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3074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docx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

学生资助管理自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我县学生资助管理各项工作,我县根据《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学生资助资金安全性排查和资助管理再规范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全县学生资助资金安全性和资助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于20XX年成立县学校管理和学生资助办公室,并配备了学生资助工作专干。

 

二、总体政策落实情况:

 

(一)积极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巩固提升计划、健全扶贫济弱资助体系

 

1.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根据全县普及学前教育的实际,建立了以中央、省、、县多级分担投入的学前教育资助(一减一免补助)政策。

学前教育阶段免除保教费执行标准为:

“农牧区幼儿园每生每年600元,城镇幼儿园每生每年1000元”。

本期为2745名学前幼儿免除保教费126.33万元。

午餐补助执行标准为:

“每生每天给予4元午餐补助,每月按24天,全年按10个月计算”。

本期实施7406人,共计196.24万元。

 

2.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

 

免费教科书标准为:

小学90元每生每年、初中180元每生每年;免除学杂费标准达为:

小学660元每生每年、初中920元每生每年;免作业本费标准:

小学30元每生每年、初中40元每生每年。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寄宿制生活补助标准为:

每生每年1700元。

本期给予4616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327.67万元。

下拨生均公用经费514.34万元,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560名。

 

3.完善普通高中资助体系(两减免一助学):

建立中央、省、、县多级分担的普通高中资助体系,全面减免普通高中学生学费和课本费,实行国家助学金制度。

 

减免学费和课本费:

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的按每生每年1200元标准、其他学校按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学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书本费。

本期实施2386人,共计资金257.56万元。

 

国家助学金:

20XX秋-20XX春为普通高中家庭贫困

 

学生802人次提供了国家助学金,兑现资金80.2万元;

 

4.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政策执行情况。

 

我局制定了教育基金管理办法,泸府办法20XX[54]号。

在县教育局成立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领导小组。

设立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

教育扶贫基金规模500万。

根据实际需要,可逐年适当补充。

该基金主要来源于县财政安排垫底资金、上级财政补助、基金存款利息收入以及接受企业、个体工商户、爱心人士及社会捐赠资金。

 

为保证资金有效使用,制定了教育扶贫基金的救助程序。

按照“个人申请—村(社区)初审—乡镇复审—公示—部门会审—拨付发放”的基本管理程序进行。

截至目前,为265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教育救助基金187.18万元。

 

(二)积极落实高校政策

 

健全中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生源地贷款:

20XX年为在读大学524人次提供了生源地贷款,发放贷款396.01万元。

 

完成资助建档立卡家庭贫困中职学生106人,兑现资助款5.3万元。

 

(三)积极落实奖补工作

 

从20XX年针对省属高校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工作,审核通过享受学费奖补资金1人,兑现资金1.968万元。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助学网络不断完善

 

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按照“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总要求,我县大力推进教育资助工作。

县教育体育局和学校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资助管理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机构。

资助中心和学校都有专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从县、乡镇、学校三级建立助学网络。

拟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学生资助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有保障。

从20XX年把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

 

(二)强化管理,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一是建立了公示制度。

对于各项助学金的发放,我县均在校内和校外进行了公示。

通过公示,使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从界定、上报到审批、发放的全过程都在“阳光”下进行,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建立了督查制度。

每学期,我县教育、财政等部门都组织人员对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督查。

通过督查,加强了教育救助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增强了资金分配和发放的透明度,发挥了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建立了审计制度。

近年来,我县对各项学生资助资金按有关规定进行了专项审计。

四是建立了责任追究制。

对在助学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贪污挪用的,失职渎职的,一经查实,坚决查处。

这样,提高了我县学生资助工作的公信度,近年来,我县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零投诉、零举报、零上访”。

 

(三)加大宣传,做到政策家喻户晓

 

20XX年成立了县学校管理和学生资助办公室,并结合我实行的“十五年义务教育”这一契机,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创造条件,并大力宣传学生资助惠民政策。

一是政策到位做到宣传及时;二是宣传面覆盖面广泛,做到不光要让师生了解资助政策和资助项目,还要保证做到老百姓对政策入心入脑;三是宣传方式多样。

充分采用职工会、学生集会、家长会宣讲,利用校园广播宣传、黑板报,在学校的政务公开的显眼位置将资助政策的文件进行张贴等。

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严格评审,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1.规范的操作流程

 

根据省、、县上级资助执行的项目,学校评审程序是先宣传学习文件和政策----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家庭走访调查---班级民主评议----领导小组进行遴选---严格评审---不少于7天公示---资金发放。

 

2.举报投诉电话的设置和举报投诉的处理

 

县资助办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公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3123135,对学生举报投诉的事情保证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积极调查和妥善处理,确保整个资助评审、公示发放程序的公平、公开、公正。

 

(五)专款专用,做好后期管理规范

 

1.如何很好地兑现资助款做到专款专用,我们要求经手人:

一要知晓资助款的项目名称、资助的对象、执行的时间、资金的渠道,制作好发放表册;二要在发放资助款的时候,要让学生和家长知晓资助款是哪里来的、是啥子钱、项目名称是啥子、兑现的是哪个时间的钱。

 

2.按时报送材料,也是督查资金发放到位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报送的材料分两种:

a、评审材料:

申请表、贫困证明(两级或三级公章)、相关佐证材料(单亲、残疾、病例等)、表明时间地点的公示照片、汇总名单。

b、发放资料:

发放领取表册、发放照片及影像简报等资料。

所有报送材料都要求学校负责人、经手人在发放确认单上签“情况属实”签字后加盖公章报送,未做到一律退回,补充完整后予以报送。

 

3.建立规范的台帐

 

资助办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帐目清楚。

 

(六)予帮于教,传递感恩正能量

 

坚持惠民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

学校利用班队会、学生会、集会进行专题的感恩教育。

让孩子们懂得施恩,把爱心传递。

 

(七)积极培训,创造更好的政策落实氛围

 

积极利用每年教育工作会,宣讲各项政策;组织学校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开展了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学前和普通高中资助子系统的培训,让老师们充分掌握系统的应用;在省、、县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同时,组织各乡镇、学校及其他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培训会.

 

四、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学生心理疏导存在工作的缺失。

心理贫困是不健全心理人格的体现,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他们也会把这种心理带到社会与日后的工作中,甚至对整个人生造成消极影响,应建立健全机制。

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缺乏心理疏导,目前看来,应该成为后续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问题。

 

(二)应加强高校受助学生诚信教育,避免给自身工作带来压力。

在申请助学贷款时,学生往往非常配合,态度积极。

但到毕业后工作进入贷款偿还期时,却经常出现另一种局面:

离开学校后不按时偿还利息和本金,甚至有人试图逃避还款。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

学生资助工作我们一直本着“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努力的进行着。

同时在新形势下的资助工作我们重心不再是简单的经济资助,会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实现“解困、助学、励志、锻炼、成才”为目标一如既往开展好学生资助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