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3357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0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名称

年产9000万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项目

二、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名称:

某节能砖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法定地址:

任城区李营镇芦苗村

注册资本:

150万元

经营范围:

节能砖制造销售

成立时间:

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某节能砖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家关于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

4、国家、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5、**市任城区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相关证明件;

6、国家、山东省和**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7、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8、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五、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的特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市场需求预测;

3、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4、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5、公用工程及配套条件;

6、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择;

7、原辅材料供应;

8、环保与劳动安全;

9、节能与消防;

10、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经济和财务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作出可观、科学的结论,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六、项目概要

(一)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根据产品的开拓市场情况,并考虑资金筹措及协作配套条件的可行性,确定形成年产9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的生产能力。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设在任城区李营镇芦苗村砖瓦窑厂现有厂院内,不需新增土地,项目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

(三)原料及动力供应

1、主要原料

项目所需主要原材料为煤矸石,可由附近煤矿供给。

2、能源供应

水:

厂区内供水,水源为地下水,能满足项目需求。

电:

厂区内计划新建变配电站,配备630kVA变压器两台和相应配电设施,能满足项目要求。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主要土建工程

新增干燥室、窑室、砖坯车间、粉碎车间、办公楼、生活楼等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共计12045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12645平方米。

2、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

本项目新增强力结辊机、装载机、成套制砖机组、窑车、液压顶车机等生产及辅助设备共计174台(套)。

(五)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49.1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81万元。

(六)资金筹措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七、可行性报告编制过程

本项目通过采用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煤矸石烧结砖,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确定后,建设单位委托山东恒诚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某节能砖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东恒诚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认真分析了已有基础资料,并进行了现场察看,提出了工程初步方案,经与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分析,达成共识后,着手指导修改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本着客观、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对工程方案中的具体问题与建设单位多次沟通商讨,对主要工程方案进行了调整优化,最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方案。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论证和对投资估算、效益进行分析,力求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做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论述,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八、简要结论研究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年实现销售收入1620万元,实现利税376.33万元,其中利润总额282.25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17.76%,投资利税率27.27%。

全部投资财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7.25%,投资回收期6.01年(含建设期1年),财务净现值(ic=12%)为465万元,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64.07%。

本项目以煤矸石、炉渣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既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工业废渣堆场占地,也可以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符合国家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国家产业政策。

综上所述,本项目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市场前景广阔,环境、社会效益好。

项目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块

9000

2

总投资

万元

2000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949.19

流动资金(铺底)

万元

50.81

3

投资指标

单位产品占用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万块

0.217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

元/百元

3.13

4

全厂定员总计

180

其中:

工人(含辅助工人)

158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22

5

全年生产天数

a

340

6

能源动力等消耗

万度/a

587.52

m3/a

9248

7

本项目占地面积

m2

50000

8

年总成本(100%负荷)

万元

1042.24

9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620

10

年利润总额

万元

376.33

11

年税后利润

万元

282.25

12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a

9

13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万块/人·a

50

14

投资回收期(税后)

a

6.01

含建设期一年

15

投资利润率

%

17.76

16

投资利税率

%

27.27

17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7.45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及优势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目前,我国煤矸石堆放量累计达数亿吨,全国每年煤矸石排放量达6000万吨,山东省煤矸石年排放量超过3000万吨,而其综合利用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煤矸石的大量堆放,既占用耕地,也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煤矸石,解决土地资源不足,治理环境污染,综合利用工业废料已刻不容缓。

随着墙改步伐的加快,市场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不断攀升。

特别是随着“禁实”工作的落实,许多黏土砖厂被迫关闭停产。

市区、各镇和乡村建设急需各种墙体材料,特别是承重的新型墙体材料。

随着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新建工程还会逐年增多。

该公司根据国家和山东省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产业政策,走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形成规模经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拟利用煤炭行业产生的煤矸石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年产9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自动生产线,以满足**市及周边地区的建筑市场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需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墙体材料大量占用耕地、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状况,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产业。

