺其发展,就会天下大乱,因而要有道德和制度的约束。
这种道德和制度的集中体现,就是“礼”。
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尧舜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为尧舜。
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殊途同归。
⑵荀子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一般还是把他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讲析:
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思想。
但他的学说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补充知识】稷下学宫——中国的学术盛世
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
同时,它还明显地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
稷下学宫位于齐国都今山东临淄西门外,大约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历时一百四十余年,繁盛时达“数百千人”。
当时各国著名的文学游说之士多曾先后或长期在此著书讲学,互相切磋驳难,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规模之大,人员之众,阵容之强,历史之久,史所罕见。
当时云集了众多学者,如孟子、荀子等。
齐国统治者开放的学术政策,加上文人学士在社会变革时觉醒的主体精神,积极的创造意识标新立异的理论勇气,促成了稷下学宫的繁荣昌盛,推动了整个中国先秦学术文化的发展,对后世也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道家:
老庄之学
1.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
老子与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
这一学派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道学的奠基:
——老子
(1)生平:
春秋时期楚国人,曾经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
孔子曾经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方面的知识。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通过《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流传下来。
(2)基本思想主张:
A、万物起源和演变:
“道”
B、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C、消极悲观的态度
问题探究: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3.道学的形成——庄子
(1)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
(2)基本思想主张:
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三)法家思想
1.法家的出现及其在各国推行的变法(自主阅读)
⑴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在这样的时代形势下,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
⑵战国前期的法家人物纷纷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
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等,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有名。
A、李悝变法的主要措施
李悝在魏文侯时期任相,采取了一系列变法措施: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他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B、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商鞅在秦国两次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是: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编户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连坐告奸,以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明法令,禁止游学游仕,想做官就要学习律令,以吏为师。
2、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
⑴战国时期法家的不同流派:
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重“法”、重“术”(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人主的权势)的不同学派。
重难疑点解析:
法家的“法“术”“势”的理解。
“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臣民必须遵守的。
“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以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
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
“势”主要是指“权重住尊”的权势、威势。
韩非等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
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
⑵韩非的思想主张:
①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②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③哲学方面。
3.影响:
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②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③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的主张
1.墨家的风气:
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和自我牺牲;③讲求实际功利
2.墨家的基本主张:
①“兼相爱、交相利”;②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
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3.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自主阅读)
(1)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他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这就是有名的“三表法”。
(2)墨子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4.“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
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历史上称之为“墨辩”学派,也称后期墨学。
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了。
三.影响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①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小结】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孟子和韩非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板书设计】
一、百家争鸣
1、概念: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3、原因
4、性质
二、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
三.影响
【作业】
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