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2679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docx

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QC控制

福永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十二合同段

梧桐隧道

 

中铁十七局六建公司福永A12项目部QC小组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梧桐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梧桐隧道全长664米左右洞呈分离布置,左洞全长638米,右洞全长690米,为中隧道。

隧道进口位于平面曲线范围内,左右线曲线半径均为R=1300米,出口位于直线段。

隧道纵坡坡率/坡长:

右洞为-2%/89m和-1.275%/601m,左洞为-2%/89m和-1.374%/547m。

隧道进口设计桩号:

右洞为YK63+401,左洞为ZK63+406;进口设计高程:

右洞为137.358,左洞为137.163.隧道出口设计桩号:

右洞为YK64+091,左洞为ZK64+044;出口设计高程:

右洞为128.299m,左洞为128.407m。

隧址区属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自然地形坡度20-45°,斜坡多为风化岩层出露,缓坡地带为薄层残坡积层覆盖,植被较发育。

隧道进口段地自然形成坡度约为40°,隧道出口处自然地形坡度约为38°。

隧道洞体围岩级别有Ⅲ、Ⅳ、Ⅴ级,衬砌类型及围岩级别详见表1-1隧道围岩类别一览表。

表1-1隧道围岩类别一览表

隧道名称

长度(m)

围岩级别

梧桐隧道

左幅

638

40

518

80

右幅

690

118

572

/

潼关隧道

左幅

536

51

165

320

右幅

514

69

355

90

质量目标:

争创福建省“优质工程。

二、QC小组简介:

福永A12项目经理部梧桐隧道二衬施工质量控制QC小组成立于2011年04月12日。

1.QC攻关课题:

梧桐隧道二衬砼外观质量控制

2.小组名称:

福永A12项目梧桐隧道二衬砼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

3.小组口号:

精益求精

4.活动时间: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

5.活动次数:

6次

6.QC小组成员:

序号

姓名

职称或职务

组内职务

1

贺国强

项目总工

组长

2

吴步庭

项目副总工

副组长

3

李鑫

工程部部长

副组长

4

郝昌旺

试验室主任

组员

5

马翠平

物资部长

组员

6

钟飞虎

施工技术员

组员

7

郭强

安质技术员

组员

8

冯必金

班组长

组员

(表1)

小组成员按QC的要求学习活动。

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

梧桐隧道为全线的控制工程,为监理、业主、公司关注的焦点,二衬施工在进行隧道涂装之前暴露时间较长,所以二衬砼外观质量关系到我标段工程质量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我公司的质量信誉和市场进一步开拓的前景;

理由二:

按照业主要求,打造绿色高速公路,保护生态,达到创优目标,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创精品,创信誉”;

理由三:

隧道二衬砼外观质量难以控制,在前面的施工中出现二衬砼表面有错台、漏浆、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公司要求项目人员积极参与,通过此次QC活动探讨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四、质量控制目标:

1.严格控制砼配合比,保证砼强度在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外观色泽均匀一致、砼表面无蜂窝、麻面、气泡和漏捣现象,表面平整、光洁,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施工缝平顺无错台现象;

目标

2.通过本次QC的成果更好的指导和优化施工;

3.质量控制目标可行性分析:

不利因素

1、模板自身不平整;

2、工人经验欠缺、操作不熟练导致安装不平整.

施工存在困难.

实现目标是可行的

有利因素

1、项目部成立了由领导带头、生产部门和有关人员参加、大家发表意见的攻关小组.

2、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3、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集中学习了隧道施工.

技术上可行、能力上有保证、领导支持.