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是最好的选择。

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对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居住环境越来越注重,我国是一个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并分别在产业方向、主导产品、税收、信贷、融资、建筑应用、环境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

我国制砖业小企业多,分布面广,烧砖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

煤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有的煤燃烧后还会排出硫等有害气体,给大气环境造成危害。

据测算,一个年产5000万块烧结普通实心砖厂,其排放的SO2和CO2气体量分别为96.6吨和1.3万吨,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多数含硫量高,而燃煤又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致使我国SO2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一位。

据国家环保监测总站统计,我国每年因SO2造成的酸雨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元,据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报告,我国目前SO2的排放量年均值已达66mg/m3,有89.8%的城市排放SO2的年均值超过WHO推荐值40—60mg/m3标准值。

由于砖长期市场价格定位低,企业经营利润微薄,大多砖厂无力采取燃气、燃油或其他治理措施,只能放任其自由排放。

近十年来,由于空心砖、砌块等产品增加,空心黏土砖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下降,制砖业CO2、SO2等气体也随之减少,但从目前全国烧结实心砖年产量5000亿块的现实看,它对大气的危害仍是严重的。

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业废渣,如煤矸石、粉煤灰等,长期存放不但侵占土地,浪费资源,而且污染水和空气,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殃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如不进行有效、及时地治理利用,无穷的后患将时刻威胁城乡人们的健康。

本项目拟利用煤矸石作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每年可利用煤矸石约10.8万吨,生产新型墙材标砖9000万块,减少CO2排放量2.34万吨,SO2排放量174吨,由此可见,本项目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最有效、最彻底的途径之一。

三、国家墙体材料改革的需要

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同时对促进墙体材料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改善建筑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五”期间山东省新型墙材产量快速增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十五”期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过程中,累计节地14.86万亩,节能624万吨标煤,利用工业废渣7500万吨。

建材产业利用固体废弃物占全省工业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的70%以上,五年减少粉尘排放量约60万吨。

“十一五”山东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目标是:

到2010年新型墙材的应用比例由65%提高到80%以上。

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

万块标砖墙材的综合能耗由0.5—0.7t标煤/万块,下降到0.4—0.5t标煤/万块。

为加快山东省墙体材料的改革,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第181号令,正式颁布了《山东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也是墙体材料发展的需要。

四、推广节能建筑的需要

2005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明确指出:

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全国实心黏土砖年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达到5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到65%以上,严寒、寒冷地区应执行节能率65%的标准,而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材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是建筑节能的前提。

我国人口众多,并处于经济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无论既有建筑面积或新建建筑面积都位于世界之首。

这些建筑通过采暖、空调、照明、通风、热水供应等,每天消耗大量能源,按我国现有建筑及其管理水平,每年建筑用能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7%-28%,预计2020年将达到35%左右,接近工业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水平,因此,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

在使用中,由于新型墙体材料保温热性能良好,夏季将减少空调的能耗。

冬季减少取暖的煤耗,具有很好的热工性能。

使用煤矸石烧结砖等新型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屋,可大大节约使用能耗。

第三章市场预测分析

一、墙改和节能建筑需要新型墙体建筑材料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和节约能源,提高建筑质量和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

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推进措施,指出:

力争到2006年底,全国实心黏土砖年产量减少800亿块;新型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条件的城市率先执行节能率65%的地方标准,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全国实心黏土砖年产量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达到5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到65%以上;严寒、寒冷地区应执行节能率65%的标准。

通知要求,已限期禁止生产、使用实心黏土砖的170个城市,要向逐步淘汰黏土制品推进,并向郊区城镇延伸。

其他城市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分期分批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实心黏土砖,并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

由此可见,用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秦砖汉瓦”已是必然发展趋势。

其实,早在1988年11月国家两部两局联合组成了墙改工作小组,开始用系统工程方法开展墙改工作,国务院1992年下发[1992]66号文《国务院批转国家建材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实行鼓励政策,限制生产和使用实心黏土砖。

