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1045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docx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咬文嚼字(júe)神往(wǎng)熟能生巧(shú)一蹴而就(còu)

B.数见不鲜(shù)较量(jiào)举不胜举(shēng)一言难尽(jìn)

C.一字之差(chā)槛车(kǎn)轻鸢剪掠(yuān)清沁肺腑(qìng)

D.眉眼颦蹙(pín)惆怅(chàng)窸窣(sū)临渊羡鱼(y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涵义蕴藉注消酩酊大醉B.含糊烂调疏朗遥思远怅

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D.啰嗦默契飘零得鱼忘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______通常不好。

(2)你如果______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3)敏感而有______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A.涵义随意教养B.含义随便教养C.涵义随便修养D.含义随意修养

4.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4分)

A.一个作家不关心社会,不深人生活,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想写出惊世之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的结果是不难推测的。

B.一位出色的管理人员,他既要有远大的目光,综观全局,又要明察秋毫,尽可能不出现丝毫闪失。

C.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些受到人们推崇、有所作为的君主,总是心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明君。

D.一些腐败分子总是推己及人,认为旁人也与他一样,一心只想捞取名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蒲松龄世界华语短篇小说奖”颁奖仪式将于2005年4月下旬在“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进行。

B.考试科目是否相对稳定,是关系到教育改革中的高考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学教育能否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

C.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欢迎。

D.核工业50年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海内外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每题4分,共16分)

地球大气的“进化”史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由太阳星云中分离出来的星际物质演化而来,它的基本成分是氢气和氦气以及一些尘埃。

固休尘埃聚集结合形成地球的内核,围绕在外部的大量气体组成原始大气,因此在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也已经同步形成。

原始大气的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是氢和氦。

那时整个大气层是不稳定的,刚刚诞生的地球显然还不具备“笼络”原始大气的能力而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内部有“叛逃分子”,因为氢是轻元素,属于容易逃离的气体,它的速度很快,常常一不留神就飞出地球;威胁大气稳定的外部因素则是太阳风,它是太阳向空间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时速达到150万~300万千米,在掠过地球时,将氢和氦统统掠走,给原始大气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初生”的地球引力较小不能够在争夺气体之战中获胜,原始大气就这样在产生后不久又消失了。

原始大气被吹走之后,在火山爆发、地壳板块碰撞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地球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和氨等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

这些气体不断增多,逐渐占据了整个天空,经过亿万年的积累,成为代替原始大气的次生大气。

在这个过程中,次生大气处于不断逃逸又不断得到补充的动态变化中。

温度、逃脱速率、分子量三个因素是气体逃脱地球重力吸引的最关键因素,温度越高、速度越快、质量越轻的大气分子越容易逃脱重力的吸引。

此外,猛烈的火山喷发可以扮演类似于火箭助推器的角色,

帮助气体以更高的速度逃离地球。

那为什么地球次生大气仍然存在而没有像原始大气那样消失呢?

从组成大气的元素方面来看,次生大气的组成多为分子量比较重的元素,不容易逃离;从地球方面来看,地球的引力增强变大,而且在大爆炸之后,宇宙扩展的速度特别快,行星之间的引力在逐渐减小,影响气体散失的外部因素也减少了;加上地球这个“大气生产工厂”本身的生产能力在增强,在气体逃逸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气体又产生出来,因此大气层可以保留,生命也因此得以产生、繁衍。

氧气的出现打破了次生大气的组成结构,氧与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氮。

氮与氧不同,它不喜欢与其他元素打交道,也不愿与水合作。

只有极少的氮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进入生物界,但是一旦生物死去,这一点点氮又回到了空气里。

因此氨气逐渐被消耗光,而氮气

因为“不合作精神”和“洁身自好”的禀性而很少受到损失,因此大气中氮的含量是最高的。

二氧化碳随着植物大规模地在地球上扩张,消耗一直比较大,逐渐减少;而氧气和氮气不断被大自然的“生花妙笔”分行出来,最终,地球上的大气变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成分,地球“外衣”从此才稳定下来,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下才得以出现,从而真正开启了地球的文明时代。

6、下列关于“原始大气”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是由太阳星云中分离出来的星际物质演化而来的,其成分主要是氢和氦。

B.不稳定性是其特征,主要原因是刚刚诞生的地球还不具备足够强的引力。

C.太阳风是太阳向空间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时速可达到150万~300万千米。

D.由于氢和氦是轻元素,它们成了最容易逃离的气体。

随着氢和氦的逃离,原始大气就这样消失了。

7、下列关于“次生大气”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是在火山爆发、地壳板块碰撞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B.是由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和氨等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组成的,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