(表2)

五、活动情况:

第一次PDCA循环

1.二衬砼施工现状调查:

为了使梧桐隧道二衬外观质量尽可能满足优质工程要求,在使用整体式二衬台车和高频附着式振动器前,小组仔细研究了整体式二衬台车的操作方法和该振动器的使用说明,以便使整体式二衬台车能灵活操作、高频附着式振动器(以下简称振动器)性能可以达到充分利用的要求。

该台车采用整体式钢模,液压系统调节。

其中标高用顶升油缸调节,拱顶轴线用平移油缸调节,侧模由侧模油缸调节,另外还有32个螺旋支撑对台车钢模进行加固。

振动器激振频率高(9000r/min)激振力11.7KN,振幅小(空载振幅0.8mm),传递效率高。

振动器通过附着钢板与台车模板连接,附着钢板在模板上布置与焊接非常重要。

在参照厂家的建议方案结合二衬台车的结构特点而布置。

每一个振动器在焊接定位后均进行运行调试,以满足施工要求。

砼施工前对以下工作:

1.整体式二衬台车操作;2.振动器起动、停止的方法与间隔时间;3.砼坍落度与下料顺序;4.振动器的使用及砼振捣效果;5.小边墙的浇筑等各项事宜反复仔细地交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法有感性认识。

我们找出第一阶段台车脱模后外观存在的问题

二衬砼外观存在质量问题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砼接缝不平顺

18

36.7

36.7

2

砼表面光泽度较差

12

24.5

61.2

3

模板边角泛砂

8

16.3

77.5

4

拱顶有“水印”现象

6

13.2

90.7

5

砼表面有蜂窝、气泡现象

4

9.3

100

(表3)

2.根据统计表绘制出排列图

(图表4)

绘图:

郭强

时间:

20年月日

结论:

从图表可见,砼接缝不平顺、砼表面光泽度较差、模板边角泛砂是影响二衬砼外观质量的主要问题。

3.要因分析

3.1原因分析

针对上面图表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统计的数据,我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对主要原因刨析如下:

(鱼刺型分析图5)

 

3.2要因论证

序号

影响因素

论证内容

检查次数

发生次数

发生频率(%)

时间

要因

确认

1

 

碎石粒径较大

碎石粒径较大,容易造成地泵管堵塞,延缓浇注时间,进而造成二衬砼外观出现层状痕迹.小组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对施工现场的具体分工进行了6次检查,其中没有发现该现象。

 

6

 

0

 

0

 

 

 

2

 

塌落度过大

二衬砼的塌落度过大会使衬砌拱顶外观出现”水印”,拱墙无光泽,气泡产生,并为泛砂埋下隐患.对此小组进行了10次检查,其中3次塌落度过大。

 

10

 

3

 

30

 

 

 

3

 

砂石含水量过大

砂石含水量过大会对塌落度有一定的影响,小组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共进行了10次检测,其中发现1次砂石含水量过大。

 

10

 

1

 

10

 

 

4

 

地泵性能差

地泵性能较差,就要求增大砼的塌落度,这就为衬砌外观留下了不良隐患.共检查了4次,没有发现异常现象,所以这一影响因素不存在。

 

4

 

0

 

0

 

 

 

5

震动器性能未充分发挥

砼的振捣直接影响到衬砌内实外光.小组共检查10次,结果有1次都发现有部分开关失灵的现象,发生频率为10%

 

10

 

1

 

10

 

 

6

电力系统不正常

小组共进行了4次检查,从未发现异常。

4

0

0

 

7

台车油压系统不正常

小组进行了3次检查,

没有发现此类现象。

3

0

0

8

 

分工不明确

由于分工不明确,可以造成措施不能彻底落实到人,小组针对这一末端因素,对施工现场的具体分工进行了10次检查,其中只有1次发现存在没有完全明确分工的现象,其他均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10

1

10

 

9

操作不熟练

操作人员对砼的知识不熟悉,就很难控制砼的外观质量,小组成员对16名工人进行考核,结果发现有4人对砼的有关知识不熟悉。

16

4

25

10

责任心不强

工人的责任心不强,工作容易出现漏洞,小组针对这一末端因素,共进行了10次检查,检查中只有1次发现员工有脱岗现象,其它均在岗且有较强的责任心。

10

1

10

11

雨天对料场、搅拌站、道路的影响

共进行了10次的检查,只有1次发现此类现象。

10

1

10

 

