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0170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docx

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

 

2020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自然灾害精品版

(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自然灾害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考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重点、难点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灾情分析。

主干知识梳理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破坏,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基本要素

(1)致灾因子:

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可以是纯自然的,也可以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大部分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2)承灾体:

承受灾害的客体(人类和人类社会),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按成因:

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人为诱发灾害等。

2.按表现特征:

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3.按发展过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4.按承灾体的性质:

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的危害性。

此外还有以下基本属性。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2.联系(关联性)和分异的双重性

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灾害成因上的关联。

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这是因为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3.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4.难免和可防的双重性

四、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平原――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

人烟稀少地区――灾害损失小;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灾害损失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原生灾害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五、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地区分布上的极不均衡和带状分布

(1)四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

往往和活动型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多分布于板块边界地带。

(2)两大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环太平洋灾害带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

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20°N~50°N)

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水旱、台风、低温、风沙灾害;

全球山地最集中的地带,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低纬度地带,

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亚洲最重)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

如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2)人文地理背景的差异:

如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受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绝对损失高。

相反绝对损失则低。

②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值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相对损失低。

相反相对损失则高。

六、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人类无节制自我扩张并且盲目地、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就会“放大”区域灾情,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加强灾害地监测和预防,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二)人类活动诱发地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

产生原因:

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

直接表现:

主要是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灾难性后果: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2)生态破坏的后果

●水土流失灾害

形成:

人类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会大大加快地表土壤侵蚀的速度。

危害:

①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破坏,甚至会使人们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②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③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河运,增大洪涝的风险。

我国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东北黑土等。

●土地荒漠化灾害

概念:

主要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原来的绿洲、耕地或草场变为荒漠的过程。

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等);人为原因:

毁林、垦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等。

2.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

(1)土壤污染

污染源:

农药、化肥、各种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

危害:

①粮食减产、造成农业经济损失;②有害物质通过粮食、蔬菜、水果、扬尘等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

防治:

建立土壤质量监测机制。

(2)水体污染

产生:

大量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危害:

①地表水污染,水质型缺水严重;②引起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盐渍化等现象;③沿海地区会出现会导致地面、地下水、地表水遭受海水入侵的威胁。

3.气候变暖诱发的自然灾害

事实: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原因:

矿石燃料的燃烧、毁林

灾难性后果:

①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增多,洪水、滑坡、泥石流和雪崩的损失增加;②水土流失加强,农作物产量下降;③传染病蔓延的风险增加,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七、灾害调查

1.灾害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抽样统计;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

2.灾害调查的基本步骤:

启动调查工作――制定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分析初步结果――制作风险地图――编写调查报告。

3.社区风险地图应标明的主要内容:

①与救灾有关的重要设施;②社区内特表危险的区域和建筑物;③灾害时可能受影响的地点以及一些特殊区域;④将社区不同地段的灾害风险划分出不同等级,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重点问题:

1.某区域灾情(重、轻)分析:

(1)分析区域致灾因子(自然、人文)的多少和强弱。

(2)分析承灾体(人口与财富的聚集度)、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监测预报技术、防灾意识、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等)的强弱。

2.为什么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灾害种类和频度不断增加,损失也在不断增大?

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加强。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人地关系趋于紧张,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经济发展和经济密度的加大导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

3.为什么在不同时期,灾害程度相同,人口伤亡却在不断减少?

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的加强,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不断加强,致使人口伤亡不断减少。

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也会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地质灾害

对应考点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我国的地质灾害;

主干知识梳理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有关地震的一组概念

(1)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

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

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②烈度: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

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2)有关构造地震示意图

①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③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

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类型:

按成因机制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水库蓄水、人工爆破、大型工程等)。

(2)构造地震的机制:

地壳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内的岩层发生变形,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地震的发生过程

(1)纵波:

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震动。

(2)横波:

速度慢,使物体前后晃动。

是地面建筑破坏的主要原因。

4.地震的危害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并易引发火灾、海啸、滑坡、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

(关联性)

5.地震的分布

板块边界以及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带。

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是主要的地震带。

6.防御措施: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检测预警系统,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实施预防措施;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二)火山

地下深处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的现象。

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带来有毒气体、熔岩流、火山灰、泥石流等危害。

火山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一致。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

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矿产和地热。

(三)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发生条件:

①有一定坡度的斜坡;②坡体上的岩土松软,遇水容易软化,不完整、裂缝(痕)多、软硬相间的岩层;③震动(地震和人为爆破);④水的浸泡(水流渗入坡体,软化了土石,增加了重量,引起滑坡);⑤人为破坏坡体(开挖坡脚)、破坏植被、使坡体加载(在斜坡上建楼房、建工厂、堆填土石、矿碴等)。

(3)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防御措施:

及早识别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等。

(5)自救:

当处在滑坡体上时,最佳方向是向两侧跑离。

当无法跑离时,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2.泥石流

(1)概念: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

①坡度大,便于集水的沟谷;②植被破坏,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大量弃渣;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暴雨、山洪等。

(3)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防御措施:

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预报,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地表植被等。

(5)自救:

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3.泥石流、滑坡的区别

相同点:

(1)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2)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3)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4)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

(1)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

(2)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二、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西多东少

四个地震多发区:

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

东重西轻

(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

(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2.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

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

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2)滑坡:

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

2.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

铁路:

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

公路:

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

③摧毁耕地和建筑物

三、有关地震问题的考查方向

(1)形成机制。

(2)分布及原因。

(3)同一次地震,不同地区破坏程度不同的原因。

(影响烈度的因素)

(4)地震防御措施。

(5)分析受灾损失大小的原因

例如:

1.2003年9月日本北海道地震造成损失较小的原因有:

①政府制订应急措施②民众有较高的防灾意识③房屋的抗震度较高

2.“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了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其目的是:

①树立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②掌握正确的逃震方法③学会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3.我国西南地区也是地震多发区,我国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①积极开展防震宣传,提高人民的防震意识

②组织防震训练、提高训后自救与互救能力,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

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程度

 

三、生物灾害

对应考点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我国的生物灾害。

主干知识梳理

1.病害

(1)类型:

包括农作物病害、森林病害。

(2)病害发生的原因:

A.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抵抗性降低。

B.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2.虫害和鼠害

(1)虫害的常见类型:

农作物虫害(蝗虫)、森林虫害(松材线虫)

(2)鼠害及危害

①重灾区:

农田、牧场及森林。

②危害:

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3)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

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四、中国的生物灾害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

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森林病虫害

1.危害:

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

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

(三)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1.蝗灾

(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

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2)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

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2.鼠害

(1)危害:

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2)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分布

本区农业特点

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

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

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本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四气象灾害

对应考点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台风、寒潮灾害的形成原因;我国的寒潮和沙尘暴灾害的产生、分布及影响。

主干知识梳理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乃至决口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水淹没洼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类型。

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常与流域内暴雨、凌汛、山洪、融雪(冰川)洪水、风暴潮等相关。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常与区域内降水、积水过多,排水不畅相联系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

两者联系

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发生机制:

(1)自然因素:

降水分配特点(多暴雨)、流域水系(有利于径流集中,如长江对称形水系、海河的扇形水系)及地形特征(平坦,不利于排水)。

(2)人为因素: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堤坝破损、城市化等。

 

说明:

人为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3.危害

①经济:

对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造成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

②社会:

人口死亡、灾民流离、疫病爆发影响社会安定;

③生态:

对耕地、水系和水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防御措施

①监测和预报;

②工程措施:

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设分洪蓄洪区等;

③生态建设: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

④非工程措施:

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二、干旱灾害

1.概念:

干旱是指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2.形成机制:

降水年际、季节分配不均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多由于大气环流异常,导致输送的水汽少或持续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如高压持续控制,海洋气流较弱等。

2.危害:

①因为气温高、大气湿度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②因为降水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居民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用水短缺。

③可能会引起饥荒、难民潮以及蝗灾、火灾、土地退化等社会和生态问题。

3.防御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营造防护林,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

三、台风灾害

1.概念:

台风是热带气旋(低气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北半球以夏秋季节(7-9月)最为集中。

2.分布:

主要源地:

西北太平洋(台风)、印度洋(旋风)和东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飓风),

移动方向:

一般向西及西北移动。

影响区域:

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3.危害:

当台风过境时,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海潮,导致潮流上涨,影响渔类和海洋运输;在登陆地区还会冲毁堤坝、码头,淹没良田,摧毁建筑物,形成洪涝和风灾。

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台风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

台风带来大量降水有时可以缓解旱情。

4.防御措施:

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早避防,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

四、寒潮灾害

1.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快形冷锋过境),会导致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同时伴随大风、雨、雪、霜冻、冰冻天气。

2.危害:

寒潮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危害最大,多影响中高纬度地区。

①使农作物、果木和热带作物遭受严重冻害;

②大雪、冰冻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以及电力、通信中断;

③沿海地区大风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3.措施:

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提早做好防寒准备,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

4.我国的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

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北极冰雪洋面

(3)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4)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5)各地灾害表现:

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我国其余的低温冷冻害有:

南方春季的低温连阴雨(倒春寒),北方和西南山区的霜冻,东北夏季的低温冷害,西部牧区冬季积雪过厚形成成白灾(不下雪成黑灾)等。

五、沙尘暴

1.概念: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2.产生条件:

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3.时空分布:

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

4.危害:

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5.防御措施:

①利用遥感技术加强对沙尘暴的监测,提前作出准确预报;

②建设防护林,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

③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

④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加强国际合作等。

6.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产生原因

①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

②气温回暖解冻,干旱少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