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2302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30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docx

精密模具制造钳工模具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标准体系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前言

为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等文件指示,认真贯彻《台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及黄岩区《关于做好2015年全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我公司一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方针。

根据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规划,决定成梯队地培养企业亟待引进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

我公司力争在2016年底,完成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结构比例人才培养目标。

我公司将充分发挥已有培训体系的优势,将员工技能培训工作做大、做好、做规范。

坚持自主培养与外部培养相结合的战略,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技能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部分岗位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加快我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形成长期可持续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经公司领导层研究后决定,公司将按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培养级别,逐级完善员工技能培训体系,使员工培训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逐步提高技能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员工技能水平踏上一个新台阶;逐层健全高技能人才的鉴定评价模式,使高技能人才的鉴定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在编写过程中,公司技能人才鉴定评价标准参考了塑料成型工中级工等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与培训考核要求。

在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针对员工技能培训的特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坚持将知识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的方针;既要做到学以致用,又要求有理论高度和深度;既要少而精,又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既要立竿见影,又要循序渐进。

《模具钳工技能等级自主评价》的编写,在公司尚属首次。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写经验不足,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我们恳求各位专家们提出批评和指正,以便进一步完善。

本标准体系由浙江凯华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指导,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修订部门:

人力资源部、制造部。

2015年5月12日

第一章企业基本情况……………………………………………………………………6

1.1人才结构………………………………………………………………………………6

1..1.1紧缺的人才类型…………………………………………………………………6

……………………………………………………………6

第二章技能鉴定考评员………………………………………………………………9

2.1考评员………………………………………………………………………………9

2.2考评员的聘用………………………………………………………………………9

…………………………………………………………………………9

…………………………………………………………………9

2.3考评员人员名单……………………………………………………………10

关于成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领导小组的通知……………………………………11

第三章模具钳工职业能力标准体系………………………………………………13

3.1职业概况……………………………………………………………………………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4

3.2基本要求……………………………………………………………………………15

…………………………………………………………………………15

…………………………………………………………………………16

3.3模具专业要求………………………………………………………………………16

3.4工作要求……………………………………………………………………………17

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方案……………………………………………………………20

关于要求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请示……………………………………23

台州市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核准表……………………………………………………25

关于做好2015年度全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31

关于开展企业模具钳工自主评价工作的通知…………………………………………33

第四章模具钳工工评价标准化体系…………………………………………………35

4.1鉴定依据……………………………………………………………………………35

4.2鉴定方式……………………………………………………………………………35

4.3考核内容……………………………………………………………………………35

………………………………………………………………36

………………………………………………………………36

………………………………………………………………36

操作评分表………………………………………………………………………………41

模具钳工操作技能考核汇总表………………………………………………………42

4.4专家评审……………………………………………………………………………43

高技能人才综合评审表…………………………………………………………………44

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评价标准对照表…………………………………………………45

考评标准与记录…………………………………………………………………………47

4.5考评项目比重………………………………………………………………………48

…………………………………………………………………48

…………………………………………………………………48

4.6模具钳工岗位说明书……………………………………………………………49

模具钳工高级工岗位说明书…………………………………………………………49

第五章培训方案与计划………………………………………………………………52

5.1培训方案说明………………………………………………………………………52

5.2培训对象……………………………………………………………………………52

5.3培训目标……………………………………………………………………………52

5.4培训需求……………………………………………………………………………52

…………………………………………………………………………52

……………………………………………………………52

5.5培训模式……………………………………………………………………………53

5.6培训课程……………………………………………………………………………54

…………………………………………………………………………54

…………………………………………………………………………54

…………………………………………………………………………55

…………………………………………………………………………56

5.7培训实施……………………………………………………………………………57

第六章质量体系………………………………………………………………………66

6.1目的…………………………………………………………………………………59

6.2范围…………………………………………………………………………………59

6.3相关文件……………………………………………………………………………59

6.4职责…………………………………………………………………………………59

6.5工作程序……………………………………………………………………………59

…………………………………………………………………………59

…………………………………………………………………60

6.6记录…………………………………………………………………………………62

技能人员名单……………………………………………………………………………63

培训计划…………………………………………………………………………………64

培训申请表………………………………………………………………………………65

年度员工培训有效性评审表……………………………………………………………66

年度员工培训有效性评审汇总表………………………………………………………67

员工职业能力矩阵图……………………………………………………………………68

培训签到表………………………………………………………………………………69

培训记录表………………………………………………………………………………70

月份培训学分统计表……………………………………………………………………71

第七章技能评价体系评估与督导……………………………………………………72

7.1评估与督导小组成员………………………………………………………………72

7.2小组职责……………………………………………………………………………72

7.3质量督导的内容……………………………………………………………………72

……………………………………………………………72

……………………………………………………………73

附件一:

自主评价体系运作督导流程…………………………………………………74

第一章企业基本情况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是中国大型注塑模具重点骨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最大的汽车模具制造企业之一。

