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1610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docx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

1、同化:

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2、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用双生子爬梯实验的“成熟势力说”,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和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

格塞尔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按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

按成熟势力说,在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只有当儿童内在的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

3、性别认同:

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在生物特征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而是性别恒常性。

4、性别角色认同:

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

5、客体永久性:

当物体从婴儿的视线中消失时,他知道这并非是客体不存在了,而是被藏在了某个地方。

6、自我中心性:

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7、延迟满足:

指为了得到更大的却较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较小的好处,幼儿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选择即时报酬而不能等待。

8、晶体智力:

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9、流体智力:

指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的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

10、横向/横断研究:

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

由于研究持续时间较短,易于控制有关因素,且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不同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但由于是对不同儿童的比较,因此看不到同一个体在发展上的连续性。

11、纵向研究:

指系统考察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点或年龄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即进行“追踪研究”。

优点是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以及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因而纵向研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被广泛使用;缺点是研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有些变量不易控制,样本易流失。

12、替代强化: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学习者不一定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13、守恒:

是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是指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14、观察学习:

是班杜拉社会学力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15、平衡:

是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

16、自我强化:

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

17、延迟模仿:

指儿童看了他人的某一动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仍将此动作再现出来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

1、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广)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其目的是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

(狭)

2、试误说:

根据桑代克的饿猫开迷箱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所谓学习,就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响下,唤起“原本联结”中的一种联结倾向,并使之加强。

联结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推理而顿悟的过程。

3、准备率: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回引起烦恼。

4、练习律:

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5、效果律:

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的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6、频因律:

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联系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7、近因律:

指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也就是说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8、正强化:

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正强化。

9、负强化:

某种刺激在有机体作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就是负强化。

(撤销对有机体的某种刺激)

10、顿悟说:

以韦特默、苛勒、考夫卡为代表的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对黑猩猩大量的学习实验而提出的“顿悟说“认为,学习就是有机体通过认知重组建立学习情境的完形(即认知结构)的过程。

他们认为,有机体在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原来的完形就回出现缺口,需要通过内部组织作用来弥补缺口,形成新的完形,这个过程就是学习。

这个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而是突然顿悟。

11、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由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主要成分是类别编码系统。

12、有意义学习:

美国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他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13、先行组织者: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这一具体教学策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先于学习任务提供的引导性的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14、概念的形成:

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概念形成是学前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

15、概念的同化:

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一定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

16、陈述性知识:

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陈述性知识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17、命题:

是知识的基本单元,一个命题相当于一个概念,命题常以句子为外部表现形式。

所有的命题都包括两种成分:

论题和关系。

18、命题网络:

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成分的命题构成命题网络。

19、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20、产生式:

一般形式是“如果IF……那么THEN……”IF是条件项,表征执行某动作步骤的前提条件;THEN是动作项,表征符合条件项下所应执行的相应操作步骤。

21、产生式系统:

当产生式1的动作为产生式2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时,控制流从产生式1流向产生式2,互相联系的产生式构成产生式系统。

22、模式:

是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一种结构,在实际生活中,各种物体、字母、图形、声音等都可以是模式。

23、模式识别学习:

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

24、学习策略:

是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技能。

25、认知策略: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能使学习、记忆、及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较为有效地进行。

认知策略可以分为理解、保持知识的认知策略和思维、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

26、精加工策略:

是一种深加工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作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发。

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的时候,可以采用人为联想策略;另一类用于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我们称之为生成策略,或内在联系策略。

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歌谣口诀法等都是人为联想策略,而在学习过程中做摘录与划线、列提纲与标题、提问、记笔记等都适用于意义较强的学习材料,是常用的生成策略。

27、元认知策略:

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

28、学习迁移:

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9、形式训练说:

某个学科可能对训练某种或某些官能特别有价值,因为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会忘记的,重要的在于形式的训练。

30、共同要素说:

由桑代克根据实验而提出,后来又被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说。

这种理论认为前后两次学习只有在内容上有共同元素或共同成分时才能发生迁移,否则,无论所涉及的官能如何相同,也是不能发生迁移的。

31、概括原理说:

贾德提出,迁移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而且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32、关系转换说:

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两次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共同的关系。

33、创造力是依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34、品德: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35、观察学习:

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

所谓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36、自我强化:

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指依据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自我肯定或自我批判。

37、替代强化:

是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38、场独立性:

这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他根据一个人从一个复杂的背景图形中找到一个简单的目标图形的能力的差异,将其归属为场独立性或场依存性的不同类别。

场独立性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

场独立性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的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于对事物作出判断。

39:

场依存性:

是指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具有场依存性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40、习得性无助感:

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41、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42、教育机智:

是指教师在面对教学情景中的一些突然变化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并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

社会心理学

1、过度理由效应:

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某种活动有兴趣,则外加奖励会成为过度理由,损伤人们原有的兴趣。

外加的奖励诱导人们使外部的过度理由得到解释并为维持认知的平衡而必须消减自己原有内在的理由,从而造成“过度理由效应”。

即外在过度理由有伤害内在动机的作用。

2、不充分理由效应:

一旦人们在外在理由上建立起对自己行为的平衡的解释,行为就失去内在动机的支持,外在理由就成了行为的支持力量。

此时,如果取消外在理由,如奖励,就会造成“不充分理由效应”,使人们终止行为。

为了保持认知协调,外在理由越是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

3、角色扮演:

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

4、社交测量法:

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这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

5、内群体偏爱:

为了满足自己追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人们在作群际比较时,常常偏向于内群体,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6、社会化:

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7、个性化:

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所形成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独特性的过程。

8、自我概念:

是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

9、镜像自我:

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10、社会比较:

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11、印象:

通常指第一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12、印象形成:

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自身的意义,并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就是印象形成。

13、刻板印象:

将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作刻板印象。

14、晕轮效应:

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作晕轮效应。

15、中心品质:

凯利等人认为,热情或冷酷是影响人们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是否具有热情或冷酷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人其他特征的评价。

16、首因效应:

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一般情况下,印象形成过程中首因效应的发生更经常。

17、近因效应:

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18、投射作用:

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19、印象管理:

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20、归因: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就成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21、控制点:

罗特提出,个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的多数事情的后果,取决于个人在从事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他们相信后果总的来说决定于自己在相关事情上的投入,因而他们相信自己对于事情发展与后果的控制,是内部控制,因为称为内控者。

22、态度:

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的倾向。

23、依从:

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24、认同:

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和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25、内化:

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26、睡眠者效应:

凯尔曼和霍夫兰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任何来源的沟通信息,最终都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说服效果。

低威信来源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成为睡眠者效应。

27、犯错误效应:

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上一层。

28、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当选择是被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爱的喜欢程度。

29、人际关系: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它是人们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30、武器效应:

伯克威茨以其有影响的“武器效应”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

他提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

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31、去个性化:

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32、亲社会行为: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33、助人行为:

特指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34、利他行为:

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35、社会影响:

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36、从众:

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37、真从众:

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

38、权宜从众:

个人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但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典型的阿希实验中的从众,就是这种类型的从众。

39、社会助长:

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提高的现象。

与社会助长相反,由于他人在场或者同时参加而降低活动效率的现象叫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

40、社会惰化: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41、群体极化:

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42、冒险转移: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43、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会受到压制。

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就称作群体思维。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