原国家建材局、建设部和墙改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墙办发[2000]06号文件,公布“在住宅建设中逐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170个城市,规定从当年的6月30日到2003年6月30日,将对公布的170个城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其中**市名列其中。

国经贸资源[2001]1021号《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实施的重点工作是狠抓新型墙材的推广应用,加大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技术力度,把落实170个城市三年禁实目标作为头等任务来完成。

发展重点是多层砌筑结构和高层框架结构,承重墙体材料应重点发展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承重利废空心砖,非承重墙体材料应以利废的各类非承重砌块和轻板为主。

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2001年德国每平方米年能耗为3.7-8.6Kg标煤,而北京却为22.45Kg。

当前我国房屋总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左右,而节能建筑的总面积仅有2.3亿平方米,每年新建成的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竣工面积中,只有五、六千万平方米达到了节能标准。

山东省已强制要求建筑节能达到50%,这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

二、**市墙材的需求状况

目前,**市墙体材料的主导产品仍然是实心黏土砖,生产企业有数十家,占用耕地近千亩,每年生产实心黏土砖约2亿块左右。

据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的总体目标以及**市相关部门的规定,2010年**市黏土砖被限制年产量1.1亿块。

建筑市场需求墙体材料约5.5亿块,而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力仅1亿块,市场缺口3.4亿块。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及各乡镇的房屋建造量还会逐年增多,急需承重型墙体材料来代替实心黏土砖、空心黏土砖,其潜力是巨大的。

根据现有需求量和发展趋势,新型墙体材料以其适中的价格、优良的品质和国家及当地政策的支持,取代实心粘土砖乃用至空心粘土砖完全是可能的,因此,该公司利用现有的市场优势和生产经验,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年产9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四章建设内容、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    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建设在**市任城区李营镇芦苗村原砖瓦厂院内,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约12645平方米。

新增:

强力结辊机、装载机、成套制砖机组、窑车、液压顶车机等生产、辅助设备,形成年产9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的生产能力。

一、主要土建工程

新增隧道窑、干燥室、砖坯车间、粉碎车间、办公楼、生活楼等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共计12045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12645平方米。

二、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选型

本项目新增强力结辊机、装载机、成套制砖机组、窑车、液压顶车机等生产、辅助设备。

第二节产品方案

一、产品方案确定原则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则。

使产品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针对市场需求原则

以市场需求来确定项目策略和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并能较好的适应市场变化

3、资源综合利用原则

4、环境保护原则

二、产品方案

(一)产品名称

本项目产品为:

煤矸石烧结砖

(二)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符合《烧结普通砖》(GB/T5101-1998)、《烧结多孔砖》(GB13544)、《烧结空心砖》(GB13545)等相关国家标准。

第三节建设规模

一、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和原则

本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等。

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是根据同类产品市场的需求情况,所需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厂址建设条件和配套条件以及资金筹措能力,确定建设规模,使其达到经济规模。

二、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预测,结合建设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煤矸石烧结砖9000万块。

第五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第一节**市概况

**市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

东临临沂,西接荷泽,南靠枣庄和江苏省徐州市,北连泰安。

地处北纬34°26´-35°57´,东经115°52´-117°36´,南北长167km,东西宽158km,全市总面积11000km2。

一、地形地貌

**市为鲁中南泰沂、蒙山山前倾斜平原与华北平原交接洼地的中心地带。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万分之二左右。

地面标高+35~+38米;以平原地形为主。

二、地质构造

**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鲁西南断块凹陷区,由尼山隆起、滋阳背斜、滕县背斜以及兖州**向斜组成。

主要地层为太古界泰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

中生界侏罗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主要岩性有太古界的黑云母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他岩和黑云母变粒岩,古生界的紫红色沙页岩、竹叶状灰岩、厚层灰岩,石炭二迭系的砂页岩以及煤层,中生界的碎屑凝灰岩、紫红色沙砾岩等构造断裂,以近南北向的峄山、孙氏店、嘉祥断裂为主。