公司2007年推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获得德国莱茵公司颁发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公司专业设计制造各类大中型塑料模具和塑料制品,主导产品是汽车前后保险杠、车灯、栅栏、门板、仪表盘、座椅等汽车内外饰系统模具,汽车风框、风叶、水槽等冷却系统模具;同时亦从事家电精密、家居日用品、工业品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年产模具3000多套,70%出口到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

公司经过十数年的稳定发展,如今已发展成为从产品设计、模具制造、注塑、二次加工到装配的全方位塑胶解决方案供应商。

凯华人秉承“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不断创新,永续经营”的经营理念,历经十年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模具领域以专业的

制造、卓越的品质、独特的文化、快速的发展缔造出一家创新成就辉煌的现代化企业。

公司严格控制“质量、时间、成本”,为客户创造价值,致力成立立足国内,服务全球的世界一流模具供应商。

表1-1人才结构分布图

人才结构

职业技能人才

数量

占比例

专业技术

人才

数量

占比例

314

67.53%

151

32.47%

表1-2各岗位技能人才结构图

工种

管理人员

编程

模具设计

机床操作工

模具工

其他

占技能人才的比例

4.30%

1.08%

8.60%

24.09%

52.26%

9.67%

公司共有员工465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约151人,占总人数的32.47%,职业技能人才约314余人,占总人数的67.53%。

目前,我公司不同岗位与工种人岗匹配横向良好,基本上公司员工能满足所有的岗位。

但随着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及市场对高质量、高精度、高品质产品的追求,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显得紧缺。

目前,我公司真正通过技能考核的人员还没有,只在工作中会操作而已。

为此,我们加强员工技能水平的培训,对我公司而言是一项与企业共存的工作,普遍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使员工掌握生产操作的技能是确保生产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

员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可以说体现了产品价值的高低,在模具行业市场不断走高的领域,我们必须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精度,提高产品的品质方能博得客户的青睐,方能屹立于激烈竞争的市场。

逐步对员工技能水平进行培养和提升也是一项深层次和战略化的工作,是公司产品升级,产业链提升的基石。

公司依托人才经营的理念,将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上公司发展战略的章程,以员工的全面提升来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公司开展以人力资源部牵头,内部培训讲师互动执行、各部室配合执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认识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在企业里的重要性,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强劲,我公司高度重视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大力做好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坚持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技能培养、以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主体,“现场现物”的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交流等,为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企业急需、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建立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内部讲师、部门等共同组成的培训管理组织架构,其中行政部负责统筹管理培训工作,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助、配合做好培训工作。

除日常常态化开展的培训项目外,公司内部开展的培养项目还包括:

新员工入职培训、高级工培训、特种岗位作业员培训、技能竞赛、关键岗位继任人培训班、校企合作培训班等。

本年度模具钳工高级工培训,从今年5月份开始至9月份结束。

计划培训20名左右,让员工将学到的技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提升、产量提高、效益增加。

第二章技能鉴定考评员

2.1考评员

技能鉴定考评员是由公司聘请的,具有对申报技能鉴定评价员工的某方面能力和资格进行准确的鉴定、评价能力和资历的人员。

考评员原则上从公司内部长期从事模具管理,模具品质管理,注塑技术培训专职人员和相关岗位技术人士中推选产生。

2.2考评员的聘用

公司模具钳工技能评价考评员由公司推荐,人力资源部提名,经过领导小组及劳动局审定合格后,由技能鉴定评价领导聘请为公司技能鉴定评价考评员,相关聘用、考核管理按照省鉴定中心考评员管理制度执行。

(1)工作认真、努力、绩效显着;

(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专业岗位上做出显着成绩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3)对所从事的专业至少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

(4)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公司内有所推广;

(5)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对公司创造较大价值;

(6)能进行工艺改善以及工艺创新。

2.3考评员人员名单

我公司现有考评员皆是从各个部门挑选的经验丰富、业绩显着的领导和技术人员。

所有成员都是经过技能鉴定领导小组严格审核后正式聘用的考评员。

模具钳工技能评价专家组考评员名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或职称

从事专业

专业年限

拟任考评组分工

梁正委

42

副总经理(技师)

模具制造

22年

组长

李过

45

副总经理(高级工)

模具制造

25年

副组长

王永才

47

技术顾问(技师)

模具制造

28年

组员

金崇军

40

模具部经理

模具制造

21年

组员

郑炳国

49

技术顾问

模具制造

30年

组员

胡骥

32

模具部段长(高级工)

模具制造

13年

组员

章用建

46

工艺技术顾问

模具制造

28年

组员

文件秘级:

普通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浙凯字〔2015〕035号

关于成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领导小组的

通知

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浙江省职业技能评价中心关于印发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浙职技﹝2012﹞21号),加快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根据台州市人力社保局《台州市高技能人才企业评价和直接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人社局发﹝2012﹞1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根据公司技能评价需要成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领导小组。