C.由于地球引力仍然不够强,气体逃逸现象依然存在。

D.温度、逃脱速率和分子量是气体逃脱地球重力吸引的三个关键因素。

8、关于地球次生大气仍存在而没有像原始大气那样消失的原因,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次生大气的组成多为分子量比较重的元素,不容易逃离。

B.宇宙大爆炸之后,地球的引力变大了,“笼络”大气的能力增强了。

C.由于宇宙扩展的速度特别快,行星之间的引力在逐渐减少,影响气体散失的外部因素也减少了。

D.地球这个“大气生产工厂”本身的生产能力在增强,在气体逃逸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气体又产生出来。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与原始大气形成所需的时间相比,次生大气的形成经过了上亿万年,所需的时间更为漫长。

B.猛烈的火山喷发既生成了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又扮演着类似于火箭助推器的角色,帮助一些气体逃离地球。

C.氮气的“不合作精神”指的是它“不喜欢与其他元素打交道,也不愿与水合作”的特点。

D.地球“外衣”的主要成分由氢和氦变成了现在的氧和氮,人类由此开启了真正的地球文明时代。

3、文言文阅读(36分)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

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

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

“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

少庶子甘罗曰:

“君侯何不快甚也?

”文言侯曰:

“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

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甘罗曰:

“臣行之。

”文信侯叱去曰:

“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

”甘罗曰:

“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

君其试臣。

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唐曰:

“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

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

”甘罗曰:

“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

”曰:

“知之。

”“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曰:

“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

”曰:

“知之。

”甘罗曰:

“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

”唐曰:

“请因孺子而行。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

甘罗谓文信侯曰:

“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

谓赵王曰:

“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

”曰:

“闻之。

”“闻张唐之相燕与?

”曰:

“闻之。

”“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

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

归燕太子。

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唐辞曰辞:

言辞

B、燕者必径于赵径:

通“经”,经过

C、武安君难之难:

责难

D、府具币币:

钱财;财货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其试臣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C请因孺子而行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请为张唐先报赵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甘罗自负自荐,承担重任的一组是(  )

①臣行之;②君其试臣;③自请张卿相燕;④请为张唐先报赵;⑤请归燕太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甘罗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少年,身为秦相的文信侯做不到的事情,十二岁的甘罗胸有成竹,毛遂自荐,完成任务。

B、B、甘罗不但以寥寥数语说服了张唐,而且自告奋勇,出使赵国,不用兵刃相见,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广河间”的目的。

C、C、甘罗给张唐进言,以应侯比文信侯,以武安君比张唐,比况对象身份相近,事理类似,因而很有说服力。

D、D、甘罗见赵王,先谈燕太子入秦等事,说明了秦燕不相欺赵危的事实真相,是真心为赵国着想,因而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E、14、翻译句子(20分)

(1)君其试臣。

奚以遽言叱也?

(2)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原是他编造的吗?

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灯火通明中进行的。

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骏,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

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

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

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作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作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作真实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

西方戏剧家从易卜生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在努力使演员进入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忘掉自己,舞台不过是“四面墙中抽掉一面”的生活实况,观众好像从钥匙眼里去看别人家中发生的事;然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刚好相反,《空城计》中诸葛亮唱完后,轮到司马懿唱时,诸葛亮可以摘掉胡子,用手巾擦擦汗,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因为他完全清楚观众知道这是唱戏。

戏是假的,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准和功夫才是货真价实的。

这样,东西方的剧场也就截然不同。

在西方的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怕破坏剧场的气氛,影响真实感;但在中国的剧场里,观众却哄喊叫好,以刺激演员更卖力气。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剧场高潮往往比戏剧更能得到满足。

西方的古典画家同样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

他们采用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尽力使观众感到物像的逼真如实,而中国画家却用墨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了表达的自由,他们将泰山松、黄山云、华山石、庐山瀑超越时空地集于一纸,这种透视不是依据眼睛,而是依据心灵(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之为“散点透视”,他们甚至还把诗文图鉴都搬到画面上来,与画中种种形象相映成辉。

因为中国画家知道观者要看的,不是生活中有的,而是生活中没有的。

比如画中的意境、品格、情趣以及笔墨的意蕴。

至于小说,更是如此。

西方的小说家着意刻画他笔下人物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地与眼神种种细微的变化,努力把他的读者导入如实的感受和逼真的情境中;中国的小说家则只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熊腰虎背,声如洪钟,力能扛鼎”之类的套话来形容一位美女或英豪。

因为中国的小说家知道读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物超乎意料的行为,以及故事怎样一步步更牢牢地抓住他们向前发展。

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

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

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

15.选出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6分)