12

台车模板与小边墙未密贴

台车模板与小边墙未密贴导致砼接缝不平顺的出现。

小组对是否密贴进行了10次检查,就有3次出现未密贴现象。

 

10

 

3

 

30

 

 

13

震动器操作不当

震动器操作不当就很难使砼达到规范要求。

小组对现场的情况进行了10次检查,有1次操作不当行为。

 

10

 

1

 

10

 

 

14

模板缝隙未塞严

模板缝隙一般存在于模板的边缘,倘若塞缝不密实砼因漏浆表面极有可能出现泛砂现象。

10

3

30

(表6)

3.3结论:

通过表6的要因论证及要因确认,我们确定了操作不熟练、塌落度过大、台车模板与小边墙未密贴、模板缝隙未塞严等4项为二衬砼的外观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4.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的4项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我QC小组制定了对应的措施方案。

措施方案一:

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通过集训班和师带徒两种形式使二衬作业班组熟悉砼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常识;

措施方案二:

实验人员现场监督,以实验为依据,以砼的设计强度为砝码,严格控制二衬砼的塌落度,消除拱顶”水印”,切实把好二衬砼的外观质量;

措施方案三:

在隧道的曲线段严格控制小边墙的轴线位置,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隧道整体式模板台车的长度浇筑小边墙(即12m一档),以消除由于曲线而造成的不平顺;

措施方案四:

模板边缘的缝隙采用土工布塞严,并用双面胶密封,防止漏浆、错台。

5.确认效果:

通过本次QC课题攻关和上述措施方案的实施,梧桐隧道的二次衬砌外观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颜色均匀一致,模板边角仅有轻微泛砂,砼接缝不平顺问题已基本解决,平整度达到了规范要求,拱顶”水印”也很少出现,各项外观指标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组将后面中出现的其它问题在第二个PDCA循环中进一步进行论证改进。

第二次PDCA循环

1.再次施工现状调查:

台车脱模后我们对砼外观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统计

二衬砼外观存在质量问题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二档之间砼有错台现象

12

37.5

37.5

2

结构轮廓线条不顺直美观

9

29

72.5

3

模板边角泛砂

6

18.7

81.2

4

砼表面部分有麻面现象

3

9.4

100

(表7)

2.根据统计表绘制出排列图

(图表8)

绘图:

郭强

时间:

20年月日

结论:

从图表可见,第二次循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档之间砼有错台现象和结构轮廓线条不顺直美观二个方面。

3.原因分析

经过小组几次认真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台车加固不到位、台车模板与上档二衬端头未密贴、砼浇筑之前未全面进行检查等三项为二衬砼的外观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针对以上的三项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我QC小组制定了对应的措施方案。

4.措施方案:

措施方案一:

加强监督管理,台车就位后,必须对台车模板的加固、拱顶的标高和轴线位置、台车模板与上档二衬端头是否密贴进行全面检查;

措施方案二:

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措施方案三:

每次脱模后的台车模板必须仔细打磨光滑,并且脱模剂要涂刷均匀。

5.确认效果:

通过本次QC课题攻关和上述措施方案的实施,梧桐隧道的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砼外观色泽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光洁,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砼表面错台最大已控制在5mm以内,各项外观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的,并且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6.巩固措施

6.1将既有施工方法进行完善后整理成册,发给所有施工人员。

6.2对一些关健工序,定人定岗,不得随意调换,确保熟练操作的连续性。

6.3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对质量问题的反弹或新出现的问题运行QC法分析解决。

6.4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奖优罚劣,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六、总结

通过本次QC活动的攻关成果,表明长期困扰隧道衬砌外观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非难以控制。

从而也使我们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乃至协作队伍的素质均得到明显的提高,使我们在今后的隧道施工圆圈内搏得了一席之地。

在今后的施工中,我们还要继续QC小组活动,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来提高我们的团队凝聚力,进而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中铁十七局六建公司福永高速项目部QC小组

20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