其次为近东西向的鱼台断裂等。

本工程厂址地表土层较厚,土壤冻深0.5m,土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主要粘土、亚粘土及轻质亚粘土,土质良好,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三、气候与气象

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为13.6℃,日最高气温40.6℃,年均降水量683.1mm,降雨多集中6~9月份。

年均蒸发量为1728.27mm。

年日照时数2490小时,6月最大为261.2小时,年均相对湿度为69%,最大月均相对湿度为82%,最小为61%,年平均气压为1011.7百帕,全年无霜期205天,冻土期48天,最大冻土深度0.31米。

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北及西北风,平均风速为2.7m/s。

四、水文地质

**市属淮河流域,河道众多,流域50km2以上的河道有91条,总长度为1516km,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多年平均值为41.8亿m3。

区内主要河流有老运河、洸府河、蓼沟河等,它们以湖盆为中心,汇入南四湖。

南四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北高南低,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约5.6~30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总库容63.7亿立方米。

五、地震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0021)规定,厂址所在地区的**市属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区。

六、生物多样性

本地区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

东部属鲁中南山地丘陵栽培植被油松、麻栎、栓皮栋林区,西部属鲁西南平原栽培植被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人类活动,境内的自然植被已经绝迹。

现在的植被以人工道路林网为连线,农田作物为主体,形成了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相结合的群落。

乔木以杨、柳、刺槐、泡桐等速生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灌木有桑、柴惠槐、月季、大小叶黄杨等。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为主。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项目所在地**市中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党政机关分布其中,面积39平方公里,总人口42.03万,下辖古槐街办、阜桥街办等8个街道办事处和108个行政居委会。

这里是山东省六大工业中心城市之一,是鲁西南工业重镇。

已经形成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化学、医药、轻工、纺织等10个工业门类。

市中区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17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3%。

**市境内资源丰富,全市土地资源面积11,000平方公里。

水资源总量平水年为49.9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3.7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0.37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有70多种,以煤为主。

2007年**市就业与社会保障稳步推进,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2007年,**城区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4元,比上年增加1898元,增幅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1.5元,增长14.8%,增幅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同时,**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2007年全市城市低保对象2.2万户、4.8万人,共发放低保金7321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7.7万户、15.6万人,发放救助金2547.6万元;供养农村五保户1.96万人,投入供养资金3921.2万元。

2007年统计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初中10所、小学22所。

有各类科技人员4559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项。

有专业艺术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

该地区水、陆、航空交通运输便利。

京沪、新石铁路交错;104、105和327国道及京沪高速公路贯穿其中;京杭运河二、三级航道即将建成,通航能力可达4000万吨;**曲阜机场已规划建设完成,并已开通至广州、北京、上海的客货航班。

第二节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一、厂址选择

(一)地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a、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b、适宜的周围环境,有利于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

c、少投入、早建成。

(二)地址选择的具体要求

a、有适宜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b、有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

c、有充足的土地面积与适宜的形状。

d、有方便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对外交通、运输、通讯、水源、电源、“三废"处理等。

(三)厂址选定

经过充分的分析与比选,确定项目落户于**市任城区李营镇芦苗村原砖瓦厂院内。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电力:

本项目用电设备装机容量约1200kw,新上630KVA变压器两台,可满足项目使用。

用水:

项目给水水源采用地下水,其水质、水压、水量均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要求。

年燃料及动力需用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电力

万KWh

587.52

2

立方米

9248

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与设备选择

第一节工艺技术方案与特点

一、生产技术方案

(一)工艺及设备选用原则

1、适用性

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采用的工艺装备必须经过验证,且先进、适用、可靠。

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和生产批量来选用相应的工艺装备。

2、先进性

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工艺和技术;关键生产工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3、经济性

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采用经济适用的工艺和设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可靠性

所选的工艺及设备必须是通过实践证明是可靠的、适用的。

尽量减少或消除人为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