一、自主评价领导小组

顾问:

梁正华(总经理)

组长:

梁正委(副总经理)

副组长:

李过(副总经理)

成员:

王永才、金崇军、郑炳国、胡骥、章用建

档案:

闻小丽

下设技能评价委员会与技能培训小组。

二、主要内容

完善模具钳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制度培训计划,实施岗位能力培训计划,开展职业技能考核、评审工作,健全和规范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对技能评价委员会与技能培训小组实施工作指导与监督。

三、工作要求

公司要不断总结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经验,按照PDCA的原则,不断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建设。

特此通知。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五月十二日印发

主题词:

关于成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领导小组通知

抄送:

市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处、鉴定中心,县鉴定中心等相关单位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办公室二O一五年五月十二日印发

第三章模具钳工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3.1职业概况

模具制造工(简称模具工)

从事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安装及调试整修的工艺技术人员和加工制造人员。

本职业分五个等级:

职业资格五级:

模具制造初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四级:

模具制造中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三级:

模具制造高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二级:

模具制造技师

职业资格一级:

模具制造高级技师

根据本公司实际需求,2015年培训为高级工培训。

室内、常温或恒温。

智力、表达能力、手指灵活性、手臂灵活性、动作协调性较强。

初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培训期限

职业资格五级:

50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四级:

45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三级:

400标准课时。

职业资格二级:

35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一级:

300标准课时(注:

某些特殊实训环节例外)。

2)培训教师

具有本职业三级以上、且具有比培训目标至少高一个等级的职业资格,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具有本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施教能力。

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配有多媒体电脑及高分辨率实物投影仪);

操作技能训练室;

机加工技能训练室(包括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及特种加工设备),模具钳工技能训练室,CAD/CAM/CAE机房、配有相应的模具CAD/CAM/CAE的各种应用软件。

1)适用对象

从事本职业、或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

——模具制造初级工(五级):

(1)学徒期满或从事本职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2)经过政府部门批准的办学机构进行正规的初级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生;

(3)职业技术院校的毕(结)业生。

——模具制造中级工(四级):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并经正规的

中级工的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员;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正规的中级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员;

(3)本专业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职业院校毕(结)业生;

——模具制造中级工(三级):

(1)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并经高级工的正规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不少于8年,并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

(3)或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包括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3年以上,中专或中技的毕业生,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5年以上人员。

已获得模具制造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再连续从事本工作二年以上(含二年)者,可以申报技师的模具制造工职业资格。

申报二级、一级职业资格者,应具有高职、大专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

3)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笔试2:

30;口试3:

1;全真实例的技能操作考核或计算机仿真考核2:

10。

4)鉴定方式

五级、四级、三级采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分别鉴定的方式,理论知识鉴定采用笔试,操作技能鉴定采用全真的实例操作(或部分计算机仿真操作)考核方式。

二种考核均为60分以上者(含60分,满分为100分),则鉴定合格。

二级、一级采用模块化(以技能为重心、知识与技能一体化)鉴定方式,每级各设置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配分100分,60分为合格。

相应级别的各模块考试均合格者,为鉴定合格。

模块鉴定形式:

全真的实例操作考核(或部分计算机仿真操作)考核、口试、笔试。

5)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笔试要求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技能操作考核要求在机加工技能室(包括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及特种加工设备)和模具钳工技能室及CAD/CAM/CAE机房、配有相应的模具CAD/CAM/CAE的各种应用软件室。

6)鉴定时间

五级、四级理论知识笔试90分钟;三级理论知识笔试120分钟,操作技能鉴定时间为240分钟至480分钟;二级、一级每个模块全真实例的操作考核或计算机仿真操作考核为120分钟,口试15分钟。

3.2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政治观念、法律意识、诚信品质、社会公德及模具制造规范的要求。

2)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1)基础理论知识

(1)机械识图与制图。

(2)模具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

(4)计算机基础知识。

(5)专业英语基础。

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机械传动原理知识。

(2)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规格、分类、用途)。

(3)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

(4)表面粗糙度的知识。

(5)典型零件(模架、模板、导柱、凸凹模、型芯、型腔等)的加工工艺。

(6)设备润滑及切削液的使用知识。

(7)工具、夹具、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

3)模具钳工基础知识

1)划线知识。

2)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绞孔、攻螺纹、套螺纹)。

4)电工知识

1)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

2)电力拖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

3)安全用电知识。

5)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6)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的质量要求。

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7)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相关知识。

2)合同法相关知识。

3)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3.3、模具专业要求

3.3.1知识要求:

1)、模具加工常用机床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结构、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常用机床设备附件的使用规则和维护保养方法。

3)、常用工、夹、量具(仪器)和名称、规格、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4)、常用刀具的种类、牌号、规格、性能和维护保养方法,刀具几何形状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