A.这篇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家在处理真实性方面,可谓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B.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中国艺术家以假当真,抓住了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心理。

C.中国观众常沉迷于戏剧的高潮,哄然叫好,相比之下,西方观众看戏则要冷静、理智得多。

D.“散点透视”就是依据心灵,超越时空,追求艺术真实。

E.艺术,要表现生活中没有的东西,这是神话小说、科幻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16.第三自然段“欺弄”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17.概括中西方小说家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

(8分)

西方小说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方小说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结合全文,理解“背道而驰”在文中的含义。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必修五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1.D2.D(A注销B滥调C干燥)3.C4.D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5D(A搭配不当,“进行”应为“举行”B成分残缺,“等”后加上“的大问题”C语序不当,“广泛”移至“关注”前)

(二)6、D(A项并非由“星际物质演化而来”,而是由星际物质“外部的大量气体组成”;B项“主要原因”这一表述无依据;C项表述偏离了题干。

7、C(“地球引力仍然不够强”一说有误。

8、B(“宇宙大爆炸”并非“地球的引力变大”的前提。

9、A(虽然说“次生大气的形成”是“经过上亿万年的积累”,但仍无法判断哪一次形成的时间更漫长。

(三)10、A(辞:

推辞)11、C(因:

介词,通过。

A其:

副词,还是,表祈使;副词,难道,表反问。

B而:

连词,可是,表转折;连词,而且,表递进。

D为:

介词,替;介词,对)

12、B(③句“自请张卿相燕”的人是文信侯,而不是甘罗。

⑤请归燕太子“是甘罗同赵王讲条件时给赵王所许的愿”,与题干所言“自负自荐,承担重任”不是一回事。

13、D(甘罗作为秦国使臣,一心只想侵占他国领土,绝无真心为赵国着想。

附:

译文

文信侯想进攻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历时三年,就使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了人质。

文信侯又请张唐到燕国做相国,计划与燕国共同讨伐赵国,以扩展河间的地盘。

张唐推辞说:

“到燕国去必定要经过赵国,赵人捉到我时,可以得到一百里的封地。

”文信侯离开张唐后很不高兴。

少庶子甘罗说:

“君侯为何这般不高兴?

”文信侯说:

“我让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只用了三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我们手里做了人质。

如今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去做相国,可是他不肯去。

”甘罗说:

“我能让他去。

”文信侯喝斥他走开说:

“我亲自让他去都不答应,你怎么能让他去呢?

”甘罗说:

“项橐长到七岁就能做孔子的老师,今天我已经十二岁了!

您还是让我试一试,凭什么声色俱厉地喝叱我呢?

甘罗见到张唐说:

“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相比谁更大?

”张唐说:

“武安君战胜攻取,不计其数;攻城占县也不计其数。

我的功劳当然不如武安君。

”甘罗说:

“您的确知道功劳不如武安君吗?

”张唐说:

“知道。

”甘罗问:

“应侯在秦国用事时,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权?

”张唐说:

“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权。

”甘罗说:

“过去应侯想讨伐赵国,武安君反对他,在离咸阳七里的地方,应侯把他绞死了。

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到燕国任相国,您却不肯去,我不知道您将死在何处!

”张唐说:

“请允许我通过您的帮助再到燕国去!

”甘罗于是命令仓库里准备车子,马厩里准备马匹,府库里准备财货,张唐已经启程好几天了。

甘罗对文信侯说:

“借给我五辆兵车,请允许我替张唐先去通报赵国。

甘罗去见赵王,赵王到郊外迎接。

甘罗对赵王说:

“听说燕太子丹已经到了秦国吗?

”赵王说:

“听说过。

”甘罗又说:

“听说张唐要做燕国的相国,是吗?

”赵王说:

“听说过。

”甘罗说:

“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这件事,说明燕国不会欺骗秦国;张唐做燕相国这件事,说明秦国也不想欺压燕国。

秦、燕两国不互相欺诈,而攻打赵国,那么赵国就危险了。

秦、燕两国之所以不想相互欺诈,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通过攻打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

现在大王只要给我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的地盘,我请求秦王归还燕太子,再反过来帮助强大的赵国去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割出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秦国送回了燕太子丹。

于是赵国进攻燕国,夺得了上谷地区三十六县,分给秦国十分之一。

(四)

15.表特定含义;编造故事,以假当真

16.着意细微的变化,力求真实感;粗线条描绘,侧面烘托

17.西方艺术家把真实视为最高的艺术法则,无论是戏剧、绘画还是小说,都力求真实性;而东方艺术则更懂得读者和观众的心理,大胆地以假当真,超越生活。

18.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